琉璃观音是观音菩萨的三十三身相之一,在佛门中的位置是比较高的,它是有很多的智慧和经典,在生活中我们要多加去修行。就是我们在学习琉璃观音的时候我们还要多去了解琉璃观音的典故,这样能更好的获得智慧,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典故:
此尊流传源由,乃出自于《法苑珠林》卷十七之记载,其云:「北燕天平年间,直隶定州居士孙敬德,曾恭塑一尊观音像,朝夕礼敬。信奉至为虔诚。后为劫贼陷害,被捕入狱。备受毒刑,生不如死。最惨的是,他虽据理力争,极力辩解,但官府不但不予采信,反将他判处死刑。即将处斩。孙敬德蒙受不白之冤,心中非常难过,心想,或许是前世罪业所感,而遭今之恶报。于是,一心专念观世音菩萨名号,以消除业障。就在其临刑前夜,忽梦一沙门〈僧人〉,教他念诵《高王观世音真经》。并嘱吩他要诵满千遍,方可消业,得救。孙敬德醒来,赶紧依照指点,专心诵念。临刑前,正好千遍数满。但他仍然念诵不停。当监斩官下令执刑令后,刽子手即挥起大刀,斩向他的颈项,奇迹突然出现,锋利的斩刀,就像砍在金刚石一般,非但犯人毫髮未伤,而且钢刀顿时断成三截。如此更换其刀三次,皆依然如故。监斩官和围观的群众,见此情景,惊惧万分。认为其中必有冤情。急问之,敬德方据实相告。监斩的主刑官、听了缘由之后,即暂时停止执刑。将此事向丞相禀告。丞相高欢,闻得神迹,又将事实经过,转奏于文成帝〈冯跋〉。北燕文成皇帝,觉得不可思议,就颁旨赦免他的死罪。并命他回乡抄写其所念的《高王观世音真经》,以广为流传。孙敬德获释后,欢天喜地的回到家中,虔诚地礼拜观世音菩萨。这时,竟然发现他所供奉的观音神像,其颈项上有三道刀痕。这才明白,原来是观音菩萨。替他挡下三刀之灾,救了他一命。至此,愈发虔诚礼敬观音菩萨。」
另依据《谈丛》所言:「刘宋张畅,常奉持观音。南谯王反叛朝庭,威胁张畅附从。张畅抵死不屈。南谯王于是心生歹念,欲予杀害,夜间忽梦观世音,对他说,不可杀张畅。遂不敢加害。南谯王后来兵败。张畅受其牵累,而被捕,投于刑部大牢,待决。遂虔诵《高王观音真经》千遍。枷锁与牢锁等,皆无刀自断。狱司更换戒具、大锁,亦复寸断。遂上报。刑部官吏于是更审其桉,知其蒙冤,上奏于帝,还其清白。终得平反,无罪开释。」
《现果录》亦载曰:「倪朴老,名佳庆,因工部失察,将其误繫于狱。佳庆朝夕精进,虔诚顶礼观音菩萨,礼忏诵经,忽狱中满壁生出莲花。狱吏惊疑上奏,遂获平反开释出狱。后来看破红尘,剔度出家,拜于浪杖人座下。号啸峰和尚。」
《谈丛》和《现果录》所载,有认为乃《法华经·普门品》之「设复有人,若有罪、若无罪,扭械枷锁检系其身,称观世音菩萨名者,皆悉断坏,即得解脱。」的经文象徵。
复有认为《法苑珠林》卷十七所载之孙敬德事。乃《法华经·普门品》之「若复有人临当被害,称观世音菩萨名者,彼所执刀杖,寻段段坏,而得解脱。」的经文象徵。
民间流传多则类似孙敬德的感应故事,像《冥祥记》载云:「晋南宫子敖,始平人。戍守云南新平城。为长乐公所破。合城数万人皆被戮害。子敖知大劫难逃,必死无疑。但诚心念诵观世音菩萨名号。及戮至子敖,群刃齐下,不能伤其分毫。持刀者个个反觉疲懈,四肢乏力,终至无力举刀。长乐公亲自临刑,因而惊问之。子敖亦不知所以然。长乐公不信,复而问之,汝有何能?子敖忽感身不由己,聊且胡乱答曰:「能作马鞍。」遂获释,脱险还回故乡。子敖彼时并不知何以作此言。因而感载观音救命功德,造一观音小像,行则顶戴,止则诚心礼拜。」
另《宣验记》记载说:「高荀,河南踏荥阳人,年已五十,犯罪被补,锁于地牢。同牢人劝以努力共念观音名号。高荀自觉地道:「我罪至重,何由能免?」同禁罪犯群力劝解。高荀乃发心,誓舍恶行善,专心念诵观音菩萨名号,若得免刑,脱离死牢,愿造五层浮图〈佛塔〉,舍身为奴,供养众生。荀日夜用心诚切,钳锁自解。监司惊异,对荀言道:「若菩萨怜汝,斩应不死。」临刑之日,举刀刀折。奏闻于上,得免死罪。」
复有《法华感通》曰:「清释行仁,河南光山人。年幼读书于白鹿洞。遇异僧警告他说:「汝将来必逢大难,惟能持诵观音圣号可解。」于是诚心受持。崇祯辛巳年,贼寇张献忠破县城,展开屠城,大开杀戒。屠戮及释行仁,刀刃忽然折断,贼惊惧之,不敢加害,幸免于难。遂南行抵金陵〈今南京市〉,拜于千华昧和尚座下,受具戒焉。」
以上诸记载,并未直接提到琉璃观音。倒是琉璃观音的形象,系乘着一瓣莲叶,浮在水面上,双手捧着琉璃香炉。身穿天衣,首戴佛冠,中有化佛。璎珞严饰其身。因其手捧琉璃香壶,故有认为系香王观音。但也有认为是三十三身中的自在天身。
以上就是对琉璃观音的典故的相关介绍,希望可以对师兄有帮助。修行佛法是没有任何的事迹限制的,就是我们在修行的时候一定要多加了解佛门的注意事项,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在加上自己的有信心和坚持,这样才能慢慢的走向成功。
版权所有:心经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