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全文网

历劫残生 屠夫回首

...
历劫残生 屠夫回首

历险思佛悲愿深

乘佛愿力,定得往生。如何乘佛愿力,在这里不是;我要做什么阿弥陀佛才能让我往生,因为我们无法想象我们什么都不做是一种什么样的概念,我们总习惯于去思维我要达到一个什么条件才...
历险思佛悲愿深

历代高僧:印光大师与谛闲大师

大约在两期闭关之间的1900年,印光大师给第一期闭关的侍者融明法师去信,叮嘱他要亲近净业知识,“随忙随闲,不离弥陀名号:顺境逆境,不忘往生西方。”同时提到:“谛法师专修净业...
历代高僧:印光大师与谛闲大师

受戒、学戒与持戒

释圣严一、受戒  《华严经》说:“戒为无上菩提本。”因此,佛教的根本精神即在于戒律的尊严,即在于佛教弟子们对于戒律的尊重与遵守;所以凡为佛子,不论在家,或者出家,一进佛...
受戒、学戒与持戒

发心质见

言净土者:或从经卷,闻说诸土。或佛声光,令见诸土。或有机缘,见此土异。或圣冥加,目观诸土,不可具论,略述纲要:若一质一见,异质异见,具如推理,见相等也。异质一见,一质异...
发心质见

受八关斋戒法

念诵仪轨:一、发愿归命一切佛,惟愿一切佛菩萨众,摄受于我。(一说一拜)弟子○○,至心发愿,于一日一夜中,受持八戒,《观无量寿经》云:若有众生,一日一夜,持八 戒斋,以此...
受八关斋戒法

发露忏悔自己所造罪业

发露忏悔自己所造罪业  回忆我从年轻时一路走来,,一家三口都不断的生病,诸事不顺,生活过的非常艰难。学佛以后才明白,原来是自己人没有当好;原来我是一个罪孽深重的人,越学...
发露忏悔自己所造罪业

去往来世,不能再恢复到原来的

去往来世,不能再恢复到原来的身体...
去往来世,不能再恢复到原来的

受持五戒的利益和意义

五戒的受持受持五戒是尽形寿受持,非一日一夜受持而已。五戒可以全部受持,也可以随分受持。如《十住心论》卷二引《大智度论》说:‘戒有五种,始从不杀,乃至不饮酒。若受一戒...
受持五戒的利益和意义

发亮的指头_1

某一年,王舍城中某一富豪家诞生了一个相...
发亮的指头_1
  • 首页
  • 494
  • 495
  • 496
  • 497
  • 498
  • 499
  • 500
  • 尾页
  • 共 1000 页
  • 版权所有:心经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