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读《华严经》,《华严经》完全是一个人觉悟的境界,佛境界,佛就是觉悟,觉而不迷的境界。「身心寂灭平等本际」,那是觉悟的人。每个同修都想开悟、都想觉悟,怎么觉法?佛法里面有八万四千法门,门门都是觉悟的方法、都是觉悟的门道。可是在基本上说,《弥陀经》里面讲得很清楚,「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这是三个必须具备的条件。善根里面第一个就是信,你不信有什么办法?第一个是相信,第二个是能够正确的理解,这两条都很难,信解不容易!福德是修行,古人学佛,善根福德因缘,当然首先你要得到因缘,因缘是什么?就是明眼的善知识,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这样的一个老师;换句话说,他指给你的道路决定是正确的。不是盲修瞎练,不是自己没有把握,随便指一条路给人走,不是的,是真正是过来人,这是因缘,这种因缘可遇不可求。有这个明师指路了,从哪里修?就是先信,信什么?信老师,老师不骗我,老师不会叫我上当,你对这个老师要信得过,然后他所教给你的你才肯干。现在人学道最大的困难,头一个就是把老师打个问号,他恐怕不行、他有问题、他不可靠、他恐怕会害我,这就糟了。诸佛菩萨来教你,你也给他打上问号,这就是自己没善根、没福
。所以要相信老师。善根从什么地方去培养?从福德里面去培养。福德现前,忽然那个人也变成聪明伶俐,所以修福你看重不重要?从前的教学,世间教学,这指我们中国,佛门里面教学都是从修福做起,不但是小学重视在洒扫应对生活教育,福报就是生活教育,出家人五年修《沙弥律仪》,就是要学十戒二十四门威仪,生活教育。我们今天谁肯做?没有人肯做。真正用功的人,在家的同修,我是劝勉大家以《感应篇》、《文昌帝君阴骘文》、《了凡四训》,这是印光大师提倡的,可以把这三样东西当作早晚课诵。要修一个阶段,总得学个三年到五年,把自己基础奠好。这个不是背诵,不是我每天早晚念一遍,我叫修学,不是的,是要照做。
这三样东西,《了凡四训》主要是建立信心,相信因果报应是建立信心。修行《了凡四训》是修的《感应篇》,了凡居士修的功过格,功过格就是《感应篇》。我们图书馆印得很多,在哪个书里头?《德育古鉴》。你们看看《德育古鉴》一展开,文就是《感应篇》,《感应篇》本文的后面就是功过格。了凡居士就是修这个,他修了十几年,这个每天要展开来检讨的,今天我做了有哪些过失,有哪些我做对了、有哪些我做不对的,要把它记下来。记下来比较,比较什么?一天一天过失少,这修福。出家人就不要拿功过格,用什么?《沙弥律仪》,就是二十四门威仪。怕麻烦了,莲池大师有一个节录的本子给我们,拿这个东西每天来检点,对照自己的行为,果然能够学上五年,我们大致上无论是独居、无论是入众,入众就是团体跟大家在一块,我们的过失渐渐少了,福报的基础才一天一天的奠定。这样你去背诵经论你才会开智慧,几时开?福到相当厚,智慧现前。绝对没有只背诵经论不修福会开智慧的,没有这个道理。不肯做,那就没有法子。
你不肯修福,背诵经论到后来两种结果,第一种结果是变成书呆子,食而不化,一生在那里背诵,背得很多不懂意思,一生不开智慧;另外一种变成狂慧,就这两种结果。古德教学是福慧双修,避免堕在这两种不好的结果。这两种不好的结果,变成书呆子,那是你可怜、愚痴,你一生愚痴,那是你自作自受没有话说;如果变成狂慧的话,要造许许多多的罪业,这一个报身完了之后,来世多数堕三途。诸位想这多么重要!我们《感应篇》印过很多次,数量都相当多,主要就是希望大家真正能在福慧上奠定基础,时间是要相当长,绝不是二、三年就能成就。我们看古德,你们诸位稍稍留意《高僧传》、《居士传》,或者你留意二十五史,你看传记里面古人差不多有一半以上,时间都在十年,才能够修到福至心灵,就是福德有基础,智慧开了。儒家在《学记》里也说,七年小成、九年大成,这都是克期求证。还有一些,数量也占不少,有二十年、三十年,福德智慧才现前,这个境界才得到。所以这个东西要有耐心去修,精进不懈;如果是懈怠、懒惰、敷衍混日子,那是一生不会成就。
摘自 楞严经(第一二九集) 1981 (有所删节)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7-001-0129
版权所有:心经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