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元春
近来,社会上掀起了“国学热”的浪潮 ,但有一部分人将佛学排除在了国学之外,佛教在线特约评论员刘元春教授对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近年来,“国学”成了很时髦的美言,于是,“国学大师”的桂冠也满天飞,就如一些官员、豪富的“博士帽”一样的廉价了。但,何谓“国学”,倒是含混不清。在众说纷纭中,有了国学就只是“儒学六艺”偏狭之见,而把先秦百家其它学说思想、佛学等影响中国文化和社会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体系都排斥在外。其实,不论从国学内涵,抑或佛学的历史价值看,我们都可以肯定的说:排斥佛学,何以成“国学”?国学一词,较早见于《周礼
近代以来,以章太炎等为代表的志士仁人们“深惧国学之衰微”,而希望通过振兴国学救亡图存。当今国学之兴,虽不是因于国之危亡之际,但亦是基于我们国家民族之“和平崛起”与“和谐社会”,来依恃我们的“国学”,更好的解决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人的内心等等现实问题的。那么,如果我们将曾经两千多年历练、已经融入中华民族文化血脉中的佛学思想及其文化体系排除在国学之外,那将对“国学”何益?
赵朴初先生曾引述一位着名历史学家的话说,不懂佛学就不懂中国文化。他还指出,现代人如果真要彻底摒弃佛教文化的话,恐怕他们连话都说不周全了。
版权所有:心经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