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堪羡徐翁仙去时,一生功德不求知。
非关上帝心偏向,父母从来爱好儿。
【注解】
存在心里称「德」,见于行事称「功」,由少到多称「积」,自低至高称「累」德不积不高,功不累不大。如果人能今日积一德,明日又修一德,今日成一功,明日又成一功,时时奋进,不要怕困难,不要中途而废,就会道德之心充满,贪欲之心不生,作到地仙天仙不是难事。
【故事】
江南徐泛爱,是个船夫。生性很仁慈,穷人乘他的船他不计钱多钱少。每天除了吃饭用钱以外,余下的钱全买了动物放生,二十余年时间,施行放生不停手。
有一天,船到江边,见一座古墓,狐狸和野兔把古墓挖出一个大洞,徐公于心不忍,与儿子掩埋,看见棺材中都是金银宝物,他便告诉儿子「这种不义之财,按理不应该拿它。但是,既然没有物主,埋在地上无用处,不如取出来作好事
徐公年过八十岁,行动如少年时。忽然遇到仙人来告「你六十余年积德累功,今人世寿命已满,就跟我到蓬莱仙岛,可免去你命终时一番苦恼」徐公从此跟仙人走了,子孙没能追上他。
过了几年,有邻人到四川做生意,在峨眉山看见徐公童颜鹤发,胡子一尺多长。问了问家人情况,便飞上山顶,一会儿就看不见了,他已成了神仙。他家子孙兴盛,到现在不衰。
——摘自《太上感应篇白话解》(悌篇)
(责任编辑:admin)
版权所有:心经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