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执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稻,退步原来是向前
。——唐末五代布袋和尚《大方广佛华严经》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梵网经》也讲:卢舍那佛坐千叶大莲花中,化出千尊释迦佛,各居千叶世界中,其中每一叶世界的释迦佛,又化出百亿释迦佛,坐菩提树。“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往大了说,这是佛教文化的世界观,是对整个世界的认识;往小处讲,也可以理解为世界上万事万物、小到一花一叶,都有其运行的客观规律,从一花一叶中可以参悟出“世界”运行的道理和如来所讲的佛法,这和儒家文化所讲“格物致知”实际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文首所引《插秧歌》,即是活动于唐末五代年间的布袋和尚,观察世间农夫插秧这一小事,而悟出的佛法大道。布袋和尚生来头大腰圆,时常背着布袋行走四方到处化缘行慈济世,故称布袋和尚,他圆寂时念一偈子:“弥勒真弥勒,化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世人以其为弥勒佛化身,现今我们在天王殿中所见弥勒佛像,即是以布袋和尚为蓝本。
布袋和尚是孤儿,八岁时由奉化长汀农人张重天收养,故名长汀子,长大后,入奉化岳林寺出家。唐代之后,中国化的佛教禅宗提倡佛教僧侣自食其力,布袋和尚出身于农民之家,插秧种稻是他本来的行当,是一个种庄稼的好把式。这一天正值插秧农忙时节,赵、钱、孙、李四家同时请他帮忙插秧,布袋和尚一一答应,以分身之法将各家秧苗一齐插好,到晚上各家来请吃饭,和尚亦一一分身出席。大家这才知道和尚法力无边,向其请教佛法,他随口就说了这个偈子,即《插秧歌》。
修行法门八万四千,如同照亮屋子,可以用火把、可以用油灯、可以用电筒、可以用电灯,各种光源不一样,但照亮的屋子却是一样,所谓“佛法非同异,千灯共一光”。吃斋念佛是修行,枯坐参禅是修行,插秧种稻同样也是修行。手执青秧要插满心中的福田,必须低头看心田,田水清澈则见蓝天,心中明净则见性天;插秧种稻需把秧根洗净,方能得稻有个好收成,修行佛法必须六根清净,方能成道有个好去处;农夫插秧边插边后退,退无可退,则秧田全部插好,修行做人何偿不是这样,当低下头来真正认识自己的内心,以退步让自己有更多前进的空间,看似在退步,实则是前进,退一步海阔天空!
版权所有:心经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