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很多让人匪夷所思的行为和现象,触发的瞬间都是因为贪欲的作用而引起的。五毒的排列中,贪、嗔、痴、慢、疑也是把贪这个习性放在首位。可见,在贪的作用下,所有习性的可能性都会被触及调动起来。
佛法中说贪是于三有及资具(顺境)染著不舍。三有是欲有、色有、无色有。因为众生贪欲界、色界的种种事物,及贪无色界的种种心态,使他们继续在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六道)中受生,再度轮回生死。众生对欲界的种种事物有贪爱,则生在欲界;众生对色界的种种事物有贪爱,则生在色界;众生对无色界的种种事物有贪爱,则生在无色界。当一个人无欲界的种种贪爱,就会生到色界;对欲界、色界之种种贪爱已断除,则在无色界受生;断除这三界的种种贪爱,就再也不来三界,叫做不受后有,再也不贪著这三有了。
贪著三有及资具是讲贪著三界中的种种事物。我们作为人,有无数的贪欲表现形式,吃、穿、住、行还有世间八法等所有能激起我们贪爱内心的种种,都会成为我们欲望辐射的对象。
欲望之流会像洪水一般,如果我们不去意识并学会控制蠢蠢欲动的内心,当贪欲被外界的所有,调动起来时,会形成一系列非常复杂的人性表现面。作为人,因为业力习气的牵引,又因为每个人业力习气侧重点的不同,再加上妄念内心的作用,会形成很多复杂又难以形容的人性面。
曾经有报道说,二十一世纪人类的绝症不是癌症,而是精神问题和心理问题
版权所有:心经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