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湛如
本次世界佛教论坛所确定的会议主题为:“和谐世界,从心开始”。所谓“和谐世界”,就是“期望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宗教共同致力于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从心开始”即“心净国土净,心安众生安,心平天下平。”这一会议主题的确立,不仅凸现了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和平发展理念,也充分反映了世界佛教徒的共同求和谐、盼和平的美好心愿,完全符合佛教的精神。特别值得我们注意的,就是对“从心开始”的诠释,“心净国土净,心安众生安,心平天下平”这三句话,凸现了佛教自身的“修、齐、治、平”理念。我们可以结合佛教的教义,加深对这三句话的理解。
一、心净国土净
这里揭示的,是心与土、净与染两对矛盾的相互关系。心与土,其实就是指依报与正报这两种果报。所谓“正报”,指有情的身心,为依过去业因而感得的果报正体。简而言之,就是我们每个生命个体。所谓“依报”,指有情之身心所依止的一切世间事物,如自然、国土、家屋、衣食等。净与染,指的就是净法和染法,也叫净法和不净法。所谓“净法”,净,是远离烦恼,清净之义,净法就是没有垢染的无漏法。所谓“染法”,染,是烦恼污秽的意思,染法指的是为无明烦恼所染污的有漏法。
从心与土的关系来看,佛教认为,依报是依托正报而生的,有什么样的正报,就会相应感得什么样的依报。即如同一条河流,天人观河水如琉璃,人观河水即水,恶鬼观河水却是脓血。可见,正报决定着依报。从这一点来看,如果不重视内心的自省和净化,任何单纯的对自然的改造和保护,都是舍本逐末、徒劳无功的。正因为如此,佛陀在《维摩诘经·佛国品》中明确指出:“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这就告诉我们,心净与国土净是“内心与外境”的统一。只有净除内心的烦恼,才能达到“心解脱”;只有治理外部的环境污染,才能达到“境解脱”。心与境是相辅相成的,心灵的纯净与环境的清净优美是息息相关的。与“心净国土净”相反的就是“心秽国土秽”,也就是说,我们的心灵被烦恼污秽的时候,我们感得的国土,也会相应地呈现出染污的状态。我们的心灵为什么不能清净呢?根本在于贪、瞋、痴三毒的烦恼。所谓“贪”,就是贪爱、贪恋、贪着。对于五欲即财、色、名、食、睡的过分追求,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不惜损害他人利益,甚至杀害众生;“?”是?恚,对于违逆不顺之境,不能忍受,生起忿怒,或横起暴恶,损害他人;“痴”是愚痴迷昧,智慧闭塞,是非不辨,事理不明,谤无因果,起诸邪见。一切众生都是因为三毒烦恼的影响,不断地起惑、造业、受苦。要使心灵纯净、自在、解脱、安详,就必须扫除众生内心的“贪、瞋、痴”三毒。
那么,怎样去除贪、瞋、痴呢?佛陀教导我们,以布施对治悭贪,以忍辱对治?恚,以般若对治愚痴。在布施的时候,不求世间的名闻利养等报,但为资助出世之善根及涅槃之因而以清净心行布施者,此就叫净施。能对治悭贪的布施,就是从净心出发的净施。按《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所说,菩萨的安忍有世间、出世间两种相。所谓世间安忍是缘诸有情的有取有相,而依诸果报福业等而发起的有漏忍;普利乐一切有情而发起的无漏忍,则称出世间安忍。有漏安忍就是染污的安忍,无漏忍就是清净的安忍。能对治?恚的安忍,就是从净心出发的无漏忍。世间般若与出世间般若。世间般若,即世俗的、相对的般若;出世间般若,即超世俗的、绝对的般若。能对治愚痴的安忍,就是从净心出发的出世间般若。我们只有通过对自己心灵的净化,提高精神修养,并进一步对其他的生命,乃至所有的生命,以及整个生命生存的空间——生态环境进行关怀,这能做到真正的净心净土。可以说,只有精神文明的升华,物质文明才能得到更进一步的提高。
二、心安众生安
这里所揭示的,是个体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从佛教教义来看,一切成就的根本即是众生,个体离开众生这个集体,个体离开众生生存的社会,是无法获得解脱的。所以,在《普贤行愿品》中明确指出:“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是故菩提,属于众生。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而当我们内心无法安宁的时候,我们对众生、对社会只能娆害,而不能利益。我们的内心为什么会不安?因为我们摆脱不了世间“八风”的侵扰。所谓“八风”,就是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八法。这八法,或为世间所爱,或为世间所憎,就像风一样能扇动人心。八风,即:(一)利,利就是利益,凡有益于我,都称为利。(二)衰,衰就是衰灭,凡有减损于我,都称为衰。(三)毁,毁就是毁谤,是说因为厌恶某个人,故意编造一些话来挖苦、讽刺、毁谤别人。(四)誉,誉就是赞誉,因喜欢某个人,虽不面对面,也一定会说好听的话来称赞他。(五)称,称就是称道,因推重某个人,只要有机会,就在大众中夸奖他的好。(六)讥,讥即就是讥诽,因厌恶某个人,本来没有那回事,却虚构其事,在大众中四处宣扬。(七)苦,苦就是逼迫之意。一旦遭遇恶缘恶境,身心受其逼迫,就怨天尤人。(八)乐,乐就是欢悦之意。一旦遭遇好缘好境,身心皆得欢悦,就忘乎所以。这八风,表面来看只关乎自身,其实,每项都因自他关系而生。当我们的心被八风鼓荡的时候,是免不了做出伤人害己的事情来的。如果我们心所有主,安住正法,不为爱憎所惑乱,则不为八风所能动。所以《大乘无生方便门》说:“身体及手足,寂然安不动,八风吹不动。”
怎么样才能做到安心?关键就要看我们将心安于何处。《大方等大集月藏经》卷第六说:“若于一切众生具哀愍心观后世畏,常住慈心、柔软心、利益心、无怨仇心、无嫉妒心、无粗?心、无两舌心、无?逸心、安住慈心,诸仁者,是名世间戒智器平等。”这里告诉我们,安住净戒之中,就能安住于慈心、柔软心、利益心等等之中。从对众生饶益的角度来看,菩萨律仪比声闻律仪更强调积极协调与众生的关系。声闻律仪侧重“止持”,指出不能做什么;而菩萨律仪则强调必须积极地去做什么。菩萨戒包涵“三聚净戒”,即摄律仪戒、摄善法戒和饶益有情戒。其中,饶益有情戒即以慈心摄受利益一切众生,被称为利生门。《菩萨地持经》卷四举出十一种饶益有情戒,即:一、众生所作诸饶益事,悉与为伴。二、众生已起或未起之病等诸苦及看病者,悉与为伴。三、为诸众生说世间、出世间法,或以方便令得智慧。四、知恩报恩。五、众生种种恐怖,悉能救护。若有丧失亲属财物诸难,能为开解令离忧恼。六、见有众生贫穷困乏,悉能给予所需之物。七、德行具足,正受依止,如法畜众。八、先语安慰,随时往返,给施饮食,说世善语。进止非己,去来随物。九、对有实德者,称扬欢悦。十、对有过恶者,慈心呵责。折伏罚黜,令其悔改。十一、以神通力,示现恶道,令彼众生畏厌众恶,奉修佛法,欢喜信乐,生希有心。从上所举,都是利益众生、利益社会之举。如果我们能远离世间“八风”的侵袭,将心安住于菩萨净戒之中,一切所为唯有饶益而无损害,那么众生还会有什么不安呢?
三、心平天下平
我们生活的世间,与净土佛国比较起来,充满了污秽、荆棘、山丘等等不美与不平。当我们面对两极冰雪因气候变暖融化带来的生态灾难的时候,当我们面对一年甚于一年飓风洪灾带来的社会问题的时候,当我们面对层出不穷的恐怖袭击、核武危机的时候,我们不能不羡慕极乐净土的安和、庄严、平等、和谐。在羡慕之余,每个有识之士都在思考,世界的和平出路究竟在哪里。在《楞严经》中,有一位持地菩萨,为我们揭示了答案。持地菩萨在普光如来出世的时候是一位比丘,他常常在一切驿路、渡口、田地、险隘等土地不平处,一一背负沙土填平,或者架设桥梁予以济度。到了毗舍浮佛出世的时候平地待佛,感得毗舍如来摩其顶,并对他说:“当平心地,则世界地一切皆平。”当我们将心地平整之后,就可以感得世界一切地的平坦。
那么,我们如何做到“心平”呢?要做到“心平”,就必须修习“四无量心”。所谓“四无量心”,就是指四种广大的利他心,即为令无量众生离苦得乐而起的慈、悲、喜、舍四种心,或入慈、悲、喜、舍四种禅观。慈是与乐,即给予众生得到安乐;悲是拔苦,帮助众生远离苦恼;喜是想众生离苦得乐而心生喜悦;舍是冤亲平等,一视同仁。
修慈心的时候,我们要主动去关爱或怜悯所有的人乃至一切生物,使他们获得快乐。慈心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发自内心的情怀,他与染污为性的世间的爱不同,完全超越世间的一切烦恼。修慈心最大的利益就是有助于对治?心。修悲心,是在看到他人遭受痛苦时心生不忍,努力去解脱他们的痛苦,是与冷酷的行为相反的。我们常行的放生是修悲心,照顾病人是修悲心,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多行为确实都与悲心相应。但是,我们还要看到,这些行为只能使众生暂时离苦,只有使众生永离痛苦,获得究竟圆满的解脱,那才是真正的大悲。所以,我们还需要给众生开示佛法道理,真正做到永离众苦因。修喜心的时候,要随时保持欢喜心、随喜心、恭敬心、赞叹心,帮助我们去除对他人的嫉妒与不满,获得随喜功德的利益。修舍心,是没有执着、不爱其所喜而憎其所恶,平等地对待他人及任何事情。这样修习,可以帮助我们去除偏爱和执着的功德心。菩萨对众生的平等心,就像大地一样,长时间的利益众生,却不起一丝一毫功德想、利益想。《未曾有正法经》卷第一说:“譬如大地能生树木诸药草等,敷荣结实悉能成就,乃至万物皆因地而有;而彼大地不作是念:我生草木而成熟之,及于万物依止而住。一切众生依法界地而得生长,不作是念,能生众生。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起平等心,犹如大地。长时利乐一切众生,不作是念:我能利乐一切众生。离其分别,即能趣证佛一切智。”当我们用四无量心将心地平整之后,整个世界也就变得和乐、和平了。
我们还应该看到的是,净心、安心、平心的理念虽然美好,但要落实到佛教四众弟子之中,还需要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从达成目标的角度来说,必须通过加强佛教教育、提高四众弟子素质的途径来实现。我们相信,只要大家共同努力,就能实现“人心和善,家庭和睦,人际和顺,社会和谐,人间和美,世界和平,最终共同致力于一个和谐的世界”的“新六和”愿景!
版权所有:心经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