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愿念佛讲话-第三讲(一)
圣苏法师
第三讲三愿三经三辈九品 (之一)
(11月 9日上午)?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昨天,我们在一起听闻南无阿弥陀佛主动的救度和无条件的慈悲,共享佛恩的喜悦。
学习佛法,尤其是净土宗的法门,不在于知识、学问有多高,而在于对南无阿弥陀佛慈悲的感受如何。所以,有一些看似无知无识之人,可是能够明信佛的智慧;而有些似乎是学问非常大的人,但由于自我的私心见解,很难和佛智相通。
我想把昨天讲的内容,大略地再复习一遍。
昨天,我们讲到阿弥陀佛慈悲的特色,一个是绝无条件,一个是主动来救:没有条件地要来救度我们,而且是主动而来的。
大家都知道,阿弥陀佛在久远劫以前是法藏菩萨,他是主动发愿要来救度我们。我们他力的念佛呢,仰仗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誓愿,不论修行深浅,罪福多少,都可以平等往生极乐世界。这个救度法门的根本特色就在于他力,而且是纯粹的他力,所谓“他力”,当然是佛的力量。
一切佛法,分成自力和他力、自摄和他摄,净土宗当然是他力的法门,我们是仰靠阿弥陀佛的愿力去往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本愿是纯粹的他力,是不讲依我们的自力的,是完全依靠信受的一念,进入阿弥陀佛他力救度之海。
我们听闻本愿时,要明确地把握这一纲宗。
(本愿念佛特点) 我们引用了龙树菩萨所说的难行道、易行道来判别佛法的特色,在净土宗他力本愿念佛有下面几个特点:
(1 信心正因) 一个叫做 信心为正因。 什么意思呢?我们往生极乐世界有因也有果,其因在于信心,这个信心不是我们平常所讲的“哎呀,我很信佛了。”净土法门是难信之法,不叫难行之法,它的特点就在于这个“信”字很难。
我们学佛的目的是了生脱死,净土纯他力法门要了生脱死,可以说是易如翻掌,但是要获得信心,是难如登天,这个叫难信之法。
了生死非常容易,可是获信非常难,不要说了生死,成佛都容易。所以说: 成佛不难,信心甚难。
这个完全是他力宗的特点。
我们懂得是他力,这一点也没什么好怀疑的,何况我们昨天也引用了很多经文的证据。
信心正因,也就是唯一之因,其它当然都是不正的,唯有领受阿弥陀佛所赐与的金刚不动的信心,也就是领受南无阿弥陀佛的名号对我们的绝对救度,我们才可以仰凭这句名号去往生──信心为正因,这是第一个特色。
( 念佛报恩) 第二个特色,就是 念佛为报恩。 我们念佛排在什么位置呢?念佛是信心所发动的,因为有南无阿弥陀佛决定不舍的救度,有南无阿弥陀佛摄取不舍的弘恩,所以,象我们这样的人,都可以到西方去成佛。这样从内心发动出来,诚于内而发于外,做出了“乃至十念”、“乃至一生”的称名念佛,这样的念佛,完全是报恩的行为。
报恩念佛是被动的。因为阿弥陀如来对我们有救度之恩,我们才念出了“南无阿弥陀佛”,并不是说我们靠念佛乞求救度,就象我们所说的比喻:有一个囚犯,他正要赴刑了,受到赦免,那么他就会感谢国王的恩典。对我们这样六道轮回的人来说,因为弥陀的名号赦免了我们的罪业,我们当然是感念南无阿弥陀佛的恩德,一向专念弥陀,一向专礼弥陀,一向专忆弥陀,对其他的诸佛菩萨呢,都是没有这样的心情,因为,唯有南无阿弥陀佛对我们发大愿而予以救度。
昨天我们提到,念佛的“念”,从历史的发展来看,经过三个不同的过程:
最早的就是“观念”念佛,“观念”念佛带有非常明显的自力色彩,通过自己在心中,把极乐的种种庄严景象、把弥陀的种种庄严相好明显地浮现出来, 也就是《观经》里的十六观, 这样的念佛叫做“观念”法门,可是这样的念佛,毕竟不是下根陋劣的我等能够成就的。
到了善导大师,特别开显出“称念”法门,因为“观念”念佛不是佛的本愿,而“称念”念佛──就是口称弥陀名号、心思“决定往生”,这样就是本愿的念佛,以称名念佛作为弥陀的本愿,这是第十七愿所成就的。
可是,对于称名念佛,也有人误解了:“我称名念佛,是我自己称名的功夫。”比如说:“我每天要做多少的功课,要念到什么程度才能往生。”这些人对弥陀的佛智还有怀疑,应知,称名不是称的功夫,而是以我们的信心为正因。
所以,由“称念”特别提出“信念”,当然,这个都是一脉相承的,本来,“称念”也是信心发动出来的。但如果说信心是自力的,那么,他的念佛带有自力的色彩,这才特别跟他说明:信心为正因。所以呢,从“称念”的念佛进步到“信念”的念佛。从外表来看,都是口称念佛啊,都是念“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啊,但心态不一致,我们所谈的就是完全信受的心态,进入南无阿弥陀佛慈悲的救度,这样地感恩念佛。
信心为正因,念佛是报恩, 这是净土宗本愿法门的两大根本特色。
(3 平生业成) 第三 “平生业成”, 平生业成就不待临终称念了,我们在平生的时候,就获得阿弥陀如来的金刚信心,这信心的一念,就是我们平生业成的时刻。在平常的生命当中,往生净土的业事已经成办。
从弥陀如来的方面来说,众生的救度于十劫之前早已成就,但是,从众生的领受来说,是在我们今生信心的一念而领受、获得,这个叫平生业成,当然是不待临终了,也不待来迎了,所以说是现生不退,这也是本愿念佛的根本特色。
现生以我们这样的凡夫身份,以我们这样烦恼恶业的状态,因佛力住持不舍的缘故,得到不退转的利益,所以,是现生不退。
那么,至于说往生的结局呢,是非常得高妙,是直入报土,“报”是因果相酬报的意思,报土就是酬报弥陀的第十八大愿所形成的微妙庄严的极乐净土,我们是仰凭阿弥陀佛的第十八大愿为因,当然是往生十八愿所报得的佛土,就去成佛。往生就成佛,不说阶次。
(4 恶人正机) 这样种种殊胜的利益,是赋与什么样的人呢?这种种利益,是赋与十方众生的,在十方众生里边,尤其以 恶人为正机, 这是本愿法门的第四个特色。
这里的“恶人”,并不是道德上的概念,“这个家伙干坏事!”而是从宗教意义上体会到自己有恶业、有妄念,自己的修行没有力量,所谓罪恶生死凡夫──要这么理解。
在弥陀的救度面前,每一个人都是恶业凡夫,而弥陀的救度呢,正是要救度象我们这样靠自己的修为没有力量去断离三界迷妄的人。象我们这样的人,没有任何法门可以得救,所以,弥陀才发下特殊的慈悲誓愿,说明要以救度这样的恶业凡夫做为他的本怀。
这几个特色,大家如果能多多地听闻圣教,逐渐内心就能明朗开来。
(出世本怀文) 释迦牟尼佛出现此世间,唯一的目的,就是向我们宣说阿弥陀佛的本愿,这个叫出世本怀文,世尊在《无量寿经》里说:
? 如来所以兴出于世,
?光阐道教,欲拯群萌,
?惠以真实之利。
释迦牟尼佛所以在这个世间成一次佛,示现一次度众生,宣扬一切的经教,他的目的在哪里呢?目的是“欲拯群萌”,是要拯救茫茫的众生,惠施给众生真实的利益,目的就是要给大家讲弥陀的本愿。所以说:
? 如来所以兴出世,
?唯说弥陀本愿海。
我们学净土法门,刚好是契合弥陀的悲心,也契合释迦牟尼佛出世的本怀,释迦牟尼佛来此世间,讲了那么多经教,都是随机施教,但是,他根本的本怀是要讲这部《无量寿经》,因为其它的法门虽然高妙,但不可以度尽一切众生,对众生的根机有所选择、有所区别。可是,净土的法门能够度尽一切,让我们凡夫都可以去成佛。弥陀的本愿,正是释迦牟尼佛的出世本怀。
弥陀的本愿,对我们有什么样的安心作用呢?我们学这个法门,就知道,它是一切法门当中最殊胜、最奇特、最不可思议的。
这个是讲它的高妙之处,尤其象我们这样的恶业凡夫,不仅仅在于它的殊胜,而在于它对我们是唯一的救度法门,别的法门我们没办法去修学啊。
(十七愿文) 我们提到了弥陀的第十七大愿:
? 设我得佛,
?十方世界无量诸佛,
?不悉咨嗟称我名者,
?不取正觉。
我们之所以听闻到佛的名号,称念出“南无阿弥陀佛”,完全是因为第十七愿的作用。所以,念佛本身就是他力的结果,不是我们自己可以念得出来的,乃是由弥陀本愿力量的摧显,在我们凡夫身上显现出来,念出了“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这个本来是佛力的回向,佛把这句名号回向给我们,我们才有的称念,因为佛的愿力的作用,我们自然就念出了“南无阿弥陀佛”,从这里,我们也就自然体会到了:弥陀就是要救度我啊。
我们从第十七愿体会出他力的回向。
(十八愿文) 弥陀的本愿、第十八愿说了:
?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
?至心信乐,欲生我国,
?乃至十念,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我们昨天也说明,“唯除五逆,诽谤正法”体现了是以凡夫为本、恶人为本的救度法门,是以恶人为正机的法门,我们正是弥陀所救度的对象。
在本愿里边,也说明了佛凡一体:我们众生的往生功德和弥陀的正觉功德是一体成就的。弥陀在十劫之前都已经成佛了,他要无条件地救度我们,用他的至心,回施给我们众生,要救度我们这样的众生,所以,第十八愿体现了信心为正因。
(本愿成就文) 尤其是第十八愿的成就文:
? 诸有众生,闻其名号,
?信心欢喜,乃至一念,
?至心回向,愿生彼国,
?即得往生,住不退转。
?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有信心的一念,就可以“即得往生,住不退转”了,并没说有更多、更复杂的东西,信心为唯一的正因这一点就突显出来了,而且还说明现生就不退转,“即得往生,住不退转。”
这种种的经证,说明了弥陀的救度不可思议。
我们通过比喻、通过言辞来表达,都不能脱离弥陀的经典,我们不可以用自己的私心测度弥陀的悲心。
(弥勒咐嘱文) 弥陀有这样的誓愿,才说 “不可思议”, 在《无量寿经》里边,还有一段“弥勒咐嘱文”,佛告弥勒:
? 其有得闻,彼佛名号,
?欢喜踊跃,乃至一念,
?当知此人,为得大利,
?则是具足,无上功德。
这段经文的意思就是说:众生闻到阿弥陀佛的名号,信心欢喜、一念的信受,踊跃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在此一念之间,就获得了无上的功德,就得到真实的大利了。
“弥勒咐嘱文”和前面的出世本怀文是遥相呼应的,和第十八愿及十八愿成就文也都遥相呼应,这说明释迦牟尼佛来此世间的一大事就是弘扬弥陀的本愿。
我们一念之间,具足无上功德,“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当然是指一句名号的功德。
十八愿是我们学习净土门的纲宗,我们昨天也再三地说明了“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这一段《观经》里面的文字,这一段文字也很好地证明了我们念佛人今生就获得不退转的利益,以我们凡夫的身份,决定可以获得往生成佛的果报,这才是“摄取不舍”啊。
既然弥陀摄取不舍,我们今生自然而然地就得到不退转的利益──念佛就有这样不可思议的救度,种种的文字都在说明这一点。
我们昨天学到《阿弥陀经》里边所说的:
? 舍利弗,彼佛何故号阿弥陀?
?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
?是故号为阿弥陀。
?又舍利弗,彼佛寿命,及其人民,
?无量无边阿僧祗劫,
?故名阿弥陀。
这段经文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它甚深的含义,就是说弥陀对一切众生给予无碍光的救度,山川、星月不能障碍──空间不能障碍,时间也不能障碍,众生的烦恼恶业也不能障碍,故而称之为无碍光;弥陀是现生就要给予众生救度的,故而称之为无量寿,“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祗劫”。
以上种种的经文都告诉我们: 弥陀的救度是在我们现生就要实现的。
可是,由于我们凡夫众生内心的疑惑特别多,我们很难一下信受弥陀的救度,唯一的办法就是听闻。所以,净土法门根本的获信途径没有别的,就是“闻”。
在十八愿的成就文里说“ 闻 其名号,信心欢喜”,这个“闻”字有它特别重要的意义。
? “闻”有以下几种途径:
一、听善知识的言教,听善知识来开导,多多听闻信心念佛的莲友的交流,因为他们把内心的感受传达过来。
二、多看圣教,当然是指净土宗的教典,指本愿念佛方面,多读这些经典以及祖师菩萨的教义。所谓净土三经,昙鸾、道绰、善导的论释。
三、如果既碰不到师父和善知识,或者没有识字能力,或者没有接触圣教的因缘,还有一个最好的办法,就是闻“南无阿弥陀佛”名号,你就念“南无阿弥陀佛”,祈愿三宝加被。
“念‘南无阿弥陀佛’,是让我自己念、自己听吗?”有人这样去问龙德法师。
龙德法师呵斥道:“这叫什么话?弥陀名号难道是你自己可以念出来的吗?”
什么是“自己念、自己听”?因为有南无阿弥陀佛,他要救度你,是弥陀的呼唤,要这样去听,听到这是弥陀要救度你,这样才能感受弥陀的悲心。
象这样去闻名号,总有一天会懂得。
我们在一起的时间比较短,不能做详细的铺展,而且我说的也没有什么次第,想到哪里说到哪里。总而言之,不变的纲宗是指南无阿弥陀佛无条件的救度。
我想,大家肯定还有一些疑问,也有的人初闻本愿念佛,可能觉得不太容易理解,有一些难以接受的地方,尤其我们平时也看了很多这样的言说、那样的见解──今天上午,我们主要是把这方面给大家汇通一下,也就是说到三辈九品这样的自力念佛和本愿念佛的关系。
弥陀的本愿救度实在是太彻底了,他的本愿当然就是第十八大愿,是以他自己的纯粹他力来救度一切众生。
(摄生三愿) 可是,在弥陀的四十八愿当中,关于众生往生的,有三条愿:第十八愿、第十九愿、第二十愿,这三条愿叫做 “摄生三愿”, 摄受我们众生去往生极乐世界。
何以弥陀要发这三条愿呢?这三条愿,哪一条是真实的?我们又是依哪一条愿行持?如果我们念佛的人不去考究弥陀的愿力,这样我们就是盲目的。如果我们和这三条愿一条也沾不上边,那就不行啦,总而言之,这三条,我们肯定沾得上,才可以说往生有希望。
其实,在《无量寿经》里边,这三条愿有它互相之间紧密的关系。
(三种机类) 我们想一想,欲往生极乐世界的众生虽是千差万别,但大致说起来,不外乎三个类型:
(1 纯他力机) 一个就是指能够完全仰仗阿弥陀佛的愿力,是根机调化成熟的众生,是纯他力的,完全投托弥陀的愿力,归命如来救度之海。象这样的众生是一种纯他力的类型。
(2 自力机) 还有一种众生呢,完全靠自己修行,发四弘誓愿、修诸功德等等,愿意靠这个办法得遂其往生的本怀,这叫自力往生。
(3 半自力半他力机) 还有一种众生呢,是中间的,知道自己没有力量,没法修行成就,说靠佛力呢,好象全靠上去,又没敢放心,采取一种中间路线,佛靠一半、自己靠一半,这就成了半自力、半他力的念佛。
想一想,众生也无非是这三种类型:一个是他力根性,一个是自力根性,一个是半自力、半他力根性。除此,就没有别的了,就这三种类型的根机了。
我们在座的各位,总是觉得要靠弥陀。不过,弥陀怎么靠法呢?那是通过我多多称念名号,多多积累资粮,然后回向啊……念佛的功夫达到一个什么程度啊,如此这样去往生,结果,还有自己的一部分在里边,这样就成了半自力、半他力,这样去念佛,那就成了搀杂自力的念佛:有自我的计度在里边。
(三机与三愿) 由于有这三种根机的众生,弥陀才发了三条誓愿,那就是第十八、第十九和第二十愿。
(1 他力机:十八愿) 第十八愿摄受纯他力根机的众生,非常明显,“至心信乐,欲生我国”,突出一个“信”字;
(2 自力机:十九愿) 第十九愿摄受自力根机的众生,要自己“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象这样的众生,入第十九愿,被救度;
(3 半自力半他力机:二十愿) 第二十愿摄受半自力、半他力根机的众生,“闻我名号,系念我国,植诸德本,至心回向,欲生我国”,不断称念佛的名号,累积自己的称名的功德,回向求往生。
这三条愿的目的是要救度三种不同根机的众生,所以,我们要懂得:弥陀的愿力是这么不可思议,把十方众生都包括无余了,没有一个可以漏掉,没有一个可以跑到这三条愿之外了。
如果说:“这三条愿,我都不相应。”那你就不知道到哪里去啦。
这三条愿就是三条往生的大道。
(三愿与三经) 这三条愿和三种类型的众生是相互对应的,弥陀有这三条愿,根本原因就是有三种类型根机的众生。对这三条愿,净土三部经对它们进行了各有侧重的阐发:
(十八愿:大经) 《无量寿经》主要阐发第十八愿的纯他力救度,《无量寿经》是根本,指出了第十八愿是本愿;
(十九愿:观经) 《观无量寿经》是讲第十九愿的往生法门,发菩提心,修诸功德,定、散二善,三辈九品,是这样往生的,是自力诸行往生;
(二十愿:小经) 《阿弥陀经》侧重说明第二十愿,《阿弥陀经》里说: “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七日,一心不乱”, 这是自力的念佛,达到一心不乱, “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 这就是第二十愿的念佛往生。
一般的同修都是依据《阿弥陀经》,修第二十愿的念佛,现在虽然也有很多人读《无量寿经》,可是仍然还是在第二十愿的位置上。
(“观念”) “念”念佛是依《观经》为主而开显的。
(“称念”) 依《阿弥陀经》而开显持名念佛本来是弥陀的本愿,从佛的一方是真实,但由于众生的误解,在众生一边,就成了方便了,变成了积累称名之功的自力称念。
(“信念”) 在《无量寿经》里,是“信念”的法门,完全仰凭阿弥陀佛的本愿。所以,净土的三部经是配合这三条愿而来的,如此,我们对整个净土宗的宗旨就比较明了了。
(一致门、差别门) 这三部经和三条愿,又可以分成一致门和差别门,一致门就是说:这三部经的宗旨是一致的;差别门就是说:从表面看,他们讲的各有不同,《观经》侧重观法,《弥陀经》侧重称名,《大经》侧重“乃至十念”、“乃至一念”的信心法门,好象是有差别的。
(隐显) 对此,祖师从隐、显两方面来会合:从隐意来看,它们都是一样的,都说弥陀的本愿,因为完全是以弥陀的本愿作为它们的根本;从显相来看呢,它们又说得各自不同,随顺众生不同的根机。
这三条愿,弥陀是以第十八愿作为真实本愿来救度众生的。
对于十八愿“至心信乐”念佛往生有疑惑、不能完全领受、内心暂时不能相应的众生,弥陀并不舍弃,所以才发下了第十九愿和第二十愿,以此为方便接引的法门。
第十八愿是弥陀的真实本怀,是真实的救度,第十九愿和第二十愿是方便的接引,不是弥陀的本怀。由于众生的根性如是,而弥陀又不能舍弃,仍然要给予救度。
经中说得很清楚:第十九愿是对那些自力根机的人而给予救度的。其实说到底,都是弥陀的他力,如果没有弥陀发下第十九愿,自力根机的人也不知道到哪里去呀,可是,自力根机的人,他执着于自己了。
我们把第十九愿的愿文和大家一道学习一下,就能比较出来:
(第十九愿文)
? 设我得佛,
?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
?至心发愿,欲生我国,
?临寿终时,
?假令不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
这段愿文和第十八愿比较起来有什么不一样呢?第十八愿一开头就“十方众生,至心信乐”,当然就是他力喽!就是讲信心呐!可是,第十九愿在“至心发愿”前面还有很多,“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行持在前,是自力的发菩提心,修行诸般功德,各种各样的法门都修行,从自我的心态里边发出来“哎呀,我是真实心的,要去求往生。”这是自力的。
自力根机的众生,当然,在他一生中,内心得不到安住,因为没有契入佛的本愿,没有契入佛智,内心惶惶不安,只有等待临命终时佛的接引。所以,如来早就透视了众生的心理,说:“临寿终时,假令不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可是弥陀的目的并不是在众生临终时现其人前,弥陀的目的是让大家去往生的,“现其人前”也不过是接引众生去往生,由于我们众生执着于自己的修行,执着于有形有相、执着于有碍有漏,所以,见到弥陀临终现前接引的时候,内心才能安住,如果在他临终的时候,弥陀不现前接引,那往生都没有份了。对这样的众生,弥陀说:“我决定要现前接引。”早都给你料定好了。
自力修行,“发菩提心,修诸功德”等等,象我们这样的凡夫,说实在的,一点儿份都没有了,靠自己的力量发菩提心,非我等所能发起。自力发菩提心是要心周法界,念念无穷,尽虚空、遍法界,度脱十方一切众生,这个叫发菩提心,也就是四弘誓愿:
?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这不是光靠嘴上念一遍就代表发菩提心了,而是心和境要相应。“众生无边誓愿度”我们就发不起来了:上了公共汽车,人家踩你一脚,你就要吵嘴了。你要发菩提心,就不要吵了,“众生无边誓愿度”,踩你一脚,“好,谢谢你跟我结了缘,不好意思,我的脚扛了你的脚。”这个才是对的,你要跟人家吵嘴就不对了;在家里,“众生无边誓愿度”也不能实现了:“别人都挺好度,就我老伴儿老顽固,不好度。”你都发菩提心了,不能讲这个;蚊子、苍蝇,不能打还要照顾,十方众生要视如赤子,要去度脱他。这个,不是我们凡夫的心量,菩萨大士才能够有这样的力量,凡夫当然没有了,口中念念,熏习熏习而已。
“修诸功德”,是佛法所说的真实功德。功德有两种,一个是真实功德,一个是不实功德。不实功德就是凡夫所修的,是有为有漏的,毕竟是人天的颠倒善果,有坏梵行,昙鸾祖师在《往生论注》里说得很清楚;真实功德乃是依法性、顺二谛。法性就是真理,符合佛所说的二谛真理,这样的清净功德,才叫真实功德。这“修诸功德”当然是指真实功德啊,可是我们平时所做的,不过是一些人天福报,最多是福德而已。
最典型的公案就是达摩祖师和梁武帝的对话。在南北朝的时候,梁武帝建了很多寺庙,推行佛法,扶持佛教,度僧人出家,“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古诗也这样讲。包括我们汉传佛教吃素的特点,也是梁武帝推行下来的,应该说,这个人很了不起,而且自己到寺院好几次出家。梁武帝挺有意思的,跑到庙里出家,然后大臣花钱赎他回来,“哎呀,国不能一日无主啊,请你回来。”这样就把钱送到寺院里去,然后,他又跑去出家,大臣又把他请回来,又送大批的钱,好几次。你看,他这是菩萨皇帝啦。达摩祖师从印度来到中国,渡海与梁武帝见了面,梁武帝洋洋得意地对达摩祖师说:“朕造寺度僧,功德如何?”达摩祖师回答说:“并无功德。”他就凉了半截啦,“我怎么就没有功德呢?”这样就不相应了,所以,达摩祖师才渡江去少林寺面壁九年。
达摩祖师所说的跟梁武帝所说的不一样,达摩是禅宗的祖师,他是向上一著,是指清净无为、无可言说之处。梁武帝执着有相、有漏的,当然都不成啦,他所修的,因有这个边,都漏掉了。
不要说我们这样的凡夫,就是梁武帝那样,福报比我们大;功德也比我们大多了;智慧肯定也比我们大;对佛门的供养也大得无量无边。我们连小沙粒都不如,他象喜玛拉雅山一样,可是,达摩祖师一句话把他否定掉了。
象我们这些人,当然“修诸功德”都不行啊。真实功德说要无相布施,不见布施者,不见被布施者,也不见布施之物,要“三轮体空”,我们做不到这些。
说这些呢,不是打击大家的情绪,“哎哟,这样说起来,我学佛没有份了。”不是打消大家的积极性。我们要懂得:真实佛法不是靠我们这小小的智慧和自己的造作可以修为而来的。我们应该从菩萨大士的修行当中,领会到自力修行的艰难,在此末法浊世,要修行真实功德,已不是我们浊恶凡夫所能奢望,唯有仰凭弥陀不可思议的誓愿。弥陀的本愿名号就是无上真实的功德。
可见,第十九愿的“发菩提心,修诸功德”,我们是没有份的,“至心发愿,欲生我国”,我们也发不出“至心”。
修行第十九愿所得到的利益呢,就是在愿里边保证到的,“临寿终时,假令不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到临终接引,不是第十八愿的利益,第十八愿的利益说“即得往生,住不退转”,“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是斩钉截铁让我们去往生的,“你不往生,我不成佛”!根本不谈临终接引。
可是,一般的学佛人会认为:“哎呀,临终接引很殊胜啊,你看看,佛来接引我。”要知道,如果从佛的本愿来说,这是方便接引之愿,不是殊胜之愿。我们昨天也说了,在本愿念佛法门里边,“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是唯一的、绝对的救度,这六字名号是绝对的,至于说相啊、光啊等等,是六字名号所派生、所显现出来的。
比喻到机关办事,公章是绝对的,你可以是张处长,也可以是王处长,但是公章不能变,谁掌握了公章,谁就能行使权力,王处长退休了,还有张处长,这个都不要紧的。
版权所有:心经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