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全文网

散播慈爱

发布时间:2023-03-07 15:43:52作者:心经全文网
  散播慈爱
  净法尊者编译
  i
  目 录
  英译序
  Mettà Sutta
  慈爱经
  Khandha Paritta
  蕴护经
  原序
  慈爱经
  简要解释偈1-2
  详细解释偈1-2
  简要解释偈3
  详细解释偈3
  简要解释偈4-5
  详细解释偈4-5
  简要解释偈6
  详细解释偈6
  简要解释偈7
  详细解释偈7
  简要解释偈8
  详细解释偈8
  简要解释偈9
  详细解释偈9
  ii
  简要解释偈10
  详细解释偈10
  蕴护经
  偈1 的解释
  偈2 的解释
  偈3 的解释
  偈4 的解释
  偈5 的解释
  偈6 的解释
  附录
  慈爱利益经
  佛陀的功德
  法的功德
  僧团的功德
  英译序
  此书 对《慈爱经》(Mettà Sutta)及《蕴护经》(Khandha Paritta)的解释是译自已故的缅甸瓦谢达大长老Sayadaw Ashin Vàsehàbhiva§sa的缅文书《护卫偈颂新译》(Pa-Yeik Nithaya Thit)。大长老在缅甸更广为人知的称呼是“达别坎大长老”(Thabyekan Sayadaw)。这本书在1960年代出版,根据巴利圣典与义注来解释十一部护卫经,包括《吉祥经》(Ma?gala Sutta)与《宝经》(Ratana Sutta)。此书有关《慈爱经》与《蕴护经》的解释主要是由缅甸帕奥禅林的旃地玛尊者(Venerable Candimà)翻译,有些部分则由雷瓦达尊者(Venerable Revata)翻译。
  达别坎大长老九岁时出家为沙马内拉 ,接着在1930年受具足戒成为比库 。他在缅甸广泛地弘扬佛法。他也写了许多本着作,其中一本便是上述的《护卫偈颂新译》。这本书广受缅甸的出家众及在家众称颂与欣赏。
  事实上,这本书是由一位名叫貌?索明登(Maung Zaw Min Thein)的男居士介绍给我的。翻阅后,我发现这本书中的解释提供大量的资料,能帮助了解十一部护卫经。而且它也很特别,跟一般的缅甸“逐字译导”(nissaya,逐字翻译巴利圣典的手册)不一样。一般的“逐字译导”里只有逐行的巴利字及其缅文翻译。虽然这对学习巴利语的学生很有帮助,但是对非巴利学者来说它是很枯燥的。在《护卫偈颂新译》里,大长老不只是逐行地对圣典里的每个巴利字给与缅文翻译,他也摘自义注及相关经典的故事给与详细的解释,使得这本书对那些开经典研习班的人来说是很有帮助的手册。
  至于《慈爱经》与《蕴护经》,它们不只是对那些参加经典研习班的人有益,对禅修有兴趣的人也能得益。这两部经指出修习慈心禅的各种不同方法。事实上,住在森林里修行的比库与禅修者应该依照《蕴护经》来修习慈心禅。
  在“经文篇”里,收录了《慈爱经》、《蕴护经》及它们的英译。对于它们的详细解释则各别收录于“慈爱经”及“蕴护经”这两章。大长老先给与偈颂的逐字翻译(即“简要解释”),然后再给与对于该偈颂的详细解释。如此,读者便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该偈的含义。
  附录里收录了《旌旗顶经》(Dhajagga Sutta)的节录,即解释三宝的功德的部分。由于有关翻译还没有完成,所以我把它收录在附录里。
  在原版的缅文书中所用的巴利经文是根据缅甸三藏的版本。所以如果读者采用斯里兰卡或泰国版本的课诵本,将会在此书中看到一些巴利前置词、连接词乃至语法的差异。虽然它们有差别,但是其含义在这两部经里是一样的。
  再者,对于相关的巴利圣典的故事,在此书中有些是依照自己的语言来表达(文句经过编改)。如果要读完整的翻译,请参考巴利圣典的译本,例如巴利圣典协会(P.T.S.)的译本。
  我们感激协助成就这项翻译的人,尤其是:
  ? 旃地玛尊者和雷瓦达尊者的翻译
  ? K. S. See提供缅文书
  ? Kuan T.W.及其朋友与亲戚提供计算机
  ? WAVE与朋友
  ? 黄伟江
  ? Inward Path的Sunanda Lim Hock Eng
  ? Poay Hoon
  ? Dr Oo Khiak Cheang
  ? Venerable Nirodha
  ? Peace House的Swee Im与朋友
  ? Mount Elvira Buddhist Hermitage
  ? 及其他所有的人
  净法比库
  Bhikkhu Dhammasubho
  序于马来西亚槟城
  经文篇
  Mettà Sutta
  1. Karayam'atthakusalena,
  yantasanta§ pada§ abhisamecca;
  sakko uj? ca suhuj? ca,
  suvaco cassa mudu anatimàn?.
  2. Santussako ca subharo ca,
  appakicco ca sallahukavutti;
  santindriyo ca nipako ca,
  appagabbho kulesvananugiddho.
  3. Na ca khuddamàcare ki¤ci,
  yena vi¤¤? pare upavadeyyu§;
  sukhinova khemino hontu,
  sabbasattà bhavantu sukhitattà.
  4. Ye keci pà?abh?tatthi,
  tasà và thàvarà v'anavasesà;
  d?ghà và yeva mahantà,
  majjhimà rassakà anukath?là.
  5. Dihà và yeva adihà,
  ye va d?re vasanti avid?re.
  bh?tà va sambhaves? va,
  sabbasattà bhavantu sukhitattà.
  慈爱经
  1. 这是想要证得彻悟寂静涅槃、善于有益修行的人应该做的事:他必须有能力、正直、非常正直、易受教、柔软、不自大。
  2. 知足、易护持、少事务、生活简朴、诸根寂静、拥有成熟的智慧、不无礼、不贪着在家众。
  3. 只要是智者会指责的事,他连最微小的过错也不犯。(且让他如此思惟:)
  “愿一切众生快乐、平安。
  愿他们内心快乐。
  4. 无论是任何存在的众生,会颤抖的或不会颤抖的皆毫无遗漏,长的或大的或中等的,短的或小的或粗圆的,
  5 见到的或没见到的,住在远方的或近处的,已生的或还寻求再生的——愿一切众生快乐。”
  6. Na paro para§ nikubbetha,
  nàtima¤¤etha katthaci na ka¤ci,
  byàrosanà pa?ighasa¤¤a,
  nतama¤¤assa dukkhamiccheyya.
  7. Màtà yathà niya§ puttam,
  àyusà ekaputtamanurakkhe;
  evampi sabbabh?tesu,
  mànasa§ bhàvaye aparimà?a§.
  8. Metta¤ca sabbalokasmi,
  mànasa§ bhàvaye aparimà?a§;
  uddha§ adho ca tiriya¤ca,
  asambàdha§ averamasapatta§.
  9. Tiha§ cara§ nisinno va,
  sayàno yàvatàssa vitamiddho,
  eta§ sati§ adhiheyya,
  brahmameta§ vihàramidhamàhu.
  10. Dihi¤ca anupaggamma,
  s?lavà dassanena sampanno;
  kàmesu vineyya gedha§,
  na hi jàtuggabbhaseyya puna ret?ti.
  6. 且让人不欺骗别人,也不在任何地方轻视别人。且让他们不会以瞋怒与厌恶来互相希望对方痛苦。
  7. 正如母亲会牺牲自己的生命来保护她的独生子,且对一切众生培育无量的爱心。
  8. 且让他把无量的爱心散播到整个世界——上方、下方与周围——无障碍、无仇敌、无怨敌。
  9. 站立、行走、坐着或躺卧——只要他不昏沉——且让他培育此念。这就是他们在此所说的梵住。
  10. 不执持邪见,拥有戒行,具足智见,及已经去除对欲乐的贪爱之后,他肯定不会再投胎。
  Khandha Paritta
  1. Vir?pakkhehi me metta§,
  metta§ eràpathehi me;
  chabyàputtehi me metta§,
  metta§ ka?hàgatamakehi ca.
  2. Apàdakehi me metta§,
  metta§ dvipàdakehi me.
  catuppadehi me metta§,
  metta§ bahuppàdahi me.
  3. Mà ma§ apàdako hi§si,
  mà ma§ hi§si dvipàdako;
  mà ma§ catuppàdo hi§si,
  mà ma§ hi§si bahuppàdo.
  4. Sabbe sattà sabbe pà?à,
  sabbe bh?ta ca kevalà;
  sabbe bhadràni passantu,
  mà ki¤ci pàpamàgamà.
  蕴护经
  1. 愿我对威卢巴卡有慈爱;
  愿我对伊拉巴他有慈爱;
  愿我对差比阿子有慈爱;
  愿我对黑苟答马有慈爱。
  2. 愿我对无足众生有慈爱;
  愿我对两足众生有慈爱;
  愿我对四足众生有慈爱;
  愿我对多足众生有慈爱。
  3. 愿无足众生不伤害我;
  愿两足众生不伤害我;
  愿四足众生不伤害我;
  愿多足众生不伤害我。
  4. 愿一切有情、一切息生、
  一切生物都毫无遗漏地
  遇见幸运的事。
  愿他们不会遭遇邪恶的事。
  5. Appamà?o buddho,
  appamà?o dhammo,
  appamà?o sa§gho,
  pamà?avantàni sar?sapàni;
  ahivicchikà satapad?,
  unnanàbh? sarab? m?sikà.
  6. Katà me rakkhà,
  kata§ me paritta§,
  pa?ikkamantu bh?tàni.
  Soha§ namo bhagavato,
  namo sattanna§ sammàsambuddhàna§.
  5. 佛无量,
  法无量,
  僧无量,
  但爬行众生却有限量:
  蛇、蝎、蜈蚣、
  蜘蛛、蜥蜴、老鼠。
  6. 我做了护卫,
  我做了保护。
  愿那些(有害的)众生离开。
  我礼敬世尊;
  我礼敬七位正自觉者。
  安住于慈爱的比库,
  喜乐于佛陀的教法,
  他将会证悟善之境,
  诸行止息寂乐之境。
  在众怨恨者中他友善,
  在众凶暴者中他平静,
  在众执著者中他无着,
  我称他为“圣者”。
  ──佛陀(《法句》)
  别让瞋恨征服你,
  别瞋恨那些瞋恨的人。
  无瞋无害常住于圣者(心中);
  瞋恨像石头般地击溃邪恶的人。
  ──沙咖天帝(《相应部》)
  原序
  在解释慈爱(mettà)的利益时,义注提到,由于慈爱的力量,诸神(deva)不能显示恐怖的现象。有一次,五百位比库向佛陀学习一个禅修业处后,便来到一座位于喜玛拉雅山的浓密森林,在该处的树下禅修。由于那些比库的戒行,住在树上的诸神不敢住在那里,都抱着小孩下来,走来走去。那些神希望那些比库赶快离开,但是不久之后他们便了解到那些比库不要离开。因此,诸神便在晚上现出恐怖的景象与声音,来吓那些比库,以便他们不敢继续住在该处。因此缘故,那些受到惊吓的比库患上各种疾病,不能够在禅修上有任何进展。后来他们决定不应该继续住在该处。他们去见佛陀,向佛陀报告他们的经历。然而,佛陀看到没有其他地方比该座森林更适合他们修行,因此他叫他们回去那个地方,以及教导他们《慈爱经》(Mettà Sutta),作为禅修业处及护卫经(Paritta)。
  那些比库回到该座森林,诵念《慈爱经》,以及修行慈心禅。众神变得对他们友善,以及照顾他们。那些比库以慈心禅作为基本业处,进而修观(vipassanà),都在那次的雨安居(vassa)期间证悟了阿拉汉(阿罗汉)道果。在大自恣日(mahàpavàra?à;雨安居的最后一天)他们做清净自恣(visuddhi pavàra?à;邀请训诫的仪式)。
  慈爱的十一项利益
  在此,我要解释慈爱的利益。修习慈心禅者的心宁静,因此能够安详地睡眠。这有别于没有修习慈爱的人,那些人睡觉时翻来覆去。由于他(修习慈心禅者)能够安详地睡眠,他睡醒时也舒适。而且因为他宁静、舒适及不烦躁,他不会有恶梦。由于他对众生友善,领受到他的慈爱的人也会对他友好。诸神也对他友好,并且也会因为这友好的情感而保护他。
  慈爱是一种良好的保护或盾,可以防止火、毒或武器(的伤害)。由于修习慈心禅者宁静安详,他也轻安(passaddhi)。由于轻安,他能够迅速地培育定力。由于他时常安住于慈爱,他的外表安详。由于他宁静安详,死亡时他不迷惑,便像入睡一样。如果还没有证悟阿拉汉道果(arahatta maggaphala),已经证得慈心禅那的慈心禅修习者将会投生到梵天界。
  另一项利益
  正如盗贼能够轻易地抢劫女人多男人少的住家,同样地,诸神与夜叉(yakkha)能够轻易地伤害没有修习慈爱的人。正如盗贼不能够轻易地抢劫男人多女人少的住家,同样地,诸神与夜叉不能够轻易地伤害修习慈爱的人。《譬喻相应?因缘品?家经》(Opamma Sa§yutta, Nidàna Vagga, Kula Sutta)教导这一项。如果拥有(神)力的诸神与夜叉也不能够伤害他,没有(神)力的普通人又怎么能够伤害他?应当知道慈爱是一项真正的保护,因为修习慈心禅者不会受到伤害。
  其他利益
  仅仅是修习慈心禅一弹指(这么短时间)的人,由于不是没有禅那,所以是在遵循佛陀的教导。他值得接受人民供养的食物。《增支部》(A?guttara Nikàya)教导这一项。透过这部(经),我们知道修习慈心禅者的德行受到强化。
  拥有慈心(mettà citta)的人能够轻易地培育其他梵住(brahmavihàra),即悲(karu?à)、喜(mudità,随喜)、舍(upekkhà)。他也能够轻易地圆满巴拉密(pàram?,波罗蜜),例如布施(dàna)与持戒(s?la)。甚至有许多不明白其巴利语含义的人,透过诵念《慈爱经》,他们也获得利益,更何况是那些明白其含义地诵念、并且依照《慈爱经》来修行慈心禅的人所获得的利益。愿你们透过具备信心与精进地诵念与修行而体验《慈爱经》的力量。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àsambuddhassa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àsambuddhassa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àsambuddhassa
  礼敬彼世尊、阿拉汉、正自觉者
  慈爱经
  简要解释偈1-2
  1. Karayam'atthakusalena, yantasanta§ pada§ abhisamecca; sakko uj? ca suhuj? ca, suvaco cassa mudu anatimàn?.
  2. Santussako ca subharo ca, appakicco ca sallahukavutti; santindriyo ca nipako ca, appagabbho kulesvananugiddho.
  1. 这是想要证得彻悟寂静涅槃、善于有益修行的人应该做的事:他必须有能力、正直、非常正直、易受教、柔软、不自大。
  2. 知足、易护持、少事务、生活简朴、诸根寂静、拥有成熟的智慧、不无礼、不贪着在家众。
  1. Abhisamecca=(想要)彻悟
  santa§=寂静
  pada§=涅槃
  atthakusalena=由善于有益的修行的人
  ya§ karaya§=有必须修行的“三学”
  ta§=那个
  karaya§=必须修行的是:
  Assa=是
  sakko=有能力
  uj? ca=及正直
  suhuj? ca=及非常正直
  suvaco ca=及易受教
  mudu ca=及柔软
  anatimàn? ca=及不自大
  2. santussako ca=及知足
  subharo ca=及易护持
  appakicco ca=及少事务
  sallahukavutti ca=及生活简朴
  santindriyo ca=及诸根寂静
  nipako ca=及拥有成熟的智慧
  appagabbho ca=及不无礼
  ananugiddho ca=及不执着∕不贪着
  kulesu=居士∕在家众
  详细解释偈1-2
  必须修行等(karaya etc)
  在鼓励想要证悟涅槃的人修行三学(即戒定慧)之后,便教导“善于有益的修行的人应该修行……”(Karayam'atthakusalena...)以指出应该实践的修行。
  义注提到karaya§(必须修行的)是指应该做或实践的事(kattabbanti karaya§)。在这尊佛的教化期里,最应该修行的就是三学,因此义注提到:“……简而言之,三学便是应该做或实践的事。”
  违反三学之事,例如犯戒,是akaraya§(不应该做或实践的事)。
  Attha(有益)这个字的意思是“应当时时刻刻实践的修行”,另一个意思是“自己的幸福”。在(佛陀的)教化期里,自己的真正幸福是证悟道果与涅槃(magga- phala nibbàna),而导致证悟它们的原因就是正确的善修行。在了解这些修行之后尝试修行的人,以及在修行之后证悟道果与涅槃的人,这些人称为“善于幸福的人”(atthakusala)。义注中也提到那些不了解修行的利益的人,以及虽然了解但却不修行的人是“不善于幸福的人”(anatthakusala)。
  前分行道(pubbabhàgapa?ipadà)
  “有能力、正直……”(sakko uj?...)是培育慈爱之前必须实践的修行。(佛陀)教导“善于幸福的人应该做的事……”(Karayam'atthakusalena...)这一句时,有些人明白那就是修行三学,但是也有些人还不明白,因为它太简短了。为了那些还不明白的比库们,所以详细地教导它。
  在此,教导“有能力、正直……”是要指出什么是“应该做的事”(karaya-dhamma),以便能够更清楚地了解它,也使它变得更能引起兴趣。只有在具备了这些法(修行),人们才能生起慈爱及培育它。还没有完成这些修行的人不只是不可能生起慈爱,也不可能培育它。因此这些修行称为“前分行道”,在培育慈爱之前必须实践的修行。
  事实上,不能完成这些修行的人不只是不可能生起慈爱,也不可能培育其他禅修(bhàvanà)。由于其他禅修也无法培育,因此这些修行应该称为一切禅修的“前分行道”(在培育一切禅修之前必须实践的修行)。
  有能力(sakko)
  在俗世里,不相信(工作)会带来利益、多病、懒惰与迟钝(不能做需要智力的工作)的人将无法完成任何工作。只有那些相信(工作)会带来利益、健康、勤奋与聪明的人才能够完成工作。在佛法的修行上也是一样。在《中部?菩提王子经》(Majjhima Nikàya, Bodhiràja- kumàra Sutta)里便可看到这一点。
  在那部经里,菩提王子问佛陀:“尊者,接受佛陀的教导之后,比库需要多久才能够证悟阿拉汉道果?”佛陀回答:“王子,关于这一项,我要问你一个问题:你是否善于驾驭象的技能?”王子回答:“是的,尊者。”佛陀接着问他:“如果有个人来,想要学习驾驭象的技能,如果他没有信心、不健康、狡诈、懒惰与不聪明,他是否能够学成?”“尊者,即使是只有这五项因素之一,他都已经无法学成,更何况是拥有所有五项因素。”
  “如果另一个人有信心、健康、诚实、精进与聪明,他是否能够学成?”“尊者,即使是只有这五项因素之一,他都已经能够学成,更何况是拥有所有五项因素。”“王子,同样地,有五精勤支(padhàniya?ga):对佛陀有信心、健康、不狡诈也不虚伪地如实表露自己、精进、睿智。具备这五支者能够迅速地达到修行的目的(涅槃)。”因此,应该明白在此“有能力者”(sakko)是指具备这五支的人。
  正直及非常正直(uj? ca suhuj?)
  正直与非常正直是五精勤支之一,也就是不狡诈也不虚伪地、如实地向佛陀与同修表露自己。狡诈与虚伪的人不只是无法对别人有慈爱,而且也很难修行其他善法。正如彩色只有在干净的画布上才能够清晰与明显地呈现,并不能够在肮脏的画布上这样呈现,同样地,善法只能够在清净的心里持续地生起,善法没有机会在受到污染的心里生起。因为正直非常重要,所以教了两次(即正直及非常正直)。
  义注以几个方式来解释这两个词。它提到,“正直”并不会只是正直了一次便满足,也不会因为在年轻时正直便满足,因此会终生不断重复地付出努力,不使自己的正直退减,这就是“非常正直”。除此之外,去除身体及语言的狡猾是“正直”,去除心的狡猾则是“非常正直”。(义注中也提到:正直是不狡诈asatha,非常正直则是不虚伪amàyàv?)也提到透过增上戒与增上心来达到正直,以及透过增上慧来达到非常正直。只有透过证悟阿拉汉道果才能圆满正直与非常正直。所以义注让人知道,如果要证悟阿拉汉道果,就必须时时刻刻透过修行来保持正直的心。
  易受教(suvaco)
  难受教的人是dubbaca。训诫他别做某件事时,他不接受训诫,答道:“你有见到吗?”;“你有听到吗?”;“是谁告诉你的?”或者他会保持沉默,不予理睬。也有些人虽然接受了训诫,但是并没有遵照训诫来做,反之继续做坏事。这样的人离证悟殊胜的境界(即道果)很远。然而,“易受教者”(suvaco)乐于接受别人的训诫。他也会邀请别人在未来训诫他 。他根据训诫来修行。这样的人非常接近殊胜的境界。
  难受教者不明白别人训诫他是为了他的幸福,也不喜欢被训,以为别人是想要做老师。这样的人是“傲慢者”(thaddhamàna),是个顽固的人,不遵从训诫,也不遵从训诫者。他不只是很难修行慈爱,也离其他的佛法修行很远。
  然而,透过以柔软心欢喜地遵从训诫及训诫者,由于心与慈爱相应,即使没有刻意去修行慈爱,慈爱早已经存在。作为一个希望获得真正幸福的人,他不会不愿意遵循佛陀的教法。因此,他肯定很接近道果与涅槃。正如《因缘相应?导师经》(Nidàna Sa§yutta, Satthu Sutta)中所教:“为了如实之智,应该寻求导师。”(yathàbh?ta§ ¤à?àya satthà pariyesitabbo.)
  柔软(mudu)
  在这里的“柔软”并不是指与“粗野∕粗鲁”(pharusa)相反的柔软或温和,而是指与“傲慢”(thaddha固执∕不肯改)相反的柔软。怠惰不修行及只有少许信心的人不能够达到修行的目的,他们是顽固的人。有信心及(善法)欲(chanda)、热忱与精进的人能够依法修行,他们是柔软的人。
  正如一块未经提炼的金并不柔软,不能被塑造成装饰品,同样地,固执的人(amudu)不能柔软地修行慈爱。正如一块经过提炼的钝金柔软,适合被塑造成装饰品,同样地,柔软的人(mudu)能柔软地根据各种修行来修行,例如慈爱。
  义注进一步解释“柔软”的“温和”这一项含义。正如一个好的港口,许多(船)能够轻易地停泊在那里,以它作为避风港,在身体及语言方面温和的人受到喜爱。他们已经拥有慈爱,因为他们不皱眉头,而是显露愉快的面容,说友好的话,为人友善。因此修行慈心禅对他们来说很容易。
  不自大(anatimàn?)
  不会因为出身高贵等会造成自大的原因而轻视别人是“不自大”。自大的人不会顾虑别人,因为他认为他们不是与他同等级的人。由于这是没有慈爱的相,慈爱怎么能够在这种人心中生起?不自大的人温和,他尊敬上司,肯帮助与悲悯属下,所以即使没有刻意地修行慈爱,他也已经拥有慈心。
  自大的人对别人骄慢,以及妒嫉别人。禅修时,他以我慢及斗争的态度来修行,因此他又怎么能够在佛法上证得殊胜的成就?即使非常微细的我慢心都会障碍修行,自大就更别说了。由于它是慈心禅的障碍,所以教导不应该自大(anatimàn?)。
  知足(santussako)
  对所得之物、所拥有之物及所发生之事感到知足的人是知足者(santussako)。对所得之物感到不知足的人会:(1)忧虑地致力于寻求所要的东西,或(2)找不到自己所要的东西时感到不开心与生气,或(3)找到自己所要的东西时想要获得更多等等。这种人离拥有慈爱很远。对于所获得的任何东西都感到知足的人,由于他的心宁静,不会对找不到自己所要的东西感到不开心或生气,他拥有适合慈爱在他心中生起(的因缘)。因此教导这项素质作为慈心禅的基本修行。义注把这个词拆开成saka、santa与sama这三个部分,根据它们的含义如下定义这一词:(从saka变成)sakena tussako──对自己所拥有的东西感到知足的人;(从santa变成)santena tussako──对现有的东西感到知足的人;(从sama变成)samena tussako──(对好坏两者)平等地感到知足的人。在此(进一步解释),进行受具足戒的仪式时,新受戒的比库受到如此的训诫(文句经过编改):“出家生活依靠以下四种资具过活,在你的余生里,你应该致力于这一项。它们是钵食、粪扫衣、以树下作为住处、以发酵的牛尿作为药。”亲自接受它们之后,这四种资具便是自己所拥有的东西(saka)。对这四种资具感到知足,无论它们(四种资具)是好或坏,做得好或不好,在接受及运用它们时都不感到烦躁的人,便是对自己所拥有的东西感到知足的人(sakena tussako)。对已得及现有的东西感到知足的人便是对现有的任何资具感到知足的人(santena tussako)。Sama的意思是不会对可喜的东西感到欢喜,也不会对不可喜的东西感到生气。以平常心(sama)对一切东西感到知足的人被称为平等地知足(samena tussako)。
  易护持(subharo)
  在依靠别人时,对别人所给的任何东西感到不满足的人是“难护持”(dubbhara)。反之,对别人所给的任何东西感到满足的人是“易护持”(subhara)。有四种人:(1)自己难护持的人;(2)自己容易护持的人;(3)别人难护持的人;(4)别人容易护持的人。
  得到甜的东西时想要酸的东西,得到酸的东西时却想要甜的东西的人是自己难护持的人。
  反之,无论自己得到的东西是好或坏都感到知足,以及继续自己的工作或修行的人是自己容易护持的人。
  有些人甚至会在讨取及(从别人之处)获得质量优良的东西时表示不满意。他会对别人抱怨,甚至是当着施主的面前骂说:“为什么供养这样(差)的东西!”,然后把东西舍给他人。这种人是别人难护持的人。
  另有一人可能会对施主供养给他的任何东西都感到满足,无论东西是好或坏,也无论是多或少,他都表现喜悦。这种人是别人容易护持的人。
  难护持的人很难培育慈爱及其他修行。因此,为了能够培育慈爱及其他修行,所以教导应该易护持。
  《咖沙巴相应》(Kassapa Sa§yutta)
  佛陀在《咖沙巴 相应》里教导,无论是否获得资具,人们都应该拥有正确的态度,以便不会烦躁。这是关于知足及易护持的人,所以在此我要引用它。当一个比库前往村庄时有这样的期望:“希望他们不会不供养;希望他们会供养。希望他们不会只供养少许;希望他们会供养许多。希望他们不会供养劣等的资具;希望他们会供养优等的资具。希望他们不会不妥善地准备便供养;希望所要供养的资具获得妥善的准备。”那么,如果他没有获得正如自己所期望的东西,他便会烦躁,感受到内心与身体上的痛苦。
  另一个比库前往村庄时没有上述的期望,以及明白自己和那些家庭并不熟悉。这样的比库不会因为得不到自己所要的东西而感到烦躁,也不会因此感受到内心与身体上的痛苦。佛陀接着说:“咖沙巴前往村庄时有这样的心态。他不会因为得不到自己所要的东西而感到烦躁,也不会因此感受到内心与身体上的痛苦。以咖沙巴作为模范,诸比库,我训诫你们向他一样地修行。”(《因缘品?咖沙巴相应?檀越家经》Nidàna Vagga, Kassapa Sa§yutta, Kul?paka Sutta)
  少事务(appakicco)
  若人忧心地从事不属于自己应做的工作,他即是忙碌的人。忽略了自己的工作,这种人会毁了自己的幸福。在佛法的修行(禅修)上,极度需要作为一个少事务的人。那些乐于无益的工作的人,乐于新的工作的人,乐于谈话的人,及乐于交友或交际的人将无法禅修,因为他们太忙了。只专注自己的禅修,不做多余的工作的人被称为“少事务的人”(appakicco)。因此,《清净道论》(Visuddhimagga)中提到,要禅修的人必须断除十种障碍(pa?ibodha)。由于只有少事务才能够修行成功,所以说它是慈心禅的前分行道之一。
  生活简朴(sallahukavutti)
  在俗世里,拥有超过自己所需的东西是件负担,因为需要忙于收藏、保护及修理它们。在佛法的修行上,这样的负担是更加要不得的。所以这样教导,对于只是想要修行佛法(即禅修)的比库,他应该只保留需要用的资具;他应该轻便地走,只拥有八种资具 ,便像鸟去任何地方都只是带着自己的翅膀。如果有许多东西,这就会成为负担,他将无法很好的禅修。因此在禅修上,非常需要成为生活简朴的人(sallahukavutti)。
  诸根寂静(santindriyo)
  “诸根”是指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令诸根寂静的意思是,在体验可喜的目标时,抑制贪爱令它不会生起,以及在体验不可喜的目标时,抑制瞋恨令它不会生起。对目标生起瞋恨或贪爱的人拥有烦躁的根门。他无法如愿地抑制根门,反之成为根门的欲望的随从。这种人不会热衷于禅修。即使他禅修,他也不会轻易地便达到禅修的目的。
  对于能抑制贪爱与瞋恨、令它们不会生起的人,他的诸根不烦躁。他不会跟随诸根的欲望,反之能够如愿地抑制诸根。这种人能够达到禅修的目的。对于这一项,没有禅修是不可能使得诸根寂静的。由于是透过禅修才能使得诸根寂静,教导“拥有寂静的诸根”是指必须有禅修。
  明智(nipako)
  在世俗的事情上,若人明了及擅长于某项工作,对于做该项工作的适当时间与地点拥有明智,而且能够预见其利益,他就能够成功地完成该项工作。没有这些素质及不能够预见其利益的人不会进行该项工作。即使他们去做,他们也无法成功地完成它。同样地,在禅修上,若人透彻地明白他正在修行的禅修业处,有智慧去分辨该修行是否正确,以及能预见其利益,他就能够实践该修行。不明白的人不会有心愿与精进去禅修,或即使他们禅修,他们也不会成功。因此,在修行上,明智或智慧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整个修行上,直到证悟道果,都需要智慧。所以教导成为“明智者”(nipako)作为慈心禅的前分行道。
  不粗鲁∕不无礼(appagabbho)
  Pagabbha的意思是在身语意方面粗鲁或无礼。Na pagabbha或appagabbha的意思是在身语意方面不粗鲁或不无礼。没有身无礼、语无礼及意无礼的人是“不无礼者”(appagabbha)。不恭敬地坐在僧团当中、在集会处、在上座比库面前;不让座位给上座比库;阻碍下座比库,不让他获得座位;越过上座比库以便获取好的座位与美味的食物;入村时走在上座比库的前面;以及捏年轻人开玩笑等等是身无礼。
  没有上座比库的允许(即如果有上座比库在的话)便给与开示;没有向上座比库请求批准便作答;在村子里时说:“哈啰,施主,你有什么?粥?饭?酥皮糕点?你会供养吗?今天我们是否有得吃?……”;及以不适合比库的方式来说话是语无礼。
  即使没有身体和语言的造作,但是如果有不善的念头,例如“欲思惟”(kàmavitakka,欲寻),这就是意无礼。因此,应该明白有礼及无礼的方式。由于慈爱自然地(显现为)有礼及温和,它无法在粗鲁的人心中生起。而且,由于慈爱只能出现在有礼的人,所以教导成为“不无礼者”(appagabbho)作为慈心禅的前分行道。
  不执着在家众(kulesvananugiddho)
  如果居士非常执着他的父母与亲戚,他便无法离开他们过活。由于他不能够到远方去求学、做生意或寻求财富,这会导致他的衰败,不会带给他进展。对于比库们来说也是一样:执着护持他的在家众是衰败的原因,是不能进展的原因。
  执着自己拥有的东西的人极可能也会执着护持他的在家众。他倾向于不适当地和在家众相处。他和他们同悲共欢:如果那些在家众开心,他也开心;如果那些在家众伤心,他也伤心;他为那些在家众的事担心。因此佛陀教导(比库众),在接近在家众的时候,应该永远都好像新来的人,像月亮一般把身心都抽离。
  月亮在天空中运行时,它不和任何人亲近,不执着任何人,不对任何人有情感,但是却没有人会因为这样而不喜欢月亮。这就是“同样地,你应该好像月亮一样地接近在家众”这项教导的含义。它的意思是:访客和主人相处时,受到主人以食物款待后,他便离开,不会涉及主人的事;同样地,出外托钵,接受在家众供养的东西后,比库便应该离开,不和他们混在一起,不涉及或担心在家众的事。
  (圣典进一步提到)当佛陀问:“怎样的比库值得接近在家众?”诸比库答道(文句经过编改):“尊者,请教导我们。”佛陀在空中摇一摇手,说:“正如这只手不会在空中被卡住,同样地,比库接近在家众时不会被卡住于在家众当中,不会执着他们,心想:‘愿那些希望获得财富的人获得财富;愿那些希望获得功德的人能够造功德。’正如他对自己所得的感到欢喜,他也同样地对别人所得的感到欢喜。”接着佛陀说咖沙巴便是这种比库,以及教导诸比库应该向他学习。这是《因缘品?咖沙巴相应》(Nidàna Vagga, Kassapa Sa§yutta)中的教导。执着在家众的人不能够专注于禅修,却注重身外物。因此,为了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所以教导成为“不执着在家众的人”作为慈心禅的前分行道。
  简要解释偈3
  3. Na ca khuddamàcare ki¤ci, yena vi¤¤? pare upavadeyyu§; sukhinova khemino hontu, sabbasattà bhavantu sukhitattà.
  3. 只要是智者会指责的事,且让他连最微小的过错也不犯。(且让他如此思惟:)“愿一切众生快乐、平安。愿他们内心快乐。
  Yena=因为恶行的低劣业
  pare=别人
  vi¤¤?=智者
  upavadeyyu§=会指责
  ta§=该恶行
  khudda=下等∕低劣
  ki¤ci=最轻微∕最微小
  na àcare=不做∕不实行
  hontu=愿
  sabbasattà=一切众生
  sukhino và=拥有身体的快乐
  khemino và=宁静,平安地远离危险
  bhavantu=愿他们
  sukhitattà=拥有内心的快乐
  详细解释偈3
  不应做的事及散播慈爱
  教导“有能力、正直”等等应该做的事(karaya- dhamma)之后,佛陀接着教导(什么是)不应做的事(akaraya-dhamma),例如“连最微小的过错也不犯”(na ca khuddamàcare ki¤ci)等等。教完什么应该做及什么不应该做之后,佛陀接着教导修行慈心禅的方法,例如“拥有身体的快乐”(sukhinova)等等。
  对于不应做的事的解释
  虽然可以说已经具备“有能力”等修行的人不会造不善业,但是在尽力修行时,他也可能会犯错,心想:“这是一件小事。”因此它(“连最微小的过错也不犯”等的教导)提醒他,以防止这样的事情发生。
  Khudda这个字有许多不同的定义,例如:细小、少许、残忍、等级低、下等、差劲。在此所教的是指下等。Na àcare的意思是不实行低劣下等的修行。Ki¤ci是微小∕轻微。它的意思是连最微小的不善业也不做,更别说是粗显的恶业。教导“别人──即智者──会因为该恶业指责他”(yena vi¤¤? pare upavadeyyu§)以指出造不善业当下会获得的惩罚。
  不可以注重愚人(的话),因为他们会把无罪说成有罪,把小罪说成大罪。应该注重的是智者(的话),因为他们只有在透彻地分析别人是否真的当受指责才指责,以及透彻地分析别人是否真的值得称赞才称赞。由于只有智者才值得注重,所以教导“不做智者会指责的事”。
  散播慈爱
  在“有能力、正直”等等两首半偈(即:偈1-2及半首偈3)里说了慈心禅的前分行道(mettà pubbabhàga- pa?ipadà),也称为“业处近行”(kammahàn?pacàra),即慈心禅的近处。屋子的“近行”(upacàra)是屋子的附近。同样地,由于这些修行接近慈爱及处于慈爱之前,所以称它们为慈心禅的近行。
  教导那些“近行”后,佛陀接着教导慈心禅的方法,例如“拥有身体的快乐”(sukhino),以作为防止树神的危害的保护偈,以及作为观禅的基础禅(慈心禅)。
  称某人为“快乐的人”(sukhi)是因为他拥有快乐(sukha§ etesa§ atth?bhi sukhino)。依此定义,它(即:sukhino)关系到内心与身体两者的快乐,但是在此它只是指身体的快乐,因为随后会提到内心的快乐,即sukhitattà。
  平安(khema)是指没有危险,它也有“宁静”的含义。它宁静是因为内心与身体的快乐,以及因为远离一切危险而安全。
  生起快乐的心是sukhita (sukha§ sa¤jàta§ assàti sukhito)。其心中生起快乐的人是sukhitattà (sukhito attà etesanti sukhitattà)。
  教导“拥有身体的快乐”(sukhino)等等是为了指出修习慈心禅的方法。这是指应该如下地禅修:
  “愿一切众生身体快乐。”
  (Sabbe sattà sukhino hontu.)
  “愿一切众生平安。”
  (Sabbe sattà khemino hontu.)
  “愿一切众生内心快乐。”
  (Sabbe sattà sukhitattà hontu.)
  简要解释偈4-5
  4. Ye keci pà?abh?tatthi, tasà và thàvarà v'anavasesà; d?ghà và yeva mahantà, majjhimà rassakà a?ukath?là.
  5. Dihà và yeva adihà, ye va d?re vasanti avid?re; bh?tà va sambhaves? va, sabbasattà bhavantu sukhitattà.
  4. 无论是任何存在的众生,会颤抖的或不会颤抖的皆毫无遗漏,长的或大的或中等的,短的或小的或粗圆的,
  5 见到的或没见到的,住在远方的或近处的,已生的或还寻求再生的——愿一切众生快乐。”
  Ye keci=任何
  pà?abh?ta=众生
  anavasesà=全部,毫无遗漏(那就是:)
  ye tasà và=还会颤抖害怕的凡夫(puthujjana)及有学者(sekha)
  ye thàvarà và=不会颤抖害怕的阿拉汉
  ye d?ghà và=身体长的众生
  ye mahantà và=身体大的众生
  ye majjhimà và=身体中等,既不长也不短,既不大也不小的众生
  ye rassakà và=身体短的众生
  ye a?uka và=身体小的众生
  ye th?là và=身体粗圆的众生
  ye diha và=见到的众生
  ye adiha và=没见到的众生
  ye d?re vasanti=住在远方的众生
  ye avid?re vasanti=住在近处的众生
  ye bh?tà và=存在后,不会在未来再投生的阿拉汉
  ye sambhaves? và=在未来寻求投生的凡夫与有学者
  bhavantu=愿(这样)
  imepi sabbasattà=这一切众生
  sukhitattà=身心快乐
  详细解释偈4-5
  慈心禅的详尽修法
  教导慈心禅的“愿一切众生身体快乐”等等简要修法后,接着教导慈心禅的详尽修法,例如分别众生为会颤抖的或不会颤抖的(Ye keci pà?abh?tatthi tasà và thàvarà)等等。在开始阶段,众生的心无法稳固地专注于单一个目标,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于注意各种不同的目标。若人采用各种不同的目标来禅修,其心便能够跟随这些目标,也就能够逐渐地稳定下来。所以教导慈心禅的详尽修法,采用“会颤抖的、不会颤抖的”等等目标,以便心能够稳定下来。
  换句话说:心比较容易稳固地专注于任何明显的目标。所以教导始于“无论是任何存在的众生”(Ye keci pà?abh?tatthi)的这两首偈,以指出慈心禅的不同目标,例如“会颤抖的、不会颤抖的”,以便聆听的比库们能够保持他们的心稳固地专注于任何明显的目标(即以便有定力)。
  会颤抖的众生等等
  Pà?a与bh?tà这两个字是指一切众生。
  有些众生称为“会颤抖”(tasà) ,因为他们还会颤抖害怕。这些是还会害怕的凡夫与有学者 ,因为他们还没有灭尽贪爱(ta?hà)。
  有些众生称为“不会颤抖”(thàvarà) ,因为他们已经不会颤抖害怕。这些是已经没有害怕恐惧的诸阿拉汉,因为他们已经完全灭尽了贪爱。
  “长的”(d?gha)是身体长形的众生,例如蛇、龙、鱼、巨蜥等等。“大的”(mahanta)是身体大的众生,例如海洋众生当中的鲸鱼与大海龟,陆地众生当中的象,天界众生当中的拉胡(Ràhu)等等。“中等的”(majjhima)是身体中等的众生,例如马、牛、水牛、猪等等。“短的”(rassa)是身体短的众生,它是指比“长的”和“中等的”更小的众生。
  “小的”(a?uka)是身体极其微小的众生,只能透过天眼见到,不能以肉眼见到,或者说它是比“大的或中等的”及“粗圆的或中等的”还要小的众生。“粗圆”(th?la)是身体圆的众生,例如蚝、蜗牛、乌龟等等。
  亲眼见到的众生称为“见到的”(diha)。还没有见到的,那些住在海洋的另一边的,住在山的另一边的,及住在世界的另一边的众生等称为“没见到的”(adiha)。
  D?ra的意思是“远”。Avid?ra是d?ra的反义词,所以其义是“近”。因此可以说存在自己的身体之内的众生是“近”,在自己的身体之外的众生是“远”。以另一个方式来说,在自己的家或寺院的附近的(众生)是“近”,在自己的家或寺院的附近以外的是“远”。同样的,可以说在自己的村子、县市、洲际及世界里的是“近”,在自己的村子、县市、洲际及世界以外的是“远”。
  (“已生的”与“还寻求再生的”有各种不同的定义。)“已生的”(bh?tà)可以定义为存在过后不会在未来再投生的诸阿拉汉。习惯性地“寻求”(与获取)未来世之因(即业)的众生称为“还寻求再生的”(sambhaves?)。这就是说,因为还没有灭尽诸结(sa§yojana)而会有未来投生的凡夫与有学者称为“还寻求再生的”。
  “已生的”与“还寻求再生的”也可以根据众生投生到哪里来定义。对于卵生与胎生的众生,在他们还没有孵出来或生出来之前(即还在蛋里或胎里时),他们称为“还寻求再生的”。当他们已经出生(即已经从母胎或蛋里出来),他们称为“已生的”。对于“湿生”(sa§sedaja)与“化生”(opapàtika)的众生,在他们的第一个心识剎那(cittakkha?a),他们称为“还寻求再生的”;从第二个心识剎那开始,他们便称为“已生的”。(对于湿生与化生的众生)也可以另一个方式来定义:他们投生时的身体姿势。只要他们还没有改变他们(投生时)的姿势,他们称为“还寻求再生的&

\

rdquo;。从他们改变姿势那一刻开始,他们便称为“已生的”。
  两个一组与三个一组
  根据上述的两首偈,有七种散播慈爱的方式,即四种两个一组及三种三个一组。
  四种两个一组是:
  1. 会颤抖的与不会颤抖的众生;
  2. 见到的与没见到的众生;
  3. 住在远方的与近处的众生;
  4. 已生的与还寻求再生的众生。
  三种三个一组是:
  1. 长的、短的与中等的;
  2. 大的、小的与中等的;
  3. 粗圆的、小的与中等的。
  根据这些两个一组及三个一组,七种散播慈爱的方式如下:
  1. 愿一切还会颤抖害怕的众生(即凡夫与有学者)与不会颤抖害怕的众生(即阿拉汉)内心快乐及身体健康(即快乐健康)。
  2. 愿一切见到的与没见到的众生快乐健康。
  3. 愿一切住在远方的与近处的众生快乐健康。
  4. 愿一切已生的阿拉汉与还寻求业以便再生的凡夫及有学者这些众生快乐健康。
  5. 愿一切长的、短的与中等的众生快乐健康。
  6. 愿一切大的、小的与中等的众生快乐健康。
  7. 愿一切粗圆的、小的与中等的众生快乐健康。
  上述七种方式的巴利语如下:
  1. Ye keci pà?abh?tatthi, tasà và thàvarà và,
  imepi sabbasattà bhavantu sukhitattà.
  2. Ye keci pà?abh?tatthi, dihà và adihà và,
  imepi sabbasattà bhavantu sukhitattà.
  3. Ye keci pà?abh?tatthi, d?re và avid?re và vasantà,
  imepi sabbasattà bhavantu sukhitattà.
  4. Ye keci pà?abh?tatthi, bh?tà và sambhaves? và,
  imepi sabbasattà bhavantu sukhitattà.
  5. Ye keci pà?abh?tatthi, d?ghà và rassakà và majjhimà và,
  imepi sabbasattà bhavantu sukhitattà.
  6. Ye keci pà?abh?tatthi, mahantà và a?ukà và majjhimà
  và, imepi sabbasattà bhavantu sukhitattà.
  7. Ye keci pà?abh?tatthi, th?là và a?ukà và majjhimà và,
  imepi sabbasattà bhavantu sukhitattà.
  简要解释偈6
  6. Na paro para§ nikubbetha, nàtima¤¤etha katthaci na ka¤ci,
  byàrosanà pa?ighasa¤¤a, nतama¤¤assa dukkhamiccheyya.
  6. 且让人不欺骗别人,也不在任何地方轻视别人。
  且让他们不会以瞋怒与厌恶来互相希望对方痛苦。
  Paro=(且让)人
  na nikubbetha=不欺骗
  para§=另一人
  ka¤ci=且让人(即任何人)
  nàtima¤¤etha=不轻视∕不鄙视
  na§=别人
  katthaci=任何地方
  na iccheyya=(他们)不会希望
  byàrosanà=以瞋怒或伤害意
  pa?ighasa¤¤a=(或)以厌恶
  तama¤¤assa=互相
  dukkha§=痛苦
  详细解释偈6
  另一个散播慈爱的方式
  慈心禅不只是可以透过祝愿众生快乐来修习,也可以透过祝愿众生不受伤害或不焦虑来修习。因此,在教导透过祝愿众生快乐(例如“愿众生身体快乐”等等)来禅修后,便教导祝愿众生不会焦虑来禅修,例如“且让人不欺骗别人”等等。
  祝愿
  如果某人对另一人没有慈爱,他便会欺骗那个人。那个人被欺骗后便会生气。因为双方都会得到不善报,因此以“且让人不欺骗别人”的方式来散播慈爱。
  某人会骄慢地对待另一人,这是因为他对那个人没有慈爱。如果那个人是他很喜爱的人,他就不会骄慢,因为他的心对那个人是柔软的。因此骄慢是没有慈爱的相。人们不能够忍受见到骄慢的人,因此该人鄙视地对待他们时,他们怎么能够不生气。所以,考虑到骄慢者及受到鄙视的人双方都会得到不善报,对一切众生心怀善意的人应该祝愿“愿他们不会轻视别人”。
  当某人生气时,那对他自己来说是不好的。由于别人在面对他的怒气时也会感到身心不悦,因此别人也会反弹生气。所以对一切众生心怀善意的人都会希望这样的生气不会生起,都会希望众生互相心怀慈爱。因此教导“愿他们不会互相希望对方痛苦”(的方式来修习)慈心禅。
  简要解释偈7
  7. Màtà yathà niya§ puttam, àyusà ekaputtamanurakkhe;
  evampi sabbabh?tesu, mànasa§ bhàvaye aparimà?a§.
  7. 正如母亲会牺牲自己的生命来保护她的独生子,
  且对一切众生培育无量的爱心。
  Màtà yathà=正如母亲
  niya§ putta§=自己的儿子
  ekaputta§=独生子
  àyusà=以她自己的生命
  anurakkhe=永远保护
  evampi=这样
  sabbabh?tesu=对一切众生
  aparimà?a§=无限制,无量
  mànasa§=爱心
  bhàvaye=时常培育∕禅修
  详细解释偈7
  拥有像母亲的慈爱
  修习慈心禅时,需要时常对众生心怀最大的慈爱。在俗世里,母亲对孩子的爱心是最大的慈爱,所以教导应该对众生心怀犹如母爱般的慈爱,即“正如母亲会……”。
  解释
  母亲怀胎九个月后才把孩子生下来。接着她会在一切时候把婴儿带在身边,慈爱地、温柔地照顾婴儿,以及喂他吃母乳。因此取母爱作为最大的慈爱的例子。母亲会对自己的孩子心怀更大的慈爱,所以在此强调“自己的儿子”(niya§ putta§)。
  如果一个母亲有许多孩子,她可能很难对所有的孩子都心怀最大的慈爱。但是对于只有个独生子的母亲,她能够在一切时候都对这个孩子付出很大的慈爱。所以在此说“独生子”(eka putta)是要表示最大的慈爱。
  慈爱的强度也透过àyusà(以自己的生命)这个字来表达。“以她自己的生命来保护”这句的意思是,她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来保护。她甚至会以自己的生命来保护,更别说是身外物。因此àyusà的意思是“甚至以自己的生命”。
  其含义
  取众生(为对象)来培育慈心禅时,必须以犹如母亲会牺牲自己的生命来保护她的独生子的慈爱来修行。如此禅修时,若人把一些众生除外,不散播慈爱给他们,那么这种慈爱是“有限制或有量的”(parimà?a)。反之,若人对一切众生散播慈爱,没有把任何众生除外,那么这种慈爱是“无限制或无量的”(aparimà?a)。因此aparimà?a这个字的意思是这种无限制、无量的慈爱。Bhàvaye则是时常禅修。
  简要解释偈8
  8. Metta¤ca sabbalokasmi, mànasa§ bhàvaye aparimà?a§;
  uddha§ adho ca tiriya¤ca, asambàdha§ averamasapatta§.
  8. 且让他把无量的爱心散播到整个世界——
  上方、下方与周围——无障碍、无仇敌、无怨敌。
  sabbalokasmi§=整个世界(即)
  uddha§=上方的世界,即无色界
  adho=下方的世界,即欲界
  tiriya§=中间的世界,即色界
  aparimà?a§=无限制,无量
  mànasa§=心(即爱心)
  metta§=慈爱
  asambàdha§=不狭窄,无界限
  avera=没有瞋恨这个内敌
  asapatta§=没有怨恨这个外敌
  bhàvaye=时常培育∕禅修
  详细解释偈8
  培育慈心禅
  在前面的偈7里的指导是培育无限制、无量的慈爱。培育无限制、无量的慈爱是指完整地向一切处散播慈爱。所以在此教导散播慈爱给整个世界的修法,即“且让他把无量的爱心散播到整个世界”(Metta¤ca sabba- lokasmi§)。在此,“世界”(loka)是指整个宇宙体系,并不仅是指地球。
  整个世界
  “上方、下方与周围”(uddha§-adho-tiriya§)这一句为“整个世界”(sabbaloka)这一词给与定义。其解释如下。“上方”是无色界,“下方”是欲界,“周围”则是色界。还有另一种解释:“上方”是以上直达最高的天界,“下方”是以下直达阿鼻地狱,“周围”则是剩余的中间地区。无论是根据哪一种定义,这两种方式都正确,因为它们都符合“整个世界”的含义。这就是说,无论是哪一个方式,对“整个世界”的理解都是一样的。
  无障碍(asambàdha)
  有界限或限制的地方“狭窄”(sambàdha)。唯有在去除了界限或限制之后,它才会扩大遍满。在此,“界限”(s?ma)是指“仇敌”。修习慈心禅时,若人把某人除外不向他散播慈爱,心想:“这个人是我的仇敌”,那么他的慈爱便是狭窄的,因为他还有界限或限制。然而,若人甚至对敌人也散播慈爱,不把他除外,因而破除了界限,他的慈爱扩大遍满,并不狭窄──这是“无障碍”。
  破除界限(s?ma sambheda)
  关于破除界限,在此我们要暂时谈一谈《清净道论》里解释的慈心禅修法。开始修习慈心禅时,有些人是禅修者不应该向他们散播慈爱的,有些人是他应该向他们散播慈爱的,有些人是他绝对不应该向他们散播慈爱的。开始时,他不应该散播慈爱给不亲爱的人。如果他这么做,很难会生起慈爱,因为瞋恨可能会生起。对非常亲爱的人散播慈爱也不容易,因为有执着,所以如果那个人伤心的话,他也会感到焦虑。要对中立无好恶感的人产生情感是很难的。更难的是要在开始阶段向仇敌散播慈爱。因此,在开始阶段,不应该向这四种人散播慈爱。
  如果向(单一个)异性散播慈爱,就可能会生起贪爱。如果向死人散播慈爱,则不能够达到安止定与近行定。由于这些原因,所以绝对不应该向这两种人散播慈爱。(然而,在祝愿“愿一切众生快乐”的时候,异性则整体地被包括在内。)因此,想要修习慈心禅的人应该先向自己散播慈爱,例如“愿我快乐;没有痛苦”(Aha§ sukhito homi, niddukkho)。向自己散播慈爱并不能够达到安止定。然而,当人取自己作为例证,心想:“正如我希望自己快乐、没有痛苦,其他众生也希望他们快乐、没有痛苦”,那么希望别人幸福与快乐的心便会生起。因此应该先向自己散播慈爱。
  接着应该散播慈爱给一个自己关怀与尊敬的人,例如导师或戒师,在思惟他的戒行、深广的智慧、友善的行为等等既友善且可敬的素质之后,便如此祝愿他:“愿此善士快乐,没有痛苦”(esa sappuriso sukhito hotu niddukkho)。数数向尊敬的人散播慈爱,当禅修变得强大时,便转向一个非常亲爱的朋友散播慈爱,然后向一个中立者,再然后向一个仇敌,如此连续地、次第地散播慈爱。数数修习慈心禅之后,即使心中想到某个仇敌,他也不会再视该人为仇敌,反而视之为亲爱的人。然而,若如此数数修习之后,对自己、亲爱者、中立者及仇敌的慈爱还是不平等,那么“界限”或“限制”便还没有破除。唯有在祝愿这四种人幸福的慈爱变得平等时,界限才被破除。关于“破除界限”这一词:正如众村的界限把每个村子分开,以便它们不会混合起来,同样地,在禅修者修习慈心禅之前,有界限分别这四种人,(即慈爱)不能融合。由于禅修而使得心对这四种人平等时,即已破除了界限。
  破除界限的相如下:假设说他和一个亲爱者、一个仇敌及一个中立者住在一起。强盗们来到,要他们交一个人出来给他们。问他们为什么时,他们答说要用那个人喉咙的血来拜祭。在那时候,如果他想:“让他们捉走这个人或那个人”,那么界限便还没有破除。如果他想:“让他们捉走我,而不是其他三人”,那么界限也还没有破除。这是因为让他们捉走任何一个人便是不希望那个人幸福。如果他不想这四个人中的任何一个应该被捉走,他的心便对所有四个人平等。这便是界限被破除的时候。
  没有仇敌、没有怨敌
  (把avera这个字的前缀a去掉)vera“仇敌”的意思是瞋恨,慈爱的内敌。这就是说应该修行以便拥有无瞋的慈爱。(前缀a的意思是“没有”。)这并不是说慈爱里有瞋恨,而只是说应该修行以便这个“仇敌”(或瞋心dosa citta)不会在禅修时偶而生起。无论是哪一种禅修业处,在定力还不强大之前,过去的体验会浮现在心里。过去被别人伤害或污辱的体验有时会浮现在心里,好像再次发生一样。在这时候,无法忍受或不受控制的瞋心可能会生起。修习慈心禅时,如果其间有瞋恨生起,那便是“有仇敌”(savera)──“拥有瞋恨的慈爱”。唯有在慈爱持续地生起,而且其间并无瞋恨生起时,它才是“无仇敌”(avera)。由于这个仇敌只有在定力还不强时才能生起,也由于在定力强禅修好时它不能生起,所以指导必须培育“无仇敌”的禅修,意思是禅修到证得最强大的定力。
  能够良好地对众生保持无瞋慈爱的人,由于众人、众神与夜叉对他有好感,他没有怨敌。所以应该培育慈心,使它强大到没有怨敌(asapatta§)。
  简要解释偈9
  9. Tiha§ cara§ nisinno va, sayàno yàvatàssa vitamiddho,
  eta§ sati§ adhiheyya, brahmameta§ vihàramidhamàhu.
  9. 站立、行走、坐着或躺卧——只要他不昏沉——
  且让他培育此念。这就是他们在此所说的梵住。
  Tiha§ và=无论是站立
  cara§ và=或行走
  nisinno và=或坐着
  sayàno và=或躺卧
  yàvatà=只要
  assa=是
  vitamiddho=不昏沉或不困
  eta§ sati§=那与慈爱相应的禅念
  adhiheyya=决意
  idha=这
  eta§=安住于这个与慈爱相应的禅那
  brahma§=梵∕殊胜
  vihàra§=安住(生活方式)
  àhu=他们说
  详细解释偈9
  身体姿势与赞扬
  前面的偈(偈8)教导以“且让他把无量的爱心散播到整个世界”(Metta¤ca sabbalokasmi§)等等的方式来修习慈心禅。偈9则教导“无论是站立或行走”等等来赞扬不需要采用某个固定的姿势、能够在任何姿势里修行且安住于慈爱的禅修者。
  没有固定的姿势
  慈心禅没有固定的姿势。禅修者可以采用自己想要的、方便的或感到舒适的任何姿势来修习慈心禅。站着禅修时,如果感到僵硬或不舒适,他可以转换另一种姿势,例如坐着继续禅修。同样地,坐着禅修时,如果感到不舒适,他可以转换另一种姿势,例如躺卧、站立等等。“无论站立……”这一句显示他能够采取任何姿势来禅修。
  只要不昏沉
  在任何姿势里禅修时,如果感到昏沉,禅修者便无法获得定力。这是说他应该决意,无论在任何姿势里,只要不昏沉,他都要保持慈念(mettà-sati)。
  另一个定义
  对于任何禅修业处,在定力还不强大之前,便可能会昏沉。当定力强大,禅修者又对它熟练时,他便能够以一颗清明警觉的心来禅修,毫不昏沉。同样地,善巧及熟练于慈心禅后,定力强大的人在自己喜欢的任何姿势里禅修时,他都能够以一颗清明警觉的心来禅修。由于“站立、或行走……”这一句是显示获得这种自在,它的意思是禅修者应该决意在任何身体姿势里都禅修,毫不昏沉。虽然这表示熟练自在地掌握了慈心禅,它也和初学慈心禅的人有关,因为他们也可以在任何姿势里禅修。
  梵住
  透过赞扬极其值得尊崇的人的素质,便会有人对它感到有兴趣,以及尝试遵循这些修行的一部分。因此佛世尊以“梵住”等词赞扬慈爱,以便激励禅修者。在“此梵住”(brahmameta§ vihàra§)这一词里,称它为“梵”(brahma)是因为它圣洁或殊胜,也因为它没有瞋恨(dosa)。由于慈心禅是透过祝愿“愿一切众生快乐”等等来修习,它是为众生的幸福而修行的禅修业处。由于它是为别人的幸福而修行的禅修业处,依慈爱安住称为“梵住”(brahma-vihàra)。
  四种安住(vihàra)
  有四种安住(vihàra):
  1. 安住于行、立、坐、卧的姿势是“威仪住”(iriyàpatha vihàra)。
  2. 在梵天界的生活方式是安住于禅那定(jhàna samàpatti),因此禅那定称为“天住”(dibba vihàra)。
  3. 如上所述,安住于慈爱称为“梵住”(brahma vihàra)。
  4. 圣者习惯于进入果定(phala samàpatti),因此果定称为“圣住”(ariya vihàra圣者的生活方式)。
  “brahmameta§ vihàra§”这一词是指“brahma vihàra”。
  简要解释偈10
  10. Dihi¤ca anupaggamma, s?lavà dassanena sampanno; kàmesu vineyya gedha§, na hi jàtuggabbhaseyya puna ret?ti.
  10. 不执持邪见,拥有戒行,具足智见,
  及已经去除对欲乐的贪爱之后,他肯定不会再投胎。
  (so=已证得慈心禅那的禅修者)
  anupaggamma=不执持
  dihi¤ca=我见(atta dihi)
  s?lavà=具备出世间戒的人
  sampanno=具足
  dassanena=智见,即入流道智
  vineyya=完全去除了
  gedha§=贪欲
  kàmesu=欲乐目标
  jàtu=肯定
  na eti=永远不来
  gabbhaseyya=投生入胎
  puna=再次
  详细解释偈10
  从禅那至道果
  至此教导了修习慈心禅直到证得安止定。修习慈心禅只能证得安止定,单只是修习它并不能证悟道果。由于佛陀教导(法)是为了让所有听众证悟道果,因此他以“不执持邪见……”这首偈来结束他的教导,教导人们从慈爱再提升修行到成为圣者。
  我见(atta dihi)
  根据“不执持”(anupaggamma不接近)这一词,应该去除“见”(dihi),因此应该理解在这里“见”就是指“邪见”(micchà dihi)。再者,根据“具足智见”(dassanena sampanno)这一词,必须透过证悟(入流)道来去除邪见,所以在这里的邪见是指“我见”。由于我见是一切邪见的根本,若人还有我见便不能说他已经断除了邪见。
  如果要证悟道,很重要的是必须去除我见。这是因为拥有我见的人不能够如实地了知名色法(nàma-r?pa),而且只有在了知名色法后才可能证悟涅槃。因此,可以正确地说在此“见”(dihi)是指我见。而且慈心禅是取众生这个概念为目标,所以它接近我见。因此在教导慈心禅后,接着就教导“不执持邪见”以去除我见。所以很明显的,在此“见”(dihi)是指我见。
  教导观禅
  “不接近邪见(即不执持邪见)”(dihi¤ca anupaggamma)这一句的意思是邪见需要透过观禅(vipassanà)来断除。已经证得慈心禅那的禅修者从该禅那出定后,他观照:(1)名法(nàma),例如禅那中的“寻”(vitakka)与“伺”(vicàra);(2)色法(r?pa),例如那些名法所依靠的“心所依处”(hadaya vatthu)。当观照名色法的观智变得强大时,由于他拥有正确的了知,在身体中找不到有“有情”或“我”的存在,只是见到一组因缘和合而生起的名色法,他不接近(即不执持)我见。以同样的方式,他也观照不是依靠慈心禅那而生起的名色法。
  中间有二道
  “拥有戒行,具足智见”(拥有出世间戒,具足智见──入流道智──的人s?lavà dassanena sampanno)这一句显示证悟入流道成为入流圣者。入流圣者是透过修行同样的禅修业处(即修观)而证悟一来道(sakadàgàmi magga)。在这时候,入流道所不能去除的欲爱(kàma-ta?hà)被减弱。从这里再提升,他不断地修行而证悟了不来道(anàgàmi magga)。这时候欲爱完全被断除。因此“已经去除对欲乐的贪爱之后”(kàmesu vineyya gedha§)是指已经各别证悟一来道与不来道的一来圣者与不来圣者。
  解释
  证悟不来道而断除了欲爱之后,他不会再投生到任何欲界,包括人间。由于他不会再投生到人间,所以教导“肯定不会再投入母胎”(na hi jàtuggabbhaseyya puna reti)。根据这一句,在人间逝世,投生到净居天(suddhavasa)之后,他将会在那里证悟阿拉汉道果(arahatta magga-phala),以及在那里死亡,证得般涅槃(parinibbàna)。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àsambuddhassa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àsambuddhassa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àsambuddhassa
  礼敬彼世尊、阿拉汉、正自觉者
  蕴护经
  蕴护经的缘起
  一时,佛陀住在沙瓦提城附近的揭德林给孤独园。当时,在沙瓦提城里,某位比库被蛇咬死了。当时,许多比库来见世尊,恭敬地礼敬他后坐在一旁。如此坐着时,他们向世尊说:“师尊,在这沙瓦提城里,某位比库被蛇咬死了。”
  “诸比库,该比库确实没有散播慈爱给四种蛇王族。诸比库,假如该比库散播慈爱给四种蛇王族,他就不会被蛇咬死。是哪四种蛇王族?威卢巴卡蛇王族(Vir?pakkha)、伊拉巴他蛇王族(Eràpatha)、差比阿子蛇王族(Chabyàputta)及黑苟答马蛇王族(Ka?hàgotamaka)
  ……诸比库,我准许你们为了自己的安全、为了自己的护卫、为了自己的保护,而散播慈爱给这四种蛇王族。”
  (说完后,佛陀便教导《蕴护经》。)
  偈1的解释
  1. Vir?pakkhehi me metta§,
  metta§ eràpathehi me;
  chabyàputtehi me metta§,
  metta§ ka?hàgatamakehi ca.
  1. 愿我对威卢巴卡有慈爱;
  愿我对伊拉巴他有慈爱;
  愿我对差比阿子有慈爱;
  愿我对黑苟答马有慈爱。
  一种慈心禅的修法
  在这首偈里,“愿我对威卢巴卡有慈爱”等等是教导向威卢巴卡、伊拉巴他、差比阿子及黑苟答马这四种蛇王族散播慈爱来修行慈心禅。
  偈2的解释
  2. Apàdakehi me metta§,
  metta§ dvipàdakehi me.
  catuppadehi me metta§,
  metta§ bahuppàdahi me.
  2. 愿我对无足众生有慈爱;
  愿我对两足众生有慈爱;
  愿我对四足众生有慈爱;
  愿我对多足众生有慈爱。
  散播慈爱给一切众生
  在前面的偈子里教导仅只向众蛇散播慈爱之后,在下一个偈子里,接着教导不只是向众蛇,而是向一切众生散播慈爱,即“愿我对无足众生有慈爱”等等。
  其含义
  慈爱(mettà)是友善∕友谊的状态(mittassa bhàvo metta§)。它的意思是心与慈爱相应。“无足”(apàdaka)是指无足的众生,例如一切种类的蛇和鱼。“两足”(dvipàdaka)是指有两只脚的众生,例如人类和鸟。“四足”(catuppada)是指有四只脚的众生,例如象、马、牛、水牛等等。“多足”(bahuppada)是指有许多只脚的众生,例如蝎子、蜈蚣、毛虫、蜘蛛等等。
  偈3的解释
  3. Mà ma§ apàdako hi§si,
  mà ma§ hi§si dvipàdako;
  mà ma§ catuppàdo hi§si,
  mà ma§ hi§si bahuppàdo.
  3. 愿无足众生不伤害我;
  愿两足众生不伤害我;
  愿四足众生不伤害我;
  愿多足众生不伤害我。
  透过请求的方式来散播慈爱
  前面两首偈里的“愿我对威卢巴卡有慈爱”等等是直接提到慈爱的散播慈爱方式。现在教导透过请求的方式来散播慈爱,即“愿无足众生不伤害我”等等。
  这是一种散播慈爱的方式
  “愿他们不伤害我”是一种透过请求来散播慈爱的方式。对众生粗野残暴的人怎么会有这样的请求?由于“愿他们不伤害我”这样的话是希望众生对他友善慈爱,它本身便是对众生有慈爱,也是对众生有柔软心。
  偈4的解释
  4. Sabbe sattà sabbe pà?à,
  sabbe bh?ta ca kevalà;
  sabbe bhadràni passantu,
  mà ki¤ci pàpamàgamà.
  4. 愿一切有情、一切息生、
  一切生物都毫无遗漏地
  遇见幸运的事。
  愿他们不会遭遇邪恶的事。
  遍满慈
  前面的“愿我对威卢巴卡有慈爱”等偈子是属于“限定慈”(odissaka mettà),是向特定的有情(种类)散播慈爱。至于整体地向一切众生散播的慈爱,没有提到有情(的种类),则称为“无限定慈”(anodissaka mettà)或“遍满慈”。所教的遍满慈修行是“愿一切有情”等等。
  偈5的解释
  5. Appamà?o buddho, appamà?o dhammo,
  appamà?o sa§gho, pamà?avantàni sar?sapàni;
  ahivicchikà satapad?, unnanàbh? sarab? m?sikà.
  5. 佛无量,法无量,
  僧无量,但爬行众生却有限量:
  蛇、蝎、蜈蚣、蜘蛛、蜥蜴、老鼠。
  无量(appamà?a)
  在此,“佛陀”这一词是指佛陀的功德(buddhoti buddhagu?à veditabbà)。佛宝(Buddha-ratana)是无量的,因为佛陀没有导致有限量的烦恼,也因为佛陀的功德是无量的。再者,在此“法”是指九出世间法(那就是入流道果、一来道果、不来道果、阿拉汉道果与涅槃)。由于出世间法被赞颂为“深奥”(gambh?ra)与“难见”(duddasa),其功德是无量的。所以僧团也是无量的,因为他们已经成就证悟了无量的出世间法。
  有限量(pamà?a)
  对于“佛无量是因为佛陀没有导致有限量的烦恼”这一句,人们应该明白烦恼如何导致有限量。假设说在某个山脚下有一些乌黑混浊的水,受到许多腐烂的叶子和垃圾污染。这些水看起来像是有一百英寻深(大约六百英尺)。然而,在用木棍或绳子来测量它时,才发现这些水甚至没有足踝的深度。同样地,只要贪欲等烦恼没有在某人心中生起,该人可能会看起来像个圣者。但是,当贪、瞋或痴等烦恼生起时,他就很明显地是个贪欲的人,或瞋恨的人,或愚痴的人。因此贪欲等烦恼是使(人)变得有限量的东西,令到(人们说:)“他就只有这么多(的德行)。”
  偈6的解释
  6. Katà me rakkhà, kata§ me paritta§,
  pa?ikkamantu bh?tàni.
  Soha§ namo bhagavato,
  namo sattanna§ sammàsambuddhàna§.
  6. 我做了护卫,我做了保护。
  愿那些(有害的)众生离开。
  我礼敬世尊;
  我礼敬七位正自觉者——维巴西佛(Vipass? Buddha)、西奇佛(Sikh? Buddha)、韦沙菩佛(Vessabh? Buddha)、咖古三塔佛(Kakusandha Buddha)、果那嘎马那佛(Ko?àgamana Buddha)、咖沙巴佛(Kassapa Buddha)、苟答马佛(Gotama Buddha)。
  附录
  怨恨止息(vera§ sametu§)
  Na hi verena veràni,
  Sammant?dha kudàcana§;
  Averena ca sammanti,
  Esa dhammo sanantano.
  在这世上,恨绝不能止恨,
  唯有无恨(慈爱)方能止恨,
  这是亘古的真理。
  ──《法句》偈5
  Akkocchi ma§ avadhi ma§,
  Ajini ma§ ahàsi me;
  Ye ca ta§ nupanayhanti,
  Vera§ tes?pasammati.
  “他辱骂我,打我,
  击败我,掠夺我。”
  若人不怀是心,
  怨恨自然止息。
  ──《法句》偈4
  即使在战场上战胜千人千次,
  然而,战胜自己的人
  才是真正的至上胜利者。
  ──《法句》偈103
  Mettànisa§sa Sutta
  Eva§ me suta§ – eka§ samaya§ bhagavà sàvatthiya§ viharati jetavane anàthapi?óikassa àràme. Tatra kho bhagavà bhikkh? àmantesi: `bhikkhavo'ti. `Bhaddante'ti te bhikkh? bhagavato paccassosu§. Bhagavà etadavoca:
  `Mettàya, bhikkhave, cetovimuttiyà àsevitàya bhàvitàya bahul?katàya yàn?katàya vatthukatàya anuhitàya paricitàya susamàraddhàya ekàdasànisa§sà pà?ika?khà. Katame ekàdasa?
  Sukha§ supati,
  sukha§ pa?ibujjhati,
  na pàpaka§ supina§ passati,
  manussàna§ piyo hoti,
  amanussàna§ piyo hoti,
  devatà rakkhanti,
  nàssa aggi và visa§ và sattha§ và kamati,
  tuva?a§ citta§ samàdhiyati,
  mukhavao vippas?dati,
  asammho kàla§ karoti,
  uttari appa?ivijjhanto brahmalok?pago hoti.
  Mettàya, bhikkhave, cetovimuttiyà àsevitàya bhàvitàya bahul?katàya yàn?katàya vatthukatàya anuhitàya paricitàya susamàraddhàya ime ekàdasànisa§sà pà?ika?khà'ti.
  Idamavoca Bhagavà. Attamanà te bhikkh? bhagavato bhàsitam abhinandun'ti.
  慈爱利益经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在沙瓦提城附近的揭德林给孤独园。在那里,世尊称呼众比库:“诸比库。”众比库回答:“师尊。”世尊如此说道:
  “诸比库,如果修行、培育、多做慈心解脱,把它作为车乘,作为依处,稳固地建立它,巩固它,善正精勤于它,便可预期十一种利益。是哪十一种?
  他快乐地睡眠;
  他快乐地醒来;
  他不会梦见恶梦;
  人类喜爱他;
  非人喜爱他;
  诸神保护他;
  火、毒与武器都不能伤到他;
  他的心迅速地得定;
  他的面容光采明亮;
  他毫不迷惑地逝世;
  如果没有证悟高超的(涅槃),他会投生到梵天界。
  诸比库,如果修行、培育、多做慈心解脱,把它作为车乘,作为依处,稳固地建立它,巩固它,善正精勤于它,便可预期这十一种利益。”
  这是世尊所说。诸比库满意欢喜世尊之言。
  佛陀的功德
  Itipi so bhagavà araha§ sammàsambuddho vijjàcara?a- sampanno sugato lokavid? anuttaro purisadammasàrathi satthà devamanussàna§ buddho bhagavà'ti.
  彼世尊也即是:阿拉汉、正自觉者、明行具足、善至、世间解、当受调教者的无上调御士、天人导师、佛陀、世尊。
  简要解释佛陀的功德
  1. So bhagavà itipi araha§
  透过证悟阿拉汉道,世尊应当受到三界的梵天、诸神与人类的供养与恭敬,因此,他在三界里以“阿拉汉”(araha§)闻名。
  2. So bhagavà itipi sammàsambuddho
  世尊在没有任何导师的协助之下,如实地了知一切法的本质,因此他在世间(即三界)以“正自觉者”(sammàsambuddha)闻名。
  3. So bhagavà itipi vijjàcara?asampanno
  世尊圆满了明智与善行,因此他在世间以“明行具足”(vijjàcara?asampanna)闻名。
  4. So bhagavà itipi sugato
  由于世尊说善语,也由于他具备正念正知、毫不迟疑地走过道来到涅槃,因此他在世间以“善至”(sugata)闻名。
  5. So bhagavà itipi lokavid?
  由于世尊在全方面彻知有情世间、无量世间及诸行世间,因此他在世间以“世间解”(lokavid?)闻名。
  6. So bhagavà itipi anuttaro
  由于世尊的戒行等功德是无上无比的,因此他以“无上”(anuttara)闻名。
  7. So bhagavà itipi purisadammasàrathi
  由于世尊能够教导与训练可受调教的诸神与人类,因此他以“当受调教者的调御士”(purisadammasàrathi)闻名。
  8. So bhagavà itipi satthà devamanussàna§
  由于世尊领导众生从坚苦的生死轮回旅途走出来,解救了他们,因此他在世间以“天人导师”(satthà deva- manussàna§)闻名。
  9. So bhagavà itipi buddho
  由于世尊发现与了知四圣谛,及使得别人(诸神与人类)也了知它们,因此他以“佛陀”(Buddha)闻名。
  10. So bhagavà itipi bhagavà
  由于世尊具备六种最崇高的素质 ,因此他以“世尊”(bhagavà)闻名。
  九种功德
  上述是佛陀的十种功德。如果视为九种功德,那么(6)“无上”与(7)“当受调教者的调御士”则结合为:
  6. So bhagavà itipi anuttaro purisadammasàrathi
  由于世尊是可受调教的众生的无上导师与领导,因此他以“当受调教者的无上调御士”(anuttaro purisa- dammasàrathi)闻名。
  详细解释佛陀的功德:(1)阿拉汉
  阿拉汉(当受至上的礼敬)
  人们不欣赏既不美丽又不香的花,但是他们喜欢美丽又香的花。可敬的人便像美丽又香的花一样──许多人欣赏他。
  佛陀拥有许多让众人礼敬他的功德。由于诸阿拉汉已经透过证悟阿拉汉道断除了一切烦恼,所以他们应当接受最好的礼物。
  各种差别
  证悟阿拉汉道的结果有各种差别。有些阿拉汉在过去世累积了强大的巴拉密,证悟阿拉汉道果时,他们也同时证得无碍解智(pa?isambhidà-¤à?a)与神通。至于佛陀,在证悟阿拉汉道果时,他也同时证得了一切知智(sabba¤¤utà-¤à?a)。
  佛陀也证得了能知道每个人的潜在倾向的智慧──潜在意向智(àsayànusaya-¤à?a),这是只有诸佛才能证得的智慧。在神通方面,佛陀是无比的,因为他能够毫无限制地知见。由于他已经完全断除了一切烦恼,他不只是拥有自然的金色光泽,也有各种不同颜色的光芒从他的身体发射出来。这是他超越别人的光辉。
  永远受到恭敬
  甚至在佛陀还是个菩萨,当他身为须弥陀隐士(Sumedha,妙智)获得(燃灯佛)授记时,他已经受到人们恭敬。之后,在诸多世里累积各种巴拉密时,他也受到恭敬。这是因为(实行圆满)巴拉密是圣洁∕受尊崇的人的工作。即使菩萨在许多世里投生为动物时,他也受到恭敬。当他(最后一世)还在母胎里时,诸神也透过保护他来恭敬他。出生时,诸神与梵天神也礼敬他。
  当时黑天隐士(Kaladevila,即阿须陀仙人)是菩萨的父亲净饭王(King Suddhodana)的老师。有一次,他(该隐士)去到天界,见到许多天神在欢庆。问他们为什么这么做时,他们告诉他那是因为菩萨出生了。因此他就来到净饭王的皇宫,告诉国王说他想要见婴儿菩萨。在菩萨被抱来给该隐士看,以及要使他顶礼隐士时,突然间婴儿菩萨把双足提起放在隐士的头上。遭遇这件惊奇的事,隐士向婴儿菩萨顶礼。接着净饭王也顶礼自己的儿子。在一个耕田庆典时,众宫女把婴儿菩萨放在一棵赡部树(jambu tree)下,然后都跑去观看该大庆典。菩萨醒来时见到身边没有人,他便取出入息(ànàpàna)为目标进入初禅。虽然太阳的角度已经转移(过了中午),但是那棵赡部树的树荫并没有变动,还是帮菩萨遮住炽热的太阳。当众宫女记起(婴儿菩萨)时,她们赶回去那里,见到这个奇妙的现象,她们便把这件事告诉国王。国王便去顶礼他自己的儿子,这是他第二次这么做。──《传记经注》(Apadàna Commentary)
  即使在成佛之前,菩萨已经受到诸神与人类的恭敬,更别说是在他成佛之后。他不只是受到在那时代本身也值得别人恭敬的诸王与智者们礼敬,而且受到诸神与梵天神礼敬,因此他是最受到尊敬的人。
  其他含义
  “阿拉汉”(araha§)这个字还有其他含义,在此我要稍微解释。
  Ara + ha§中的第一个字是ari(敌人),第二个字则是ha§(杀死)。在语法上,ari便是ara。在此敌人是指诸烦恼。诸烦恼是敌人,因为它们导致损失与痛苦,也因为它们阻碍进展。要成为王的人必须在击败敌人后才能成王。至于法王(Dhammaràjà)佛陀,他已经拥有基本的巴拉密,以便获得适当的“武器”。他持续地以巴拉密、止观(samatha-vipassanà)等“武器”击败诸烦恼,直到证得阿拉汉道这个武器,这时候一切的烦恼都完全被断除,而他即成为法王阿拉汉。
  另一个含义
  以另一个方式,ara是轮子的辐条,ha§是摧毁。善与不善思(cetanà)称为“行”(sa?khàra)。如果有行,便会有生(结生识),而它永远都是以老死来结束。因此,根据缘起(paticcasamuppàda),如果我们说生命是“有轮”(存在之轮),诸行便是给与支撑的辐条,老死则是轮圈。由于无明与贪爱是行的原因,它们被称为轮毂。若人摧毁了支撑轮子的辐条,它就变得无用,不能再转动。同样地,透过摧毁诸行这些辐条,便已摧毁了“有轮”,即痛苦。这是以阿拉汉道摧毁烦恼而获得的其中一项功德。
  另一个拆字的方式
  如果把(araha§)这个字拆成a + raha§,a是“没有”,raha是隐密处,它的意思是没有造不善业的隐密处。换句话说,即使在隐密处也不造作任何不善业。有些人不会在别人面前造作任何不善业,但却会在隐密处做。然而,佛陀是在隐密处也不造作任何不善业的。唯有那些还有烦恼的人才会造不善业,对已经完全断除一切烦恼的佛陀来说,何时何地他都永远不会造不善业。有些人能够抑制身行和语行,但却不能抑制意行。但是佛陀连心也非常清净。这是证悟阿拉汉道的其中一个成果。
  在他还是个菩萨,修行苦行的时候,他的心已经非常清净,更别说是在证悟佛果之后。魔王紧跟着他七年,等待(找到他犯错的)机会。在完全找不到机会之下,最终魔王忧伤地说了这首偈:
  Satta vassàni bhagavanta§,
  Anubandhi§ padàpada§;
  Otàra§ nàdhigacchissa§,
  Sambuddhassa sat?mato.
  —— Sutta-nipàta, Padhàna Sutta
  七年*里来世尊旁,
  亦步亦趋我紧随;
  机会依然没得到,
  对此佛陀具念者。
  ──《经集?精勤经》
  *在此七年是指菩萨修苦行的六年及证悟成佛后的一年。
  许多含义
  除了上述的阿拉汉含义,还有其他许多含义。对于拥有无量功德的佛陀,能从不同的角度来视佛陀的“阿拉汉”这项功德的含义并不出奇。
  以前有个名叫伍巴离(Upàli)的居士,他是外道导师尼干陀那他子(Nigaha Nà?aputta)的弟子。后来他听佛说法后成了佛陀的弟子。后来有一天,尼干陀那他子来到伍巴离的家,向他说道:“国王与大众都知道以前你是我的弟子。现在我们应该说你是谁的弟子?”伍巴离便诵念许多偈子来赞颂佛陀的功德,以此来回答说他是佛陀的弟子。尼干陀那他子便问:“你在什么时候编了这些赞颂乔达摩沙门的偈颂?”伍巴离回答:“如果有一大堆的花,要把它们编成一个花圈并不困难。同样地,佛陀有许多的功德。谁会不赞颂值得赞颂的人?”──《中部?伍巴离经》(Majjhima Nikàya, Upàli Sutta)
  详细解释佛陀的功德:(2)正自觉者
  “正自觉者”的解释
  Sammà是“完全”,sam是“自己”,buddha是“觉者”。“自觉者”(sambuddha)的意思是:由于所累积的巴拉密,他在毫无指导之下自己证悟真谛。虽然独觉佛(Paccekabuddha)也是无师的自觉者,但sammà(正确)这个称号显示了智慧的差别。“正觉者”的意思是如实地了知一切,这就是说他知道一切,没有什么事物是他不知道的。这是指“一切知智”(sabba¤¤uta¤à?a)的能力。所以诸独觉佛并不称为“正自觉者”,因为他们并不了知一切。
  透过体证了知
  不曾走在密林里的人不能想象密林的情况。唯有曾经走过那里的人才知道该森林浓密的情况,既令人愉悦,又有许多果树和花。同样地,那些已经善学圣典(三藏)的人能够推断佛陀的智慧。
  根据阿毗达摩,世间上没有东西是恒常的。凡人可能会把东西视为恒常,但是拥有精确透视的智慧的人则知见东西无常,不断地生灭。在这世间上,每一个物质的东西都是由无数拥有八种元素的色聚(r?pa kalàpa,微小粒子)组成的。它们一生起便坏灭,然后另一个也生起与坏灭。如此,它们不断地生灭。人们不能够衡量色聚的体积,因为它太小了。所以要拥有分析每一粒色聚及清楚地了知它们的生灭的智慧是非常困难的。第一个证得这种智慧的并不是任何其他智者,而是佛陀自己,所以他被称为无比的智者。因此他能够准确地教导阿毗达摩中记载的种种色法的不同本质。他精辟地教导有情色身中的色聚的产生过程;教导色聚不会无因地产生;教导每一粒色聚都有它的因;教导果报色聚是由相关的因缘支持;教导一粒色聚中的种种色法在它们的寿命期里互相支助;教导一种色法生灭后,便会有另一个新的色法生起,以便它们不间断地生灭。已经学过这些的人便能够推断与欣赏彻知一切的佛陀的深奥智慧。
  经教的方式
  虽然佛陀在阿毗达摩里详细地教导究竟法,他也根据听众的意向教导跟修行有关的经,举出譬喻和隐喻,以便听众能够轻易地明白与欣赏它。这显示佛陀善巧于语言和法。因此佛陀也被赞颂为彻知一切究竟谛和世俗谛的人。如此,透过圣典,我们能推断佛陀的一切知智。
  沙利子尊者的推断
  有一次,沙利子尊者说(文句经过编改):“无论是在过去、现在或未来,没有任何其他沙门或婆罗门的证悟比佛陀更圆满。”佛陀便说:“沙利子,你说得很果敢。那是因为你了知过去、现在与未来一切佛的心?”“不是,尊者,我不能以他心通来了知过去、现在与未来一切佛的心。然而,我是透过法的推断来知道。举例而言,有个前线城建了坚固的围墙,致使连猫也不能偷跑过去,因为只有一个门。该城的守门人能够巨细无遗地知道进出该城门的每一样东西。同样地,我(从自己对法的证悟)推断一切佛都是在培育了七觉支及建立了四念处之后证悟一切知智。──《长部?净信经》(D?gha Nikàya, Sampasàdan?ya Sutta)
  无畏王子(Prince Abhaya)
  佛陀著名能够迅速地回答智者、天神与梵天神的问题,丝毫不必思考、毫不犹豫、毫无畏惧。这是为什么无畏王子问佛陀:“尊者,当博学的王族、婆罗门、居士与比库问世尊问题,世尊是否需要思考应该怎么回答问题,或世尊能够当下便回答?”
  佛陀回答道:“王子,对于这个,我要问你一个问题:你是否精通军用马车的各种不同部分?”“是的,我精通这个。”“当有人问你关于军用马车的各种不同部分的问题,你是否需要思考应该怎么回答问题,或是能够当下便回答?”“尊者,我是马车战士,精通军用马车的各种不同部分。我能够当下便回答。”佛陀接着说:“如是,王子,我能够当下便回答(博学者所问的)那些问题,因为我已经彻知一切法。”──《中部?无畏王子经》(Majjhima Nikàya, Abhayaràjakumàra Sutta)
  高沙喇王的话
  高沙喇王(King Kosala)说了各种原因为什么他相信且欣赏佛陀是“正自觉者”(Sammàsambuddha)。他所说的其中一段话如下:
  有博学的王族、沙门、婆罗门与居士四处游方粉碎别人的见解。当他们听到佛陀要来某个地方时,他们会准备问题来问佛陀,想要在佛陀如此这般回答时便责难他。然而,当他们来见佛陀,听他说法时,他们不再提出所准备的问题,反之有些成为佛陀的在家弟子,有些则成为比库。由于这个原因,高沙喇王推断且相信佛陀是“正自觉者”。──《中部?法塔经》(Majjhima Nikàya, Dhammacetiya Sutta)
  法的功德
  Svàkkhàto bhagavatà dhammo,
  sandihiko, akàliko,
  ehipassiko, opaneyyiko,
  paccatta§ veditabbo vi¤¤?h?'ti.
  世尊善说之法、
  自见(即体验)、无时、
  (可)来见、导向、
  当由智者体证。
  详细解释法的功德
  自见(当由自己体证)
  自见(sandihika)是应亲自体验之法。道、果与涅槃是人们应该亲自知见的,不应该只是相信与接受别人的传言,所以说它们是“自见”。
  根据佛陀的教导,涅槃是人们能够亲自证悟与体验之法。若人亲自证悟与体验了涅槃,他就能够知道原本自己会无止尽地生死的轮回将会灭尽。他清楚地了知在他心中生起了体证涅槃的道果。不只是对道、果与涅槃来说是如此,在之前他实践导向证悟道果的修行时,他准确又清晰地亲自了知名色法的生灭。在以前,这些是他从别人那里听来所理解的理论。由于从开始修行到证悟涅槃的这一切都是亲自证悟与体验,其满足感是没有文字可形容的。
  以前他可能会对法有怀疑。若人怀疑法,他便是也怀疑教导法的佛陀和证悟法的僧团。然而,当他亲自证悟与体验了法,他便能够确定这是最殊胜的教法。这时候,对法的怀疑已经完全去除,他能够确定教导法的佛陀和证悟法的僧团存在。以前,在人们质疑三宝时,他可能会受到动摇,但在他具备了亲自证悟与体验之后,他坚信确知法真的存在佛教里。他对法(拥有)不受动摇(的信心)。
  僧团的功德
  Suppa?ipanno bhagavato sàvakasa§gho,
  ujuppa?ipanno bhagavato sàvakasa§gho,
  ¤àyappa?ipanno bhagavato sàvakasa§gho,
  sàm?cippa?ipanno bhagavato sàvakasa§gho,
  yadida§ cattàri purisayugàni attha purisapuggalà
  esa bhagavato sàvakasa§gho,
  àhuneyyo pàhuneyyo dakkhi?eyyo a¤jalikarayo
  anuttara§ pu¤¤akkhetta§ lokassà'ti.
  世尊的弟子僧团是善巧行道者,
  世尊的弟子僧团是正直行道者,
  世尊的弟子僧团是正确行道者,
  世尊的弟子僧团是适当行道者,
  那就是四双八士。
  世尊的这个弟子僧团
  应受供养、应受款待、应受施与 、应受合掌、
  是世间的无上福田。
  详细解释僧团的功德
  善巧行道者
  Su是善巧,pa?ipanno是行道者。具足“明智”(vijjà)与“善行”(cara?a)的弟子是善巧行道的弟子。他们具备了人类与诸神欣赏且敬佩的德行。再者,由于佛陀是“当受调教者的无上调御士”,也由于他是“天人导师”,善巧行道的众弟子也行为端庄,可喜且可敬。
  良好的基础
  在俗世里,想要在学业或商业上达到巅峰的人会好好学习或努力工作,不会沉迷于会毁坏他们的学业或财富的无益事情。同样地,佛陀的弟子们希望灭尽诸漏(àsava),所以他们戒行良好及善巧修行。他们具备了灭尽诸漏的基础,那就是五精勤支(padhàniya?ga)。关于五精勤支,佛陀(在《增支部》里)教导,正如一个大太子的父母双方都是王族传承,他英俊,获得父母喜爱,获得国家人民爱戴,成就了一个国王应懂的才能与技艺,这样他就会希望当上国王,同样地,一个比库具备了这五个精勤支──他对佛陀的证悟有信心;他没有疾病,消化力良好,不太强也不太弱而中等;他不狡诈也不虚伪地如实表露自己;决意及持恒于造善业;成就了能够导向证悟四圣谛与涅槃的生灭智──这样他就会希望灭尽诸漏。由于基础良好,他不造作不适当的业。因此,由于圣者在以前还没有成为圣者、还是凡夫时,便已经善巧地修行,以便达到清净无烦恼,在他灭尽烦恼成为非常清净的圣者时,那就更别说了。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心经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