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生世世你在六道里所受的,统统是自作自受,与别人没有关系,这个不能不知道。修行那就是有漏跟无漏,修行到底修的是什么?这个静老给我们做了一个总结,修行就是断烦恼、断习气。与认识字、不认识字没关系,与懂不懂经教也没关系。特别特别提的很多次的,改习气、改毛病,这就真修行。毛病、习气都断了叫无漏,还带著有毛病、习气叫有漏,有漏就是有烦恼、习气,无漏是无烦恼、习气。见思烦恼断掉了,证阿罗汉果;见思烦恼的习气也断掉了,证辟支佛果。换句话说,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法是方法,门是门道,无量无边的方法、门道,每一个方法都是帮助你改习气的。你要真正懂得改习气,你得受益了,那是什么?那就叫佛法;不知道改习气的,那就不是佛法。
於是宗门里头这个话头,「会么」,会么是什么意思?你用的这个方法真的是改习气吗?真的是断烦恼吗?在日常生活当中,有人来欺负你,惹你生烦恼,你对这个人怨不怨恨?这我冤亲债主,我要怎样报复他,这就错了。为什么?烦恼里头又增加烦恼了,他是来叫你生烦恼的。如果你换一个念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怎么样?不生烦恼了。看到这个人,在那瞪著眼睛发脾气在骂我、在羞辱我,甚至於在打我,看他怎么看法呢?他本来是佛,佛喝醉了酒发酒疯,他的理智失掉了。心平气和,不与他计较,骂随他骂,骂累了他就不骂了,他骂得很辛苦,还去安慰他,发这么大的脾气伤身体不好。你看这两种态度就不一样了,后面这个态度是菩萨,前面那个态度是凡夫,凡夫冤冤相报,菩萨没有怨恨,所谓化解怨恨,不用化解,根本就没有。
哪一种方法好
二零一二净土大经科注 (第六二三集) 2014/2/17
版权所有:心经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