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开篇较为详细记录了佛祖穿衣然后拿着碗去城里挨家挨户的乞食、吃饭、收拾碗筷,继而洗脚静坐。我很纳闷,为什么一开始这样描述佛祖平时的生活呢?不是应该讲无上般若的奥妙么。后来无意间看了星云老和尚的解读,我才明白,佛祖是想通过这些来告诉后来人,般若的智慧就在当下,就在你的身边,就是你。
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一支红色的签字笔,写出来的字是红色的,这是因为字是红色的还是笔芯是红色的?当然是因为笔芯是红色的写出来的字才是红色的。同一个字,黑色笔芯写出来的是黑色的,红色笔芯写出来的是红色。这就可以理解有般若智慧的人,衣食住行都流露出般若智慧,般若智慧就在这衣食住行里面。
唐朝有一位慧海禅师在见到马祖道一禅师时,禅师给他说:我这里连一物都没有,你来这里求什么佛法?你自己自家宝藏不顾,抛家散走,哪里有什么佛法可求?”慧海无奈的问:那么请问禅师,什么是慧海的自家宝藏?哪个是慧海的本来面目?”马祖道一禅师说:“现在问我的那个当下即是你的宝藏,一切具足,全无欠缺,你何苦向外觅求?”
自己的生活就是六度,六度就是六种修行的方法,佛教中也被称为六种到达彼岸的方法

注:本文仅在独家发布,严禁未经授权转载。
版权所有:心经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