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如瑞法师,1957年生于太原市,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出家,师从当代高僧隆莲比丘尼、通愿比丘尼。现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山西省政协委员、山西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山西省五台山普寿寺住持,五台山尼众佛学院院长。
“即使雨金钱,欲心不满足。智者知婬欲,乐少而苦多。”
世间人的不满足,就像佛在《法句经》里面所说,即使天上雨下金钱,这个钱多得能埋住人的腰,但是作为贪欲的人来讲,他还是不会满足。有智慧的人,知道世间的快乐都是暂时的,而且还会导致无穷的苦果。其实这种快乐只是外界的境在刺激我们这颗心时,产生的一种感受。当那个境没有的时候,所谓的快乐也随之而消失了,所以快乐是不真实的。
有智慧的人会常常观察贪欲的过患,因为修行人首先要破除贪欲,不能贪人也不能贪物。之所以要弃恩入无为,就是要寻找真正的快乐。佛法是黑暗中的一盏明灯,让我们不要放逸,精进不懈地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每天上课学了这么多,但是怎样通过文字般若进入观照般若,最后了达实相般若呢?这中间一定需要很好的修行。千经万论都是在讲修行的方法,让众生由此了脱生死,彻底断除烦恼,最终成佛。
老和尚讲《金刚经》,也无非是让我们了解经意之后,不落断常二边,树立起正知见。凡夫执常,他看见事件、人物,不了达是仗缘而生的,其本性是空,所以会去执着一个实有的东西。知道了缘起性空的道理,就不会再去执着,但也不会违背缘起的法则
。在日常的行持当中,一定是如法如律,因为如是因导致如是果。法身是清净的,但是善恶又没有离开法身。我们通过学习就是要破除凡夫的常见,同时还要了达任何一法都不会独立地存在。比如说要了生死,就必须勤修戒定慧,这说明成佛也要仰仗各种的缘,才能够证得。学习佛法的目的,无非是让我们认识自我、看破自我、放下自我,最后超越自我。为人处事,不要老执著一个我;看问题时,也不要先来执着我的见。应该学会放下我见,要以佛见为己见。
版权所有:心经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