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全文网

一心念佛?修净土后,不可再看其它书了?

发布时间:2023-10-03 01:06:01作者:心经全文网
一心念佛?修净土后,不可再看其它书了?

在现在,随着佛教的越来越普及,可喜很多有文化有知识的年轻人都通过对佛教教义的理解接触,对浩如烟海的佛经智慧深深地臣服,而走进了这流传了几千年古老的智慧中。

不入不了解,在进之后才发现,学佛并没表面上看起来似乎都一类人,其实学佛也分好多的门派与种类。最简单的佛教自传到中国就分成了禅、教、律、净、密五宗。

我本人接触佛学也有较长时间了,有些也爱写写转发一些佛教的文章。可就在近段时间,因在一净土群转发了一篇关于打坐的文章,本来也是看到好就分享了。一会就看见群里出现红色的“爱特”我了,点开一看群主的话差点让我震蒙逼了。

“此是净土群,你怎么那么糊涂,你爱打坐自己打去,此群除了念佛不准发别的。”

心中真像有一万只马跑过,我不是为自己在他那大群感受到他义愤填膺的“正义之喝斥”而有感觉。只是想:净土念佛什么时候有这么狭隘了吗,只准张口念佛,连打坐这些基本佛教常识也不准大家去看去了解了?佛说的闻思修,解行并进都不要了,一天到晚只要念佛就可万事大吉了吗?

其实我也非常了解那群主迫切的想把大家都拢集关在一个大群笼子里,天天让大家听到的,看到的都只有佛号,不容许一点杂说出现扰乱大家思路的心。凡事都有因缘,存在并无不合理,于是我选择从群里走了出来。

净土宗现在是比较盛行的,很多人也将净土宗理解为只是念佛。由于手机网络的方便,很多中老年学佛师兄都会在家看看各种讲法师的视频讲解,大都也多少会学到一些东西。也大多会以充满警示劝告的苦口婆心来告诉同学人:只看净土宗,只念佛,其它什么书都不要看。

其它什么书都不要看,不去看这句话我应是听的最多的,讲这句话的人的语气都有一种特有的骄傲和高高在上的神气。总会让我为佛讲的三藏十二部感到一丝深深地默哀,什么时候,不去读它们成了一种荣誉?

那么,学净土宗就是真的除了念佛,什么书也不要看,什么书也不能看了吗?我们先来看看净土宗的起源及公推的净土宗大成者十三祖其中几位简介。

净土宗又称莲宗。自中国晋代庐山慧远大师以净土法门创立莲社后,就有一代一代的高僧大德宏扬,而使净土宗如续焰传灯一样,迅速宏扬遍布至海内外。

历代净土宗祖师们最核心一代代相传的核心要旨就是:深信切愿,执持名号,决定能蒙阿弥陀佛愿力加持,带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净宗十祖截流大师,精进修净土时并修法华三昧。提倡念佛贵在一心不乱,不缓不急,密密持名,事上能一心念佛,理上更能一心念佛。一生著作有:《金刚经疏记会编》十卷、《劝发真信文》、《起一心精进念佛七期规式》、《宝镜三昧本义》、《楞严经势至圆通章》等流布于世。

十一祖省庵大师,不仅经典过目不忘,且常不倒单。后更拜绍昙师,听讲唯识、楞严、摩诃止观,通达天台、法相等学说。在真寂寺闭关三年时,白天看三藏经典,晚上则念阿弥陀佛号。开讲法华经及净土诸经时,口若悬河,四众弟子,无不倾心皈依。

十二祖彻悟大师,常于遍空法师座下听《法华》、《楞严》、《金刚》等经,圆解开悟。对于法性宗、法相宗以及“三观、十乘”的旨义,全然通达。后更得禅师传嗣,成为临济宗三十六世祖、磐石第七世祖。

我们看这些净土祖师,哪个不是学识渊博,显密皆通,随缘应化,信手拈来,舌绽莲花呢。

净土宗本是一门圆摄五宗,顿该八教的法门,天台宗判教的藏、通、别、圆,《法华》、《华严》最高教义全都囊括

夏莲居居士更说:净土宗这一门法,看起来容易但真要死心塌地的相信它难啊,若非真的能把释迦佛一切如海的教诲,都去费力弄个明白,别想看到它的边际啊。虽然厚厚八十多卷的佛教根本法轮《大方广佛华严经》最后一卷的总结,竟是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

天亲菩萨《往生论》以礼拜门,赞叹门,作愿门,观察门,回向门之五门劝人身口意业,完全契入弥陀性海修习,自利利他,速成无上正等正觉。但今之人,大多称念佛号者多,而真正深具深信切愿愿往生者非常的少。真信切愿不深,而想得真实受用,恐怕很难。

尤其我们现在很多人,不念经书不学习,佛说闻思修,解行并进,一样没有。对真正意义上的看破放下,更加的不可能。一手贪恋红尘,一手念几句佛号,还骄傲的称:什么书也不看,又怎么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净土,去真信切愿一心不乱的念佛呢?

常见很多喊着“专修专修”口号的人,总忙于每天各种事务,没见一天真念几句佛。真净土不是只一句什书么都不要看那么简单就行了的。佛说闻思修,解行并进,一样没有。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看破放下,一手贪恋红尘,一手念几句佛号,又怎么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净土,一心念佛不乱呢?

念佛就像汽车发动机,没有钥匙,方向盘,轮胎等全方面启动,能开吗?对净土没有全面的了解,又怎能做到深信切愿,一心念佛。

其实,释迦佛自菩提树下夜睹明星开悟讲法以来,所讲并无区别。因众生根性不同及所对事不同而名有讲法与立法,为权法。

所谓净土,何为净?就是心地明净,不争不贪,不分别,不对待,不自起是非人我,就叫净,心地净土。如果我们,光把念佛法门当成净土是不对的。法门只是法门,非就说是修的净土。在真的净土里,禅教律净密五宗平等的,一切平等,无有高下。为什么会有各种法的出现的,只因众生有千万种心,更有千万种法门,即方便法门。但万千法门,同归方寸,唯心净土。

民国初期的近代净土宗印光大师尤其致力于提倡因果教育,对《太上感应篇》、《了凡四训》、《安士全书》等因果报应规则书籍更是提倡又提倡。

那么,如我们现在,很多也确实事务繁多,没有充足的时间广览群经,想专修净土念佛法门的应该怎么做呢?心中不要有分别,法无高下,对症即是。可以净土经《净土五经一论》为主,以念诵佛号为立足处,闻思修并进,福慧双修,集积资粮,定西方上品上生,一生补处成佛。

最后,真心的希望大家都明白,佛法无分别,法门无高下。不要再有是非争执,千江有水千江月,愿每人的心地都是一片琉璃净土。南无阿弥陀佛,弟子末学敬创。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心经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