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神,梵名为Kubera,即瞻巴拉,译作“丑身”或者“布禄金刚”。五姓财神是藏传佛教各个教派都供养的五位财神护法。他们按照身色的不同,分别称为绿、白、红、黄、黑财神。这五姓财神有共同的陀罗尼咒语,是求得财神身语功德加持为主的真言。
传说,阿底峡尊者曾游化观音菩萨的道场南海普陀,在途中遇到一个穷人贫病交加,即将饿死,非常可怜。但是阿底峡身为僧伽,身无分文,不能施以援手,深感遗憾之余,不禁伤心抹泪。此时,观音闻讯飞到月轮座,以大悲心化现人身,见状流下两滴青泪,左眼泪珠化现为圣救度母;右眼泪珠化现为财神五众,在空中晶莹闪烁,从嘴里吐出无数的珍珠、金银等财物,救助穷人。阿底峡欣喜非常,唱呗赞叹观音菩萨的功德。自此,此法流传至今。阿底峡曾经开示:修持财神法的人,一可在今生丰衣足食,二可以在死后往生无量光佛界。在实际修行时,依照财神的属性,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行水供和供奉朵玛食子,每晚如法念诵100遍正确的咒文,则会令修行者非常幸福,衣食无忧。修行者还应当意念观音菩萨的大悲心,常行无相布施,照顾贫苦大众,这样就能积累善业,自然如愿达到相应的成就。
黄财神
黄财神,藏名藏拉色波,为五姓财神之一,位居诸财神之首。据说,黄财神原先是一位有所成就的菩萨。当年,释迦牟尼佛在中印度摩陀国的灵鹫山说法,各方的妖魔鬼怪前来捣乱,使大地撼动,山崩河裂。正在这时,黄财神奋勇现身庇护,使得众多的闻法比丘安然无恙。后来,释迦牟尼佛嘱黄财神皈依佛法,利益一切贫苦众生,使之成为佛教的大护法神。
此尊身金黄色,一面二臂,面容微愠,矮壮肚大。右手施与愿印搁放于膝盖上,掌心握住一枚布拉噶如意宝,左手托一只吐宝鼠鼬,意为施予众生财富,满足需要,这也为其重要的辨识标志。身着天衣,蓝莲花及珠宝璎珞作装饰,身挂乌巴拉念珠。左腿屈,右足踩着海螺宝,以如意姿安坐于莲花月轮之上。
据佛经说,修持黄财神法,持诵其密咒,可得到黄财神的庇佑,能延年益寿,使福德和智慧均得以增长,财源茂盛,免除贫穷。修持黄财神法的人,需发无上菩提心,勤行布施,广结善缘,发愿救度一切众生脱离贫困,如此则福德更不可限量,以此发心来修财神法,才能够得到圆满富足。
白财神
白财神,藏名臧哈嘎玻,又称白宝藏王,为观世音菩萨的慈悲化身,相关传说和五姓财神类似。
此尊肤色洁白,一面二臂,三只眼睛,面色愠怒,头发红黄,卷曲向上飞扬。右手执一支三股矛,左手执饰有金刚的宝杵。骑在一条青龙上,坐于莲花月轮上,周围环绕着许多空行母。修持白财神法,可祛除贫病穷困之苦,消除罪业障碍,增上顺缘,使财源广进。如果修行者家境贫寒,只有水供养,也可以得到成就。
红财神
红财神是一位功德无比的财神,在藏传佛教各教派中均有相关仪轨,但是在萨迦派中,红财神的密修方法及教义尤其受到重视。萨迦派的招魂瞻巴拉,是红财神法的一种。此尊肤色红,一面二臂,三只眼睛,顶髻燃宝,右手当胸执如意宝,左手托吐宝鼠或者颅碗
版权所有:心经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