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全文网

净土法门法师讲解十二因缘

发布时间:2024-04-30 01:02:18作者:心经全文网
净土法门法师讲解十二因缘

节录《地藏经玄义》 (第二十一集) 1998/12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4-014-0021

请掀开经本,《地藏菩萨本愿经》纶贯第十七面倒数第二行。在这个地方,青莲法师给我们提出十乘观法,这是天台家修行重要的纲领。前面四条,第一个「观不思议境」,第二「真正发菩提心」,第三「善巧安心止观」,第四「破法遍」,上一次已经介绍过了。今天我们讲第五条:

『五、识通塞。苦集。十二因缘。六蔽。尘沙无明。为塞。』

「苦集,十二因缘,六蔽,尘沙无明,为塞。」塞就是阻塞、障碍。阻塞我们智慧,阻塞我们不能明心见性。佛法最终的目的,是要让我们恢复自性本具的智慧德能,自性本具智慧德能不能现前,就是因为有障碍。佛在一切经论里说得很多,天台大师将世尊所说的归纳起来告诉我们:

「苦」是世间的果报,「集」是世间的业因。这在四谛里面说得很清楚、很透彻,我们在此地不能讲得太远、太繁。「识通塞」,主要是从四谛说的。「十二因缘」是缘觉,也就是佛经讲的辟支佛他们所修学的法门。从无明缘行,行缘识,一直到老死,总共十二条纲目,称为十二因缘。十二因缘里面有因有果,果是没有办法断的。十二条也分配给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过去的因缘,我们没有能力超越时间,所以过去我们用不上力,而未来是指来生,实在讲也用不上力,真正能够用力之处,只是在这一生当中的因果,就是这八个纲目,从「识」到「爱、取、有」

。前面五条是属于果报,所以真正能用功,真正能够在十二因缘里面断掉一条,那就成就了。

实际上,能断的只有「爱、取、有」三条。爱是迷惑,我们讲「惑业苦」,取跟有都是属于业,果报是苦,所以我们下手之处就是从惑业起。如果人能够把爱欲断掉,这一关看破了,世出世法都是毕竟空,无所有不可得,所以只有真正彻底看破才能够断惑证真。这一条很难很难,上上根人所修的。取就是取舍,也就是我们一般人讲的得失,世间人讲患得患失,这叫造业。取是染着,佛法讲着相。这一染着,必定就「有」,有贪瞋痴慢,有是非人我,阿赖耶识里面就有业习种子。「有」是指阿赖耶识里头的落谢业习种子,既然有,后面就有生老病死的果报。

佛说这个道理,跟我们说明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轮回的根本原因,我们了解这些道理,才晓得三世轮回是怎么回事情。我们要想超越六道轮回,这十二个因缘就像十二个连环,你能破掉一个,它整个就会瓦解。佛告诉我们,从什么地方去破?从爱、取、有。上上根人看破世间一切理事的真相,所以爱欲他能断,这是上根利智之人。中下根性的人不行,在这个地方断不了,佛就教我们从「取」上断。「不取」就是不着相,我们在讲席当中常常勉励同修们不分别、不执着,而不分别、不执着就是从「取」下手。由此可知,「爱取有」这三个字,不是说事相,是说用心。事相上不能离开,你每天要吃三餐饭,你要穿衣服,抵御寒冷的气候,你必须有房屋遮蔽风雨。这些都是事相,但不是从事相离,是从心上、念头上离,这不能搞错。日常生活像佛菩萨一切随缘,决定不要分别执着,这就有方法把十二因缘解开。

第三种从「有」断。这个也不容易,所谓是「为而不有」,那是很高的境界。实在讲,从有上断多半是再来人,诸佛菩萨应化在我们这个世间,我们看到他也有爱,也有取,他没有「有」,这个功夫高了。宗门所谓:「百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那就是从「有」上断,他跟一切众生和光同尘。在我们中国佛教里面,最明显的代表人物是济公和尚,我们一般看的《济公传》小说,那是不可靠的。如果真正诸位要了解济公长老,在《大藏经》里面有济公的传记,他的传记分量很多,好像是有六卷的样子。这是从「有」上断,他的爱取是表演,跟我们凡夫不一样,他是表演示现。可是在世间诸佛菩萨示现的很多,我们肉眼凡夫不认识,但是我们读了佛经之后,知道有这回事情。因此我们对于有一些示现的人,决定不能轻视,不能轻慢。因为我们是凡夫,不知道他是什么人,他是不是佛菩萨、是不是罗汉示现的,我们怎么知道?他也决定不会暴露身分。大经里面讲做种种示现,他们只有一个目的,觉悟一切众生,无论是示现正面的,或者是示现反面的,行善的、作恶的,你仔细观察,都是在教化世人,都是在帮助世人觉悟。

如果循着十二因缘流转,这就「塞」了,永远在六道轮回。譬如说,「爱」是贪爱,「取」是占有、控制,「有」是造业,业习种子落在阿赖耶识,牵引来生的果报,这就是你永远没有办法超越六道轮回。但是我们要晓得,如果不能超越六道轮回,我们这一生当中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恶业多过善业,特别是生活在现在这个时代,没有善知识教导我们,正像《地藏经》所说的,「起心动念,无不是罪业」,我们将来的果报决定在三途。说来生得人天福报,实在讲,那是很渺茫的。我们自己冷静去反省,我们五戒十善修得怎么样?五戒十善修得不好,与经论的标准偏差得很远,来生人身就得不到。佛经上给我们做比喻,现在得人身的人,失掉人身,来生再得人身,佛说了三个比喻,第一个比喻是「爪上土,大地土」,这是佛在地上抓了一把沙土,手上这把土数量就好比是得人身的人,他把这个土撒在大地,指甲上还留了一点,还没有掉下去,来生能得人身的就是留在指甲上那一点土,不能得人身的是落在大地上的土,几个人来生能得人身?

我们自己要冷静去想想,我们这一生所作所为,我们想的是什么,干的是什么,来生得什么样的果报不要问人,自己冷静想想就知道了。肯冷静想的人容易觉悟,想这种事情可怕,可怕就赶紧回头。回头就决定在日常生活当中,不起一个恶念,不能起害众生的恶念,更不能起害人的恶念,念头都不能起,当然就不会有这些行为。我们为什么要这么作法?希求不落恶道。佛教导我们三个目标:第一个目标是教我们断恶修善,转恶为善,这样才能得人身,不失人身。你不肯干,你不能怪佛菩萨,佛菩萨讲得那么清楚,你自己不做,那没法子。由此,我们也很清楚看得出来,佛教导的这三个目标,第一个是「转恶为善」,就是教我们在六道里头能够保住人、天两道,决定不堕三恶道,这是佛法教学最低的要求。第二个是「破迷开悟」,破迷开悟是哪些人?是六道之外的,十法界里面声闻、缘觉、菩萨、佛,那是转迷成悟,超越六道。最后一个目标是「转凡成圣」,这是超越十法界,证得一真法界。一真法界里面才算是圣人,为什么?见性了,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那是转凡成圣。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心经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