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廣州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18—2035年)》草案開始在廣州市人民政府網等途徑對外公示。該規劃提出,至2035年廣州常住人口規模控制在2000萬人左右,比2018年末的人口規模增加約510萬人﹔新增城鎮住房200萬套以上,其中保障性住房佔比要在8%以上﹔建成2000公裡左右的軌道交通網絡,相當於目前的4倍。 值得關注的是,該規劃還提出要重點推進廣深港高鐵至廣州站連接線、廣中珠澳高鐵等建設﹔規劃與佛山、東莞、清遠、中山等周邊城市地鐵銜接通道。 發展目標 廣州2035年建成國際大都市 在去年2月公布的《廣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17—2035年)》草案中,廣州的目標願景是“美麗宜居花城 活力全球城市”。城市性質為:廣東省省會、國家重要中心城市、歷史文化名城、國際綜合交通樞紐、商貿中心、交往中心、科技產業創新中心,逐步建設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引領型全球城市。 在本次規劃中,廣州提出的目標願景仍然是“美麗宜居花城 活力全球城市”。城市性質為:廣東省省會,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家中心城市和綜合性門戶城市,粵港澳大灣區區域發展核心引擎,國際商貿中心、綜合交通樞紐、科技教育文化中心,著力建設國際大都市。 暨南大學教授胡剛表示,相比之前,本次規劃對廣州定位有幾個明顯的特點:首先是將歷史文化名城提到了更高的地位﹔其次增加了廣州在粵港澳大灣區中的定位﹔第三是提出要著建設國際大都市,廣州其實在很多評價體系中已經是一線城市了,本次規劃提出的建設國際大都市可能更多體現的是一種努力的方向,表明廣州將在更加國際化的營商環境等方面發力。 基礎設施 明確廣深港高鐵與廣州站連線 規劃提出,要推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形成軸帶支撐。其中包括:共建世界級機場群、港口群﹔重點推進廣深港高鐵至廣州站連接線、廣中珠澳高鐵等建設﹔規劃與佛山、東莞、清遠、中山等周邊城市地鐵銜接通道。 據記者了解,推進廣深港高鐵至廣州站連接線建設是為了建設一條香港直達廣州市中心的高鐵通道,解決廣州市中心城區與香港間客流交通的不便。通過目前的廣深港高鐵,廣州南站至香港西九龍站48分鐘即可通達。但廣州南站位於廣州市中心城區以南20公裡,中心城區大量客流出行依然不便,坐地鐵需要近一小時才能到廣州南站。此前,廣深港高鐵究竟將連接市區哪個站點一直沒有明確,本次規劃則明確為廣州站。 軌道交通 2035年總裡程增加至目前的4倍 規劃提出要建設更緊密的城際直連軌道、更高效的市域軌道快線、更高覆蓋的城市軌道普線,建設多層級軌道網絡。 廣州地鐵公司公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底廣州地鐵已形成了近500公裡的線網格局,根據國家批復的廣州市城市軌道交通第三期建設規劃,預計到2023年,廣州將形成總長約800公裡的軌道交通網絡。 本次規劃提出,廣州至2035年將建成2000公裡左右的軌道網絡。這也意味著未來廣州城市軌道線網線路長度平均每年將增加近90公裡,到2035年總長度有望達到目前的4倍。 城市規模 常住人口控制在2000萬人左右 規劃提出要合理確定人口規模,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
版权所有:心经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