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止
继程法师
初修禅定或止观法门者,皆需调和身姿及呼吸,以数呼吸则为数息观,随呼吸而凝住心念则为随息。这些方法对散心者或妄念多者,是为止心之良方。
禅修法门,粗到细,浅至深,有其程序与系统,这是一般禅定方法的指导。基本上,此禅定法门之秩序及系统,不论是以何种思想入门,都有一定的共同点,尤其是初机的部份。
初修禅定或止观法门者,皆需调和身姿及呼吸,而应用呼吸之观及数作为调心法者,颇为一般,亦为观呼吸法之应用,如以数数呼吸则为数息观,如随呼吸而凝住心念则为随息。这些方法皆为具体而实用的,尤其对散心者或妄念多者,是为止心之良也。
当心调得越细越深,具体而易明白、易受持的情况便会渐渐的改变,心念越细则越不易捉摸,此时用粗念的数息乃至随息已不能调心。若息细至难以专注,但可提“息门”(即息之进出处)安止心念,而凝住,但此时此专注的一点便颇有“抽象”之感,或只能是感觉上有,而具体上不易说明为何处。
一般上息调至细而不易觉察时,调心功夫应已从外尘、粗的根身感觉等脱落,而只于较细的心念在刹那生灭中去凝住,故若说心所止之点为身上之某一部位,实不易指得出是那一处。故只需凝住而使心安止,渐渐的安住而稳定、等持、深细。
方法用至此而不知再接下去用功者,皆因此时其心念不再有具体可攀之缘以凝集。若刚抵此境界,会有空虚无奈之感,故往往会再动粗念而回到数息,随息之有缘可攀之功夫上。但功夫已上路者则会继续上下进出的来回,渐渐的心也可以凝止了。而因功夫已稳定则充实之感渐强,定力加深,心念止而清晰。若能安住持续,进入深定亦非难事。但至此而仍为止或定之功夫。若止于此而观慧未发,尚非佛法禅修之目的。还需再进一步!
版权所有:心经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