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教哲学的基本论题及其重要概念
吕建福
本文针对学术界对密教哲学的不同认识,尤其以「六大缘起」作为整个密教哲学的核心概念,提出密教哲学主要是讨论菩提心的问题。菩提心是密教哲学的基本论题。并引经据典,论证菩提心思想由大乘经论讲的发菩提心功德和菩提心十二义的概念演变而来,具有本体论的含义。清净,空性,尤其大乐,光明以及明空无二,空乐双运等是密教哲学特有的概念,道果,大手印,大圆满等法也是表示菩提心思想的概念。
作者吕建福,1957年生,哲学硕士,陕西师范大学西北民族研究中心教授。
密教哲学是佛教哲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不仅关系到佛教在印度最后五百年历史的哲学思想,也关系到藏传佛教以及唐代密宗和日本密教的哲学思想,也涉及到相关的哲学问题,因而密教哲学在佛教哲学发展史上无疑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但当前密教哲学的研究却相当滞后,在佛教哲学研究领域是个最为薄弱的环节。造成这种状况的一个主要原因,是长期以来人们的观念中普遍存在着一个模糊的认识,以为密教缺少哲学理论,没有本派特有的哲学思想。而另一方面,近代以来人们又深受日本密教研究的影响,往往以日本真言宗的「六大缘起」作为密教的哲学思想,不论是日本东密还是台密,不论是汉传密教还是藏传密教抑或印度密教,都冠之于「六大缘起」说。对此笔者早就指出过其错误,并简要举出密教哲学的一些基本概念,但因为没有进行全面充分地论证,这类错误的说法仍在流行。这里就密教哲学的基本论题与形成,基本特点及其重要概念作一探讨,以使对密教哲学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
一
密教哲学的基本论题,历史上就有不同的看法。早在唐代,密宗内部就围绕《大日经》的主题产生了分歧。一行着《大日经疏》,认为第一品统论经之大意,「住心」是该经的中心思想。海云作《两部大法师资相承记》,亦说「经明修无上菩提心,住大菩提心」;温古作《大日经义释序》,认为该经目尽法界缘起。后来辽代觉苑作《大日经义释演密钞》,亦以秘密不思议法界缘起观行为一经之宗趣。密教东传,天台宗圆仁据《大日经》及其《疏》,立阿字本不生义,并着《金刚顶经疏》,认为《金刚顶经》也讲阿字本不生义。圆珍着《大日经指归》,《大日经心目》,大致也坚持圆仁的说法。真言宗空海则另据两首来源不明的偈,在《即身成佛义》中提出六大体性说,并引据《大日经》,《金刚顶经》的不少文字来佐证。
在这些看法中,温古及觉苑的法界缘起论显然是站在华严学的立场来看《大日经》的,在他们看来《大日经》似乎并无特别的本体论思想。圆仁及圆珍的阿字本不生论,虽没有采用菩提心的概念,却可与菩提心思想会通,因为在密教中阿字本不生义代表菩提心。空海抛开《大日经》和《金刚顶经》讨论的主题,另创六大体性说,无疑也觉得密教经轨并无特别的本体论说法。但他提出六大说所依据的两首偈,一说真言八祖相承而来,一说惠果造,但都没有可靠的经论史料可以证明。有人说空海自作颂文,很有可能,恐怕是他自作自释,自圆其说。两首偈的内容主要反映瑜伽密教的观法,第一句说「六大无碍常瑜伽」,空海据此认为地,水,火,风,空,识六大是法界之体性,是能造,能生者。又认为前五大与识大,能造与所造之间,自在无碍,互相涉入。为了论证六大之说,空海引据了《大日经》的不少文字以及《金刚顶经》类的一些文字,但都与本经的原义大相迳庭,也与密教一贯的思想不一致。又六大之说虽论体性,但其思路不过是从生成论的角度来说的,这也与密教接着中晚期大乘佛学的理论方向继续发展的思路相矛盾,缺少内在的逻辑联系。因此六大说只可视为空海的独创,是其自创真言一宗的哲学思想。
一行及海云的说法基本上反映了《大日经》的哲学思想,指出了密教哲学思想的特点。《大日经》的第一品专门讲它的教义,其品名汉文译为《入真言门住心品》。一行《大日经疏》说:「梵本具有二题,初云《修真言行品》,次云《入真言门住心品》,窃谓入住之义以兼修行,故离烦文,但着其一。藏文译本的品名作semsk时ad-par,意为心之差别或种种心,汉译《心相品》或《心殊相分》。可见,无论是汉译本还是藏译本,从其品名就知道该经所讨论的是关于认识「心」的问题。
一行《疏》说:「此品统论经之大意,所谓众生自心即是一切智智,如实了知,名为一切智者。是故此教诸菩萨真语为门,自心发菩提,即心具万行,见心正等觉,证心大涅槃,发起心方便,严净心佛国,从因至果,无所住而住其心」。这一段话可说是高度概括了《大日经》的哲学思想,不仅指出了该经所讲心的特点,而且还指明了该经所说心的内涵。《大日经》所说的心,既指众生自心,又指佛心(或净心,谓佛的最高认识一切智智),两者的区别仅仅在于:如实了知还是不如实了知。如实了知,众生自心即是佛心,二而一;不如实了知,则自心自自心,佛心自佛心,一而二。或者说如实了知的众生心即是佛心,不如实了知的佛心仍是众生心。所以指出密教诸菩萨要发心,修心,见心,证心,以心方便,达心佛国,从因至果,以无所住而住其心。
《疏》文所说的这个自心即是佛心的心,密教中统称为菩提心。因为这个菩提心的本质被认为是清净无上的,故也称净菩提心或无上菩提心。所以海云说:「经明修真言行菩萨修无上菩提心,超越一百六十种忘念心,住大菩提心。一念相应,度三僧只劫,初发心时即得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大日经》以三句话概括它的全部教义,称为三句义,其中第一句话「菩提心为因」,就是讲它的本体论。菩提心,既是众生成佛的内在根据,也是众生趋向菩提的出发点和增长过程。所以经中说:「秘密主,我说诸法如是,令彼诸菩萨众菩提心清净,知识其心。秘密主,若族姓男族姓女欲识知菩提,当如是识知自心」。
自心与清净心是菩提心的两个方面,自心是清净心之体,清净心是自心之性。《大日经》第一品例举一百六十心,顺世八心,违世八心等等心相,讲的无非就是认识从自心到佛心的这个菩提心,所以《大日经》称其教法为「菩萨净菩提心门」,以菩提心来命名密教的教法。由此我们可以说:密教的代表经典《大日经》有自己的哲学思想,菩提心是它的基本论题。
《大日经》如此唐代传译的另一部密教经典《金刚顶经》是否也讲菩提心呢?
回答也是肯定的。《金刚顶经》以瑜伽观想为主要修行方法,所观想的是月轮,称月轮观,而月轮观就是菩提心观,所观所想的正是菩提心。金刚智译《金刚顶瑜伽中略出念诵经》说:「想彼月轮极清净坚牢,大福德所成,于佛性菩提从所生,形状如月轮澄静,清净无诸垢秽。诸佛及佛子,称名菩提心」,《金刚顶经义决》解释说:「月轮者,菩提心相也,表以菩提心即为法界故。」又说:「释曰,谓菩提心者,万德之源,众行之本。是故如来先显心相,清净圆满,犹如月轮,即大菩提相也」。瑜伽观想的三十七尊,即是《大般若经》所讲的三十七菩提分;所观十六大菩萨,即是《理趣般若经》讲的十六清净句。《金刚顶瑜伽发菩提心论》还赞颂菩提心说:「若人求佛慧,通达菩提心,父母所生身,速证大觉位」。
从《金刚顶经》为代表的瑜伽密教进一步发展而来的所谓无上瑜伽密教,也继承了菩提心的缘起思想,它的经典还是讲菩提心,修菩提心仍然是其主题。《金刚三业大教王经》(《密集根本续》)有《菩提心品》,从六个方面阐发菩提心的思想原理。说菩提心者,无性,离一切性,无法,无我,无生,离诸法相,自性清净光明等。
《瑜伽大教王经》(《幻网续》)也设有专门的品目《观想菩提心大智品》,用四首菩提心颂来说明菩提心的体性。其中一首说:「诸法自性皆清净,本来寂静无所有,亦无菩一提亦无佛,及彼众生并寿者。有见如梦如幻化,无见之见亦复然,离有离无取舍亡,是即坚固菩提心」。
《胜乐根本续》所说的大手印,实际上也是讨论菩提心的体性,以自心自见明空心性为俱生智能。
《大悲空智大教王经》(《喜金刚根本续》)分菩提心为胜义菩提心与俗义菩提心,胜义菩提心讨论菩提心的体性,俗义菩提心则说具体的风息修身法。所说俱生四喜,亦从大悲空智金刚大菩提心生出。
由于菩提心是密教经典的主题,所以密教时期的很多论典也专门讨论菩提心。其中仅以菩提心为题的就有署名龙树的《菩提心释》,《菩提心解说》,《菩提离相论》,《发菩提心经论》,《菩提行经》,署名马鸣的《胜义菩提心修习次第书》,《俗义菩提心修习次第论义书》,妙吉祥友的《修习菩提心》,《修习菩提心十二义开示》,《修习菩提心优波提舍》,莲华戒的《菩提心观释》,《广释菩提心论》等。其它如世亲《文殊问菩提经论》,坚慧《大乘法界无差别论》,马鸣《尼乾子问无我义》以及《集诸法宝最上义论》,《集大乘相论》等等,也都广泛涉及菩提心体相。其中《菩提离相论》明确指出菩提心是密教的基本论题,说「此菩提心是诸菩萨总持行门」。
又以这些经论为依据建立起来的藏传密教宁玛,萨迦,噶举,觉囊各派教义,也无不以菩提心的认识为出发点。如宁玛派所谓大圆满就是讨论菩提心的体相用,隆钦巴《实相宝藏论释》说菩提心明空妙觉,包罗万象,元成无缺,即是大圆满。
从以上不厌其烦的引据中可以看出,密教不仅有自己的哲学思想,而且还有一个一以贯之的哲学论题,不论密教的哪一类经论,哪一个派别,都以菩提心作为它讨论的核心问题。而密教讨论这个问题,正是大乘佛教尤其瑜伽行派以来强调菩萨行实践的需要,为修治菩提心的实践寻找理论出路。
二
菩提心作为密教哲学的基本论题,它具有本体论的意义,所讨论的仍然是佛教的根本问题心性问题。那末,具有这样一个意义的论题是怎样形成的呢?
它与一般所说的发菩提心的概念又是什麽关系呢。
通常所谓菩提心或无上菩提心,全称发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意译发无上正等正觉心,简称发无上菩提心,发菩提心,发心。它是大乘佛教一个最常用的术语,其基本意思是:发起求证无上菩提道的信念和信心,或生发一心求得佛果的志向和意向。《大智度论》说:「菩萨初发心,缘无上道,我当作佛,是名菩提心。」又说:「菩萨自缘所求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大乘佛教很重视发菩提心,把它作为菩萨行的首要条件,作为大乘菩萨行人与小乘声闻,缘觉人区别的一个重要标帜。按《大智度论》的说法,佛法大海信为能入,只有树立起对佛的信仰,坚定求道成佛的信心,一切才有可能。但发什麽样的心,求什麽样的道,还是有所不同的,有发声闻菩提心的,有发缘觉菩提心的,有发无上菩提心的。大乘人以求得无上菩提道为目的,因而要求发趣无上菩提之心。只有发无上菩提心的人,才会有利益广大众生的菩萨行的行为。所以对大乘人来说,菩萨行的一切都是从发菩提心开始的,发菩提心是菩萨行人的首要条件。
《般若经》中多次说到发无上菩提心,指出发菩提心是菩萨行的必备条件,说菩萨为度脱众生故发菩提心,为安住世间故发菩提心,为利益世间众生故发菩提心,为住一切法空故发菩提心,等等。龙树作《大智度论》,强调发菩提心的重要性,认为发无上菩提心是菩萨与声闻,缘觉之不共法,一切菩萨行从发心开始。并结合般若空义,解释菩提心与佛心的关系。就差别相而言,菩萨初发心,求无上道是菩提心;一切众生,一切法无与等比者是佛心(无等等心)。不过菩提心与佛心相似,因为二者是因果关系。但就空相而言,诸法毕竟空,心相常清净,虽发心而无生无灭,虽佛心而无增无减。如虚空相毕竟清净,但为云尘烟雾所覆,除去垢尘,净相自然显现。心相亦尔,本来清净,但为烦恼云雾障蔽,致有众生心,佛心差别,菩萨如发心修治,除去烦恼心垢,即与佛心等。《般若经》提出发菩提心是菩萨行首要条件,《智度论》进一步指出菩提心与佛心的因果差别性和相似性,以及心相的垢净和毕竟空,成为密教菩提心论题形成的源头。
但是,有一类大乘经典更进一步,无限夸大发菩提心的作用和地位,有的经典甚至专门讲发菩提心,于是在大乘众多法门中形成了一个所谓的菩提心法门。这类经典中,以东晋南北朝时期翻译的经典为主,以《华严经》,《大方等大集经》(《海慧菩萨品》),《十法经》(《宝积经十法会》),《金光明经》,《出生菩提心经》,《宝云经》等最为突出。其中《华严经入法界品》极力宣扬发菩提心的功德,列举发菩提心的一百二十种功德,极力抬高菩提心的地位。如说:「菩提心者,则为一切诸佛种子,能生一切诸佛法故。菩提心者,则为良田,长养众生白净法故。菩提心者,则为大地,能持一切诸世间故。菩提心者,则为净水,洗灌一切烦恼垢故。菩提心者,则为大风,一切世间无障碍故。菩提心者,则为盛火,能烧一切邪见爱故。菩提心者,则为净日,普照一切众生类故。菩提心者,则为明月,诸白净法悉圆满故。菩提心者,则为净灯,普照一切诸法界故……」。最后总结说:「菩提心者,如是无量功德成就,悉与一切诸佛菩萨诸功德等。何以故?因菩提心出生一切诸菩萨行,三世诸佛成正觉故」。
《大方等大集经》,《大宝积经》也极力宣扬菩提心的功德,其中《大宝积经菩萨藏会试验菩萨品》还说:「菩提心者,即是如来尸罗蕴三摩地,蕴般罗若。蕴解脱,蕴解脱智见,蕴之根本也。又菩提心者,即是如来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佛法之根本也。
又《佛说法集经》也说:「菩萨修一切诸法,唯是发菩提心以为根本。何以故?世尊,一切诸法皆是虚妄,唯心分别;体无诸物,离一切物,如幻无根本,随所求而成,远离作者,受者;其性不住,离于诸住故」。
把菩提心的功德说成与诸佛菩萨的功德相等,说成如来戒和如来功德的根本,尤其把一切诸菩萨行和三世诸佛成正觉的总根源归结为菩提心,这不仅引起了对菩提心的崇拜,进而扩展了菩提心法门的内容。于是,除了菩提心的见,修之外,还出现了菩提心归敬礼,菩提心戒,菩提心三昧,菩提心陀罗尼等。还使菩提心这个概念发生很大的变化,从表示菩萨行内容的一般术语,演变成一个具有本体论意义的重要概念。后来密教所谓菩提心乃众德之源,万行之本,并进而说菩提心乃诸法实相的说法,无不导源于此。密教最早组织《大日经》的理论,就结合了《华严》等经的这个思想,其后的不少密教论疏还直接引据了《华严经》的话,可见《华严经》对密教思想的深刻影响。
菩提心概念的变化,从极力宣扬菩提心功德开始,进而把对菩提心功德的认识同对众生自「心」的认识和对菩提的认识联系起来,同对般若空义的认识联系起来。《庄严菩提心经》,《大宝积经无尽慧菩萨会》,《合部金光明经》卷三都有一段相同的文字,其中《大宝积经无尽慧菩萨会》表述得更清楚:「世尊,所言菩提心者,以何义故说菩提心。菩萨复以几法成就菩提心云何是菩提心。菩提中,心不可得;心中,菩提亦不可得。离菩提,心不可得;离心,菩提亦不可得。菩提者,无色,无相,不可言说。心亦无色,无相,不可显示。众生亦尔,皆不可得。世尊,诸法如是,当依何义而得修行」
佛言:善男子,汝今谛听我说。菩提者,本无名字言说。何以故?于菩提中,名字言说不可得故,心及众生亦复如是。若如是知,名菩提心。菩提者,非过去,未来,现在,心及众生亦非过去,未来,现在。若知此义,是名菩萨。然于其中亦不可得,于一切法都无所得,是名得菩提心。」
《文殊师利问菩提经》说:「世尊,若菩提如是相者,善男子,善女人,云何发心佛告文殊师利:善男子,善女人,当随菩提相而发其心。世尊,菩提相者当云何说?佛告文殊师利:菩提相者,出于三界,过世俗法,语言道断,灭诸发,无发,是发菩提。文殊师利,是故菩萨应灭诸发发菩提心,无发是发菩提。发菩提心者,如如法性,相如实际,无分别,不缘身心。是发菩提,不着诸法,不增不减,不异不一。是发菩提,如镜中像,如热时焰,如影如响,如水中月,应当如是发菩提心」。
又《思益梵天所问经》也说:「云何菩萨名发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答言:若菩萨知一切发非发,一切法非法,一切众生非众生,是名菩萨发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这里已经把一般意义上的发菩提心上升为哲学上的认识问题,这就是能发之众生,所发之心,所求之菩提,乃至发心本身,都联系在一起,成为一个有着内在联系的统一体。尤其把发菩提心和菩提相紧紧联系在一起,使发菩提心的问题变成了认识菩提的问题。从般若空观去看,菩提即是心,心即是众生,能发所发皆不可得,甚至发心本身亦不可得。而所谓菩提中心不可得,心中菩提亦不可得;又离菩提心不可得,离心菩提亦不可得,使能求,所求统一于心,求证菩提之心自然成了探讨心性的问题,而菩提性问题也变成心性问题,菩提心无形中成了一个本体论意义上的概念,正如后来的《大乘菩萨藏正法经》所说「菩提所成之心,名菩提心」。
另外,《大宝积经菩萨藏会》在极力宣扬菩提心功德的同时,也往往有意无意把菩提心作为菩提本身来论列。如说:「菩提心者,谓以此心用菩提为生体故,名菩提心。」「佛复告舍利子,菩提心者何相何貌?舍利子,菩提心者,无有过失,不为一切烦恼之所染故。」「菩提心者,最胜清净,性不染故。」「菩提心者,常恒不变,善根资量所积集故。」「菩提心者,最极寂净,由依一切大静虑故。」实际上,不为一切烦恼所染,最胜清净,常恒不变的,就是菩提性,而菩提性即是菩提心,这已经把发菩提心的讨论从宣扬其功德和空观上的认识引入到心性问题的讨论,而这正是中期大乘佛学时期菩提心演变为本体论概念和密教基本论题的关键所在。
心性问题的讨论由来已久,心性本净,客尘所染,这是心性问题的主要内容。但续出大乘经论结合如来藏来讨论心性问题,如《胜鬘经》从空性智和不空智两方面来说自性清净心,净心与自心相俱而性相离,又不俱而性不离。因为从如来藏的功德来讨论二者关系,使得菩提心的讨论具有新意,使得也具有种种功德的菩提心被提升到如来藏的地位。
《文殊师利菩萨问菩提经论》讨论菩提,进一步发展发菩提心随顺菩提相的思想,将经中九种发菩提心住,解释为舍一切戏论,舍取诸法,如虚空,寂静,舍取常,无常相,不毁道,不舍道,离谤,离着,入一切法一相。这样就把发菩提心等同于本体论意义上的菩提心。
坚慧作《大乘法界无差别论》,全面总结以往经典关于菩提心的论述,提出菩提心十二义,就是给菩提心赋予了十二种本体论的含义,完全把菩提心等同于如来藏,法身,涅槃。至此,菩提心的本体论意义完全确立。
所谓菩提心十二义,即果,因,自性,异名,无差别,分住,无染,常恒,相应,不作义利,作义利,一性。果,即唯佛所证的寂静涅槃界。因,即增长一切功德的最初原因以及成长一切功德的条件。自性,即自性清净性,包括离染清净相和自法所成相。离染清净相,即此心自性清净,不为客尘烦恼所染污。自法所成相,即一切善法功德均依自性清净心而得圆满。异名,即自性清净心为如来法身的差别名字,心性清净与法界同体。无差别,即众生与法身本无差别,具体有十个无差别。分位,即众生与佛分位不同,于不净位名众生界,于染净位名为菩萨,最清净位名如来。无染,即众生虽在不净位,但性常清净,不为烦恼所染。常恒,是说菩提心寂静常住,永恒不变。相应,即诸佛法与法身不即不离,清净与烦恼相应而存在,如灯与光不相脱离。不作义利,即众生界自性功德不能发挥作用。作义利,则众生自证法身,恒受安乐。一性,即众生与法身同一法性,平等一味。
可以看出,所谓十二义并不是说菩提心有十二个含义,而是从十二个不同的方面说明菩提心概念的内容,性质和相关的问题,或者说是讨论有关菩提心的十二个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前三个问题,前二个说明菩提心的概念,后一个说明菩提心的性质。菩提心果是本体论意义上的概念,也就是讲菩提之心。菩提心因是一般意义上的概念,也就是讲发菩提心。前者一般称菩提心住或住菩提心,后者一般称菩提心愿,或愿菩提心,这就首先交代清楚了菩提心的两层概念。第三个义自性,是十二义的核心,主要确定菩提心果的性质,兼顾菩提心因。后九义可以看作是对自性一义的补充说明,或菩提心的因果关系以及同其它相关概念关系的说明。
坚慧的菩提心十二义,对后世密教影响比较大,妙吉祥友讲修习菩提心十二义,就是直接解释坚慧的说法。吕微先生在《印度佛学源流》中指出:坚慧「特别是在《法界无差别论》里,还以实践的意义,用菩提心来代表如来藏,后来密教就直截了当地运用了他的说法。」这不仅指出了密教哲学的基本论题是菩提心,而且也说明了密教哲学思想对大乘如来藏学说的继承关系。
从上可知,密教哲学的基本论题菩提心早已在大乘佛学中形成,它是由一般意义上的发菩提心的概念演变而来。同时也可看出,从大乘《般若》到《华严》,《宝积》,《大集》,再到续出经论,直至坚慧《大乘法界无差别论》,实际上有一个渊源流长的菩提心学说,密教正是继承并发展了这一学说。
三
菩提心学说虽然形成于大乘,但它并不是大乘学说的主流,只有到了密教时期,才得到发展,成为这一时代哲学的基本论题。那麽,密教的菩提心学说有哪些内容,在哪些方面有新的发展,它的主要特点又是什麽呢。
密教菩提心学说,继承了《华严》以来的大乘菩提心学说,尤其以如来藏系经论的思想为基础加以总结和组织的。它的基本内容,不同的经论有不同的说法,所取的角度也不一样,有的经论还作了总结。如说有四种义,或有六种无自性义,十种无自性义,十种义等。诸如清净,平等,空,无差别,离一切性,无生,无分别,一性,一味,一相,元成,无住,无着,无染,不可得,无相,无动,寂静,无取舍,无边际,如幻如化,自性光明,明空不二,大乐,大喜,空乐双运,道果,大手印,大圆满,等等。
其中清净是菩提心的核心内容,是菩提心的根本特性,其它的特性都可以看作是清净的说明和发挥。
而否定性的特性大多又可归结为一个特性,即空性,可以看作是从不同角度说明空性的,空性又是显密二教所共许的,是密教与大乘菩提心学说的共同特点。
光明,大乐及其相关的特性,则是密教菩提心学说特有的概念,明空,空乐是讲光明,大乐同空性融会,道果,大手印,大圆满则是由此发展形成。其它如平等,无分别,一性,元成等概念,实际上是密教菩提心学说的思想方法。
自性清净心,是密教菩提心学说的基点和思想基础。《大日经》最早组织密教教义时,就把自性清净心确立为菩提心学说的基本内容,它的第一品就专门讲自性清净心。这本是整个佛学讨论的一个主题,而密教哲学讲自性清净心,其侧重点在于强调自心与净心的统一性和无差别性,尤其强调自心的如实证知,《大日经》所谓「如实知自心」,把众生染心与佛净心之间的重心放在了自心上,其归趣点在于肯定自心,肯定人的主观认识和人对客观世界的把握,这是密教讲自性清净心的特点。
在菩提心学说中,众生发起求证菩提的心(众生心)与菩提自身(佛心)始终是个无法回避的矛盾,显教是通过无限提高发菩提心的功德并结合般若空义(所谓住菩提心)来解决这个理论上的矛盾的,而密教则直以心性说为基础,首先将众生之发心与菩提之净心统一于心,然后通过心之自性为清净这样一个思路来回答这个理论问题的。所以《大日经》中说既然菩提就是如实知自心,问谁寻求一切智智,谁为菩提成正觉者,谁发起彼一切智智,回答是自心寻求菩提及一切智智。因为心之自性是清净的。可知,强调自心是密教解决能所,主客矛盾的主要思想方法。
后来的密教经论都沿着《大日经》的这一思路,了自心之相以证菩提,观自心月轮以知自性清净。如《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说:「欲知菩提,当了自心。若了自心,即了菩提。何以故,心与菩提真实之相。」所谓心与菩提真实之相,即心与菩提都是真实之相,是一相一味的同一个性质。
《一切秘密最上名义大教王仪轨》说:「自心觉了即是佛,能觉所觉心亦忘」。又说:「众生自心即佛心,觉了无佛无佛智」。众生心与佛心的差别只是在于是否觉悟了自心,自心既已觉悟,再无佛心可言。
《诸佛境界摄真实经》说:「我已见心相,清净如月轮,离诸烦恼垢,能执所执等。诸佛咸告言:汝心本如是,为客尘所翳,不悟菩提心。汝观净月轮,念念而观照,能令智明显,得悟菩提心」。观察心相之染净,能所,实际上是在观察自心,是直观自心之清净实相。
无生,无相,无性(离一切性),无分别(离一切分别),无取舍,不可得,无量,无边际以及无动,寂静,如幻如化等,是密教表述菩提心清净时常用的概念,也常常独立作为菩提心的特性。但这些概念可以说大都与空性有关,都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说明空理的。在菩提心概念的形成过程中,实际上也是从讲认识发菩提心的空义开始演变的,所以密教哲学中频繁使用这些概念是很自然的事。不过密教哲学讲空性,也是有其特点的,与般若空义和中道空义还是有差别的。这个差别主要是密教的空性建立在续出经论尤其是如来藏系经论的基础上,它所说的空性实际上是讲两极对立的无差别性和同一性,空性往往是清净无差别的代名词。密教自称是平等法门,称其教义为平等句,平等是密教空义的主要内容,平等观是密教讲空性的主要思想方法。。
关于密教讲的空性及其有关概念,《大日经》中作了阐述:菩提无相,诸法无相谓虚空相;虚空相是菩提;性同虚空即同于心,性同于心即同于菩提;如是心,虚空界,菩提三种无二等。后来《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菩提心观释》作了进一步发挥,《菩提心离相论》也继续发展其说,《金刚三业大教王经》,《瑜伽大教王经》也从不同的角度作了阐述,此不赘述。
光明和大乐是密教菩提心学说特有的概念,其中大乐思想已有论述,在此仅就自性光明作为讨论。
自性光明,或称光明法,是密教哲学特有的概念。《大日经》称菩萨净菩提心门为初法明道,《疏》解释说:「法明者,以觉心本不生际,其心净住,生大慧光明,普照无量法性,见诸佛所行之道,故云法明道也」。对照藏文本《大日经》,法明道之「明」,作snang-pa,确有光明,发光,照明之义。应该说,以光明为菩提心的特性,首见于《大日经》。汉译的《大乘法界无差别论》的异译本中有「无碍自性光明」,但并不见于提云般若译本,显然是异译本后来所加。
所谓自性光明,即以光明为菩提心自性,亦即自性光明心。《金刚三业大教王经》说:「菩提心者,即是自性光明法,非彼菩提有相可得,亦非现前三昧可证。如实了者,乃名坚固菩提心」。但密教为何以光明为菩提之自性呢
吕徵先生在《印度佛学源流》中说,梵文中「清净」一词还另有「光明」之义。也许这是光明性的最初来源。密教经典中,也常常出现清净与光明连用的情况。如《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称菩提为「最极清净光明」,认识菩提即是「成就第一清净法光明门」。
其含义也与清净的表述相近,如同经说:「菩提本性清净光明,何以故,心之实性本清净故。云何清净,性无合故。犹如虚空性清净故,亦如虚空无有相故,亦如虚空性平等故,是故菩提名为最极清净光明。此净光明,童蒙凡夫不能觉知,客尘烦恼之所覆故」。又说:「欲知菩提真实性者,当了自心。如其心性即菩提性,云何而能了知心性,谓此心性于一切相,若形,若显,若复色,蕴,受,想,行,识,若复色,尘,声,香,味,触,若有执受,若无执受,若十二入,若十八界,如是等法,观察推心,竟不可得。善男子,若诸菩萨如是了知,即得成就第一清净法光明门」。
以光明为自性,也许与法身毗卢遮那佛有关。《大日经疏》说,如来日光遍照法界,圆明无际,无所增减。《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说:「如来身者,自性明亮,清净莹洁,永离一切烦恼垢障」。如来身者,不可喻身,无所喻身,清净无垢,离诸染污,自性光明,非先际可观,非后际可观,非现在可观,非种族可观,非色可观,非相可观,非随形妙好可观,非心可观,非意可观……」。可见自性光明也是就法身佛而言的。
隆钦巴《实相宝藏论释》从体相用的思路来解释光明性,说:「三有轮涅诸法,本体空寂,自性光明,大悲(妙用)种种化现,是三身本有妙色,住大元成中。此体,相,用三者名为本元三身」。认为空是菩提心的体,光明是菩提心的相或性,轮回诸法是菩提心的用,体相用融会贯通即是大圆满。又说自性光明内具地,水,火,风,空五光,外显法,报,化三妙色。五光是一切色相之本元,染净二相之所依。自性光明如明镜,其中具有能明显一切染净,轮回涅槃之现源,从本以来元成,云云。
刘立千《读〈实相宝藏论释〉笔记—关于大圆满的思想》,据此也认为菩提心具体相用三分,以空为体,以光明为相,轮回涅槃为用。说:「光明是菩提心的相用,相用能随缘,故能现净相,亦能现染相,虽如所现而相用之性不变」。这种解释与密教经典的说法基本符合,《金刚顶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大教王经》说:「时菩萨白一切如来言:世尊如来,我遍知已,我见自心形如月轮,一切如来咸告言:善男子,心自性光明,犹如遍修功用,随作随获。亦如素衣染色,随染随成。时一切如来。为令自性光明心智丰盛故,复敕彼菩萨言」,这里自性光明在瑜伽观想中表现为随作随获的功用。
菩提心以空为体,以明为相,体相融会,即是明空无别,这实际上也是明空相照。《金刚顶经一字顶轮王瑜伽一切时处念诵成佛仪轨》:「所睹彼彼境,皆照空亦空,由胜解空体,自彻见本心。皎洁如满月,离能取所取;自性光明成,菩提体坚固」。《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亦说:「出世法光明,般若虚空相;有过及无过,自在智皆知。智契圣道修,利物皆招果;有漏及无漏,法光无不知。垢秽并皆无,诸行得决定;远离生死法,无碍智常行。知烦恼根源,性净光明体;解脱涅槃法,生起本来如」。这里观自性光明与空关照,又为烦恼根源,与隆钦巴《实相宝藏论》的说法一致。
原载《世界宗教研究》2002年第一期
版权所有:心经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