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老法师讲述 2001/2/25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诸位同学,大家好:非常感谢!现在差不多每个月平均大概有三百人的样子,从海外各地到此地来参学。目前我们还是限于场地不足,招待不周要请大家特别原谅。许多同学都告诉我,希望我能够早一天回国去讲经;这桩事情,我已经想了几十年。往年朴老在世的时侯,我们每一次见面,他都会提到落叶归根。尤其是我们在海外,流浪这么多年;我是二十一岁离开中国的,今年七十五岁,一直都是在海外流浪,没有一定的住所。我没有道场、没有庙,这么多年都是住别人的道场。所以在此地,这是新加坡的净宗学会,会长是李木源居士。我们讲经现在多半在居士林,居士林是新加坡的老道场,有六十多年的历史,这一任的林长也是李木源居士。我们在此地,得到他的大力护持,不但在这边讲经,而且他还在此地办一个培训班让我在这边教学,所以法缘还算是兴盛。
可是我们念念总是不忘自己的国家,在外面愈久,愈知道自己国家的可贵,可是现前缘还不具足。学佛的在家同修们欢迎我回去,我非常感谢。现在政府方面也没有障碍,可以说从中央到地方政府,关系都处得非常好。而障碍的,有一些反对会集本的同修们,我听说这个力量还相当强大,产生了严重的障碍;我相信这些人对我并不了解,也不认识。我回到中国之后,这么大的年岁,我一生没有做过住持、没有做过当家,没有自己道场,我还会保持我自己的原则,我不会回去之后,去占别人的职位、去侵犯别人的利益,这决定不可能的。我一生不管人、不管事、不管钱,到晚年晚节都保不住,这就不是个出家人了。我住在任何地方,对这个地方决定有利益,我要做出贡献,我绝对不会有一丝毫的侵犯,名闻利养我统统都舍了。所以在这样的环境之下,暂时还不能回去。
这样子,才不得已在澳洲建一个道场。过去我曾经在台湾不少年,台湾那个时候得到韩瑛居士的护持。她在台北建一个图书馆,我长年在这个地方讲经,也有不少同修发心出家在一起共学,出家人数大概有四十多人。韩馆长往生今年是四年了,她是三月五号往生的,眼看着就到了四周年。因为图书馆的产权是用她私人名义登记的,所以她往生之后,产权就属于她儿子的,她儿子当然是继承人。这样我们就离开了图书馆,所有出家众也陆续全部都离开了,散布在许许多多国家地区,生活、修学都有困难。我想了很久,我有责任帮助他们、护持他们,所以在澳洲买下一个道场。
这个道场原来是天主教的教堂,他卖给我。这个教堂非常的兴旺,他们的信徒太多了,现在这个教堂容纳不下,他必须另外找地方建大教堂,所以这个教堂就卖给我。是很兴旺的一个地区,很难得。澳洲土地面积跟中国差不多一样大,人口只有一千九百万,恐怕中国的都市一个都市可能都超过它。我想上海一定超过它,一千三百万?他们全国才一千九百万。所以地大人稀,这个土地很容易取得,而且非常便宜。我们这是在一个城市市区里面买下这个教堂,这个教堂土地面积,总共要是用中国算法,中国算平方米,有七千七百五十平方米,所以相当大。它里面建筑物是两个教堂,有五栋房子可以住人、住家的,面积相当大,停车场位置可以提供四十个停车位。很大的一个地方,价格也很便宜,总共才用了八十万。澳洲的钱跟新加坡的币值差不多,大概跟中国币值是一比五,那就是五八,中国钱就是四百万。
现在我们已经有十几个人住在那里,住在那里专门修学、读书。我照顾他们,提供他们一个修学的环境,将来我相信你们同学都可以到澳洲去参学。那个地方会比此地环境好,树木多,人少,空气好。空气好、水土好,它是一个农业国家,还没有严重的污染,所以保持着原始的面貌。从前韩馆长头一次到澳洲,看到那个环境,她说:“这是人间天堂。”确实,世界上唯一没有被破坏的一个自然景观,所以是居住、修行、读书最好的环境。这是最近我们在那边做的一点工作。
佛法的弘扬非常重要,因为这是圣贤的教诲。中国在最近这一个时期,听说法錀功影响了整个的社会,也给佛教的弘扬带来一些障碍。所以有人问我,要我提出看法,我说我没有别的看法。在中国传统的理念当中,在一个家庭,做父母的一定要知道儿女他在想什么、他说些什么、他做些什么;父母一定要知道,父母要不知道,你就没有尽到父母的责任。如果他想错、做错了,你要想办法教导他、纠正他,所以这叫家庭教育。作父母对于子女,不但要养育他,要教他。《三字经》里面讲“养不教,父之过”,父有过母也有过,不能说是做母亲的没有过失,“养不教”是你父亲的事情,做母亲的责任就推掉了,不是。因为他编书的人,他是一句三个字,所以是说“父之过”;如果我编这个书,“之”字就不要了,“父母过”都连上去了,所以要教。中国古人讲作君、作亲、作师,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这三个责任,有这三种任务。对儿女,你是他的父母亲,你要养育他。要养他,注重他的身体健康;你要教他,教他是着重在心理健康,他有正确的思想、有正确的行为,要教他。
所以,亲跟师是一个关系,它不是分开的。在学校里面,做老师的、做领导的,一定要知道学生他每天想什么、他在做什么、他在说什么,你才有办法教。如果这些事情疏忽了,那你教的是什么?完全死在书本里头,没有用!他技术能力学会了,他思想坏了,这是教育的彻底失败。同样一个道理,领导一个国家、领导一个地方,我们这些人民、社会大众他们在想什么、他们说些什么、他们干些什么,不能不清楚。了解之后,怎样去诱导他、教导他、劝导他,这是教育。
所以社会的治乱,不是政治问题,政治解决不了;武力来镇压,也解决不了,因为它不是军事问题;它也不是经济、科技的问题,它是个教育问题!所以《三字经》上头一句话“苟不教,性乃迁”,你要不教他,没有一条正的路给他走,他一定会走偏、走邪;走偏、走邪之后,你再把他扭转过来,难!所以在中国古圣先王建立政权第一桩大事情,教育!《礼记》里面“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你要教他,所谓是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现在国内、国外我都遇到很多,做父母的、做老师的跟我说:“现在社会环境太坏了,家里怎么劝他,一走到学校、走到外面,就学坏了。”没错,你对儿女负不负责任?如果真负责任,为什么不学孟母?历史上记载“孟母三迁”,她为什么要搬家,搬了三次?居住的环境不好,儿子学坏了。所以负责任的父母一定选择居住环境,让小孩培养良好的品德。今天也有一些做父母的人想到,所以往外国移民,选择好一点的居住环境。但是有没有想到,你的儿女很小,到外国去,将来在那边生活、读书、长大了,变成外国人了,不是中国人,这是不是你的愿望?是不是你希望你的儿女将来变成外国人,不作中国人?这里头问题多!因此,我们要懂得怎样去改变环境。
这个问题一定要从本身教起,本身要做子女的榜样;在学校里头,老师要做学生的好样子。国家政治真正上轨道,教学上轨道,各个阶层的领导人都是人民的模范,这个国家怎么会不强盛?怎么会不兴旺?所以归根结柢总的来讲,教育问题;而教育一定是圣贤的教育,这个道理要懂。今天很多已经开发国家,教育很发达,学校很多,为什么他们社会不安定,人心没有依靠?真的是从生到死,都生活在恐怖、不安之中。这很痛苦,这个人有什么意思?所以今天确实不是贫富问题,不是贵贱问题。贫人不安,富人也不安,没有地位的人心不安,有地位的人心也不安,这真是大乱之世。
我们应当要多想想,为什么会造成这个现象?根源在哪里?一定要把根源找出来,正本清源。要有耐性、有决心、有毅力,好好的去做,使这个社会能够恢复到正常的秩序。中国古人教人的那一套,用现代人的话来讲,那是真理,可惜一般人不懂、不认识;在佛法里面讲,那是性德,是自性里面本来具足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是人的性德,不是孔夫子的教条,不是释迦牟尼佛制定的戒律,不是的。
现在人虽然不讲礼、不懂礼,可是你以礼待他他都欢喜,你就晓得那是性德。如果你以礼待他的时候他恨你,他不欢喜你,那就不是性德。为什么你以礼待他,他还欢喜?他不讲礼,他还欢喜以礼待他?可见得这是性德。外国人没有孝道的观念,可是看到东方人儿女能够跟父母住在一起,三代同堂,都住在一起,一家很和睦,外国人看到非常羡慕,“你们为什么能,我们为什么不能?”由此可知,孝亲是天性。古圣先贤的教育没有别的,完全是根据我们天性自然流露的加以发挥,实实在在讲,没有加一丝毫自己的意思在里头。所以这个道才可久、可大,超越空间、时间,现在人讲“真理”。
我们今天要救自己,没有别的,儒教我们“孝悌”,佛教我们“孝敬”。“悌”跟“敬”一个意思,在家要孝养父母,在外要尊重别人;悌道就是尊重,尊敬别人。所以佛的基本教诫是“孝养父母,奉事师长”,奉事师长就是尊敬。哪些人是师长?个个人都是我们的师长。人都有长处,都值得我们学习,孔夫子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就是说一切众生都是我们的师长。“三人行”,这是举例子,自己一个、一个善人、一个恶人,这叫三人。善人,我们学他善的地方,向他学;恶人,我们反省、检点,我有没有这个过失?有则改之,所以还是我们老师。把这个推广,我们生活的环境,顺境、逆境,善人、恶人,会学的人统统是老师,统统是平等的。所以普贤菩萨教我们“礼敬诸佛”,没有分别心,一切众生都是诸佛,平等的恭敬、供养。看到善的,我们仰慕、随喜、效法;见到恶的,我们反省、改过自新,成就自己圆满的德行。
如果不教,他在社会上决定受污染。今天的社会,《楞严经》里头说得好,“邪师说法,如恒河沙”。今天的家庭、学校、社会,伦理道德的教育完全废弃了,古人的金玉良言统统抛弃了,认为这是旧的东西,旧的东西不合时代,一律要把它淘汰掉。新的是什么?新的是杀盗淫妄,自私自利,损人利己,这是新的;人人都学这些东西,世界末日就来了。中国古圣先贤所传的不是旧的,万古常新,这是我们要重新去认识、重新去肯定的。只有道德才能够救自己、救社会、救众生;如果说道德不讲,礼义废除了,这个社会动乱永远不会终止,而且问题一定是一天比一天严重。许多宗教里面都讲到世界末日,我们看到今天这个社会现象,我们决定不迷信,但是社会现象就是治乱的征兆。
今天社会现象非常不好,世间确实有不少志士仁人求治之心很切,都希望社会安定、世界和平,人民能够过幸福美满的生活,但是想不出方法;不是没有心去做,想不出方法。换句话说,找不到病根,不知道从哪里下手。所以古圣先贤的教学,他们是有真智慧、真慈悲,对于底下一代真负责任。从什么地方看出来?从胎教看出来。母亲怀孕的时候思想就纯正,起心动念都是善法影响胎儿,凡是不善的一概远离,这是真实智慧
版权所有:心经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