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全文网

达真堪布:《现观庄严论》讲记十三

发布时间:2024-08-23 01:03:59作者:心经全文网
达真堪布:《现观庄严论》讲记十三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今天接着讲《现观庄严智度窍诀论》。前面讲了修行的所依、所缘、所为,今天讲修行自体。

辛四、(修行自体)可分为四:一、内心披戴铠甲的披甲修行;二、以加行而趋入的趋入修行;三、能使趋入究竟的资粮修行;四、究竟的定生修行。

修行自体分四个:

第一,披甲修行,主要是内心有准备,也就是内心有觉性。比如我们要战胜敌人,首先心里要有决心“我一定要战胜敌人”,并打算,如果想战胜敌人,就要上战场,要先自己身披铠甲,手持武器等等。修行也是如此,修行如战场,我们的我执、烦恼、所断就是敌人,我们要战胜它们,就要通过修行。大乘修行的核心是六波罗蜜。披甲修行是内心里“披戴盔甲”,心里有计划、有决心,内心勇猛。

第二,趋入加行,以加行而趋入的“趋入修行”。为了战胜敌人蓄势待发,真正上了战场,这就是趋入加行。这主要是真正开始修持六度。

能真实趋入的资粮修行。我们为战胜敌人到战场与敌人争斗,而且争斗得很勇猛。我们修持六度,积累二种资粮,而且很精进,这就是真实趋入的资粮修行。

最后是究竟的定生修行。最后,我们战胜了敌人,胜利了,这就是修行的最终结果。

以上是以四种不同的修行阶段来命名的,但也不绝对。比如说披甲修行,是不是仅在心里计划或者下决心?不是,也要有行为,这都属于修行,从大乘的小资粮道开始就要具足四种不同的阶段修行,先是刚开始的修行,然后进一步修行,最后再进一步修行,达到最后的结果。

以四种修行阶段来命名整个修行的过程,即整个修行的过程也可以分四个阶段。

壬一、(内心披戴铠甲的披甲修行):

先讲披甲修行,此处主要讲六度。大乘的一切学处,都可以归纳到六波罗蜜多里。六波罗蜜多每个都还要具足六个,以这样的方式来修行。

不贪着自己所拥有之物,并将其施予他众的布施。自己不贪着,适当地、智慧地布施给他众,这就是布施。有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这几种分类。但是这里没有讲。

能如理行止诸取舍处。我们有很多所断、所证等很多取舍处。对所有的取舍之处,如理行持、断除,这是持戒度。若作分类,有断恶行戒、行善法戒、饶益有情戒。

而不违越其界线的持戒;以无论如何也不会烦乱的方式来承担领受难行的忍辱;修行观察中无论遇到什么样的事情,什么样的对境心里都不烦乱,能心平气和地接受,这叫安忍。安忍若作分类,有他人邪行之安忍、求法苦行之安忍、不畏甚深法义之安忍。

以欣乐善法之方式勤奋修持的精进

。精进度主要是心生欢喜,心里有这种欣乐善法。了知解脱的功德、佛法的功德等,而心里特别欢喜,修行的时候也是如此,法喜充满,这就是精进度。即使表面上再刻苦,再付出,如果内心里没有欢喜之心,没有法喜,就不能称为“精进”。精进可以分铠甲精进,趋入精进,不满精进。

一心一意专注于所缘的禅定;禅定主要是心专注于一境,不散乱,这叫禅定。禅定也有几种分类,凡夫行静虑、义分别静虑和缘真如静虑。

善于区分辨别诸法的智慧:有辨别的能力,辨别善恶、辨别是非,胜义和世俗,有这种区分、辨别的能力,叫智慧。也有三种分类:闻慧、思慧和修慧。

这里总结性地讲了六波罗蜜多。每一个六波罗蜜多都要具足四个特征,即法相:

第一个特征:舍弃上述诸法之违品——吝啬等等。每一度都有自己的违品,比如布施的违品是吝啬,持戒的违品是贪欲,安忍的违品是嗔恨、烦乱,精进的违品是懈怠,禅定的违品是内心散乱,智慧的违品是内心无明等。每一个波罗蜜多都有自己的违品,都要对治,甚至要断除。

第二个特征:并以助伴——无分别之智慧来加以摄持。每一个波罗蜜多必须有智慧的摄持,无分别智慧的摄持。否则,都不可能称为“度”,也都不可能成为波罗蜜多,这也是很重要的。

第三个特征是:通过这些方便来彻底圆满对境——众生之愿望。每一个波罗蜜多都有满足众生愿望的作用。众生有需求,以此满足众生的所求。

第四个特征:能成熟众生的大乘道。让众生的相续成熟。成熟即在众生的相续中也产生波罗蜜多——空性的智慧。

行持六度,每一个波罗蜜多都要具足这四个特征。第一,断除违品;第二,有空性见的摄持;第三,满足众生愿望;第四,让众生相续成熟。自己将来成佛的时候,要有所化众生,尤其是第一批弟子,第一时间要见性,这些都是在因地要做的工作,修行的过程中要完成的任务。

前面简单概括性地讲了六度,接着讲了六波罗蜜多,每一个波罗蜜多都要具足的四个特征,即法相。接下来要讲真正的披甲修行的本体。

由彼等别别 皆摄施等六

故披甲修行 六六如经说

作为广大修行的布施等披甲修行,由于每一种都分别含摄了布施之布施等六六三十六种波罗蜜多来进行修持。披甲修行主要是六度。每一个波罗蜜多都具备六波罗蜜多,以这种方式修行。

所以,作为广大意乐(菩萨都是这种心理状态)的仅为他利的披甲修行,都如同经教所说,是以六六三十六种来分类的。如经云:“菩萨摩诃萨如是行持布施波罗蜜多,悉以六度而摄,是故名为‘披大铠甲’。”每一种波罗蜜多都具备六波罗蜜多的披甲修持方法,就构成了以时间和方向(空间)所难以测度不可思议的三十六种披甲修行。经常讲六度万行,就是这个意思。

菩萨的学处无量无边,不可思议。法门无边誓愿学,法门无边菩萨都要学的,菩萨的学处无量无边,但都归纳到六波罗蜜多里。菩萨修行的时候每一个波罗蜜多都具足六个波罗蜜多,以这个方式行持。这是披甲修行。

哪怕一星半点的布施,也要远离自利、小乘作意以及追求名声等念头。断除这些违品,不好的心态。比如说为了自我解脱,为了求回报,这样做布施,不是菩萨的修行,这样做不是菩萨,菩萨不可以这样。其功德之边际,是以时间方向而难以估量的。现在很多人做善事是为了自己能获得解脱,有的求世间福报,比如到庙里烧高香,是为了自己发财、事业顺利、家庭平安,这都是求回报的。汉地还有这种说法叫还愿,就像做生意一样。你能让我满愿,我就来报答你。这都是交换,真的太世间了。

修行人不能有世间人的心态,尤其是大乘修行人不可以求回报。我们做善事都是求回报的,如果达不到要求,得不到回报,心里就生烦恼。为什么我们做善事无法善始善终呢?主要是我们的心态,当初的发心有问题,是求回报的。

有些人是为了求自我解脱、往生而做一些善事,上供下施,这都是自私。这都是不可以的,要断除这些念头,诸如持戒、安忍等都是这样。安忍就是要忍,要放下自我。如果没有了自我,哪还有什么能接受或不能接受?本来就没有自我。

其功德之边际,是以时间方向而难以估量的。

这里讲六种波罗蜜。按麦彭仁波切的讲义,每一个波罗蜜都具足六个波罗蜜,以这种方式行持。比如布施波罗蜜,也具足六种波罗蜜。还有的观点认为,每个波罗蜜都具足另外五个。这两种观点也不矛盾。

布施之布施。

对于布施等六度,自作、教他人作,并将善根回向众生,即为布施等六度之布施。有布施之布施,也有持戒之布施。

舍弃声闻之意乐,即为布施等六度之持戒。行持六度的时候,不可以有求自我解脱的心理。从大乘的观点来讲,比如布施、持戒,为众生都是理所应当的。因为众生都是我们宿世的父母,这样我们才可以获得究竟的果位。不是为了得到什么,也不是为了解脱。不能有声闻的意乐,即不能有自私自利,不能为了解脱或一些利益而行持这些。持戒是要清净的。

忍受詈骂等痛苦,即为布施等六度之忍辱。行持六度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违缘,比如持戒、修行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艰难困苦、严寒酷暑等异常困难的对境时也不放弃,心不烦乱,这就是布施等六度之安忍。遇到对境,有一些艰难都是正常的。我们就是要练这颗心,练心是需要对境的,如果没有对境怎么练?若不能调伏心,不可能成就菩提果,所以有对境是非常正常的,也是好事。

对真正的修行人来说,艰难的对境是非常珍贵难得的,不应该躲在山洞或自己的小屋里。现在有很多这样的学佛人,这都是不应理的。对境越多,练心的机会越多。“遇到一个烦恼,可以亲见一分菩提”,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懂得了这些道理,自然就安忍了。为什么我们心里有那么多的烦恼与压力?就是因为不明理,还是处于无明的状态。

渴求向往大乘善法,即为布施等六度之精进。方便和智慧不二的修持方法,就是大乘道。我们以这种道,即方法,才可以达到究竟的菩提果。入定的时候是无缘的状态,远离能取所取,此时显现的是法性空性。出定的时候,保持这种状态,如幻如梦般地利益众生,心永不退转、永不厌烦。但是我们做不到,经常心生厌烦、烦恼。

一心专注于一切种智,即为布施等六度之禅定。前面讲修行所为的时候,讲了三大,这都是佛的境界。此处一切种智者也是佛陀的智慧,是究竟的境界。行持六波罗蜜多就是为了获得究竟的菩提果,获得菩提果的目的是为了度化众生。若能获得一切种智者的智慧,才有转法轮的能力,转法轮才可以普度众生。

以三轮无有分别而回向,即为(布施等六度)之智慧。

即三轮体空之意。行持每一个波罗蜜多时,都要观三轮体空,即要有空性智慧的摄持,最后站在三轮体空的角度做回向和归纳。

我们应当通晓以上以六法所表示的披甲修行方式。在麦彭仁波切的讲义中,讲了五种法相,这五种法相实际都是六种波罗蜜。六种波罗蜜的每一个波罗蜜,比如布施、持戒、安忍、精进、禅定、智慧,都具备此处宣讲的六种波罗蜜多,共三十六种波罗蜜多。这就是披甲修行。

披甲修行就是起初以心里的计划、决心为主,下决定也就是内心勇猛不怯懦,丝毫不畏惧:我一定能做好,一定能修成,一定能圆满!这种心态就是披甲修行。

壬二、以加行而趋入的趋入修行:

静虑无色定 施等道慈等

成就无所得 三轮善清净

作为披甲修行的趋入对境,其中属于道的有八种,属于果的有一种,共有九种。其中前八个属于大乘之道,最后一个是大乘之果。

(一)内心因弛散于各种妙欲,从而无法获得任何功德的人,为了稳固所缘,便出入于道之所依基础或者四静虑与四无色定之禅定(四禅八定),其间尚且是以具备六波罗蜜多的方式而进行修持的。

此处讲的是修持四禅八定。为什么要修持四禅八定?现在很多修行人都存在这个问题,因为科技发达了,物质丰富了,很多时候心散乱于各种妙欲上——吃、住、用等。吃的、穿的、住的不但多,而且还要用好的。手机、电脑,一般的不行,要苹果牌的……所以,修行不可能成功、圆满。为了对治这些内在的散乱,为了不贪欲世间的福报,而修四禅八定,这点很重要。

但只修四禅色无定也不行,还要有六波罗蜜多的基础。反之,若是要修六波罗蜜多,也要有四禅色无定的心作为基础。比如四禅、色界、色无色的心。在这些禅定的基础上,再行持六波罗蜜多,这样心才不会散乱、贪恋,修行的功德才能顺利圆满。只修色界和无色界的心,如果不行持六波罗蜜多也不行,即得到了这些境界,也无法超脱轮回,更不可能获得究竟的菩提果,所以,必须要具足六波罗蜜多的行持。

四静虑是指四禅——一、二、三、四禅,这些都属于色界天,色无色定是指无色界的空无边、识无边等色无色界的心。

(二)依照上述方式已令内心稳固者,为了能通过积累二资,继而获得自利之证悟,而以三轮清净的方式趋入布施等六波罗蜜多。

有禅定的基础,内心就会稳固、不散乱、不贪欲世间。二资是指智慧资粮和福德资粮,也是修持六波罗蜜多,但此时内心已经稳固了,想要获得证悟,以三轮清净的方式,三轮体空的境界,行持六波罗蜜多。

(三)为了能获得断之功德,而趋入大乘的见道与修道所属的菩提分法之道。前面我们讲了四种分别念,此处也有烦恼障、所知障。为了能断除所断(烦恼障、所知障),行持大乘的见道和修道,这些也离不开六波罗蜜多。大乘的见道和修道才有断除障碍的作用和力量,其他都没有。

很多人学佛很多年了,烦恼障、所知障丝毫未减少,心里很郁闷。那是当然了,没有那么容易断的,只有真正修到大乘的见道时,才能断除烦恼障,而且断的是遍计烦恼,很多俱生烦恼还断不了。

一地到十地属于修道。关于修道,有两种说法,其中一种是认为二地到十地都是修道,此时会断烦恼障、所知障。到七地时会彻底断除烦恼障,包括俱生烦恼也会彻底断除。接着才会断除很多所知障,后面的所知障和最后的习气障,是次第要断除的所断。

(四)趋入成就他利之方便——慈等四无量心。其实,大乘菩萨修行的时候,四无量心是愿行菩提心前提的修行。但是大乘的菩萨为了能圆满他利,还是不停地修持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之所以叫无量,是因为对境无量、功德无量等。

(五)因为行持他利的束缚,便是耽执之心,为了能利益他众,而趋入于在入定与胜观中,一切万法都可以成立为成就无有所得的境界。

菩萨特别执着利他,但过度利他也是一种耽着。为了对治这种心态,菩萨也要入定,这是为了更好地利益众生。过度耽着利益众生也是不好的,尤其是菩萨、圣者,更不能有这种心态,所以要入定于胜观——智慧当中,即远离能取所取,也叫菩萨入根本慧定。这时显现的是真如,没有任何分别念,一切万法都可以成立为无有所得的境界。

(六)在大乘道后得之际,以三轮善为清净如同幻化士夫的方式而趋入。趋入是行持之意。只入定于胜观中也不行,出定、后得之际,三轮善为清净如梦如幻般地行持一切善法、利益无边众生。

所为及六通 于一切相智

能趣入正行 当知升大乘

(七)以一切善根都是为了成就三大之所为目标而趋入。三大即大心、大断、大证,即佛果。

(八)依靠迅速圆满二资之力而趋入六神通。前面讲过六种神通。此处为了能迅速圆满二资粮-——智慧资粮和福德资粮而行持六种神通。真正有见解的时候,为了迅速圆满二资粮,修神通、有神通也是一种成就的助缘是可以的。如果一个凡夫过于追求六种神通,就是一种偏堕,这种人最终只能成为神,或者魔,不可能成为菩萨、佛。

(九)缘于果法所知一切种智(一切相智)之相并趋入行持。这是最终的境界,也是佛的智慧。我们应当知道,以这样的修行,便能安置并升迁于大乘之道。

这是九种趋入加行的一个总结词。

以上所述的九种对境,即为大乘的趋入之境。

顺便介绍一下,所谓四静虑与四无色定,就是分别以七种作意来修持入定等至。这些在学《俱舍论》时会详细学到。

无论是色界的还是无色界的心、境界,都要通过七种作意来行持。七种作意包括:

(一)了知作意:在看到欲界等诸众越往下下过失越多越粗重,初禅等诸众越往上上越与前者相反。即过失越少,内心的分别念也越细微。而凭借闻思之智来了知法相的作意。

第一种作意,了知越往下下,过失越来越多,内心的分别念越来越粗重。越往上上过失越少,内心的分别念也越细微。了知这些功过后,对上上境界产生信心。

(二)胜解作意:以修所生慧来修持禅定,从而生起的胜解作意;上上的心,知道是哪个心,哪个境界,也了知这些法相,而生起胜解作意。

(三)远离作意[最极寂静作意]:断除现行欲惑(欲界的烦恼)等由极其寂静而产生的作意;这个时候已经断了一些烦恼,要断欲界的烦恼才可以获得上上的境界。

(四)摄乐作意:断除中品欲惑等等的摄集欢喜作意。

(五)观察作意:即为了观察烦恼(观察内心)是否产生的观察作意;观察作意,是为了观察烦恼是否产生。

(六)加行作意:断除下品欲惑使其更加薄弱等等的加行究竟作意。

(七)加行究竟果作意:即体悟一切道之修持结果的加行究竟果作意。

上述七种作意,便是从初禅直至有顶之间的修持方法。

有是三有轮回,有顶之间是非想非非想天。通过行持七种作意来修行圆满。

开始的了知作意、胜解作意属于各道之加行道;远离作意、摄乐作意与加行作意三者,则属于无间道;正是对治违品,断违品的过程,断所断的时候叫无间道。他们是世间的道,但是也可以分类为无间道和解脱道。观察作意,属于殊胜道;而加行究竟果作意,又属于解脱道。已经断了所断,这个状态叫解脱道。

初禅的对治支包括寻与伺,每一禅都有自己的分支。初禅的对治支,指的是寻与伺,功德支包括喜与轻安乐,安住或者所依支为心一境性定,初禅一共有五支。

二禅的对治支为使初禅对治支中所有心与心所极为清净,对自他极为生信之殊胜定,功德支包括喜与乐二者,安住支为心一境性定,一共有四支。

三禅的对治支为平等舍、正念与正知,功德支为轻安乐,所依支是什么?心遍住自性定[心一境性定],一共有五支。

四禅的对治支为清净念、清净行舍,功德支为受舍,所依支为彻底清净禅定[心一境性定],一共有四支。

四无色定包括:

(一)空无边处定:远离了对色法的贪执,消灭了色法之想的无色,连部分色法之想也不存在,唯以“仅为虚空、无有边际”,整个都是虚空,没有色法,断除对色法的耽着。而入定的空无边处定;只有一个虚空,没有色法。有些论师认为,无色界也有色法,但是非常细微,所以说是无色法。

(二)识无边处定:灭除了虚空(无有边际)之想,整个只有虚空没有色法,断除了对色法的耽着,而入定了空无边处定,再修行就是识无边处。灭除了虚空无边之相。而仅剩识无边想的识无边处定。

(三)无所有处定:灭除了识无边处想,而安住于一切皆无所有之想的状。

(四)非想非非想定:灭除了一切皆无所有之想,而仅仅安住于非有非无[非想非非想]的有顶定。这是三界里最高、最顶层的境界。没有粗大的想,仅有细微的。

四种禅定,这里是简单的讲,《俱舍论》里会详细讲。《般若讲义》里有展开讲的,也有不展开讲的。四种禅定、无色定等,都属于修行的一些助缘,也可以说是一些所依。我们通过修行、胜观,要断除所断二障,是要靠禅定的。比如说初禅、二禅要靠这些禅定的心。最后成阿罗汉、成佛,要靠四禅的心,才可以断除最后细微的障碍。按显宗的教理,必须要有禅定。

大家也经常说这种话:戒生定,定生慧。有禅定才会产生真正的智慧、真正的心。因为必须要息灭分别念,所依要稳定,才能真正成就。密宗也有慧中修定,但跟此处不太一样。最后要觉性圆满,也要靠禅定。最初见性可能不需要禅定,觉性圆满成佛要靠禅定,不依靠禅定不可能成佛。但修禅也要如理如法,否则会走火入魔。这也是修行人要注意的。共讲了九种修行,都是趋入加行,也是修行。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上师仁波切宣讲于2018年6月15日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心经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