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法师传第五卷
奘师孤身西行,在一片茫茫的沙漠海中,没有水草,没有道路,只有认着一堆一堆的白骨马粪,逐渐前进。大风一起,沙层就像海洋一样,一高一低地迎面扑来。但海浪最高不过三五十尺,而这沙漠所刮起的,却是可以达到二百多尺高的风沙,神秘古怪,根本让人无法认清东西南北。
奘师正独自走着,忽然看见有骑兵数百,满布沙漠间,乍行乍息,一望都是穿着羊皮裘、骑着骆驼马匹的人们,拿着旌旗戈矛,一队队在远处沙漠里行进;可是这些人物易貌移形,倏忽千变,远看非常清楚,渐近渐渐消失,看不见了。奘师起初看见,以为是强盗来了,后来渐近渐灭,就想这大概就是胡翁所说的妖魅作祟吧!正在不安的时候,但听空中有声音说:“不用怕!不用怕!”奘师这才安心继续前进。
走了八十多里,终于看见第一座烽火台,奘师怕被台上的守兵发现,就躲藏在沙沟中,一直等到天黑,才出来取水。他在烽火台的西边发现了水草,人马都喝足了水,正要起身去拿装水用的皮囊时,冷不防飕的一声,射来一支箭,险些射中他的膝盖。接着第二支箭又射过来,奘师知道自己已被守兵发现了,就大声地喊:“我是长安来的出家人,请不要再射了!”说完便牵马走向烽火台。
守兵开门出来,果然看见一位出家人,就引他去见守将王祥。王校尉命人点火照明,细细一看,说道:“确实不是本地的出家人,看这样子,好像是从京城来的。”于是就问他此行的目的。奘师不答反问道:“校尉可曾听凉州人说有一位出家人玄奘,要去婆罗门国求法?”王校尉说:“听说玄奘法师已经东回长安去了,怎么会到这里?”奘师马上将经箧里的章疏取出来给他看,这时王祥才确信他就是玄奘法师。
王祥劝奘师说:“此去艰难遥远,恐怕师父无法抵达目的地。”然而奘师意志坚定,不为所动。于是王祥念头一闪,接着说:“弟子因职责所在,不能协助您偷渡出境,但弟子是敦煌人,愿意送师父到敦煌去,那里佛法兴盛,有一位张皎法师,德学兼备,他对贤能有德的法师一向最为尊敬,看到您一定很欢迎。师父您与其死在途中,还不如听弟子的建议,前往敦煌好吗?”
只见奘师坚决而冷静地回答说:“我家乡在洛阳,从小就喜欢听闻佛法,洛阳和长安两京的大德高僧不说,就连西蜀一带的名僧,我都曾负笈登门求教。如果只是为了自己修行或个人名利,又哪里需要到敦煌去?今天我会不辞艰难来到此地,全然是因为现在各地都缺乏佛经,加上已有的佛经常常是经义不明,翻译不全,所以才不惜冒着生命危险,立志西行求法,施主不加勉励成就,反来相阻,这样做怎么可以说是同修出世法,共种菩提因呢?假如一定要拘留贫僧,任凭处置,但是贫僧决不违背当初的发心而东移一步!”
王祥听了,感动地说道:“弟子幸运地遇上师父,怎敢不随喜师父的功德?师父今天疲倦了,请先去休息,等到明天我亲自送您,并为您指明道路。”于是请奘师吃过斋饭,并安排住宿。
第二天早起斋罢,王祥使人盛水,又带了一些干粮,亲自送奘师上路,一直送了十多里,说道:“法师从这一条路去,可直达第四烽火台,烽火台上守将,和弟子是本家,姓王名伯陇,他为人和善,一心信佛;法师到了那里,可说是弟子请你去的,他必定会优待你。”说罢,王祥洒泪拜别而去。
奘师继续前行,依着王祥指引的路线,绕过第二、第三烽火台,夜间到达第四座烽火台。奘师生恐又被留难,打算偷偷取水过去。正走到水边,将要下去时,忽然一箭飞来。奘师吓了一跳,急忙大声通报,并向前打招呼。
烽火台上派人来迎,听说是第一烽火台守将王祥遣来的僧人,非常欢喜,格外款待,并安排住宿。第二天早晨,更以大皮囊和马匹干粮相送,临别叮嘱道:“法师此去,不须经过第五座烽火台,那边的守将很粗暴,恐怕会发生意外。可从此方向前去,百里以外,有野马泉,可以取水。一路须小心在意,法师保重要紧。”奘师拜谢而别。
版权所有:心经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