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全文网

恒传法师:什么是真正的慈悲心?怎么样才能有智慧呢?

发布时间:2024-11-03 01:00:07作者:心经全文网
恒传法师:什么是真正的慈悲心?怎么样才能有智慧呢?

问:什么是真正的慈悲心? 怎么样才能有智慧呢?

恒传法师:阿弥陀佛,首先我给你解释一下慈悲一词的含义,《智度论·二十七》曰: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简而言之就是与乐曰慈,拔苦曰悲。你问什么是真正的慈悲,在《佛本行集经·卷十二》有这样一则故事能很好地诠释这个真正的慈悲心,现在我分享给你:佛陀成道前是释迦族王子,名悉达多。悉达多太子年满八岁即开始学习,教授太子的是两位在当时极负名望的老师,一位叫毗奢蜜,另一位是忍天所。太子遍览群书、广读诸论,兼学各类杂术、兵法等,到十二岁时已博通世间种种技能。有天,太子在勤劬园射击嬉戏,其他五百位释迦族童子,也一同在各自的园林里游戏,此时有一群雁子飞过,一位叫提婆达多的童子,马上张弓射下了一只雁子,雁子负伤带箭掉到悉达多太子的庭园里,太子看到负伤的雁子,心生怜悯,于是除了雁身上的箭,再以酥蜜为药,为其涂抹伤口。这时提婆达多童子派了一名使者来说:“我射中的一只雁子掉到你园子里,快点还我,不要占为己有。”太子回答:“雁子如果死了就会还你,如果还活着就不可能给你。”于是提婆达多再派侍者传话:“雁子是死是活都应该还给我,那是我射下的,只不过掉到你园子里而已。”太子回答:“这只雁子早为我所摄受,从我发菩提心以来,慈悲利他之心即已摄受一切众生,这只雁子也不例外。”悉达多太子和提婆达多僵持不下,于是请释迦族有智慧的长者们来判决这件事。这时净居天人化身成一位老者,说道:“能以慈悲光明使这只雁子安稳的人,才是真正能拥有它的人。”这位老者一说,其他的长者都表示认同,也说:“这样是合情合理且极具智慧的。”因为这件事情,提婆达多和悉达多太子结下最初的怨结。所以说以什么样的心态来面对我们所想要拥有的,以及这样的心态会给对方带来什么影响。如果这个影响不能是良善的、利益于他的,就不是真正的拥有,没有真正的慈悲。“拥有”含有“摄受”的意涵,而摄受来自于慈悲、智慧的光明。如果我们能常常省视自己对于想要拥有的事物的态度,依循着慈悲、智慧而走,如是因如是果,则所得到的结果必定是光明、如意的。而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怎样才能有智慧地散播自己真正的慈悲心?怎样才能分辨是真的慈悲还是假的慈悲?怎样知道那是慈悲还是愚昧?怎样才能知道自己的发心是慈悲还是贪心?我给大家讲几个例子,大家区分一下:

别人打了你,你不理他,再打你,你还是不吭气,这是真慈悲吗?因为你的纵容你让他觉得打人没有什么,不会受到制裁,直到最后触犯法律,犯更多的错!这样是愚昧,而我们要分清慈悲和愚昧

一个人眼看就要走到边缘了,你把他拉回来,因为你知道前方的路很苦,这是慈悲心,但是你拉了他,他不听还非要跳进去摔一次试试深浅,你说佛渡有缘人,我一定要救他,然后让别人和自己生了一身的烦恼,这样是你跟他有缘吗?那是佛的办法吗?这不是慈悲,是执着!

例如寺院写牌位,有的说某某寺院很慈悲,牌位十块钱一个随便写,写满,写个牌位一百块钱挂一年,你自己心里还在暗自窃喜:可占到大便宜了!我把我祖宗多少代都写上都超度了,让他们往生西方,那叫慈悲吗?那叫贪心!现在的人都是图便宜占便宜心态,不是真正的一个平衡的心态,不是真正的无我施舍的心态。很多时候寺院做法会目的并不是要多少钱,而是要拿着这个钱做功德回向给你的冤亲债主,让你真心的忏悔,得到冤亲债主的理解。现在很多人都是眼里只看到钱,做个功德回向都要算计一番,生怕吃亏。所以首先道理要弄明白,并不是说你写个牌位不要钱这就是慈悲,这是假慈悲,我们做什么事情一定要如理如法地去做,不能用贪心去做。

你问怎样才能真正得到智慧,我先给你解释一下智慧这个词的含义:明白一切事相叫做智;了解一切事理叫做慧。简单来讲就是明了一切事相、事理为智慧。而智慧也多和慈悲连在一起,我们常说悲智双运,就是这个意思。其实无论我们做什么事情都需要有智慧,没有智慧就容易进入偏见,容易走偏,做出错误的决定,误人误己。就像我们上边讲的“依循着慈悲、智慧而走,如是因如是果,则所得到的结果必定是光明、如意的”,怎样才能得到智慧呢?得到智慧有三种途径:一,我们常讲,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要多读诵经书,“解如来真实义,”因为佛陀是大智慧,大觉悟者,已经在经中为我们开示了宇宙人生真相,我们照着佛陀说的肯定没有错;二,要通过真修实练,根据佛陀讲的修学次第——三无漏学,严持戒律,由戒生定,由定生慧。戒是戒止恶行,定是定心一处,慧是破妄证真。持戒清净心则安,心安则可得定,得定则可观照分明而生智慧;三,广修法布施,不要吝啬自己的法,多和善知识沟通学习。

愿你福慧增长,早证菩提!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心经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