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全文网

本幻法师:为什么学佛的人总是那么小气?

发布时间:2025-01-24 01:00:02作者:心经全文网
本幻法师:为什么学佛的人总是那么小气?

本幻法师:为什么学佛的人总是那么小气?

问:请问师父,我看到出家的师父还有一些居士,洗菜的时候,连老菜叶都不扔,要烧着吃。吃饭的时候如果有饭掉地上了,都要捡回来吃。电灯人一出去就关掉,用自来水总是开的很少。为什么学佛的人,总是那么小气?

答:这不是小气,这是惜福。在弘一大师的《略述印光大师之盛德》(在泉州檀林福林寺念佛期讲)一文中,弘一大师说:“大师为近代之高僧,众所钦仰。其一生之盛德,非短时间所能叙述。今先略述大师之生平,次略举盛德四端,仅能于大师种种盛德中,粗陈其少分而已。

一、略述大师之生平

大师为陕西人。幼读儒书,二十一岁出家,三十三岁居普陀山,历二十年,人鲜知者。至民国元年,师五十二岁时,始有人以师文隐名登入上海《佛学丛报》者。民国六年,师五十七岁,乃有人刊其信稿一小册。至民国七年,师五十八岁,即余出家之年,是年春,乃刊《文钞》一册,世遂稍有知师名者。以后续刊《文钞》二册,又增为四册,于是知名者渐众。有通信问法者,有亲至普陀参礼者。民国十九年,师七十岁,移居苏州报国寺。此后十年,为弘法最盛之时期。民国二十六年,战事起,乃移灵岩山,遂兴念佛之大道场。二十九年十一月初四日生西。生平不求名誉,他人有作文赞扬师德者,辄痛斥之。不贪蓄财物,他人供养钱财者至多,师以印佛书流通,或救济灾难等。一生不畜剃度弟子,而全国僧众多钦服其教化。一生不任寺中住持、监院等职,而全国寺院多蒙其护法,各处寺房或寺产,有受人占夺者,师必为尽力设法以保全之。故综观师之一生而言,在师自己,决不求名利恭敬,而于实际上,能令一切众生皆受莫大之利益。

二、略举盛德之四端

大师盛德至多,今且举常人之力所能随学者四端,略说述之。因师之种种盛德,多非吾人所可及,今所举之四端,皆是至简至易,无论何人,皆可依此而学也。

甲、习劳

大师一生,最喜自作劳动之事。余于民国十三年曾到普陀山,其时师年六十四岁,余见师一人独居,事事躬自操作,别无侍者等为之帮助。直至去年,师年八十岁,每日仍自己扫地、拭几、擦油灯、洗衣服。师既如此习劳,为常人作模范,故见人有懒惰懈怠者,多诫劝之。

乙、惜福

大师一生,于惜福一事最为注意。衣食住等,皆极简单粗劣,力斥精美。民国十三年,余至普陀山,居七日,每日自晨至夕,皆在师房内观察师一切行为。师每日晨食仅粥一大碗,无菜。师自云:“初至普陀时,晨食有咸菜,因北方人吃不惯,故改为仅食白粥,已三十余年矣。”食毕,以舌舐碗,至极净为止。复以开水注入碗中,涤荡其余汁,即以之漱口,旋即咽下,唯恐轻弃残余之饭粒也。至午食时,饭一碗,大众菜一碗。师食之,饭、菜皆尽。先以舌舐碗,又注入开水涤荡以漱口,与晨食无异。师自行如是,而劝人亦极严厉。见有客人食后,碗内剩饭粒者,必大呵曰:“汝有多么大的福气,竟如此糟蹋!”此事常常有,余屡闻友人言之。又有客人以冷茶泼弃痰桶中者,师亦呵诫之。以上且举饮食而言。其他惜福之事,亦均类此也。

丙、注重因果

大师一生最注重因果,尝语人云:“因果之法,为救国救民之急务。必令人人皆知现在有如此因,将来即有如此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欲挽救世道人心,必须于此入手。”大师无论见何等人,皆以此理痛切言之。

丁、专心念佛

大师虽精通种种佛法,而自行劝人,则专依念佛法门。师之在家弟子,多有曾受高等教育及留学欧美者。而师决不与彼等高谈佛法之哲理,唯一一劝其专心念佛。彼弟子辈闻师言者,亦皆一一信受奉行,决不敢轻视念佛法门而妄生疑议。此盖大师盛德感化有以致之也。

以上所述,因时间短促,未能详尽,然即此亦可略见大师盛德之一斑。若欲详知,有上海出版之《印光大师永思集》,泉州各寺当有存者,可以借阅。今日所讲者止此。

又弘一大师是近代著名的律宗祖师,俗名李叔同。他曾说:“我们即使有十分福气,也只好享受三分,所余的可以留到以后去享受。”

弘一大师认为,我们纵有福气,也要加以爱惜,切不可把它浪费。为什么呢?因为“末法时代,人的福气是很微薄的,若不爱惜,将这很薄的福享尽了,就要受莫大的痛苦,古人所说‘乐极生悲’,就是这意思啊!”弘一大师小时候,看见父亲请人写了一副大对联,录清朝刘文定公的句子,高高地挂在大厅的抱柱上。上联是,“惜食,惜衣,非为惜财缘惜福”。他哥哥时常教他念这句子,念熟了,以后凡穿衣或饮食,都十分注意,就是一粒米饭,也不敢随意糟掉。弘一大师的母亲也常常教他,身上所穿的衣服要时时小心,不可损坏或污染。他母亲和哥哥怕他不爱惜衣食,损失福报以致短命而死,所以常常这样叮嘱着他。

弘一大师五岁没了父亲。七岁练习写字,拿整张的纸瞎写。他母亲看到,正颜厉色地说:“孩子,你要知道呀,你父亲在世时,莫说这样大的整张的纸不肯糟蹋,就连寸把长的纸条,也不肯随便丢掉哩!”

弘一大师所受的家庭教育,深深地印在他脑里,后来年纪大了,也没有一时不爱惜衣食。出家以后,一直还保守着爱惜衣食的习惯。他脚上穿的一双黄鞋子,还是一九二○年在杭州时候,一位打念佛七的出家人送给他的。他每晚用的棉被面子,还是出家以前所用的。他有一把洋伞,是1911年买的。这些生活用具,破烂了,就请人用针线缝缝,当新的一样使用。除了所穿的小衫裤和罗汉草鞋一类东西,须五六年一换之外,他的一切衣物,大都是在家时候或是初出家时候制的。

常有人给弘一大师送好的衣服或珍贵物品,他大半都转送别人

。弘一大师他说:“因为我知道我的福薄,好的东西是没有胆量受用的。又如吃东西,只生病时候吃一些好的,除此以外,从不敢随便乱买好的东西吃。”

又印光大师在《复马宗道居士书一》中言:“湖南人吃饭,不吃尽,此风甚劣。食为民天,何敢暴殄。宜与儿女及婢仆等说其所以。虽一粒半粒,亦不宜弃。人若抛撒五谷,必定来生无饭吃。今生亦有即得饥饿之报者。人若蹧践字纸,必定来生无目及愚痴无知。宜令儿女等同读阴骘文,感应篇,为彼讲说。俾知为人之道,及三世因果之理,则将来自不至流为暴恶。”(此见《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卷三》)

又印光大师在《一函遍复》中亦言:“务须敬惜字纸,爱惜五谷、衣服、什物、护惜虫蚁。禁止零食,免致受病。能如此教,大了决定贤善。若小时任性惯,概不教训,大了不是庸流,便成匪类。此时后悔,了无所益。”

故学佛之人当要切记惜福!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心经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