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全文网

大乘瑜伽止观法门初探—以《解深密经·分别瑜伽品》为契入点

发布时间:2022-12-29 19:27:21作者:心经全文网

  大乘瑜伽止观法门初探—以《解深密经·分别瑜伽品》为契入点

  一、大乘瑜伽止观法门的论据依典

  (一)、瑜伽止观法门的出现

  在《解深密经》[1]的第六〈分别瑜伽品〉中,佛以弥勒菩萨为当机,全面的述说了唯识学中以“行”为重的“大乘瑜伽止观法门”。说明了修学瑜伽行中的止、观问题,显示了“瑜伽止观”的妙行,证明“诸法唯识所变”。明示从学习唯识理论到证得诸法唯识之理,中间有一个必要的过程,就是要修习瑜伽止观。

  《解深密经》是大乘唯识宗的重要据典[2],其解释大乘佛法境、行、果的深义,它的思想教义是以抉择的形式组织,对大乘经典的义理凡属深奥隐秘的都加以解释决定。在“离言自性”的基础上安立言说,以“胜义谛”,提出唯识佛法的真理性标准。

  《解深密经》的正宗七品的全文在《瑜伽师地论》[3]中被整篇引用,《成唯识论》[4]也一再引用此经,因而明确的显示了本经在印度是瑜伽行派重要的依据经典;汉译后,唯识宗依《解深密经》的〈无自性相品〉,分判释迦如来的一代教法为有、空、中道的“三时教”,并依〈心意识相品〉及〈一切法相品〉以“三性”说及“唯识说”成为我国法相唯识宗的根本教义;更在〈分别瑜伽品〉中全面的开示了“大乘瑜伽止观法门”。

  (二)、“止观”的修习与“瑜伽行”的义理关系

  “瑜伽”的本来字义是“连结”,后来引伸为“将心连结于一境”的修行。瑜伽原来是印度各宗教所共通修行的实践方法之一;然而,在大乘佛教中,特别称弥勒、无著[5]菩萨系统的学派为“瑜伽行派”以别于龙树、提婆[6]菩萨系统的“中观派”,这应该有特殊的意义。[7]《瑜伽师地论释》解释“瑜伽”的词义时认为:谓一切乘的境、行、果等诸法,并有方便善巧相应的义理,故称为“瑜伽”。[8]

  相应是与境、行、理、果、机相应。相应于法,就是“随顺于法”。由此,则须注意“法随法行”,或略称为“随法行”的意义了。随法的“随”,从“随行”可转成“瑜伽”(相应);而“随法行”是以“随入止观为体”,所以,“止观的修习”也可称为“瑜伽行”[9]。

  在“原始佛教”[10]时期,基本的修禅(瑜伽)方法是,不净观与数息观,这两种观合称为“二甘露门”。到了“部派佛教”[11]诸“譬喻师”或“瑜伽师”所传出的“禅经”,譬如僧伽罗叉[12]的《修行道地经》、鸠摩罗什法师[13]编集众家禅要的《坐禅三昧经》、佛陀跋陀罗[14]所传的《达磨多罗禅经》等,都以“五门禅”(五停心观)为主。而大乘瑜伽师更发展成“四种所缘境事”。[15]这是从部派佛教时期“瑜伽师”的瑜伽行纲要开展至大乘“瑜伽师”的瑜伽行纲要的演变讨论“止观”和“瑜伽行”的意义了。

  (三)、止观与唯识思想

  学人在修习止观时所产生的内观世界与“万法唯识”的缘起观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分别瑜伽品〉谈到这个问题时说:

  世尊!诸毘钵舍那三摩地所行影像,彼与此心,当言有异?当言无异?佛告慈氏菩萨曰:善男子!当言无异:何以故?由彼影像唯是识故。善男子!我说识所缘,唯识所现故。[16]

  圆测法师[17]在他的《解深密经疏》讲到这个影像是什么的“影像”时,有三种解释:举观问定所缘、举定问观所缘、双问止观所缘影像。有的则解释是包括“有分别影像”与“无分别影像”的。但是,圆测法师有作这样的问答:

  问:如何此中唯说毘钵舍那所缘境界?答:前段中说,止唯缘心,观缘诸境。乘前起问,故不论止 。

  问:此应言所缘境界与观同异,如何乃言与心一异?答:心相应故,亦说名心,如唯识言,故不相违。[18]

  二、依经述说大乘瑜伽止观

  (一)、瑜伽止观的依住和所缘境事

  1、瑜伽止观法门的依住

  不管修行那个法门,必须要明了这个法门的所依和所住。因为没有所依,就不能真实的去修习;同样,不知所住,修则无得。当说到学人在修习大乘瑜伽止观法门的依、住时,在《解深密经·分别瑜伽品》卷六中,释迦牟尼佛告诉弥勒菩萨:

  慈氏菩萨问佛:菩萨何依?何住?于大乘中修奢摩他、毘钵舍那?

  佛告慈氏菩萨:善男子当知,菩萨法假安立及不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愿为依、为住,于大乘中修奢摩他、毘钵舍那。[19]

  世出世间的一切诸法,它的本质是离相绝言的,圣者以圣智圣见证到离言法性后,为了方便没有觉悟的有情,假立名相,以便让他们明了法性。学人在修习瑜伽止观时不但要依法假安立的“三藏十二部经典”,还得住于“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无上菩提大愿,不然就难以修习大乘瑜伽止观法门。其实,这也是修习任何一个法门的首要条件。

  2、瑜伽止观法门的所缘境事

  大乘瑜伽止观是能缘,凡是能缘,必定要有所缘的境事,修习大乘瑜伽止观法门所缘的境事,共有四种:

  如世尊说四种所缘境事:一者有分别影像所缘境事;二者无分别影

  像所缘境事;三者事边际所缘境事;四者所作成办所缘境事。[20]

  那么,在这四种所缘的境事中大乘瑜伽止、观各个所缘的境事是什么呢?如下图:

  行者对于由听闻正法所得来的,或由教授教诫所得来的,以及分别所得的所知事的同分影像,在实践止观时观察拣择,普遍的分别寻求、伺察。但这个同分影像不是自身的实相,而是能缘心上所变现的一种状态。对于所取影像相,以止观的实践,寂静内心的躁动,使心安然的稳定下来,不再作其它的所缘,就能获得最究竟的圆满。

  (二)、求善大乘瑜伽止观的方法与随顺作意

  1、求善瑜伽止观的方法

  怎么样在四种所缘的境事中能够求善大乘瑜伽止观呢?在佛陀法假安立的“十二分教中”。能够好好的听闻、善意的接受,并且善巧的思维,就能够对于法性通达无碍。此后,在寂静的地方,专心一意的如理思惟,使心安住一境,生起身心方面的轻安是为求止;求止后,将身心方面的轻安为修观的所依,依此前进,则可善观。如经中所说:

  如我为诸菩萨所说法假安立:所谓契经……论议。于此善听、善受,言善通利、意善寻思、见善通达。即于如所善思惟法,独处空闲作意思惟。复即于此能思惟心,内心相续作意思惟,如是正行多安住故,起身轻安及心轻安,是名奢摩他。如是菩萨能求奢摩他;彼由获得身心轻安为所依故,即于如所善思惟法内三摩地所行影像,观察胜解舍离心相。即于如是三摩地影像所知义中,能正思择,最极思择,周遍寻思,周遍伺察,若忍、若乐、若慧、若见、若观,是名毘钵舍那。如是菩萨能善毘钵舍那。[21]

  2、瑜伽止观的随顺作意

  行者以三摩地所行影像为所缘境,心不外驰,没有散乱,还没有得到身心方面的轻安,又该怎样的去作意思维呢?因为,在没有得到身心方面的轻安,虽然作意思维,不能求善大乘瑜伽止观。所以,佛陀告诉我们:

  非奢摩他作意,是随顺奢摩他胜解相应作意。……未得身心轻安,于如所思所有诸法内三摩地所缘影像作意思惟,……非毘钵舍那作意,是随顺毘钵舍那胜解相应作意。[22]

  (三)、瑜伽止观的同异及心境的一异

  大乘瑜伽止观都名为“道”,那么止道与观道之间,究竟是同一,还是有异相差别?大乘瑜伽止观,不可说它绝对是同,也不可说它绝对是异,它们之间是没有说同异可分。为什么这么说呢?内三摩地所行影像,是观的所缘境,它是由止来摄持的,当知摄持就是心,上面已经说过心是“定”的,定所摄持的心,是所取相而不是能取心。定道所缘的心,所以又说为观的所缘境,是显示止观相应俱转而不即不离的。换句话说,观的所缘境,就是止所摄持的心;止所摄持的心,就是以观的所缘境为疏影像的。[23]

  有相、寻求、伺察等观在三摩地所行影像,与观的能缘心,应当有差异,还是没有差异呢?观三摩地所俱的所行影像与观的能缘心体没有差别。这个观的三摩地所行影像,不是外在的实境,而是内在的“唯识”。因为这是:“识所缘,唯识所现故”。心是能缘,境是所缘,如果三摩地中所行的影像与能缘的心没有差别,就不应该有能所的差别,为什么此心还能缘取此心呢?佛陀在经中告诉我们:

  此中无有少法能见少法:然即此心如是生时,即有如是影像显现。如依善莹清净镜面,以质为缘还见本质。而谓我今见于影像,及谓离质别有所行影像显现。如是此心生时,相似有异三摩地所行影像显现。[24]

  定境中的能所取是这样,那不在定境中的散位有情,不由功用自性住心所缘的色等影像,与此能缘的心,是不是也没有差别呢?也是没有差别的。这是由于凡夫,出发于颠倒错误的认识,对于缘色等心自所变似的影像境,不能如实的了知唯识所现,得到的误解,以为离开心识外,有一个真实的外境的存在,之所以执著是心外实有的外境界,生起贪著而没有舍离的念头了。

  (四)、瑜伽止观的所修差别与种类差别

  三摩地所缘的境相很多,当学人在实践时齐于那种修止观呢?若于定心所摄的相续作意,只思维它的有分别影像—心相[25],就是一向修观;若于定心相摄的相续作意,只唯思惟它的无分别影像—无间心[26],就是一向修止。止观在那种程度方可和合俱转呢?能够正确的思维心的一切境性[27],就是止观和合俱转。瑜伽止观有很多不同的种类差别,下面分别说明:

  1、止的种类差别

  瑜伽止观中的止,有三种不同的种类差别:第一类有三种,第二类有八种,第三类有四种,就此止的种类差别,如经所说:

  即由随彼无间心故,当知此中(奢摩他)亦有三种;复有八种:谓初静虑乃至非想非非想处,各有一种奢摩他故;复有四种:谓慈、悲、喜、舍四无量中,各有一种奢摩他故。[28]

  由于止随逐三观,内心相续,一直没有间断。按常理,止观的次第是先修止后修观,观是由依止而生的,既有能依的三观,就有了随有相观的有相止、随寻求观的寻求止、随伺察观的伺察止;色界的四静虑与无色界的四无色定(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各有一止,共成八止;慈、悲、喜、舍的四无量心中,各有一止,共有四止。因此我们知道大乘瑜伽止观中止的种类差别,有三类十五止。

  2、观的种类差别

  上面明确的说明了止有三类十五种,那么观呢?对于观的种类差别,佛在〈分别瑜伽品〉中说:

  毘钵舍那略有三种:一者有相毘钵舍那;二者寻求毘钵舍那;三者伺察毘钵舍那。[29]

  在这里,我们知道观种类差别三种,在此略作说明:(1)、有相观:相是有分别影像境,就是纯粹的、唯一的以四种所缘境事中的有分别影像为所缘境。有相观是从似法似义的境上立名的;(2)、寻求观:以闻思修的三慧,遍于彼法彼义没有善解了的一切法中,为善解彼法,了达彼义,再进一步的对彼作意观察,谛审思维,故名寻求观;(3)、伺察观:以修所成慧,遍于彼义已善解了的一切法中,为求于彼善巧证得极解脱的关系,更进一步的对彼作意观察,谛审思维,由于作意思惟的能力,解决障蔽,而得解脱。

  (五)、瑜伽止观的依法总别

  众生的根性有利有钝,佛陀慈悲,利钝全被。学人在修习大乘瑜伽止观法门的时候,就有了依法、不依法差别。这两种根性在佛经中通常分为“随法行”和“随信行”。佛陀在经中就大乘瑜伽止观的依不依法说:

  若诸菩萨随先所受所思法相,而于其义得奢摩他、毘钵舍那,名依法奢摩他,毘钵舍那;若诸菩萨不待所受所思法相,但依于他教诫教授,而于其义得奢摩他毘钵舍那。谓观青瘀及脓烂等,或一切行皆是无常,或诸行苦,或一切法皆无有我,或复涅盘毕竟寂静,如是等类奢摩他、毘钵舍那,名不依法奢摩,他毘钵舍那。[30]

  学人在修习大乘瑜伽止观时,依其前面所修的闻慧所受、思慧所思的五法相,且于法相所诠的义理修习而得止观,是为依法止观,这也是随法行的利根众生;不能假籍闻慧所受、思慧所思的五法相修习,而要依靠别人的教导去行,如观青瘀及脓烂等外相,才能了知无常、苦、空、无我等法,方得止观,是为不依法止观,这也是随信行的钝根众生所行。

  下面谈谈大乘瑜伽止观的缘法总别。在经中佛陀告诉大家:

  善男子!若诸菩萨缘于各别契经等法,于如所受、所思惟法,修奢摩他、毘钵舍那,是名缘别法奢摩他毘钵舍那;若诸菩萨即缘一切契经等法,集为一团、一积、一分、一聚作意思惟:此一切法随顺真如,趣向真如,临入真如,随顺菩提,随顺涅槃,随顺转依及趣向彼,若临入彼。此一切法,宣说无量无数善法。如是思惟修奢摩他、毘钵舍那,是名缘总法奢摩、他毘钵舍那。[31]

  缘别法就是对佛陀所说的十二分教中,一一获得正确的认识,由于各别了知诸法的法相,于是如所受持、如所思维的修习止观;总法是将佛陀的一切经典教义,总集起来加以作意思维,审虑观察。

  大乘瑜伽止观的缘法总别还有大、小、无量的区别,对此佛陀在〈分别瑜伽品〉中告诉弥勒菩萨:

  善男子!若缘各别契经、乃至各别论义,为一团等作意思惟,当知是名缘小总法奢摩他、毘钵舍那;若缘乃至所受所思契经等法,为一团等作意思惟,非缘各别,当知是名缘大总法奢摩他、毘钵舍那;若缘无量如来法教,无量法句文字,无量后后慧所照了,为一团等作意思惟,非缘乃至所受所思,当知是名缘无量总法奢摩他、毘钵舍那。[32]

  以闻慧的所缘境(十二分教),实践止观行,因所缘的对象,有所局限,范围不大,因此为“小”;以思慧缘所缘法,实践止观行,它是将十二分教总摄思维,所缘的对象范围很广,因此为“大”;以修慧的所缘境,实践止观行,修慧的所缘境,依于闻思的境界而缘。它离于闻思的境界而缘,范围更加广泛普遍,不为闻思所限,“无量”宽广。

  (六)、瑜伽止观的位次诸相

  1、总法止观的五因五果

  瑜伽止观行者需要具备集总修、无相修、无功用修、炽盛修、无喜足修的五个条件,才能获得总法止观。也可以说,以上面的五修为因,才能得到下面的五种殊胜妙果:

  善男子!由五缘故,当知名得:一者于思惟时,剎那剎那,融销一切粗重所依;二者离种种想,得乐法乐;三者解了十方无差别相无量法光;四者所作成满相应净分无分别相,恒现在前;五者为令法身得成满故,摄受后后转胜妙因。[33]

  就五因五果的因果关系:真谛三藏[34]是次第配合的,修一因得一果;《大乘庄严经论》[35]里面认为:五果中的前二果是修“止”所成,后面二果是修“观”所成,最后一果是止观俱修而成。实际上,地上的菩萨,每地都是定慧圆修的,五果都是止观俱成;只是《大乘庄严经论》的侧重点不同罢了。

  2、总法止观的所得通达

  在怎么样的位次,才能正式的通达、得到总法止观呢?从菩萨十地中,最初的极喜地到佛果,每地都是通达总法止观;从第三发光地到佛果,都可得到总法止观;地前初发心人菩萨,能够在总法止观随顺修学,作意思维,也是难能可贵的[36]。

  3、总法止观在寻伺等三摩地

  寻伺是心所法中属于不定的两个心所,依它的体说,并以思慧的一分为自体;依它的用说俱以安不安住身心分位的所依为它的业用;假使他们对“意言境”予以深度的、细致的伺察,是伺的相貌,不加深刻的分别,只是粗显的寻求,是寻的相貌[37]。总法止观在寻伺等三摩地中地位,如经所说:

  于如所取寻伺法相,若有粗显领受观察,诸奢摩他、毘钵舍那,是名有寻有伺三摩地;若于彼相,虽无粗显领受观察,而有微细彼光明念,领受观察诸奢摩他、毘钵舍那,是名无寻唯伺三摩地;若即于彼一切法相都无作意。领受观察诸奢摩他毘钵舍那。是名无寻无伺三摩地。……若有寻求奢摩他、毘钵舍那,是名有寻有伺三摩地;若有伺察奢摩他、毘钵舍那,是名无寻唯伺三摩地;若缘总法奢摩他、毘钵舍那,是名无寻无伺三摩地。[38]

  为什么在这里用寻伺等三地分别止观呢?这三地如以三界九地分别:欲界的五趣杂居地及色界初禅的离生喜乐地,不论是定还是生,都名有寻有伺三摩地;欲界及初禅的静虑中间,初禅与二禅的静虑中间,不论是定还是生,都名无寻唯伺三摩地;从二禅的定生喜乐地乃至到非想非非想处地的几地,都名无寻无伺三摩地。

  4、瑜伽止观的三相

\

  (1)、止观的止相:如果内心产生掉举与昏沉,或者还没有生起的时候,以无常、苦、不净等可厌法来作意思维,使它们得以息灭消除,并且心念相续,是为“止”相[39]。

  (2)、止观的举相:若果内心沈没,或者是在内心还没有沈没的时候,在观佛的相好、三宝的功德、菩提心的胜利等可欣法作意思维,并且心念相续作意,是为“举”相[40]。

  (3)、止观的舍相:若果做到上面的几个方面,完成于一向以来专修的止观二道,或者止观二道同时和合俱转。如果在修二止观时,已将二随烦恼解决了,其心已能平等运转的话,就不在加功用行了,是为无功用作意及心任运转中所有作意,是为“舍”相[41]。

  (七)、瑜伽止观所摄定及因果作业

  1、瑜伽止观所摄定

  学人在修习止观的三摩地—定,是很多的,大乘瑜伽止观法门中,不论是声闻、菩萨、如来所修的无量定,没有一个不是它所摄的。佛在〈分别瑜伽品〉中说到:

  佛告慈氏菩萨曰:善男子!如我所说无量声闻、菩萨、如来,有无量种胜三摩地,当知一切皆此所摄。[42]

  2、瑜伽止观的因果

  以什么样的因才能修大乘瑜伽止观法门呢?佛陀在〈分别瑜伽品〉中说:

  此奢摩他、毘钵舍那以何为因?善男子!清净尸罗,清净闻、思所成正见,以为其因。此奢摩他毘钵舍那以何为果?善男子!善清净戒、清净心、善清净慧以为其果。[43]

  大乘瑜伽止观法门,以严持清净的戒行,清净的闻、思所成的正见为因来修,由戒才能生定,有正见才能有正确的思维,如此才能成就所愿;由前因获得善清净戒、善清净心、善清净慧的如实果报。除了这正所得的果之外,一切声闻及如来等所有世间及出世间一切善法,都是止观所得果。

\

  3、瑜伽止观的业用

  能知的心识去认识所知的诸有漏法时,本应了解它的如幻如化非有似有的,但因有漏的相分力,使能见的见分失去这种力用,而且由无明蒙蔽的因缘,不特不能了知有漏的色心等法,是如幻非有,反而妄执它有实在的自体;前六识对各自所缘的相分,本可了知它的如幻非有的,但因第七末那识恒长时间的有我痴、我见、我爱、我慢与它相应的关系,所以就影响到前六识的认识不清,妄执自所缘的境相有实在的自性,因此就产生了“相缚”及“粗重缚。

  瑜伽止观的殊胜业用在于能够解脱心识方面所生起的相缚及粗重缚。佛陀在〈分别瑜伽品〉中说:

  世尊!此奢摩他、毘钵舍那能作何业?善男子!此能解脱二缚为业,所谓相缚及粗重缚。[44]

  相缚和粗重缚能够使众生系缚在生死大海里不能出离,如要挣脱这两根强有力的绳索的系缚,唯有勤修无漏、出世的解脱道。而大乘瑜伽止观法门无漏清净,所以只要正确的去修就能解脱二缚。

  (八)、瑜伽止观能证菩提的过程

  行者修习瑜伽止观的目的是为了求得无上正等正觉。所以,在不断的实践中,完成止观行,依此止观正道精勤于行,证的无上正觉。因此,经中说:

  善男子,若诸菩萨已得奢摩他、毘钵舍那,依七真如,于如所闻所思法中,由胜定心,于善审定,于善思量,于善安立真如性中,内正思惟……以楔出楔方便,遣内相故,一切随顺杂染分相皆悉除遣。相除遣故,粗重亦遣。永害一切相粗重故,渐次于彼后后地中,如炼金法陶炼其心。乃至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又得所作成满所缘。[45]

  修学瑜伽止观的行者已得止观后,依止七种真如(流转、相、了别、安立、邪行、清净、正行真如),对于过去所听闻、所思维的法中,由殊胜的止观的定心,使闻、思、修安立在真如性中,内正思惟。依七种真如的正思惟,在能观的心上,一切所执受等的细相现行,皆能弃舍,那散心位上的一切粗相,或一切染污所现的粗相,以及欲界下地所现的一切粗相,也就弃舍了。对于细相,经中谓:

  言细相者:谓心所执受相,或领纳相,或了别相,或杂染清净相,或内相,或外相,或内外相,或谓我当修行一切利有情相,或正智相,或真如相,或苦、集、灭、道相,或有为相,或无为相,或有常相,或无常相,或苦有变异性相,或苦无变异性相,或有为异相相,或有为同相相,或知一切是一切已有一切相,或补特伽罗无我相,或法无我相。[46]

  经中所说的细相共有二十二种,对于这二十二种现行的细相,加行位上的菩萨,依七种真如来排除掉。因为能够如理作意,安住在胜定中,久久修习,就可随意入定—即多住。既能多住,不论在什么时候修习止观,都能从五系、五盖、五散乱中善修治心。从是已后,于七种真如,有七种各别自内所证通达智生,名为“见道”。

  瑜伽行者在见道位之前,获得止观行,已得四中所缘影事中的有分别影像所缘及无分别影像所缘。现在得到见道,再证得第三事边际所缘镜。次后,在十地位中修学,就是对前面的三缘,加以数数作意思维,使能缘的观智逐渐增长,所缘的妙境逐渐显现,是为“修道”。

  菩萨在定中发出一切法的无分别智,以此出世的无分别智,以楔出楔,除谴三摩地细粗内相,一切随顺杂染分相皆悉除遣。除遣杂染分相的缘故,一切粗重相也得以遣除。在进入见道时,于初地中,永远的断除相及相粗重的二缚,就能的渐次的于彼后后的诸地中,如陶炼生金的方法来陶炼自己内在的心,乃至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又依此位,更得第四所作成满所缘。

  三、瑜伽止观与生活

  生活中,所有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我们的心识显现的,在它们的生起上,心识的影响力是最强大,也是最重要的因素,因为,这一切都是“识所缘,唯识所现”的缘故。在唯识学上称它为“万法唯识”,就是基这个原因,从中也说明了“识”在我们的生活中的主导性和重要性和。如果识是染污的就会引起烦恼痛苦,导致生命在生死六道中的轮转;假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学习佛陀的解脱法门,有如众多法门中的大乘瑜伽止观法门,就可以“转染成净”,得到生命中的解脱。在《唯识二十论》说:

  安立大乘三界唯识,以契经说三界唯心。心意识了名之差别。此中说心意兼心所,唯遮外境不遣相应。内识生时,似外境现……此中都无少分实义。[47]

  又在《成唯识论》卷七说:

  云何应知,依识所变,假说我法,非别实有,由斯一切唯有识耶。颂曰︰是诸识转变,分别所分别,由此彼皆无,故一切唯识。[48]

  诸识的自体转变为分别的见分、所分别的相分,离开了诸识所变的能取与所取,就没有任何实我实法的存在,因为外在的一切都是由内在的心识所变现出来的。在现实中,我们能够认识和修学大乘瑜伽止观法门,由于止观定慧的力用功德,则得无余依涅槃和圆满最极清净妙瑜伽道。

  (一)、瑜伽止观得无余涅槃依灭受

  通达一切法的寂灭性,离开烦恼而得内心的解脱,名为“涅槃”。但由前生惑业所感的果报身还在,尚有所余,是为“有余依涅槃”;烦恼断尽而果报身亦灭,不再有物我、自他、身心的拘碍,了无所余,是为“无余依涅槃”。证入无余依涅槃的圣者,一切相应的诸受,没有余剩的永远灭尽。对此,佛在经中告诉我们:

  于无余依涅盘界中,一切诸受无余永灭。何等诸受于此永灭?……有二种受无余永灭:一者所依粗重受;二者彼果境界受。[49]

  所依粗重受当知有四种:一者有色所依受;二者无色所依受;三者果已成满粗重受;四者果未成满粗重受。[50]

  果已成满受者,谓现在受。果未成满受者,谓未来因受彼果境界。受亦有四种:一者依持受,二者资具受,三者受用受,四者顾恋受,于有余依涅盘界中,果未成、满受,一切已灭。[51]

  或复彼果已成满受,又二种受一切已灭。唯现领受,明触生受。于无余依涅槃界中般涅盘时此亦永灭。[52]

  (二)、修瑜伽止观得圆满最极清净妙瑜伽道

  修学大乘瑜伽止观法门的行者能够如理思维,如思所修,勇猛精进,就能得到最胜圆满、最极无上、清净无漏、甚深微妙的瑜伽道。所以,为了证信,佛陀特别的在经中告诉大家:

  吾已为汝宣说圆满最极清净妙瑜伽道,所有一切过去、未来正等觉,已说当说皆亦如是。[53]

  二乘所修的的圣道,虽然能够断除烦恼障,不能断除所知障,不是究竟的圆满,修学瑜伽止观法门大乘菩萨,能够断除二障,究竟圆满;因为是究竟的圆满,一切的有漏法已经断除,当然这是“无漏清净”了;大乘菩萨所修瑜伽止观道,由此也就甚深微妙,最极无上了。

  四、结 语

  《解深密经·分别瑜伽品》里面佛陀所讲的大乘瑜伽止观,是针对一个已经发生的问题,告诉我们怎样的去分析和认识;一般的止观,则不一定要问题发生后再去面对这个问题去修止观;所以说,唯识学中的大乘瑜伽止观法门是比较合乎现代潮流的一个止观法门。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心识在此环境氛围中,由于能、所缘境的关系,不断的产生许多问题。而所产生的这些问题,却不知道该如何去解决。在我们来说,不可能先花很多时间去实践修行,然后再去面对所产生或者是还没有产生的诸多问题。

  从一般的止观来说,要花很大的工夫、一定的时间去实践修行,然后再面对环境中的诸多问题;而在《解深密经·分别瑜伽品》中佛陀告诉我们的大乘瑜伽止观则不同,它告诉你道理、方法,面对现实,从现实中真实的去修,这也是一个比较适适合所有众生的修行法门。

  由于对唯识佛法的认识和时间等诸多问题的原因,对于大乘瑜伽止观法门的方方面面的遗漏很多,只得在今后的研习实践中来补充了!也许,在这篇论文中会存在着很多不到的地方,望方家不吝指出,以补不足!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心经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