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公元一九八二年十二月廿三日
地点:彰化县政府大礼堂
对象:法师、护法信徒(弟子依空记)
一.人间凡夫的情爱二.人间圣贤的情爱
三.人间罗汉的情爱四.人间佛陀的情爱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信徒:
我们前天讲的是“谈天说地”,昨天讲的是“谈你说我”,今天佛学讲座所要讲的题目是“谈情说爱”。
一般人对于这个题目,总觉得很好奇;因为,大家以为只有男女的情爱才叫做“谈情说爱”。其实,不一定只有男女的情爱才叫做情爱,父子、母女之间的亲情,朋友之间的友情,同胞之间的袍泽之情都是情爱。
爱的世界很广阔,我们不但爱人类社会,譬如爱父母、爱朋友、爱国家……等,我们也爱植物,比如陶渊明爱菊花,周敦颐爱莲花,现在的蒋纬国将军提倡“梅花运动”,要大家爱梅花等。还有人喜欢动物,养猫、养狗、赛鸽。甚至有人喜欢矿物,收集各种奇石异物作为赏玩;更有人集邮、集火柴盒。爱慕有情众生固然是一种情爱,喜爱无情的草木也是情爱。
常常听到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人类从何处而来的?’,佛经里面便告诉我们:“人是从爱中来的!”经上说:“爱不重,不生娑婆”,又称我们人类是“有情众生”,可知人是有情感有情爱的生命,爱,是生命的根源。
有的爱是属于“染污”的爱,有的爱属于“纯洁”的爱,有的爱是“占有”的爱,有的爱是“奉献”的爱。“爱”究竟像什么呢?从坏的方面说,爱如绳子,会束缚住我们,使我们的身心不得自由;爱似枷锁,会困锁住我们,使我们片刻不得安宁;爱有时如盲者,陷身黑暗之中而浑然不知;爱又像刀口上的糖蜜,为了贪尝那一点点甜味,而可能有破舌丧命的危险;爱更像苦海,所谓“爱河千尺浪,苦海万重波”,它可以使我们在苦海里倾覆灭顶。
从好的方面讲,爱是牺牲、是奉献,爱是鼓励、是慈悲。对大众而言,总希望被人所爱,喜欢获得别人的感情。但是有一些人,他们则喜欢发挥自己的爱心,去爱社会上的大众。可是,爱,有时候是很容易出问题,因为“爱”与“恨”是对难兄难弟,几乎是形影不离的。爱得不好,会成为恨,因为社会上一般人所讲的爱,往往仅限于男欢女爱,而不能进一步将爱扩充为民胞物与的襟抱,将爱升华为爱护一切众生的慈悲。今天,我想分四个层次来跟各位讲人间的情爱。
一.人间凡夫的情爱
所谓凡夫的情爱,往往是狭隘的、有限的,凡夫的情爱是占有的、有相的。人间凡夫的情爱,有时候会产生许多的问题,归纳其原因,大概有下面几种:
(一)爱的对象不对
看到自己喜欢的人,动起爱慕的念头,是人之常情,但是爱慕的对象不当时,不但不能增加幸福,反而凭添烦恼。譬如对方已经使君有妇、名花有主,还苦苦追求,只有造成悲剧。况且感情是双方面的事,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是无法勉强的。用情的程度也应该当浅则浅,当深则深,如果陷溺太过,难免会遭致没顶的结果。
(二)爱的观念不对
有的人以为家财万贯便能买到别人的情爱,有的人以为身分不相称、门户不相当便不能交往,这些都是错误的观念。拿男女情爱的例子来说:像过去的婚姻,一定要有多少聘金才能来作媒,才能谈论婚嫁;或者在谈情说爱的时候,总考虑到对方的身份、家世、品貌、学历、职业,列出许多条件来。像这种有条件的爱,已经成为一种物质层次的爱,而不是真正的爱情,因为真正的爱是不讲求条件,完全付出的。
(三)爱的方法不对
有的人以为可以三妻四妾、金屋藏娇,享尽齐人之福,这是个人享乐的私爱。有的人对于心爱的人,纵然有错失,也不加以指正,而自己讨厌的人则百般加以挑剔,眼睛彷佛蒙上了一层阴翳,不能明白地看清对方的真正面目,因此有人说:爱情是盲目的。我们应该有“爱而知其恶,恶而知其善”的认识,才能真正发挥爱的功用。
过去有一则警人的故事:有一个富翁非常宠爱他那独生子,舍不得让孩子吃半分苦,衣服是服侍者穿的,饭是一瓢瓢餵着吃的,像这样一直娇生惯养到三十岁,这孩子要什么有什么,一切都不劳动手,什么事都不做。一天,富翁过五十大寿,特意请了一个星象家来算命,这一算,才知道富翁阳寿是八十岁,而儿子只能活到六十二岁,这下糟糕了,富翁还来不及替儿子伤心,儿子已经呼天抢地的哭起来了:
‘爸爸呀!你只能活到八十岁,那时我才六十岁,还有好几年要活;那时你已经到棺材里睡觉了,谁来养活我呀?我怎么穿衣服吃饭呀?’
父母错误的溺爱,反而害了子女一生;父母鼓励的爱,却能给予子女莫大的力量,对人生作下正确的抉择。二十几年前,现在在西来寺住持的慈庄法师决定出家的时候,她的父母一面流泪一面含着微笑看她完成剃度。为什么她的父母会悲喜交加、又哭又笑呢?晶莹的泪珠之后,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呢?在当今的佛教界,有很多大学生发心出家,知识青年献身佛教已经不算稀有的事了。但是在二十多年前,台湾佛教界风气尚且闭塞未开的时候,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青年投身到佛教里,的确是很难的。她的父母对他有骨肉父子的感情,希望子女永远能承欢自己的膝下,但是他们之间更有道情法爱。做父母的,在微笑与眼泪之间,别有一番深刻的意义。
其实,佛教并不反对正当的男女之爱、夫妻之情的。只是,现在社会上一些男女青年谈恋爱,已经成了胡乱之爱──从可贵的男女之爱演变成惹事生非的乱爱,这种现象是很不好的。
有人说,情爱一场,在法国是一出喜剧,在英国是一出悲剧,在义大利则是一出歌剧;如果在美国,现在的情爱已成为一场闹剧,而情爱如果在我们中国,以我从旁观察,则是一场丑剧。
为什么我们现代社会的情爱是一场丑剧呢?大家从报纸上可以看到许多怵目惊心的报导,情爱的结果不是毁容就是伤害、毒杀,制造了很多骇人听闻的丑陋事端。我看到这许多丑陋的事情发生了,总不禁慨叹:唉!众生实在不懂得情爱。
所谓情爱,我们姑且不必讲到牺牲、奉献,但至少在情爱里面彼此不能伤害到对方。《战国策》里,乐毅说了句话:‘君子绝交,不出恶声;忠臣去国,不絜其名。’一个君子,如果与人绝交了,不说对方的坏话;忠贞之臣离开了国家,亦不解释自己的高洁之名。同样地,有情人能成眷属,固然很好,如果不能,也要像君子一样,好聚好散,不必翻脸成仇。一旦情感破裂了,彼此和和气气地离开,怎么忍心把自己过去曾经一度那么热爱过的人,憎恨地丑化他、伤害他,甚至摧残他,这又是何苦呢?
有人说,青年人谈爱情的时候,爱情是挂在嘴上,说说而已;中年人谈爱情的时候,爱情在身上、在手上;老年人谈爱情的时候,爱情是放在心上,刻骨铭心。由此可知,对爱的体会是随着年岁的增加而日趋成熟的。一般说来,凡夫的情爱是从红颜到白发,从花开到花谢,比较贪恋于男女之欢。如果情爱能够随着我们人格的递增而日益提升,随着道德的长进而日臻纯净,那么凡夫的情爱也会愈来愈升华,从爱自己,乃至自己的父母眷属,进而爱世界人类。
二.人间圣贤的情爱
人间的圣贤,他们有没有感情?有没有情爱?他们的情爱跟人间凡夫的情爱是不是一样呢?我举几个例子,来跟各位讲人间圣贤的情爱:
(一)为国忘己
大禹是我们古代的贤者,当时天下的老百姓正受着洪水的灾害,他奉命治水,解除天下苍生的痛苦。十三年在外督导,三次经过自己的家门而不进去探望亲人,那是因为他时时想到老百姓正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忘掉了自己的私情私爱。这种为国为民而忘记自己的精神,给我们后代子孙留下了一个典范。
在战国时候,屈原是楚怀王身边的重臣,因为怀王听信小人挑拨离间的话,便渐渐疏远了屈原,甚至将他放逐。可是屈原仍旧热爱他的国家,忠心耿耿地希望祖国能够走上强盛之路,因此,虽然不见信于君王,却不改其忧国忧世的忠贞,他最后甚至投汨罗江而死。我们从他留下来的许多感人肺腑的爱国辞章中,可以感受到屈原那一股不可屈侮的爱国情操,他宁愿以身殉国,也不求自己苟活。这种情爱,就是一种牺牲忘己的情爱。
宋朝的爱国诗人陆放翁,身经南、北宋的变乱,在他临死的时候,对他的子孙说:“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这种对国家的情爱,也是一种感情的升华。
(二)为众无己
佛陀的堂弟摩诃男将军,是迦毗罗卫国的守城大将。当城被敌军攻破时,他向敌军说:‘不要杀害我的百姓,现在只要请你们等一下;等我沈到水底再浮起来时,你们才开始杀我的人民罢!’敌军的统领──凶恶的琉璃王说:‘反正你们难逃一死,好吧!就答应你最后的一个愿望。’摩诃男就沈到水里面去了,时间过去很久都没有浮上来,琉璃王很纳闷,于是派部下潜到水里去看个究竟。原来摩诃男把头发绑在水底的树上,永远也不会上来了。他为什么把自己沈溺在水中呢?是为了有更多的时间让城里的民众可以逃亡。像这种为老百姓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的大无畏的爱,心也是一种高超的情爱。
人间的圣贤,有的为了爱国家爱众生而献出了他们的生命;有的为了追求真理而奋不顾身,下面我们来谈谈为法忘却自己安危的圣贤情爱。
(三)为法献己
在佛教里,有“佛教的孔子”之称的唐三藏玄奘大师。他为了到印度去求学佛法,需经过八百里的沙漠。行经途中,马所运载的水忽然都倾倒流失了。在沙漠中,如果没有水必然是死路一条,然而他忍受种种饥渴的煎熬,发出坚宏的誓愿:“宁向西天一步死,不往东土一步生。”这种对真理追求的热忱,也是一种可贵的情爱。
我们看看日本人穿的和服,和中国的服装很相似;房舍的建筑方式,也和中国房子相彷佛;甚至吃饭用的碗筷也都是中国式的;日本的文化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旁支别脉。当初是谁将中国文化传扬播种于日本的呢?那就是唐朝的监真大师:监真大师是我故乡扬州的先贤前辈,当他发愿到日本弘扬佛法时,前后共经过了七次的努力,费了十二年的时间。有一次失败,被官府捉拿回来;又有一次,在路上遇到强盗土匪,被洗劫一空;以后又遇到台风巨浪,半途折回;甚至,被自己的徒众出卖了,如此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在第七次到了日本。那时,他已六十多岁,双目也瞎了。但是,他仍然不改初衷说下如此感人的话:‘为大事也,何惜生命?’为了完成弘扬佛法、普渡众生的大事,他不惜自己区区的生命。像这种探求真理的热忱、弘扬佛法的悲愿,也是从情爱之中升华起来的。
(四)为孝尽己
佛教中的大孝子目犍连尊者为了营救在地狱中受苦的母亲,出生入死,竭尽心力,因此而使佛陀启说了盂兰盆经救倒悬报亲恩的法门,不仅自己的生身父母得度,众生父母也因此得以救拔,这种孝行是一种情爱的伟大转化。
北齐时代的道济禅师,一头挑着万卷的经书,一头挑着年老失明的母亲,到处弘扬佛法。有人要帮忙他照顾老母亲,他就婉转地拒绝说:
‘这是生养我的母亲,不是你们的母亲,应该由我来照顾她的生活起居。’
唐朝的陈尊宿,道风高迈,得法于黄檗希运禅师,事亲至孝,自己编织蒲鞋来孝养母亲,因此人人尊称他为陈蒲鞋。
佛门中有许多感人肺腑的孝行,这种反哺报恩的孝行,是人类至真至善的感情,也是一种情爱的高度显扬。
(五)爱徒如己
下面我要和各位谈谈古德们为了教育子弟,运用各种的善巧方便,付出无比的心血所产生的师徒之爱。
《论语》上记载:孔子的弟子颜回去世的时候,孔子伤心欲绝地说:‘天丧我也!天丧我也!’孔子的眼泪是他感情的流露。为什么弟子颜回死了,让他如此伤心呢?他是为青年才俊的夭折,为了人才的损失而悲伤啊!这就是一种慈悲的情爱。
密勒日巴尊者到处访师寻道,终于寻访到大善知识的马尔巴上师为传法师。上师问他:
‘你拜我为师,我问你,你有什么东西供养我?’
密勒日巴尊者虔敬顶礼:
‘我把身、口、意三业奉献给你,作为我的供养。’
上师答应了,就收他为徒。有一天,上师跟他说:
‘你身体健壮,我想要你给我建造一间藏经书的石屋,造好了,我就传法给你!’
密勒日巴听了,非常欢喜,即刻请求上师将造房子的图样交给他。上师说:‘我想在东方险要的山顶上造一所圆形的房子,也藉此消除你的业障。’
密勒日巴于是日日费力造屋,差不多造到一半的时候,上师来了,把他一件半月形的上衣,层层摺迭起来,放在地上说:
‘这地方不大好,你把石头和材料拆运下山,到西方山头照这衣的样子替我盖个房子吧!’
密勒日巴苦不堪言,只好再揹上揹下的造屋,等盖到一半的时候,上师又来了,说:
‘这个房子看起来好像还不对,请你把他拆掉,把木头石头搬下山,到北方的山头给我盖一所真正代表修行者的三角形房子吧!’
密勒日巴只得遵照师命,重新不眠不休的赶工,不以烈日薰烤、风雨摧打为苦。好不容易做了三分之一的时候,上师又来啦,问:
‘这房子是谁叫你做的呀!’
密勒日巴急了,马上回答:‘这是师父您亲自吩咐的呀!’
上师搔了搔头说:
‘哦?我怎么想不起来了?在这种坏风水的地方造三角形的房子,像修诛法的坛城,你这不是存心想害我吗?拆掉!拆掉!到北山给我建造一所四方形的房子,要九层,上面再建一个库房,总共十层。房子盖好了,我就传法给你!’
一席话下来,密勒日巴的辛苦又全部付诸流水。
就这样盖了又拆,拆了又盖,多少年的岁月在挑砖荷土中过去,累得身上的皮肉都烂了。师兄弟们看了很不忍心,自动跑来同心协力地帮他搬瓦、挑砖,师父看到了,却依然大发雷霆:
‘我叫你来是建房子,并没有叫人帮忙盖,你怎么这么懒,随意找别人来帮忙建房呢?’
不但骂他,还拿棍子重重的打他,打得痛苦,难免哭出了声,师父不但没有半句安慰的话,反而厉声喝斥:
‘你哭什么?你当初来的时候跟我说,你要把身、口、意全部奉献给我,我现在打的是我自己的东西,骂的也是我自己的东西,你哭什么?’
密勒日巴所受的折磨远超过我们的想象,各种煎熬、淬炼,他都默默地忍受了。多少年后,密勒日巴终于成道了,证得大阿罗汉果。当他开悟的那天晚上,师父抱着他痛哭失声:
‘我为了你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奇才,才不惜用最艰辛困苦的种种方法来磨练你,让你早日得道。当师父责骂你、鞭打你,对你无情无义的时候,师父的心里也很痛苦。但是,为了你的将来,师父只有忍下心来一再地鞭策你……’
像这种看起来不近情理的严苛行径,其实也是圣贤爱惜人才的至高情爱。
我自己幼年出家,也受过这样的教育。我们到戒场受戒的时候,戒师们坐成一排,严阵以待地盘问我们:
‘你们来受戒是自己发心来的,还是师父叫你们来的?’
有人抢着回答说:‘老师慈悲!是弟子自愿发心来受戒的。’
戒师听了,不发一语,拿起藤条,就是一顿抽打,然后说:
‘你好大胆,你师父没有叫你来,竟然敢来。’
换了另一位戒师,同样地问你:
‘你来受戒,是自己要来,还是你师父叫你来的?’
刚才看到有人被打了,心有戒惧,赶快见风转舵,小心翼翼地回答说:
‘老师慈悲!是家师要我来受戒的。’
自以为回答得很好,谁知道又是一顿毒打,边打边说:
‘喔!如果你师父不叫你来受戒,你就不来受戒了吗?’
低头一想,也有道理,如果师父不嘱咐自己来受戒,难道自己就不知道发心了吗?再换一位戒师,仍然是同样的问题,有了两次的经验,这回赶忙灵巧地说:
‘师父叫我来受戒,弟子自己也发心来求戒法。’
这样的回答一定万无一失了?出乎意料的,又挨了一顿打,打了之后还说:
‘你很滑头。’
这一关总算过去了。到了另外一位戒师那里,话题转变了:
‘你过去有没有杀过生呢?’
杀生罪孽深重,怎么能说杀过生呢?赶忙摇头说:
‘没有杀过生。’
‘喔!你在家里蚂蚁没有踏死一个,蚊子没有打死一只吗?分明说谎!’
于是又辟辟叭叭一顿打,说谎该打,倒也心服。又换了一位,还是同一问题,只好照实承认:
‘报告老师!弟子杀过生。’
‘罪过哟!罪过哟!’
鞭落如雨下,到了最后,不论戒师问什么话,根本就不想回答了,只能无可奈何地说:
‘老师,您要打尽管打好了!’
我们所受的那种教育,是以无理来对待有理,是以无情来对待有情。在无理、无情的情形之下都肯低头,那么在真理面前还不能信受奉行吗?老师的无情无义,实际上是为了渡化我们这些顽强的有情众生所用的权巧方便,这种无情,其实是一种大慈悲!我自己经常感到很幸福,因为我们受过这样严格的教育,好比废铜烂铁被投掷在大冶洪炉中烧炼成钢一样,虽然艰辛,今日回想起来,实在是一种福报。对于现在的青少年们,我常常感到很遗憾,在这个时代里,最大的损失我就是在教育里缺少了一种接受磨练的精神,而这种恨铁不成钢、陶铸后学的大慈悲,需要更大的爱的力量。
三.人间罗汉的情爱
爱是有层次的,我们从最初夫妻之间深深的爱,扩大到兄弟姊妹,再扩大到亲戚朋友,扩大到邻居、同胞、全国人民,再扩大到一切的动物、一切的众生。我们从凡夫的爱到圣贤的爱,再进而到出世的罗汉的爱,罗汉、菩萨的情爱就更超越了。
我们常常礼拜的地藏王菩萨,是在安徽九华山修行的,崇山峻岭之间,人烟稀薄,只有一两个童子跟他一起居住。有一天,幼小的童子住不惯深山想要下山去。地藏王送这童子下山,赠他一首诗,从这诗里,我们可以看到罗汉、菩萨的心肠,他们的情爱是怎么样呢?“空门寂寂汝思家,礼别云房下九华。”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佛门里面太寂寞了,所以让你想念家乡。现在你告别了像云一样高的我们的居处,你要下九华山了。
“爱向竹栏骑竹马,懒于金地聚金沙。”意思是说:你啊!喜欢回去像小孩子一样地骑竹马游戏,不愿在这里黄金宝地聚沙成塔地修行作功德。
“瓶添涧底休拈月,钵洗池中罢弄花。”是说:你回去之后,拿着花瓶到有水的溪涧边去换水的时候,不要去空捞那涧水上的明。人间是虚幻,不是真实的,你洗钵的时候,看到花花树树的倒影,也不要以为池塘里面有一个真实的花花世界。
“好去不须频下泪,老僧相伴有烟霞。”你好好去吧!不必流泪,我住在九华山上自有陪伴我的人,你看天上的云、天上的霞,那轻飞的烟,大自然不都是可以陪伴我的吗?
像这一种萨罗汉,他们体谅人情,爱护幼小的少年,给予他安慰,所说的话,字字句句都很超越。
唐朝的道积法师,住持益州福感寺的时候,收容了许多麻疯病人,一个个身上腐烂发臭,道积法师不但不嫌恶他们,与他们同吃同住,而且耐心替他们薰沐治疗,丝毫不觉厌烦。风声传开,许多信徒纷纷躲闪不敢接近。有人问道积:
‘法师啊,你天天跟些又烂又臭麻疯病人在一起,难道你不怕被传染吗?’
道积微微笑道:‘大德明鉴:所谓清净与臭秽,全是人的心识作用,心中没有憎厌,那里来的怨恨?心田清净,处处清净,我一个出家人如果连这点瞋妄心都放不下,连这点慈悲心都提不起,岂不有愧道法?’
罗汉菩萨这些圣者的胸怀高旷,他们的慈悲是平等的,物我生命都是一样的。
佛陀的大弟子大迦叶,是一位大阿罗汉。大迦叶是出身富家的公子,父母要他结婚,他婉拒,他说要修道。被父母一再逼迫,到不得已,便用黄金雕塑了一个女人,对父母说,除非有像她那样美丽的女郎才肯娶。他的父母就派人抬着这一尊金像游行全国,说这是一尊金神像,少女膜拜她会有好运气,于是,全国的少女都闻声前来膜拜。有一个少女到了金像前面,顿时金光黯然失色,全被她的美貌掩盖了。后来就把她娶回来做媳妇,原来她就是有名的美女妙贤。
妙贤和大迦叶结婚了,原来这位妙贤也是要修道,起初她还怪大迦叶:‘我的父母为了你家有钱有财,叫我嫁给你,违背了我修道的志愿。’大迦叶一听:‘那很好,我也要修道的,我们各修各的道吧!’
所以,名义上是夫妻,实际上他们还是修行的。经过了十二年,他们的父母都去世了,想到可以依自己的意愿去修行,便出家修道,后来,分别成为比丘、比丘尼。由于妙贤太美貌了,虽然是比丘尼,但每一次出去托钵乞食,都有很多少年们跟随在后面,和她开玩笑,吓得她不敢出去化缘,曾经做过名义上丈夫的大迦叶就出去托钵,分一些食物给她吃。因此惹了很多闲言闲语:‘你们大家看,什么十二年名义夫妻,现在出家做比丘、比丘尼了,两个人还是那么恩爱的样子。’后来,妙贤深深地慨叹自己的美貌是很悲哀的事情,便把容貌弄丑,希望做一个“丑僧俊道”。所以,大阿罗汉的情爱与人间一般的常识看法是很不一样的。
在佛寺的斋堂里悬挂着一幅对联:“莫嫌佛门茶饭淡,僧情不比俗情浓。”在一般人的观念里,阿罗汉们已经抛弃了人间的感情,过着一种灰身灭智、无情无爱的生活。其实阿罗汉们是绝情而有情,充满至情至性的圣者。阿罗汉们的无情,是超越儿女私情,舍弃个人贪欲的,也唯有舍弃男女之间私情私爱的绝情,才能对一切的众生兴起广大无私的无限慈悲。我们看弘一大师的避见妻孥,唐朝从谏禅师的阖门拒子,看似无情,却是大有情。他们把对妻子儿女情爱,净化为对真理的追求,提升为对芸芸众生的关爱。因此真正的情爱不是拥有对方,而是一种生命的交流,更是一种对天下苍生的无尽奉献!
四.人间佛陀的情爱
成为大圣者的佛陀,他的感情生活怎么样呢?
佛陀的母亲在他出生的第七天就过世了。成道之后的佛陀一直希望能够为他母亲讲说佛法,报答生育之恩,后来终于在忉利天为他的母亲说法,一了心愿。佛陀的父亲净饭王去世后,诸王子们商量要亲自为父亲抬棺,佛陀虽然已成就道行,也亲身为他父亲抬棺。大家看到佛陀也在抬棺的行列里面,弟子们没有一个不感动的。也为我们佛教的孝顺父母做了很好的模范,佛陀实在是一位忠孝两全的伟大圣者。
佛陀的爱是建立在“怨亲平等”上的。我们知道,佛陀没有出家之前,已经娶了天臂城主善觉王的长女──耶输陀罗公主;佛陀成道以后,要回到相离十多年的故乡。一个成了佛的佛陀,与一个独守空闺的妻子终于要见面了,耶输陀罗内心很着急,不知道过去的夫婿现在变成了什么样子?她的心里充满了期待与疑惑,不知道该如何与他见面才好?
佛陀与父王、大臣、王子们叙过旧之后,终于来和耶输陀罗见面了。耶输陀罗心里想:‘我要好好地责问他,为什么舍弃了我?’但是,当她看到佛陀那付庄严的样子时,不自觉地跪了下来。佛陀平静庄严的说话了:‘耶输陀罗,请你谅解我的做法;我虽然对不起你个人,但我对得起一切众生。现在,请你为我欢喜,我终于修满了我历劫的愿望,我成就了佛陀,我以广渡众生为我的志愿,你也在我广渡众生之列。’那种慈悲的音容、庄严的仪止、超越情爱的语言声音,大家看了无不受到感动,而最后,耶输陀罗也出家修道了。所以,真正爱护一个人,是引导他趋向正道,帮助他日臻成熟,而不仅仅是形体上的长相厮守。
佛陀对亲人如此,对于冤家仇敌也是一样的。佛陀的仇敌──提婆达多,专门和他作对。但是,佛陀从来没有怨恨他,总是告诉大家,提婆达多是他的逆增上缘,是他的善知识。没有黑暗那里有光明?没有罪恶那里有善理?没有提婆达多,伟大崇高的佛陀又怎么能成就佛道令人敬仰呢?
佛陀的慈悲并不是只照顾那些达官贵人,而是遍于一切众生的。弟子们生病了,佛陀亲自去替他送水、煎药;年老的比丘视力模糊了,缝衣服时不方便,佛陀替他穿针引线。佛陀爱护弟子,就像慈爱的母亲一样,给弟子以光明,给众生以依靠,佛陀实在是我们的慈航,我们的无尽希望!
佛陀教育弟子善巧方便,耐心调教。对一位挑粪的尼提,佛陀特地绕到原路去渡化他;一位愚痴得连一首偈都不会背的周利槃陀伽,佛陀很耐烦地告诉他,为他讲说佛法让他开悟;他的弟子迦旃延在很远的地方传教,有一天,派一位小徒弟来问候佛陀,佛陀知道了之后,就对弟子说‘迦旃延的那位弟子来了,就在我的房间搭一张床铺让他睡觉吧!’那崇高伟大的佛陀,对于远道而来的小孩子,都要这样地慈爱呵护,佛陀不仅关心小弟子,也等于呵护了在远处传道的迦旃延。
为了修行而瞎了眼睛的阿那律,一直等到他证得了天眼通,佛陀才放心;阿难陀常常受到女人的麻烦,一直等到阿难陀尊者真正成道了,佛陀心上的石头才放下来。
因此我们讲“谈情说爱”,爱是有层次的,我们从最初夫妻之情的两情相悦,进而至兄弟姐妹的手足之爱,再扩大为亲戚朋友的守望关照,而提升为对世界人类,乃至一切众生的悲愍。从凡夫占有的情爱进而能到达到圣贤爱国民的情爱,最后升华为诸佛菩萨“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的大慈大悲。
情爱如水一般,可以滋润我们的生命,但是水能润物,水也能覆舟,感情处理不当,也会让我们灭顶丧生。我们要如何来处理感情呢?我仅提出四点献给各位:
1.我们要“以智化情”──用理智来净化感情。
2.我们要“以慈作情”──用慈悲来运作感情。
3.我们要“以法范情”──用礼法来规范感情。
4.我们要“以德导情”──用道德来引导感情。
我们如何把心上的私情私爱去除,陶冶为奉献大众的胸襟?我们如何把自私占有的感情,转化成无私的道情法爱;把有选择、有差别的情爱,净化为“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这是我们追求人生幸福之道,升华生命内涵,必须慎思的问题,有了服务众生、奉献社会的慈悲,我们的感情生活将更丰富,更隽永!
版权所有:心经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