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全文网

区分弟子好坏的要件

发布时间:2024-07-05 01:04:20作者:心经全文网
区分弟子好坏的要件

什么是不好的弟子。

第一种是装模作样的弟子。就算对他开示教法,也无法对他有什么利益。开示教法要有利益,弟子应当要具足信心、出离心,若没有信心与出离心,对他讲述教法是不会有利盆的。这种装模作样的弟子,稍微得到一点钱财物品,内心就会高兴,因此对佛法丝毫不会重视,所以也不会产生信心和出离心。比如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同样地,这种弟子也是如此,今天接近这位上师时装出非常有信心的样子,明天换一位上师也装出非常有信心的样子;今天对于密咒乘法装出很有信心的模样,明天又对显教教法装出很有信心的模样,就像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变化,内心经常在变,不断地更换上师和教法,这样都不是一个好的弟子。

第二种是像森林野人一样的弟子。最初上师告诉这种弟子:「你要好好的先求取皈依的戒律,要得到灌顶,好好听闻与思维经论佛法。」

但不论上师如何苦口婆心,都没有办法牵引他进入佛门之中。就像西藏野鳌牛,没办法把绳子套在牠的脖子上,因为野牦牛完全不受驯服,想要把野鳌牛牵到屋里非常困难。这种弟子也是如此,最初没办法介绍他认识佛法,中间阶段也无法引导他好好的听闻与思维佛法,因为他满脑子想的都是钱财,最后他所造作的都是罪业的行为,没办法让他实修佛法。因此,这种弟子走在错误的道路,正如住在森林中全身都是毛的野人一样,有时会伤害人和动物。

第三种是像茅草一样的弟子。这种弟子到上师跟前求法得到灌顶,内心就想:「等到将来这个法结束后,我就到山里闭关实修

。」

等到教法结束、离开上师时,却不实修正法,而造作很多罪业。

对于这种弟子,上师特别交代他:「你现在在这里听闻教法、得到灌顶,再没有什么用了,赶快去闭关实修。」

因为上师的催促鼓励而去闭关,但是闭关时自己的身口心三门并不随顺佛法,自己的誓言律仪也在衰损,佛法方面的实修完全消失不见,所以这种弟子的内心不坚固、不稳定,就像茅草一样。茅草非常轻而细小,风吹向哪里就弯向哪里,完全不能坚定独立。这种弟子也是不管谁说什么就会去,完全没有自己独立的想法和思考,就像茅草一样。

第四种是具足四种颠倒想法的弟子。这种弟子的习惯和个性非常可恶可恨,就象是杀死鹿的猎人一样——把上师当成麝香鹿;把佛法当成鹿身上的麝香;把自己当作猎人;把学习佛法当作是杀死鹿而取得麝香。

当一个猎人取得麝香后就把鹿杀死,因为他不再需要鹿了。这种弟子学习佛法得到实修的法之后,就把上师丢掉了,把自己在上师传授灌顶开示教法时曾经立下的誓言允诺,完全抛弃得一干二净,就像猎人得到麝香后,把鹿杀死丢弃,这是非常恶劣的弟子。

猎人要靠近麝香鹿时一定会非常小心谨惯,跪在地上,躲在草丛中,让鹿不起疑心,最后才用枪把鹿杀了,取得麝香卖掉后得到一笔财富。这种弟子为了学习佛法,对上师非常恭敬,等到佛法已经到手后,就把上师丢掉,完全忘记了,还吹牛说:「我拥有大圆满的教法,我拥有顿超的指导、坚断的指导,谁要这些教法,就要带钱来,这些法都是非常重要的,是即身成佛的法。」

以这种方式把佛法卖掉,是非常恶劣的弟子。

第五种弟子是心思杂乱的弟子。有些弟子实修佛法时,对法的内容还没有得到正确的证悟,就到其他的上师那里去学习佛法,在那里对于法的关键要点、实修的内容有一些了解后又离开了,自己看看书,又去寻找另一位上师,寻求另一种实修的口诀,永远都在寻寻觅觅,始终不能够真正作实修。

在《入行论》里有个比喻,双脚着地能站最久,如果一只脚抬起来,只靠一只脚着地,就无法站很久。如果两只脚都抬起来,会怎样呢?当然会摔倒在地上了。同理,这个法还没有实修到彻底究竟,就去修另一个法,另一个法的实修还没达成,又去寻找另一位上师再学另一种法。刚开始心想:我要先修前行法,但前行法修了一阵子还没修完,就想着应该修正行法,又去学习正行法;正行法修了一阵子,发现基础非常重要,又回头修前行法;前行法修一修,听到一位上师在讲大圆满教法,是最重要的教法,又把前行法丢了改学大圆满教法,四处逛来逛去就像逛菜市场一样,结果,前行法没学到,正行法也没学到,什么法都没学到,永远逛来逛去,换来换去。

另外,应当要妥善予以观察的弟子有三种情况:有些弟子非常地切实,对正法、对实修有非常强烈的信心;有些弟子内心追求的只是世俗的事情而已;有些弟子对佛法丝毫没有信心,但也不会去想世俗的事情,就只是浑浑噩噩过日子。弟子若有这三种情况,应当要好好观察。

什么是好的弟子?

接着讲述好的弟子应具备的条件。一个纯正的弟子,不管什么时候信心都不会有变化,内心非常稳定,不管身体遇到什么劳累、性命遇到什么危险,信心丝毫不会动摇。这种弟子完全不会有自私自利的想法,为了上师,即使身体辛苦劳累、性命受到危险,仍然承事侍奉上师。对于上师所讲述的内容,不管好坏,完全听进去,丝毫不想自己的利益。不管什么时候,所想的纯粹都是根本上师。如此具信的弟子,即使没有接受过律仪或誓言,仅仅靠着这种信心,仍然算是非常好的弟子。

在释迦牟尼佛时代,许多弟子因为对佛具有坚固的信心,因此解脱三界轮回;但也有很多弟子丝毫没有信心,这种情况,就算是佛,也没有办法利益他们,因此,因信心退失而堕入地狱的弟子也有很多。

在西藏,莲花生大士的情形也是如此,很多弟子对莲花生大士的信心非常强烈而成就了佛果;而对莲花生大士产生邪见,丝毫没有信心,因此而堕入地狱的人也很多。

上师或佛陀会不会认为自己非常重要,应该要去利益众生;或者认为自己根本不重要,不能去利益众生?没有这种情况。主要是弟子本身信心的强或弱,才会造成上师或佛陀利益弟子有大小的区别。

大佛尊阿底峡到达西藏,在那里住了很多年,经常有西藏人前来拜见他,请求他的救度。这时,阿底峡尊者总是合掌向他们请求:「请对我产生信心!」如果没有信心,即使是佛菩萨亲自降临,对他们也不能够产生利益。

因此,信心非常重要,如果我们拥有了信心,即使没有其它能力,单单靠着信心,仍然可以脱离三界轮回,得到解脱。最殊胜的弟子就是「唯赖信心得解脱」的情况。

其次,第二种是努力学习,有了一点学问,对于上师依然有恭敬之心。

一般来讲,前面第一种没有什么功德能力,只有靠着信心而得到解脱,这种弟子只存在于佛陀时代、莲花生大士时代,在现代这么恶劣的时代里,可以说没有这种弟子。

现代的弟子是什么情况呢?有一点信心,也有一点聪明智慧,读了一点佛经典籍,对众生也有一点慈悲心;内心也求了皈依戒律,或居士、沙弥、比丘戒律,得到律仪;或者请求得到了密咒乘的灌顶,在密咒乘的教法中,誓言没有衰损,身口心三门能够寂静调伏,而且心胸非常开阔。

心胸开阔非常重要,因为一位上师往往有许多弟子,若弟子们心胸不够开阔,彼此间一定会有很多纷争,一旦彼此间有纷争,誓言就不算是纯正了。所以心胸应当非常开阔,而且没有怪吝之心,才能对上供养三宝、对下布施乞丐穷困者,积聚福报。同时,这位弟子对于上师的眷属和其他弟子等,都认为非常好,能够以清净之心来对待,自己能够知惭知愧,这样就算是一个纯正的弟子。

摘自作者:遍智 吉美林巴---《本智光照:功德宝藏论》(显宗分讲记)

讲记:堪布徹令多杰仁波切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心经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