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全文网

即将消失的杭州四宝之一天竺筷,小小一双筷子,承载着家的味道

发布时间:2024-07-21 01:03:22作者:心经全文网
即将消失的杭州四宝之一天竺筷,小小一双筷子,承载着家的味道

什么是天竺筷?

1972年,周总理陪同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杭州,在接待宴会上面,工作人员考虑疏忽摆用了象牙筷,周总理得知,要求立即换用杭州天竺筷,即美观又体现了地方的特色,结果效果很好,许多嘉宾临走时都要求带走一双杭州天竺筷留作纪念。

宋美龄曾到杭州灵隐、天竺游玩,看到天竺筷,简直爱不释手,于是购买了很多天竺筷带回南京,并作为国礼赠送给各国的大使夫人。夫人们对这种精致的小筷赞不绝口,天竺筷被挑剔的宋美龄看上以后,就被当成体面的国礼飞往全世界。

| 王连道(东家ID:天竺山),天竺筷传承人

有的人的梦想很大,例如成为一个伟大的建筑师,在世界各地都有可以引以为豪的标志性建筑。而有的人的梦想看似很“小”,但意义深远,例如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的守艺人——王连道,他的梦想,是将近三百年的天竺筷在他的手中继续传承发扬下去。

筷子,是中华饮食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据今约有5000多年的传承历史,筷子一头圆、一头方,圆的象征天,方的象征地,对应天圆地方,筷子的标准长度是七寸六分,代表人有七情六欲,以示与动物有本质的不同。

甜·那在佛前被香火熏过百年的小径竹

据传,天竺筷的故事流传于清朝乾隆年间,位于杭州天竺山上的天竺寺以佛教胜寺闻名四方,朝拜的香客络绎不绝,香火盛极一时。寺内的素食供不应求,用餐的筷子也不够,为应急之用,和尚们只得削竹成筷供香客进餐。

因这种被削成竹筷的小径竹生长在杭州天竺山,“天竺筷”由此得名。天竺筷是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至今王连道设计制作的天竺筷仍保留了最原始的制作工艺,坚持手工制作,他灵巧的双手与温度,赋予了天竺筷自然淳朴、健康环保、原始野趣的产品特质。一双小小的天竺筷,因其深厚的佛缘和凝重的文化内涵,更是巧妙地浓缩了杭州及江南独有的人文景观。

王连道是浙江省天竺筷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杭州天竺筷技能大师。1948年出生于杭州,6岁曾进私塾寄读,先生赐教以毛笔习字,幼年确立了人生趣向,青少年时期跟随著名书画家王京甫、吴静初学习书法与国画;而后跟随艺西冷印社篆刻家余正、李早大师习篆制印,这些艺术修养都为日后传承发展天竺筷奠定了艺术基础。

王连道说:“从我记事起,家里就用天竺筷吃饭。”好像只有在用天竺筷吃饭时才能回忆起儿时记忆中的杭州和家的味道。然而和天竺筷传承的故事要从上世纪80年代说起,那时候刚刚改革开放,作为土生土长的杭州人,年轻时的王连道除了忙自己的事业,更热衷于杭州家乡名产的研究与开发,他当年改进 “杭州四宝”等创意曾获七项中国专利。

然而真正接触到“筷子”行业后,王连道才发现其中的艰难之处,曾经风靡江浙沪一带的天竺筷业已经几近凋零,走访了当地很多筷厂后几乎都处于停产或改行的状态,有的仅仅只剩下厂名跟“筷子”有关,为拯救“濒危”的天竺筷这份杭州的宝贵遗产,王连道二话不说立即辞去了稳定的工作,将自己全部的精力和心血都投入到天竺筷的重组中来。

苦·那半生的执着坚守与传承

经过一番努力和准备,在2006年王连道重组杭州天竺筷厂,王连道说自己当时做这件事只为“老祖宗传承下来的好东西,不要在我们这一代给丢失掉”,因为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大机械生产的塑料筷、大毛竹筷、木筷和各种一次性筷大量占据市场,传统的手工天竺筷逐渐式微,一度濒临消亡。

收入稳定的王连道毅然决然的将自己半生的积蓄全部投入到保护和传承天竺筷的事业中来,起初不仅面临着亏损几百万的局面,更是被家人所不理解,因为从2006年到2009年,整整三年王连道都没有卖出一双筷子,根本原因在于当时他根本没有将心思放在卖筷子上,而是整天在琢磨改进工艺。

王连道找到老师傅想办法改进工艺,当地有名的老师傅们都摇头摆手地告诉王连道,这些工艺很难改进,上一辈人都是这样做的。王连道并不气馁,他学习过书法、篆刻、国画,做过车工当过金工车间主任,摆弄设备更是他的老本行,更精密的眼镜和仪器都能做好,他相信,要掌握制作工艺并不困难,难的是如何把无序的手工化生产变得有标准可循,让每一双筷子到达餐桌时都能让使用者感受到天竺筷的魅力和高品质,王连道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筷厂里新增了不少规矩,从“允许偏差值”到“第三方检测”,很多大型工厂才有的专业规则,在筷厂的工作手册上都能找到

。仅仅是原料一项,在筷厂仓库看到上下两块区域,下区放着通过检验的小苦竹原料,上区都是不合格的原材料,如果不仔细对比,很难看出这两层竹子的不同之处,但是对筷厂来说,次品就是次品,原材料一定要精挑细选。

师傅们都说王连道对筷子的专注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就拿找原料来说,现在受保护的天竺山不能砍竹子,为了找到最好的原材料,60多岁高龄的王连道翻过十几座几千米的高山,在山里一呆就是几天,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对不同竹子的对比使用,最终选择了天然的小径竹做为天竺筷的原料。

在制作时保留了竹子野生的青衣,这样生产出来的筷子不仅密度高,不易渗透油污且清洗方便,如此制作而成的天竺筷相对于其他材质的工艺筷,不再需要油漆涂料来修饰表面,还散发着自然清新的淡淡竹香,是最为天然健康的筷子。王连道说:“这就是老祖宗的智慧和自然的馈赠,而我要做的,就是将它带给更多的人,传承发扬下去。”

辣·小小竹筷也需精工细作

一双小小的筷子,看似简单,在工艺制作上却让王连道丝毫不敢马虎,一双天竺筷的自然呈现,前后有二十多道工序,从最开始的砍竹(取料)、截断、选料、蒸煮、凉晒到烙花、磨头、装头、抛光至最后精装成品,完全得靠双手对细节细腻而又精准地拿捏,全看手艺人的匠心与造诣。而最难的要属烙花,即设计师设计好图案后,需要将细腻的图案烙印在小小细细的筷身上,只有火烙上去的图案才能经久不褪、古色古香,然而这个环节对匠人的手工技艺要求极高,手势轻了则烙不出图案,重则烧焦筷身。

“匠人给予生命,文人给予灵魂。”作为天竺筷第五代传承人的王连道还将自己擅长的书法和篆刻才能与天竺筷制作技艺巧妙结合,经过多年努力,创作了“西湖天竺筷西湖十景”、“西湖天竺筷龙凤御箸”、“ 天竺筷运河古韵”、“ 天竺筷济公赐福”、“ 天竺筷快乐旅行”等多项金奖作品,累计获得国家、省市金、银、铜奖等53枚。

确立了“天竺山”商标为“浙江老字号”、“杭州老字号”,天竺筷为杭州市传统工艺美术重点保护品种,天竺筷制作技艺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使“江南名筷”有望再现昔日名扬天下的风采。

咸·多一个人使用就是最好的传承

天竺筷的传承是每一代传人对于匠心的坚守;他们不仅要传承古老的工艺技法,更要大胆的去创新,赋予文化遗产新的生命力。至今,天竺筷的手艺传承已是第六代(目前天竺筷由王连道的女儿王旭琼经营传承)。对于王连道来说,传承天竺筷的传统工艺,不仅仅是个人的决心与承诺,更是发扬民族的遗产、杭州的标志。

王旭琼说,2009年,她带着天竺筷参加中华老字号台北精品展,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坐着轮椅来到展台前,看到琳琅满目的天竺筷时,他激动得眼泪都要下来了:“这么多年,终于买到老家的名筷了!”原来这位老人的祖籍在杭州,几十年前去了台湾后,再也没见过家乡的天竺筷。这些支持都让王连道受到莫大的鼓舞,让他感到满足和自豪,他也将继续发扬这项传统工艺,让这双失而复得的天竺筷欣欣向荣、历久弥新。

每一代传人与天竺筷的结缘,对传统手工艺文化的坚守和再传承,都续写了天竺筷的历史,让它在新的社会形态下重获新生。在工业化和机械化的今天,一双天竺筷,不仅凝聚着手艺人全部的心血和力量,更承担着试图用手工艺的温暖和匠心精神,唤醒人们对美和自然的纯真记忆的使命。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心经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