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全文网

学佛使人消极?“佛系”是真正的佛教精神吗?六祖说…(学坛经)

发布时间:2024-10-27 01:00:41作者:心经全文网
学佛使人消极?“佛系”是真正的佛教精神吗?六祖说…(学坛经)

题记:学《坛经》,长智慧,去烦恼,求幸福。

《坛经 · 般若品第二》经文(系列之七)

……

善知识!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故知万法尽在自心,何不从自心中,顿见真如本性?

《菩萨戒经》云:我本元自性清净,若识自心见性,皆成佛道。《净名经》云:即时豁然,还得本心。

善知识!我于忍和尚处,一闻言下便悟,顿见真如本性。是以将此教法流行,令学道者顿悟菩提,各自观心,自见本性。

若自不悟,须觅大善知识,解最上乘法者,直示正路。是善知识有大因缘,所谓化导令得见性。一切善法,因善知识能发起故。

三世诸佛,十二部经,在人性中本自具有,不能自悟,须求善知识,指示方见。若自悟者,不假外求。

若一向执谓须他善知识解脱者,无有是处。何以故?自心内有知识自悟。若起邪迷,妄念颠倒,外善知识虽有教授,救不可得。

若起正真般若观照,一刹那间,妄念俱灭。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善知识!智慧观照,内外明彻,识自本心。若识本心,即本解脱。若得解脱,即是般若三昧,即是无念。

何名无念?若见一切法,心不染著,是为无念。用即遍一切处,亦不著一切处。但净本心,使六识出六门,于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名无念行。

若百物不思,当令念绝,即是法缚,即名边见。

经义“人生君”解

爱学习的你们啊!人在没有见到“清净自性”时是凡人,见到后就是“佛”了。可见,人之自心具足一切佛法。

既然如此,解脱烦恼之道就应该是,面向自心,力求顿见自心中那个恒常不变的清净本体(真如本性),这就叫“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而切不可盲目向外追求 。

《菩萨戒经》里说过:人之本性清净,若能从自心中识见这个清净本性,就可成就佛道。《维摩洁经》也曾谈到:当下开悟,还需本心见性。

爱学习的你们啊!当年,我从五祖弘忍大和尚那里习得这一教法,当下便悟,顿见真如本性。

我佛慈悲,普渡众生,所以,我有责任广布此法,令求佛者“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成就无上菩提之道(解脱烦恼,成就佛果)。

爱学习的你们啊!如果你们自己不能悟得此道,那就需要有佛缘的高僧大德指导开示,辅助开悟。

当然,一切高僧大德对你们的作用,只能是辅助、引导,而不能代替大家开悟,解脱烦恼成就佛果终究还得依靠你们自心。

这是因为,佛经里谈到的一切智慧,在人性中都具有,即人性具足一切佛智,所以求佛就是悟自性真如。如有人根性不利不能自悟,就得寻求高僧大德指导。

也有根性大利者可以自悟,能自悟者就不需外求指导。如果认为开悟必须高僧大德开示,或认为有了高僧大德的开示就一定能开悟,这样的观点是错误的。

为什么说是错误的呢?一来是因为有人可以不假高僧大德实现自悟。二来是因为,如果自已妄念不除、邪见太重,即使有了高僧大德的指导也不能开悟。

不管有没有高僧大德的指导,只要在自心中升起正确的般若智慧,用般若智慧观照一切,一刹那间就有可能照见自性真如,妄念倶灭,实现开悟。这就叫“一念即达佛地”。

爱学习的你们啊!发起自心智慧,识得自性真如,观照一切,你们就会明白人生本相。明白了人生本相,你们就会无论何时都会随缘任运、豁达自然、积极快乐地生活。

这样一来,你们的烦恼就得到了解脱。这种心识境界佛教里有个专有名词,叫做“般若三昧”,或者叫做“无念”。

说得再明白一些,所谓“无念、所谓“般若三昧”、所谓“解脱自在”就是如下这种状态:

自心清静,断绝一切妄念。或者说,心灵自由自在,内外一切都不会对心构成束缚。或者说,心灵可能通达和观照一切理论和现实,但不会执著于任何一物。或者说,事来了就认真做、念头起了就仔细想,事走了、念头去了也了无牵挂、毫不留恋,甚至对“无念”本身也不刻意追求……

理解“无念”还要注意避免一个常犯的错误。如果认为,无念就是无有念头,百物不思,或者刻意追求“空心”,努力让自心不起一念……诸如此类的理解就大错而特错了。佛教界称这种错误为“法缚”“边见”。也就是说,这种错误理解本身就是一种“心执”,不是一种“正见”,依此见识不但解脱不了烦恼,反而是引起烦恼之根源。

启示“人生君”评

1、此经之重点

总结一下,六祖此段经文强调了三个观点:

其一,人的自心具足佛智,所以修佛修自心,解脱烦恼要依靠自心智慧。仅向身外追求达不到佛果,也解脱不了烦恼。

其二,人可以通过自悟成就佛道,解脱烦恼。如根性不利不能自悟,可以求教于高僧大德。但高僧大德只能起到辅助作用,不能代替,解脱烦恼终究还得依靠自性智慧。

其三,解脱了烦恼的状态是“无念”。“无念”是一种随缘任运、不染不著却又积极乐观的人生境界,而不是百物不思、无所事事的消极心态。

在六祖的“禅宗顿教”法门中,这三个观点非常重要。依“人生君”现有的佛学修养层次来看,这三个观点大约就是六祖创其始的“禅宗顿教”之最核心的理论了,禅宗后学们理当重视。

至于前两个观点的解读,本号前面的文章已有详述,此处重点谈第三个观点,即修佛之“无念”状态。

2、“无念”之启示

假如问大家一个问题,佛教消极吗?大约十人中有八、九人认为,佛教是消极的。并且还能振振有辞地举出很多例子:

信仰佛教叫“遁入空门”。

六祖的成名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在禅宗界举足轻重,但其中之意趣也不过是个“空”字。

佛教讲,包括肉体在内的现世一切都是因缘聚合的产物,因缘消失了,这些东西也就没有了,所以说,这些东西都如梦幻泡影般不真实。

……

基于上述认识,人们还创造出了一个非常时髦的新名词——佛系。一些没有人生追求、不想工作、甚至也不想结婚、不想承担家庭责任的百无聊赖之懒汉,不想承认自己的不堪,于是贴上了“佛”的名称,美其名曰为”佛系“。

我们学习了六祖的“无念”理论就会看到,这类看法其实都是建立在道听途说基础上的对佛教的误解。也就是说,真正的佛教是不消极的,佛系行为不但不符合佛教精神,而且恰恰是佛教所反对的,懒汉行为以“佛”为标榜甚至是对佛教的玷污。

在六祖这里,“无念”是开悟后的人生状态,或者说,是修得佛果后的生活状态。那么何为“无念”?

“见一切法,心不染著……用即遍一切处,亦不著一切处……于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

从六祖的这些语言中我们可以看出,“无念”的精髓是“不染,不著,不驻,不杂”,用我们的世俗语言来说,大约相当于“心灵自由”“不纠结”“不钻牛角尖”“不与自己、他人过不去”,或者“随缘,通达”等。

可见,“无念”不是百无聊赖地什么都不干,什么都不想的“佛系”或“空”,而是要干、要追求、要好好生活、要好好尽自己的家庭责任、社会责任、人生责任。

只不过在尽责之余做到心灵通达,不染不著。既不让心灵驻留在已有的成就之上,也不让心灵染著于已成定局的失败之处

事中积极做为,事后了无牵挂,不让功名累了自心,也不让失败坏了心情。努力了,奋斗了,追求了,甚至哭过了,笑过了,事也就过去了,心永远积极面对当下,既不留恋过去,也不让未来扰乱了现在的心情。

这就是六祖此经中所谓的:“……用即遍一切处,亦不著一切处……”之意吧!

我们看看,这能是消极的吗?这能是“百无所求”的“佛系“吗?所以说,真正的佛教精神不消极,更不”佛系“。

深究之下,我们可以看到:这种“事中积极做为,事后了无牵挂”式的“用即遍一切处,亦不著一切处”之境界,其实是最积极的人生态度,是最能发挥自己潜力的做事态度。

这是因为,限制能力发挥的最大敌人其实恰恰是自己的消极情绪。想想看吧,焦虑、内疚、悔恨、痛苦、慌乱中的自己更有能力?还是从容淡定、乐观积极中的自己做事效率更高?

而修佛之“无念”境界,恰恰就是一种“从容淡定、积极乐观、永远面对当下”的美妙心境。所以,正确的修佛不会让我们消极,只会让我们更通达,更智慧,做事更有效率,当然人生也更有意义!

(您的“关注”或“点赞”是我们继续努力的动力)

单选|学佛易使人消极避世吗

佛教追求“空”,容易使人消极避世学佛易使人看得开、受得了,不消极打开APP进行投票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心经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