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无住”?
《金刚经》有云:“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
所以“无住”是心的“无住”,即无所停住,是相对于心中的“执著”而言的。我们世间之人虽然各种各样,但是却有一个最大的共同点,就是“执著”。他们的心总是处在“停住”的状态中,甚至是一刻也不肯放松。比如有人于执著身体的感觉,身体的一点点不舒服就当成是天大的事情。还有人执著于自己的服装穿戴,生怕有一点点的不靓丽。家庭亲情、名誉地位、饮食用具、财产花费、爱情婚姻等等,这些都可以是我们苦苦执着的东西。而在诸多执著中,最大最直
接的执着就是“我执”。
所谓“我执”,就是执著于一个虚无的“我”。“我”是常人进行所谓思想的主体和依托,是起始点和基准点。比如我们一张口往往就是“我”需要什么,“我 ”喜欢什么,“我”厌恶什么,“我”要怎样怎样……“我执”深重的人一切皆以“我 ”为中心,一切都以“我”为度量,一切都以“我”为标准……这样的思维,不是“正”思维,这样的见解跟佛法修行是不相契合的,应该加以改正。
那么“我”究竟是什么呢?
我佛释迦牟尼谆谆教导我们说:“五蕴无我”。“我”是空无自性的,在我们心中的“我”其实是“五蕴”所生的一种虚妄的感觉,实际上并不是实相存在。因为“五蕴”都是“因缘所生法”,“凡因缘所生之法,究竟无实体,故谓之空。 ”
那么,什么是“五蕴”呢?
五蕴又称为五阴,是指构成我们身心的五种要素——色、受、想、行、识。现在我们一提“色”很多人就认为是指女色,其实不对。在佛教教义里“色”是指一切物质存在,包括我们的身体与物质世界,跟女色之“色”没有什么关系。“受”是受纳的意思,是指人的各种感官与外界发生接触时所产生的感觉,比如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或者说是六种器官与色、声、香、味、触、法六尘接触后所引起的感觉,这些感觉有些是比较舒服的,有些不舒服,或苦或乐,这些感觉就可以统称为“受”。“想”就是基本的想象、思维,包括认识到的影像、概念等。“想”是人类的一个很基本的活动,我们现在一般认为人类是使用头脑来思维的,实际上这种理解并不确切,它应该是人作为一个整体所发生的功能。“行”就是行为,一切思想活动和意志活动都可以叫做“行”。简单讲,“识”就是指我们认识事物的主体。
五蕴具有虚幻不实的性质,《增一阿含经》就称:“色如聚沫,受如水泡,想如阳焰,行如芭蕉,识如梦幻”。这就是说我们所处的五蕴如同奔腾的河流,各种感觉纷纭杂乱一起把我们包围,而这些感觉又变幻不休,互相连贯。这样就使得我们生出一颗妄想之心,随着这些感觉而时时刻刻地都在活动跳转,前念未灭,后念又生,念念不断,这样就虚拟出一个好像是实实在在的“我”,其实这个“我 ”所反映的就是虚幻不实的五蕴。
比如我们现在就可以静下来仔细想一想,到底什么是“我”呢?是现在这个正在思索的“我”,还是刚刚才转过念头的“我”呢?是这个正襟危坐、道貌岸然的是“我”,还是那个脾气暴躁、烦恼无穷的是“我”?如果说肉体是我,那么实际上现代生理学已经证明,我们身体内的所有细胞几个月内就会全部新陈代谢一遍,而随着新陈代谢每时每刻我们的肉体都在发生变化。那么,这个变动不已的肉体怎么能是“我”呢?如果说精神是我,那么,是高兴时候的我是我,还是生气时候的我是我?是悲哀时候的我是我,还是快乐时候的我是我?如果这个“我”是在身体外面,那么为什么我们即使闭上眼睛也能够感到它的存在呢?如果这个“我”是在身体里面,那么为什么我们无论如何也找不到它所在的位置呢?所以,由肉体到心识,我们天天说的这个“我”其实是虚幻不实全不可得的。
如果我们想通了这个“无我”的道理,那么修行中所遇到的很多很难的问题也就不存在了。没有了“我”就不会起贪心:谁贪?贪什么?为什么贪?没有了“我”就不会起嗔心:谁嗔?嗔什么?为什么嗔?没有了“我”就不会起痴心:谁痴?痴什么?为什么痴?因为“我”已经没有了,还会有什么问题!?
做到了“无我”,也就基本做到了“无住”。常俗之人有“住”有“我”,所以才有烦恼。人都具有思考的能力,但是由于有“住”有“我”,所以他们往往
对于自身利益攸关之事作出了过多过滥的无谓思考,这就牢牢地把自己陷在泥淖之中了。更要命的是,人的这种所谓“思考”能力不需要有事实依据,只要凭借自己的想象就可以了
。所以人们就像是被桩子拴住的牛一样,越转越紧,始终被许多烦恼痛苦缠缚着,一直到死不得解脱。由于心中起了烦恼,所以即使是在社会上很有地位、很有财富,那些人的生活也是困顿空虚的。由于对心中的烦恼执著不忘,所以那些人所住的即使是华屋大厦也无异于身处监狱,所面对的美酒佳肴也无异于难咽糟糠。所谓“世外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做到“无住”、“无我”,能够使我们减少无谓的妄念,能够使我们保有一颗清净之心、解脱之心、进取之心,使我们直面宇宙人生的真实。这也就是《心经》所说的“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在修行中,怎样才能做到圆融无碍呢?
要做到圆融无碍,就是要我们在佛法修行中把出世而入世二者互相融合,互为辅弼,既要“高高山顶立”,也要“深深海底行”,潜修于芸芸众生之中而与众生合同,实现修行生活化、生活修行化,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圆融无碍,处处通达,
一说到修行,很多人就会想到诵经、坐禅、拜佛等等,总之都是那些专门的形式和法门。诚然,我们不能否定这是修行,但修行二字,包含的范围非常之广。修行修行,就是要修正我们的“行”。五蕴中的“行”实际上包括身、口、意三业之行,即使我们在清规戒律中勉强守住了“身”和“口”,但是我们心中仍然会有各种各样错误的念头不断地升起,这样“意”中的贪、嗔、痴以及各种烦恼,仍然会使得我们不断造作杀、盗、淫等诸业。修行要进步就必须对错误的思想、语言和行为进行全面、彻底的修正,而这种要求是在单一的诵经、坐禅中无法达到的。我们必须把生活中自己身、口、意的一举一动都纳入到修行锻炼的范围中来,只有这样才能够将自己的身心里里外外清理得干干净净,身、口、意三业纯纯净净,再无错误。那就要求我们必须从自己日常生活的琐事中下手,一点一滴地脚踏实地的修行。许多生活上被轻忽的不良习惯,也要用心把它纠正过来。这样以来,我们的修行就会慢慢的见出实效,我们对身心的改造也会由浅至深、由粗到细,只要是锲而不舍、勤修不懈,那么,我们的起心动念、一举一动也就会越来越纯净无瑕,自然也就圆融无碍、处处通达了。
通达就是要顺境不喜,逆境不悲,而通达的关键就是要保持“无住”、“无我 ”的状态:不管身处何地,干净也好,肮脏也好;不管任何遭遇,褒扬也好,诟病也好。“无住”则随缘不变;“无我”则不变随缘。当然为了入世就必须与众俯仰,就必须和光同尘,那么大家高兴你就高兴,大家悲伤你就悲伤,但是这时候你面喜而心不喜,面悲而心不悲,只不过是随顺世情而已,你的本心不动,这就是无住无我、圆融无碍。
如果你真的看明白了,人生其实就是一出戏,而且还你要认认真真的把这出戏演好。别人要你做这些事,虽然你知道它们本来毫无意义,但是你也要高高兴兴去做,鼓鼓掌,握握手,你好你好,幸会幸会……所以善于修行的人到处都可以修行,根本就不用往深山老林里面躲藏。滚滚红尘就是我们最好的清净道场,我们也一样同这些人高高兴兴在一起玩乐,但是我们其实是在修定修慧。如果真正做到了生活修行化,那么修行就是这么简单,这么自然,到处都可以运用自如,圆融无碍。
版权所有:心经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