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菩萨一千年中心无杂念,而我们一年、一月、一天下至一小时中都做不到,如果再不勉力行持少分精进,修学大乘恐怕十分困难。如果连眼前力所能及的精进都不发心修持,行菩提心何在呢?是否已流于空谈呢?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若不从低处实行,就无法到达高处。--主题摘要
要修行圆满,生活中的磨练和苦行是重要的。若是完全没有任何苦行,没有一点艰苦,想要在法上生起功用力量,那是非常困难的。我们的导师教主释迦牟尼佛以无量劫勤聚福德资粮,虽是利根圣者,也要经过无量劫的功德积聚,就算在最后生成就佛道的一世,也要示现六年的苦行,像导师释迦牟尼佛这样功德无量积聚的圣者也要如此辛苦求道修道,我们看到这般的示现,不能只是在惊讶佩服的。所有的三界众生包括天人、天王和梵轮王都赞叹、恭敬、供养佛菩萨。可是我们有时连周围几个人的赞叹和恭敬都没有得到。
自己若是不能同样的精进,想要不苦无难的快快乐乐成就佛道那是不可能的。世间法的成功也要早起晚睡的付出心血体力,只是一年、两年的成果利益,却要多少辛苦代价才能换得的。我们平时嘴里虽然念着佛号,但其他任何利益众生念头不起,众生需要帮助时,我们怕苦怕累,利益众生事情也不肯做,这是念佛么?!西方三圣的佛像里,阿弥陀佛是坐着的,大势至菩萨和观世音菩萨是站着的,这都是表法。阿弥陀佛坐着不动,表示一切法的本性是不动不变,不来不去,不生不灭。两位菩萨站着,表示佛菩萨为了众生一刹那也没有休息,利益众生的事业一刹那也没有停止。这世界没有象我们那么那么懒惰的菩萨的!所以,要利益众生,我们首先要培养和磨练自己有一颗强大的心!
忍耐就是清净那个被宠坏的心
宗萨仁波切忍耐就是清净那个被宠坏的心。以历史的观点来看四加行,佛从没有教过四加行吧!密勒日巴也没有修过四加行!许许多多大成就者,像帝洛巴、那洛巴也没有修过四加行。虽然他们都没有真正修过四加行,但他们确确实实做过上千次的加行。“加行”是什么?是忍耐。使人坚定是很重要的,在理论上,一切都是本性清净,无差别的。这在口头上谈得容易,但实际上我们并未真正去了解。如果我们用头去撞墙,即使不小心撞到了,也会原谅自己。同样的道理,为什么会有敌人?因为有我,如果世界上没有我,就不会有一个“我”的敌人存在。就像撞墙头会痛,是因为我们有头的缘故
。加行就是训练我们的坚持、忍耐。喜欢的就去做,那么和我们以往所造的业有什么不同?喜欢杀人就去杀人、喜欢追求感官快乐就去追求、喜欢灌顶就去灌顶、不喜欢这个上师就赶快换一个上师,所以我们常说这是“以前的”,以前的上师、以……。为什么会如此?因为我们被宠坏了。对一个这样被宠坏了的自我,难道不应该去调整、不应该去忍耐吗?这就像一头牛站在悬崖边,因为无知而不知闪躲走避。当我们告诉它种种危险牛听不懂,所以不会走开。但如果我们鞭打它,牛就会走开,这就是忍耐的重要。现在的问题是,对许多人来说,修四加行是一件挺愉快的事,而且大家还把它视为一项运动,可以减肥、可以锻炼胸肌,可以降低胆固醇、可以防止高血压,做完一百个大礼拜会让人感到身心舒畅。如果是以这样子的心态来修四加行,即使修一百万次,也不算是加行。忍耐是做一些自己不想做的事。忍耐是为了消业障。消什么业呢?就是清净那个被宠坏的心。从印度大成就者的传记可知,帝洛巴从没有教那洛巴四加行,帝洛巴是个非常伟大的成就者,他叫那洛巴去城里偷汤,那洛巴遵守上师的命令,结果被人逮到,给狠狠的揍了一顿,回到***处所,也因为没有偷到汤,又被***狠狠揍了一顿。帝洛巴不像我们一样,给那洛巴上千个灌顶、上千个教法,他只是给他上千个苦行,训练他的忍耐。忍耐(坚定)是以不同的形态出现的,对一个人有意义的忍耐,对另一个人未必有用。很多人因为没有经历苦行,对佛法缺乏难得心
释迦牟尼佛于久远之前,为国王甘谢讷巴乐时,四处寻求正法饶益众生。有一婆罗门说自己有正法,但要想获得法,须在身上挖一千个洞,插入千根灯芯做成一千盏灯,点燃后才可传授佛法。国王欣然答应,挖肉做成千灯之后,婆罗门传给他:“积际必尽,高际必堕,聚际必散,生际必死。”释尊在因地时,仅仅为了四句简单的无常法,就经历了难以想象的苦行。我们不要说为四句法挖一千个洞,甚至为一部法挖一个洞,可能也忍受不了。还有一世,佛陀为香朗嘎乐国王时,忍受了在身上钉入一千根钉子的苦行,终在一婆罗门面前换来了:“诸行无常,有漏皆苦,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仅仅为了四句正法,释尊昔日付出一切,经历了百般苦行。现在大家不用花任何代价,舒舒服服、快快乐乐就能听到如此殊胜的佛法,理应懂得万般珍惜。其实,现在这样也有弊端,很多人因为没有经历苦行,对佛法缺乏难得心,觉得每天听法很容易。平时有时间的话,应当再再翻阅佛陀和高僧大德的传记,他们往昔也是凡夫人,跟我们没有什么差别,后来就是通过求法而获得了证悟。我们对佛法若也有这样的希求心,也定能得到相应成就。
真正的苦行,外表苦行,内心法喜。
有耐心,有精进心,想方设法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不畏艰险地认真修行,这才是苦行的意义。学法的苦行也是这样,有些人认为出家人很苦,在哪里哪里苦行,其实,对于那些对佛法有信心、利益众生的心特别强的人而言,出家的苦行比起在家人生活的痛苦,根本不算什么。自古以来的高僧大德虽然住在山上,没有吃的、没有穿的,表面上看来过得很苦,但实际上,他们内心的快乐无与伦比,跟住豪华洋房、过奢侈生活的世间人相比,真不知道是谁痛苦?!象米拉日巴***特意以山中瑜伽士作修行的典范来示范后学,相信对未来的弟子,会是有信心的模范;对后世的弟子,也是很大的恩德。***怎么会有这种大勇气,过这种不可思议的苦修生活?我们只要好好思轮回过患,自然对法就会生起信心,开张眼睛看到众生的痛苦,悲心绝对会不断增长,绝对不会生不起精进心的。不要一讲米勒日巴的故事,有的人就吓跑了,觉得太苦了。实际上不苦啊!他不一定要经过这样的苦难,他内心里也不苦。他是给我们示范?也是一种表法啊!他内心肯定是无比的快乐,他才是真正的成就者。他虽然条件特别差,但是他有唱有跳,特别享受。在表面上看苦,这才是苦修。***曾发了一个大愿:未来,如果有任何弟子,已在解脱道上,想解脱成佛,以我一生苦行,未来弟子将不再受任何痛苦。
佛在《大宝积经》中讲述了两位菩萨的精进:他们行持精进时,一千年中,没有起念想躺卧;一千年中,没有起念想坐下;一千年中,没有一次弯身蹲着;一千年中,没有起念分别食物的咸淡、酸甜苦辣、味道好坏等;一千年中,每次乞食时,从未看过布施者是男是女;一千年中住在树下,从未抬头看过树的样子;一千年中,衣服从未更换过;一千年中,没有起过一念欲觉、恚觉、害觉;一千年中,没有缘念父母、兄弟、姊妹等亲人眷属;一千年中,没有起念仰观虚空、日月、星宿、云霞等景色;一千年中,没有起念想从阴影处移到光亮处,或者从炎热处移到清凉处;一千年中,在严寒时节没有起念加厚衣,让身体暖和舒适;一千年中,没有起念谈论世间无利益的话语。 虽然以上大菩萨的坚固精进远非凡夫所能企及,但我们仍要了解大菩萨的精进是何等深广、坚固,若能以大菩萨为榜样发起广大志愿,则不会稍有境界就沾沾自喜。同时,我们也要知道惭愧,因为大菩萨一千年中心无杂念,而我们一年、一月、一天下至一小时中都做不到,如果再不勉力行持少分精进,修学大乘恐怕十分困难。如果连眼前力所能及的精进都不发心修持,行菩提心何在呢?是否已流于空谈呢?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若不从低处实行,就无法到达高处。
假如我们没有忍耐和精进的恒心,我们不论下定决心做什么事,假如这件事没有完成,也会障碍其它事的圆满。由此等流或习惯性,会导致誓愿受取的律仪也不坚固,所以我们训练自己的忍耐心相当重要。 做事中途放弃的过患:由于串习的力量,来世修善时也会习惯性地半途而废(造作等流果)。如是毁坏誓言的人将会增长罪恶和痛苦(士用果),并且会障碍后面所做的其它事,其果也会变得低劣,果的成熟也将推迟,而且这件事本身也没有完成。以上是教诫我们,做事必须先观察再趣入。古德每造一部论典,首先都建立誓言,在未完成之前始终不放弃。他们的誓言都像刻在石头上,观察好了就不会更改,这也是由于对上述道理生起深刻定解所养成的品格。佛在菩提树下发誓:若不成道,终不起座。
人生无常。要造恶业的话,我们应该尽量拖延,明日复明日地一直拖下去;但若是行持善法,则应以最快的速度去行持。请把握当下的每一天!
南无阿弥陀佛
版权所有:心经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