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正自心,使之不断趋于慈悲并证悟空性,这是所有学佛的人唯一需要精勤所做的事情
如果,你要想成为一个快乐的人,就要不断在心里认真地对自己说:“从今之后,我要快乐!我决定,不再为一些无所谓的小事悲悲戚戚,也不再为自身的得失荣辱忧愁、悲伤;从今以后,我要做一个无条件快乐的人,在心里培养快乐的秉性。”通过这样反复认真地、一遍又一遍地真诚发愿,你就会发现自心慢慢地变得快乐了起来。
如果,你要想成为一个勤勉的人,你就要在心里不断认真地重复:“从今以后,我要勤勉!戒绝一切懒惰和懈怠,绝不贪图感观上的享受!我要认真勤勉地工作、操持家务、完成朋友委托的事情,努力行持一切善业!”
如果,你要想成为宽容的人,你就认真地在心里经常对自己说:“我要包容一切!不再为一些小事喋喋不休、斤斤计较!”到一定时候,你自然就会渐渐包容别人,包容一些你以前几乎不能包容的事情。
佛经云:“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当我们精勤地利用不断发愿的修心要诀,就能使得心向既定的方向前进,并在行为上完成我们想要做的事情。发愿——这个殊胜的修心方法,只要我们善加利用,就可以在我们内心培养起人世间的一切美德,将一切恶习从我们的内心扫除。
在大圆满“五加行”的修法里,之所以规定要念诵十万遍皈依词和发菩提心词,其目的就是让心通过十万遍“认真地对自己说”,不断自我暗示、自我改造、自我激发、自我巩固,把心改造到“皈依”和“发起菩提心”的状态。此外,金刚萨垛、供养曼扎、上师瑜伽这些修法,都是利用了不断发愿的原理,使我们的心尽快得以改变,接近佛的觉悟状态。
作为一个大乘佛子,在世俗显现的层面上,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使得自心不断趋于慈悲,发愿救度尽虚空遍法界的众生,使他们得到暂时和究竟的安乐。所以,每天我们都要认真地念诵“发心词”,真诚地发愿彻底舍弃自我,将一切众生当成自己的父母看待,对他们在轮回中遭遇的种种痛苦生起强烈的悲心。
心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心作佛,心就是佛;心作菩萨,心就是菩萨;心作僻支佛,心就是僻支佛;心作阿罗汉,心就是阿罗汉;心作善,心就是天人;心嫉妒,心就是阿修罗;心或善或恶,心就是人;心愚痴,心就是畜生;心悭吝,心就是饿鬼;心嗔怒,心就是地狱众生。十法界的圣人和众生,都是心不断发愿、顽强造作而成!
发愿就是心在立志,发愿就是心在取舍,发愿就是心在造作,发愿就是心在选择,发愿就是心在避免无意义的活动,发愿就是心在激励自己朝着一个明确的方向前进!
一个人的心中只有具备了正确而崇高的志向——为众生的解脱而奋斗一生,这样的生命才会闪闪发光、熠熠生辉。没有志向的人生,就是没有目标的人生,是无聊、空虚和散漫的人生,这样的人生即使活上一大劫,也没有丝毫意义。
在这大多数人已渐渐遗忘“佛法就是心法”的时代,在这各种似是而非、远离修心实质的说法反而受到重视的时代,在这众生完全把自心淹没于外境、并将自心的苦乐交付于外境的时代,让我们运用佛陀传授的这个殊胜修心要诀——发愿,认真地、坚决地改造自心、修正自心,使之不断趋于慈悲和觉悟,最终成就圆满佛果!
版权所有:心经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