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所周知,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但中国人口众多,又是个多民族综合体,因此,有个别少数民族的婚姻制度就排除在外,你比如摩梭人的走婚制度。
古老而神秘的摩梭人主要聚居于川滇交界的泸沽湖地区,人口大约四万左右。两千多年来,一直延续着男不娶、女不嫁、暮合晨离、松散和谐的两性走访制度,即走婚。
大姑娘小伙子互通心意后,由男方到女方家中幽会,第二天一早再离开。走婚夫妻不需要住在一个固定的“家”里,只在夜晚相见。
有的人一次走婚就是一辈子,但如果两人中有谁想结束这段关系也没问题,好聚好散,开始下一次走婚。走婚夫妻不会有任何经济物质上的考虑,开始或结束一段关系,唯一的评判标准就是感情。
一般来说,男女双方在举行过成丁礼(13岁)后,就可以开始自由地选择自己的伴侣。当两人确定了对彼此的感情之后,男子会在晚上到达女子的花楼。一种摩梭成年女性的房间,独立于祖母屋外。男子不能从正门进入花楼,而是要爬窗,再把帽子等具有代表性的物品挂在门外,表示两人正在约会,叫他人不要干扰。晚上约会,白天离开。
这种松散的缔结模式,导致了每一名摩梭人都是和母亲以及兄弟姐妹住在一起,家里没有丈夫、妻子、父亲、母亲等角色。走婚是相当自由的,双方的感情,是唯一的决定因素,喜欢谁就和谁养一个孩子,在孩子满月时,父亲也会举办宴席,确认与孩子的关系,避免乱伦。
千百年来,走婚的起源已不可考,但宗教与神话传说无疑是一个重要因素。在摩梭人的宗教信仰里,以各类女神为代表的神灵,过得就是这样一种“走婚”生活。在摩梭人的观念里,神的生活方式无疑是最先进的生活方式,所以大家纷纷向自己崇拜的神灵学习,走婚的习俗也就这样代代相传,发展成了今天的模样。
看到这里,或许你会很好奇,到底是什么样的文化基础,才能孕育出“走婚”这样的婚恋习俗?摩梭族人又为什么千百年来始终坚持延续着“走婚”的传统呢?
在现代普遍的父权社会的大环境中,摩梭族是反其道而行之的母系氏族。母亲在家庭里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家族的延续也是靠母亲的血脉来传承的。因此,祖母在家中的权威最大。
摩梭人的“祖母屋”也是一个家族中最神圣的所在。祖母屋的门也叫“生死门”,因为摩梭人的生与死都与祖母屋息息相关。祖母屋里的火塘不能熄灭,家里有孩子出生要由祖母从这扇门接出去,祖母去世也要在祖母屋里停放一段时间…总之摩梭人的很多大事都要在祖母屋举行。
崇拜母亲,以母亲为核心是摩梭人走婚的最主要原因。因为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既永远生活在母亲身边,又能传宗接代。
在摩梭人信奉的达巴教里有这样一段经文,大概意思是:婚姻不是一个合理的安排。
在摩梭人的文化里,母亲和父亲对生育的贡献是不一样的。他们认为给予自己生命的是母亲,而父亲只是辅助,恰好在那个时间让母亲怀孕而已。父亲谁都可以替代,但母亲不行。所以很多摩梭人都不愿意离开自己的母亲。这种恋母情结在西方又被称之为俄狄浦斯情结,即儿子对母亲的迷恋。而男孩终将长大成人,把这对母亲的爱与欲望投射到另一个女人身上。
弗洛伊德认为,人在逐渐成熟的过程中必然迎来恋母情结的转化,这种与母亲的割裂正是人类个体成熟的分水岭。
然而在摩梭社会里,这种割裂并不存在。终其一生,摩梭人延续的都是这种依偎在母亲身边的情感和生活。所以,在“以母为尊”的社会基础之上,摩梭人为何选择走婚也就不难理解了。
在摩梭族男女双方走婚的过程中,他们彼此都生活在自己的母系大家庭里。不会强求对方按照自己的习惯生活,更没有婆媳、妯娌、叔侄等各种关系,避免了外界人为因素的干扰,最大程度上保证了感情的单纯性。
摩梭人这样归纳他们的爱情观:从一而终,只要我爱。弃旧迎新,如果我爱。
情感的幸福,永远是第一追求目标。而婚姻、儿女、财产反而是一种牵绊。只有剥离掉了这些后顾之忧,才可以在较大程度上实现感情的自由选择,并且比朝夕相处的婚姻有着更多的自主空间。同时,也能实现最充分纯粹的感情交流。双方始终把最灿烂的一面展示给对方,然后努力把恋爱的感觉保鲜一辈子。
与一夫一妻制的婚恋观相比,走婚满足了人类爱慕多个异性的欲望,不属于排他式的关系。如果说一夫一妻制是最大程度的实现了夫妻地位的平等,那么走婚则是在最大范围内实现了人性的平等。更为重要的是,摩梭人的走婚深深植根于母系文化这片土壤中,这种逻辑基础与整个社会的情感伦理取向一脉相承。
正是亲情、爱情、家庭,形成了摩梭人情感秩序的“铁三角”,奠定和维系着摩梭人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内在和谐统一,成为现代婚姻制度的一面镜子。
有人唱衰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认为它最终会消亡;也有人死守,认为它极大的保护了男女之间情感契约的平等。而我认为,时至今日,物质的极大丰富,人们拥有了更多选择的自由。因此,我们应该珍惜和拓宽这份自由,而不是固守甚至压减这份自由
。洗洗睡吧,晚安。
版权所有:心经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