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行一善,一年行三百善,积善成德,改变命运。各位善友同修:大家早上好!这里是日行一善共修平台,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开始今天的美好之旅。
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心若不起妄念,那就没有不明白的事了,因为心能包太虚,量亦周沙界。我们的心量其大无比,只是会被起心动念所局限,妄想便随之而来了,心不静,则愚起。
佛家人常会面临一个谜题:到底该活在深山,还是活在人间?你觉得呢?
印度有一位护持佛法的大功德主阿育王,他的弟弟是个修行得道之人,却常年住在林野中,穿着粗布麻衣,吃着简单的饭菜,日子十分清贫。阿育王认为弟弟的日子太苦了,所以想把弟弟接回皇宫来供养。
阿育王的弟弟听了哥哥的请求后说说:“世间的财、色、名、食、睡即为五欲,是禅者必去弃除的障碍。只有这样心才能拥有真正的宁静。我喜欢依傍林野,那样可少欲清心,自在如水中鱼、空中鸟,我能做到安贫乐道,你应该为我感到欣慰啊,为什么你要把我再推进世间的泥沼呢?”
阿育王听后一言不发,还是坚持让弟弟留在皇宫,弟弟便继续说道:“在林野居住有十大好处:一、自在;二、无我;三、随意所住,无有障碍;四、欲望减弱,乐习寂静;五、少欲少事;六、不惜身与命,为具足功德故;七、远离众闹语;八、虽行功德,不求恩报;九、随顺禅定,易得一心;十、于空处住,无障碍想。”
阿育王反对道:“修行在哪都是一样的,关键在于心静才对。那你有何必为难自己,非要在外面的时间吃苦呢?这有何意义?”
弟弟执着地说:“我离开皇宫终日与万籁同呼吸,与山色共眠起,我以禅悦为食,滋养性命,你却要我高卧锦绣珠玉大床,可知我一席蒲团,含纳山河大地,日月星光。常行宴坐,又有十益:一曰不贪身乐;二曰不贪眠睡乐;三曰不贪卧具乐;四曰无卧着席褥苦;五曰不随身欲;六曰易得坐禅;七曰易读诵经;八曰少睡眠;九曰身轻易起;十曰欲望心薄。有此十益,夫复何求。我已经从火汤炉炭的痛苦里脱身而出,怎可再重入火坑,毁灭自己?”
阿育王听后沉默许久,最终决定不再强求弟弟回皇宫居住了。
修心不一定安贫,安贫也未必就能修心。可是,一个真正有修行的人,则必然是喜欢虽然贫苦却简单、快乐的生活的。
佛家人究竟该在深山还是在人间呢?其实,两者都对,也都不对。
若心静,不管深山还是人间,都是一样的静;若心不静,不管深山还是人间,都是一样的不静。随心便好,喜欢深山就是深山,喜欢人间就是人间。不要因为刻意追求环境而选择深山,也无需刻意凸显境界而留在闹市。随自己心,才是最好的。
环境没有高低之分,只有爱好之别
。爱简单,就过简单的生活,不要怕别人嘲笑。爱繁华,就过多彩的生活,但切记不要刻意炫耀。选择自己喜欢的,并不被外界所影响,才是真正的心静。夜来香其实白天也很香,但是很少闻得到,因为白天人的心太浮了,闻不到夜来香的香气。如果一个人白天的心也很沉静,就会发现夜来香、桂花、七里香,连酷热的中午也是香的。同样,我们智慧不够,发现不了人生的真相,不是因为真相不存在,而是我们的心被障蔽了。
有个美容学校为了扩大招生规模,决定加大宣传攻势,举办了一场盛大的记者招待会。这一天学校里熙熙攘攘,来了很多同行与观众。然而就在这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校长却把负责招待会事务的管理人员叫来,给了他一把厚钝的剃头刀,让去磨。
负责人内心无比焦躁,却也只能服从上级命令,赶紧去磨刀。可磨刀时他想,这会儿正是有许多事情需要自己亲自去做的,而且这个年代哪还有人用剃刀啊!于是,他三下五除二就把刀磨完了,匆匆交给了校长。
校长看了看依旧很钝的剃头刀,对他说:“刀还没磨好。你的心不平,所以磨出来的刀子也不平,拿回去重磨!”
无奈之下,负责人只好重新去磨刀,但内心却更是着急,一直在挂念着招待会的安排事项,随便磨了一会儿刀,便又去交差。
校长看到剃刀对他说:“这刀很明显是用来应付我的吧。”说着,校长又拿出一把剃头刀,这把刀又快又亮。校长接着说道:“磨刀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内心,心平,刀亦磨得平;心不平,刀亦磨不平。这场招待会需要你做的事情有很多,你如果内心难以平静,又怎会不出错?”负责人听后,猛然醒悟。
磨刀误砍柴工。当然,这里的“磨刀”指的是静心思考,使自己保持清醒的头脑,从而使自己能够应对突发事件。
生活和工作总会遇到烦躁不安的时候,每当这时,就想想“心静磨好刀”这句话,只要参透了这里面的道理,就会使你的生活和工作深受裨益。
《心地观经》中说:世界之大以心为主,能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究竟沉沦。我们的心一直是向外的,从来不知向自心去开发。心未定,故一切不定;若确定,则当下就定。心静则智生,心乱则愚起!
南无阿弥陀佛
版权所有:心经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