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坛经”的“忏悔品”里慧能大师说:
“弟子等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愚迷染;从前所有恶业愚迷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消灭,永不复起。弟子等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憍诳染;从前所有恶业憍诳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消灭,永不复起。弟子等,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嫉妒染;从前所有恶业嫉妒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消灭,永不复起。善知识!以上是为‘无相忏悔’。云何名‘忏’?云何名‘悔’?忏者忏其前愆;从前所有恶业、愚迷憍诳嫉妒等罪,悉皆忏之,永不复起,是名为忏。悔者悔其后过;从今以后,所有恶业,愚迷憍诳嫉妒等罪,今已觉悟,悉皆永断,更不复作,是名为悔,故称忏悔。凡夫愚迷,只知忏其前愆,不知悔其后过。以不悔故,前愆不灭,后过又生。前愆既不灭,后过复又生,何名忏悔?”
上面这段话显示出忏悔的真实义,“前念今念及后念”代表着从意识心到深层的潜意识乃至于“空”之意,也就是从内心深处(乃至于“入空”)忏悔过去所造作的愚迷、憍诳、嫉妒等种种恶业,这就是“无相忏悔”。所谓的“真忏悔”是觉悟自己所造作的恶业,并下定决心断除恶业、永不再犯。凡夫往往只知忏悔过去所造的恶业而不改过,如此,之前所犯下的罪业未除,又重复犯错,这不是“忏悔”。
慧能大师的这番话带给我很深的感触,算一算到药师山也有八年了,在这段期间曾面临许多大大小小的因果及怨气,随着时间的消逝,发现自己面对因果或怨气的态度一直在改变。最初面对因果时,心里会想“我不是这样的人!?”“我不可能这么坏!”“一个巴掌拍不响,又不全是我的错!”,但是身体的不适及善知识的说明,都证明着当年所做的错事,这时虽不太相信却也抱着息事宁人的态度,赶快道歉了事。渐渐的,随着时间经验的累积,相信这一切是真的!这时也比较能以真心向对方忏悔,却未能察觉到自己仍随业障、习气摆布,未警觉到自己仍持续造同样的业、犯同样的错,认为因果是因果、自己是自己,二者毫无关系,没有把过去的自己和现在的自己划上等号,总认为事情已经过去了!但是事情真的过去了吗?别忘了“人是活在过去的阴影里”!仍留存着当年的业障及习气!渐渐的,随着类似的因果及怨气反覆出现,让自己不得不面对“真实”的自己,跳脱鸵鸟心态,不再掩耳盗铃,了解到自己有多么虚伪!是一个多么“糟糕”的人!由于自己的憍慢、不慈悲,造成了许多无辜的人受难、朋友弟子受到责难、身心受创,此时内心非常的沮丧难过,羞愧得无颜面对往日的师父及祖师。接受“真实自己”的这件事让我痛彻心肺、羞愧得无地自容,但是自己也明白唯有看清自己并且觉悟问题,方能改过,不再重复犯错伤害别人。
另外,在“忏悔品”里六祖又说:“迷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布施供养福无边,心中三恶元来造。拟将修福欲灭罪,后世得福罪还在;但向心中除罪缘,各自性中真忏悔。忽悟大乘真忏悔,除邪行正即无罪
版权所有:心经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