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全文网

为正念而生

发布时间:2022-12-24 19:44:02作者:心经全文网

  为正念而生——第二届观自在禅修营开示

\

  济 群

  欢迎大家参加“观自在禅修营”。从这个禅修营的名称,我们可以认识到这个禅修营的宗旨,以及参加禅修的意义所在。

  【观自在,修行方法和成就目标】

  我们的禅修营叫做“观自在”,这也是观世音菩萨的名号。

  我想在座的多数都读过《心经》。经文开头是:“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可见,“观自在”既是观音菩萨的名号,同时还蕴含着般若法门的修行方法和成就目标。

  这个方法,就在于 “观”。在观照心念的过程中,消除内在的迷惑烦恼,获得解脱,获得自在。所在我们要在禅修过程中学会“观”,学会用佛法智慧观照内心,观照世界。

  《心经》所说的“行深般若”,就是般若深观。我们现在所修的禅观,主要是从观照入手,通过对觉知力和观照力的培养,解决内在的迷惑烦恼。当心念逐渐平息,内在的般若空慧才会显现出来。这是我们本自具足的觉悟本体,也是解脱和成佛的潜力。正如《六祖坛经》所说:“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但这种力量却被重重烦恼所遮蔽,虽有若无,即《坛经》接着所说的:“只缘心迷,不能自悟。”因为心迷失在无明妄想中,所以认不出这一宝藏,更不知如何开启。

  禅修所做的,正是开发内在的般若智慧。初级阶段是以内观为主,培养我们的觉知力和观照力。这种觉知力,就是般若体现在意识上的作用。进而通过观照,将心带回觉性的海洋,体认实相般若。《心经》称之为“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

  当然,这现在只是观音菩萨的境界,不是我们的境界。在接下来的禅修中,可以从觉知力和观照力入手,当内在的般若智慧得以开发,我们就有能力摆脱一切痛苦,是为“度一切苦厄”。当迷惑烦恼被观照所消融,所瓦解,我们也就自在无碍了,所以叫“观自在”——通过观,使内心获得自在。

  我想,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过得自在。但我们对自在的了解,往往侧重于外部环境,以为拥有优越的物质条件和生活环境就能达成目标。于是就把关注点向外投射——我们关注感情,关注家庭、关注事业,希望从中获得自在。却不知,这种对物质世界的关注,带来的恰恰是不自在。因为关注会成为执著,执著会成为需求。久而久之,还会形成依赖。这种依赖,正是不自在的开始。

  因为每一种依赖都需要我们去经营,去维护。但世间是无常的,不论感情、事业,还是我们现在的色身,都是脆弱而无常的。这种无常时时都在我们身上或身边发生,即使我们再迟钝,再回避,也不会感受不到无常的存在。这就使得我们内心隐隐有一份不安全感,以及由此带来的恐惧。

  这种恐惧的根源并不是无常,而是我们的依赖。当我们对某个对象过分依赖时,就会害怕失去,这就导致焦虑和紧张。随之而来的,还有失去依赖后的孤独感,以及依赖受到攻击时的嗔恨心,等等。可见,人的负面情绪都是自己一手缔造的。在这样的情绪中,我们迷茫、被动、不能自己。而当我们没有这份依赖时,还有什么可以担心,可以害怕的呢?

  所有这些情绪的产生,又和我们对外在世界及对生命自身的错误认识有关。我们总有这样那样的烦恼,有的来自感情,有的来自家庭,有的来自事业,有的来自人际关系。通常,人们总是希望通过改善环境来解决问题,事实上,这种解决至多只能起到暂时缓解的作用。就像身体内部的炎症,如果只在表皮涂抹一些清凉镇定的药膏,是无法起到任何实质作用的。

  “心病还需心来医”。根本的解决之道,就是从我们的心着手。每个人都具有圆满的觉性,这个觉性是万法具足的,不需要任何外在支撑。一旦开启觉性,所有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因为这些问题都是以无明执著为基础,当无明不再,执著不再,哪里还有它们的立足之处?哪里还有它们的安身之地?这时的自在,才是真正的自在,无拘无束,了无挂碍。

  佛陀就是这样的得大自在者。当然,这个自在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修习正见和止观而来。所以,“观自在”三个字,既是我们禅修的内涵,也是禅修所要达到的目的。如果我们希望获得自在,就要把投向外部的目光收回,转向对内心的关注。

  【心种种故,色种种】

  心和物是组成世界的两大因素,并具有相互作用。但佛法特别强调心的主导作用,故称“心性之学”。就像某人持枪杀人,我们不会给枪判罪,而是会给持枪者判罪。因为他有一颗凶恶残暴的心,才会将枪口对准他人,才会置人于死地。所以说,心才是善恶的源头。

  佛教关于心的典籍非常之多,主要有两类,一是立足于真心,一是立足于妄心。真心,是指生命本具的清净无染的觉性,禅宗就是依此建立修行,其特点在于直接、迅速,所谓“一超直入如来地”。此外,唯识、阿含等思想体系则侧重从妄心来建立修行。因为真心虽然重要,但凡夫很难触及,只有上根利智者才有能力直接体认真心,见性成佛。就像极薄的云层,能迅速被阳光穿透。而常人都是活在迷妄的系统中,尘垢重重,不见天日。

  凡夫所以为凡夫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无明。正是无明所形成的错误的认知模式,使我们看不清自己的本来面目,看不清世界的真实相状。这种误解是由认识决定的,修行所做的,正是帮助我们摘下这付由错误认知构成的有色眼镜,如实看待自己,看待世界。

  佛典中,对妄心有着详尽分析。如心理学所说的注意、表象、情感、意志等普通心理,佛教称之为遍行心所,有作意、触、受、想、思五种。以此构成的认知模式,是不可能对世界达成正确认识的,所以就会发展出贪、嗔、痴种种烦恼。除此而外,我们内心也有善的心理,就是道德的心理,健康的心理。

  从佛法观点来看,当善的心理产生作用时,当下就能给自他双方带来快乐。比如慈悲,不仅能令他人感到温暖,也能令我们自己调柔安乐。反之,不善的心理产生作用时,当下就能带来痛苦。当一个人进入嗔恨、嫉妒的状态时,内心是纠结而躁动的,当我们把这种心理表现出来,还会令他人备受痛苦。

  人是什么?相貌吗?地位吗?身份吗?这些都是外在符号,暂时和我们有关而已。真正的内涵不是其他,正是我们当下的心态、性格和人格。这种心态和人格来自生命的积累,同样是贪心,有些人贪吃,有些人贪色,有些人贪财。这些贪心引发的负面情绪也各不相同,有的会带来焦虑,有的会带来恐惧,有的会带来孤独,有的会带来沮丧。此外,有些人很自卑,有些人很自大;有些人很狭隘,有些人很宽厚;有些人很粗暴,有些人很慈祥。不论这些情绪多么强烈,也不论这些性格多么刚强,都不是天生,而是由心念积累而成。最初不过是一念之微,但这一念接着一念,就会念念相续。

  但心念又是无常的。比如你现在很开心,可能很快就因为什么不开心了。这种开心与否,并不是我们的主动选择,而是面对不同境界的本能反应。也正因为心念是无常的,我们才能主动加以改变。比如有人会在痛苦中无力自拔,其实,那只是我们不懂得心的运作规律,不懂得怎样进行调整。虽然我们都害怕痛苦,却常常在痛苦到来时沉溺其中,越陷越深。我们不知道,痛苦也是一个念头,即使当下再强烈,其本质仍是空无自性的,仍是可以改变的。

  你要告诉自己,这是心灵天空的一个念头,一片云彩,而不是天空。具备这样的认识,念头的影响就会减弱。反之,当我们把心投向对念头的执著时,会觉得这种痛苦越来越大,越来越真切。这个大,也是我们的一种认识,你觉得它很大,它就变得很大了;你觉得它很真切,它就变得很真切了。

  因为每种心念都是我们反复串习的结果。只要不断重复,力量就会越来越大,进而成为心灵世界的主导——从一念爱心变成强大的爱心,从一念嗔恨变成剧烈的嗔恨。

  这些心理力量又会形成我们的生命之流,轮回之流。佛教将有情分为天、人、阿修罗、地狱、畜生、饿鬼六道,这些生命形态也是由心念构成。比如畜生代表着愚痴的张扬,饿鬼代表着贪婪的张扬,阿修罗代表着斗争的张扬。六道如此,当下的现实也是如此。追求艺术的人,每天会想着艺术,在追求过程中,就会逐渐形成执著,促使他进一步追求。经商的人、从政的人、做学问的人,哪一个不是如此呢?

  这就是当下的轮回,现世的轮回。

  在这样的执著中,我们是不得解脱的。因为贪著会像绳索一样,把我们和执著对象牢牢捆绑在一起。佛法所说的解脱,就是帮助我们解开这条执著之绳。当我们不再执著,当下就回归到解脱了。

  因为我们本身就具有解脱的潜力,不必再去另外找寻一种叫做“解脱”的境界。所以说,解脱并不是天方夜谭,事实上,它离我们并不遥远,只要方法正确,无须千里追寻,万里跋涉——当下即是。

  【觉性,才是究竟的皈依处】

  学佛,是帮助我们认识内心的种种念头,进而加以调整。阻止其中的不良心理,发展其中的正向心理,也就是佛法所说的正念。

  在我们皈依的佛法僧三宝中,佛是代表正念修习的圆满,这个正念就是觉性。换言之,佛陀已在迷惑中彻底觉醒,圆满开启生命内在的觉性。皈依佛,就是通过学佛来认识内心,降伏烦恼,达成和佛陀同样的成就。

  法是代表了解心灵的智慧,以及发展正念、消除妄念的一门技术,也就是禅修。具备一定正见之后,也会知道什么是正念,什么是妄念,但如何让正念变得强大,让妄念逐步消除?这就需要正确的方法。皈依法,就是依佛陀所说的教法树立正见,进而根据佛陀讲授的调心之道反复实践,将正见真正落实于心行。

  僧是代表清净解脱的品质,尤其是贤圣僧,他们已经沿着佛陀开拓的道路走向解脱,证得涅槃。所谓涅槃,就是完全平息烦恼妄念,生命不再有任何躁动,并使内在觉性得以显现。皈依僧,就是皈依十方三世一切僧宝,并以他们作为修行的良师和助伴。当然,这并不是要我们亲近所有僧众,只须依止能够引导我们如法修行的师长即可。

  总之,皈依就是选择帮助我们认识内心、开发觉性的信仰对象。这个信仰对象就是三宝,以佛为榜样,以法为指导,以僧为助伴,三者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但我们还要知道,皈依不是寻找一种外在依赖。在究竟意义上,是要认识我们的觉性。所以佛陀在《阿含经》中告诉我们:“自依止,法依止,莫异依止。”自依止,是说解脱要靠自己。但凡夫充满无明的,所以还要依法。而法是佛陀两千多年前讲述的,这就需要“亲近善知识,依法得解脱”。否则,我们可能会师心自用,也可能不得其门而入。所以,我们既要依靠外在的三宝,也要知道,修行的重心是在我们内心。

  究竟的皈依处,是心灵内在的觉性而非其他。

  【发心,对心的选择和发展】

  皈依而外,佛法还特别强调发心。

  很多人对发心理解得比较抽象,认为这是一套形而上的哲学。其实,发心就是我们要发展一种什么样的心念。学佛之前,我们一直在发展凡夫心,在发展轮回。如果我们不希望继续这样的现状,就要开发走向解脱的心理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说,发心就是开发心灵潜在的觉性。

  发出离心,是发愿从轮回中走出。但更重要的,是从构成轮回的心理基础走出,那就是贪嗔痴,就是无明我执。所以,出离心的本质不是说出离某种对象,而是出离贪嗔痴的心理。当我们出离这些心理时,当下就是解脱,此处就是解脱——而不是解脱到别的世界。发菩提心,是发愿以自觉觉他、自利利他为尽未来际的目标。通过这样的愿望和实践,成就像诸佛菩萨那样的大慈悲和大智慧。

  我们希望财富增值,需要选择最有价值的项目投资。我们希望生命提升,就要开发内在的觉性,这是一项可以给我们带来无量利益的“心灵投资”,将使我们彻底断除烦恼,成就解脱;进而使天下众生断除烦恼,成就解脱。

  发心既包含着对目标的确立,也包含着我们当下的用心,那就是以成佛、以利益一切众生为目标。但利他也离不开自利,这个自利就是开发内在觉性,否则我们是没有能力真正帮助众生的。而且,利他和觉悟并不矛盾,在利他过程中,我执会随之减弱,使觉性得以开显。

  所以,发心对禅修也非常重要,它是代表对心念的选择和开发。禅修的核心就是正念,这个正念离不开选择,离不开发展。发心,就是帮助我们选择内在的良性心理,进而发展它,使之成为生命主流。

  【持戒,建立简单清净的生活】

  很多现代人对戒律不以为然,觉得这是一种外在的约束,一种过时的传统,和禅修没什么关系。其实不然,因为在凡夫的心念之流中,贪嗔痴有着强大力量。一旦陷入其中,就会像漩涡那样,将我们越卷越深,不能自主。这就必须阻止不良心念的相续。戒律的作用,正是帮助我们建立心灵的防御系统。

  我们在受戒时,发愿“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在庄严的宣誓过程中,内心会产生强大的自制力。当我们习惯性地想要杀生、偷盗、邪淫时,这种自制力就会产生作用,使我们不再被串习的漩涡席卷而去。

  持戒,不仅能阻止妄念的延续,还能指导我们建立一种简单、清净、健康的生活。现代社会的很多问题都是生活方式造成的,过度的娱乐,使我们内心躁动,混乱不堪;过度的消费,使资源大量消耗,环境日益恶劣。在佛陀所说的八正道中,就特别强调正业、正命的重要性。当生活简单了,心也就简单了;生活清净了,心也就清净了。

  禅修,同样需要建立健康的生活,这样才能营造良好的心灵环境。所以,禅修绝不是每天抽时间打打坐就能坐好的,既要有正确的观念为指导,也要有健康的生活为助缘。如果我们对行为不加约束,每天都在纵容妄念的发展,即使由闻思培养了一点正念,也会很快被掩盖,被遮蔽。

  可见,皈依、发心、持戒都是禅修不可或缺的重要保障,也是培养正念的基本前提。

  【依正见善用其心】

  正念最为核心的因素,就是正见。

  本次禅修重点使用的是四念处,这是佛法的四种基本认知,分别为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此外,大乘佛法所说的诸法唯识、缘起性空等,都是立足于不同层面的正见,有助于我们认识内心,明确自己究竟要选择什么,放弃什么。

  当然,作为禅修来说,更重视实际训练。在未来几天修行中,希望大家在宗净法师的指导下用功办道。西园寺给大家提供了优越的修学环境,你们所在的地方叫大觉堂,是三宝楼的中心。大觉,就是三宝的核心内涵,我们来到这里,也要有成就觉悟的信心。

  禅修并不复杂,关键是善用其心。简单地说,就是认真走路、专心呼吸、活在当下、保持觉知。基本的禅修大体就是这些内容,容易不容易呢?你们会不会认真走路?会不会专心呼吸?似乎都很容易。但真正做到并不那么容易。不过我们无须气馁,只要认真实践,总归会有不同程度的收获。

  希望大家在这七天内,珍惜善缘,努力精进。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心经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