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菩萨不思议解脱境界
98.6.21共修开示
昭慧法师主讲·释净慧纪录
每个月一次的共修会,我一定排除万难要来参加,这表示我对于共修会的重视,对于各位与会者的重视,因此,我也希望各位重视这每月一日的共修机缘。
天主教、基督教每个星期日都要到教堂、教会去望弥撒,因为这天是安息日,是要奉献上帝的日子。上教堂、上教会,能让他们的心灵充电,让天主的爱充满在他们的心中;就像车子没油了,要加油、打打气,又重新充满了能源。因为有了天主的爱作为滋润,每个人把这份爱分享到他的家庭、社会、工作岗位上,爱的能量就出现了。就像爸爸妈妈,晚上再疲惫,一听到小婴儿哇哇的哭叫声,就起身忘记了疲惫,抖擞着精神给小婴儿喂奶,所以爱的力量是很强大的。
相较之下,佛家不用“爱”这个词汇,但并不表示没有这样的心理状态。在佛家的定义里面,“爱”字由于通常跟“我”放在一起,属于我的就爱,不属于我的就不爱。佛陀看穿了“爱”如果从“自我”出发,会产生这样的毛病──其心不能平等。因此要让心灵状态向上提升,不从自我考量,而能够将心比心地对待生命,这就称为“慈”、“悲”。
我们诵读到《普门品》偈颂:“悲体戒雷震,慈意妙大云,澍甘露法雨,能除烦恼焰。”慈悲的力量竟然那么大!有慈悲的滂沱法雨浇灌下来,竟能浇熄我们心中燃烧的烦恼烈焰。原来,在菩萨的心中,没有属于自己、属于别人的差别,他的慈悲,没有“我的”与“非我的”的界限。当他打破这界限、差别,“慈”与“悲”的力量就变成无量,所幅射出来的慈悲能量非常地强大。为什么?因为他的心理与众生之间,没有一道墙挡在那里。
我们的爱倘若有心墙高筑,就会分辨哪些是属于“我的”,哪些不属于“我的”。与我的因缘深,我的爱就透彻;与我的因缘不深,就有一股无形的心墙挡在彼此之间,使我们的爱不能够成为菩萨的大慈大悲。天主教、基督教也看到这个问题,他们怎么解决呢?他们希望藉由向天主全心全意地感通,分享天主无限的爱,因为天主是爱一切人的,所以感通以后,人也就领受神的意旨来爱一切人。
我们看,台湾的社会福利事业,一半以上都是天主教在做的。那些来自外国的神父、修女,受到天主的召唤来到东方,一辈子就在这里奉献,奉献给智障、残障、眼盲、耳聋、精神病患等等弱势生命。他们相当慈祥。为什么他们能薰陶出这样的气质呢?因为他们本着天主的爱,放掉自己的小我,成为天主的一只手、一双眼,来为众生服务,回报天主无限的爱。
从佛法的缘起论来说,世间是因缘和合的,不是上帝创造的,所以无从解释上帝的存在,也无法解释上帝是否爱大家。因此,如果佛教徒有爱,不是来自跟上帝感通,让圣灵充满我们的心中。那么佛教徒的慈悲来自哪里呢?我们如何让自心对众生充满慈爱?
我们在共修会上,第一场诵念《金刚经》,第二场诵念《普门品》,然后举行佛前大供,接着由法师开示,最后作个总回向,有苦难的人,祝愿其苦难早日消除;往生的人,祝愿他早生净土。所有这些功课的流程,都有其深刻的意义。
诵念《金刚经》,希望透过智慧的利斧,把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的心墙拆掉。让无我的智慧,穿透我与众生之间的那道心墙,让自己与众生之间无有隔碍,乐于将自己拥有的美好事物分享给众生。如果事事以自我为中心——这是我相。帮对方做了一点事,就期待得到对方的回馈──这是人相。做了一点功德,就期待得到众生的回馈、赞叹──这是众生相。做了一点功德,就希望我在未来能够得到好报──这是寿者相。《金刚经》中说要超越四相,如何超越?要用缘起来观照,透视我与众生看似各自独立,但其实在因缘之中有着密切的关连,因此没有常恒不变、独立自存、真实不虚的自性可言。
其次,当我们诵念《普门品》时,可以注意:经文重覆在提醒我们,要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因为观世音菩萨是有求必应的,当我们时时忆念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的时候,我们与菩萨之间就能相互感通。世间有许多在奋力帮助众生的菩萨,他们忘掉自己的忧苦,心心念念想的是苦难的众生,这么多菩萨所合鸣的大悲交响乐,就是千手千眼大悲观世音菩萨的“梵音海潮音”。我们对所有圣者菩萨、凡夫菩萨的赞仰,全部凝聚成对一尊现前的观世音菩萨的礼敬;其实,观世音菩萨的随类应化,她的千手千眼,不正就是十方法界凡夫菩萨与圣者菩萨的呈现吗?
所以,当我们在诵念《普门品》时,不只是要求菩萨保佑我们,而是要发愿,期许自己也用《金刚经》的智慧──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再加上体念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的力量,无有隔碍而平等地普视众生。这一切,都能在我们面对苦难的众生时,得到切身的验证。
也许我们会觉得,这个功课很困难,但是当我们与菩萨感通以后,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心念时时念兹在兹,慈悲的能量就能充沛其心,至大至刚,恒遍十方,竖穷三际。当我们把自己放空,全面地领受菩萨大慈悲的力量,将慈爱的心念转向、回向别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你将会发现,自己越来越能见众生而生欢喜心,对众生的感情中没有执着,能够做到疼惜对方,可是不求一丝一毫的回报,那是超越一般相互黏着的感情。这种力量,确实会是“悲体戒雷震,慈意妙大云”。
所以,无碍无量的大慈大悲,是可以透过帮助众生来自我训练的;而大家来学院共修,也就是在培养这样的能力。透过共修,提醒自己要时常恭敬诵念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心念菩萨的当下,是没有杂染的,与大慈大悲相应的,所散发出来的力量,沛然莫之能御。于是你的心光会越来越“无垢”而“清净”,所能呵护的生命就越来越不局限在我所有或我所属的范围之内。
因此鼓励大家,趁每个月一次的共修机缘,回来充充电、讽诵经典,供养诸佛菩萨、法界众生,与其他同参道友“以法相会”,彼此互相关怀。关怀有时不必然透过言语。前几天我去探望一位病友,她已是卵巢癌末期,一看到我就痛哭,我轻轻地摸她的头发、脸颊、手臂,静静地陪她,虽然一句话都不说,但疼惜她的动作胜过千言万语。等到她哭完了,我问她:“你恐惧吗?”她回答说:“不恐惧!因为曾来学院闻法,打过禅七,所以面对生死十分平静,没有什么恐怖心。”千古艰难唯一死,面临剧苦竟然没有恐惧,也不枉她学佛一生了。
所以,不要担心如何付出,我们平时所具备的种种能力,都可以拿来奉献周遭的众生。如今,连出家师父们都得训练各种能力,例如:音响要怎么调整、空调要怎么处理、刊物要怎么编辑、网路要怎么建置。个个都要有三头六臂,进到大寮要能够炒菜,出了厨房要会打扫厕所。师父们都要受种种能力训练,何况是在家居士?有些人以为,学佛要万缘放下,那是错的!学佛,是要提升自己的愿力,强化自己的专业能力,用来帮助众生。学佛学到变成什么都不要、什么都不会,那是有问题的。
今天早上,看到一位年轻朋友在庭院帮忙除草,他家里开佛教文物店,妈妈将来想把店面交给他。我听到了就说:“很好,你来帮忙除草,更要常来听闻佛法。为什么?佛教文物店也可以是一个心灵休憩站,如果有人心灵忧苦,来你的店里买一把香,若你善能说法,不就刚好能解决他心里的忧苦吗?如果你觉得你目前的功力还不够,可以推荐他来寺院找师父晤谈。”每个人在自己的岗位上,都可以打造成实践菩萨大慈大悲的场域,不要小看了自己的力量!
所以,学佛要把自己的能耐训练到透彻,让心力更坚强、能力更强大,去帮助一切的众生。如果大家能够如此念兹在兹,就不辜负每个月回来共修充电一回了。鼓励大家结合佛法与个别的专业,不断地帮助众生,那么,将来各位一定可以领会《金刚经》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的智慧,并感通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的力量,体悟大乘不思议解脱的境界!让我们彼此以“入不思议解脱门”相互期勉!
版权所有:心经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