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次。须菩提。菩萨於法。应无所住。行於布施。】
请看小注。「布施赅一切法,佛法要行不要住,应当无所住而行一切法。」前面曾经跟大家报告过,大乘佛法的修持,本师在此经用一个『布施』做为总代表,正所谓布施能够包含六度,六度统摄万行,所以布施就是菩萨行门里面的总纲领。布施是什么?实在就是我们常讲的放下,布施就是放下。它要行不能住,住就是著相,诸位想想看,住,住就没放下,必须要无住才真正的放下。为什么要放下?这个经上实在讲得很清楚、很透彻,因为一切法都是缘生的,叫因缘生法,既是缘生就决定没有自体,所谓是缘起性空。真正明了通达的人,听到佛说这句话他就明了,所谓是当体即空,空你再要去执著它就错了。尤其是这部经讲得实在彻底、透彻,经文后面所讲的三心不可得,这是一般学佛的都知道《金刚经》这个公案。心是什么?心是能执著,能执著的心都没有,你想想看该不该执著?所执著一切法当体即空,能执著的心没有,所执著的法当体即空,这才知道佛为什么一而再,再而三,三而四的教导我们应无所住,不应当执著。
我们今天学佛,为什么入不了门?就是你决定离不开执著,以为我不执著,其实还执著一个不执著,换句话说,不但不能离念,相都离不开,无论修学哪个法门都不能成就。幸亏还有一个念佛带业往生这一门,这一门里面也是要放下,也是要舍弃万缘一心专念,才能成功。如果念佛,像觉明妙行菩萨所说的还有怀疑、还有夹杂,纵然能做到不间断,也不能往生。为什么?往生西方净土的条件是要心净,心净则土净。你有疑惑、有夹杂,心不清净,念得再多也只是跟西方极乐世界结个缘而已。这种结缘,我们每位在座的同修,无量劫以来缘结得够深,为什么还去不了?就是还是夹杂、还是怀疑,心还是不清净,与西方极乐世界不能相应。可是诸位一定要记住,如果这一生不能往生,可以说这一生决定又是空过,依旧是搞生死轮回,搞生死轮回就非常可怕。
今天在座的这些同修们都是中年以上,对於世间阅历都有一些基础,我们放眼看这个世间、看这个社会,世间地位高的人,做国王、做总统、得大财富的人、大企业家,几个人不造业?这些果报必须要晓得不是一生修来的,多生多劫累积的善因,得世间大富大贵的福报。但是在享受富贵的时候,如果稍稍不谨慎,就造无量的罪业。这是佛门讲的三世怨,这一生福报享完,享尽了,来生的业报现前,又到三途去了,这些都是事实真相。所以佛教给我们,要行不要住,行什么?修一切善,修一切善就是布施,念念要利益一切众生。这部经世尊所展示给我们的,可以说是慈悲到了极处,智慧达到了颠峰,从哪里看?绝非谈玄说妙,完全落实在日常生活当中。
经一开端,释迦牟尼佛入舍卫大城乞食,著衣托钵,这日常生活,这个生活就是『应无所住,行於布施』。佛这样做,天天这样做,年年这样做,他布施什么

摘自金刚经讲义节要 (第十七集) 1995/2
美国圣荷西 档名:09-021-0017
版权所有:心经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