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佛身患风疾。医生为佛精心配制妙药,用三十二种良药,每日服用三十二两。当时,有一名叫提婆达的人,常常心怀嫉妒。他自恃高明,希望自己的威望能与释迦佛齐平,便盲目地效仿释迦佛,也服用三十二种药,日日服三十二两。然而,当药物进入全身脉络,血液之中后,提婆打不仅身体未见舒适,反而自觉体力微弱,苦恼不堪,整日痛苦地呻吟。世尊释迦佛看到他痛苦,愚痴的样子,心生怜悯,用手摸他的头顶,以自身的功德之力,使提婆达马上痛消病除。谁知提婆达病除以后,不但不感谢释迦佛,反而盯着佛的手,说道:“世尊在世上也没有什么本事了,讲法说经不能使世人受用,所以又开始学医术了。”佛早已明了提婆达的内心,叹道:“提婆达心怀不善之念,极其险恶,不但今日如此,以往也是如此啊!”于是,佛讲述了提婆达前世心恶的因缘。 从前在阎浮提城,有一位波罗奈王,名叫梵摩达。他凶暴残忍,毫无慈心。一天夜晚,他梦见一只异兽,遍身金毛,毛端还闪烁金光。梵摩达梦醒后不见此兽,心急火燎,立刻召集猎师,梵摩达将梦中情景告诉猎师,命他们捕捉此兽,若捕到便将兽皮剥下献出,当重重赏赐。若捉不到此兽,将诸灭猎师九族。 梵摩达如此凶残暴戾,猎师们忧愁悲哀。大家聚在一起,共同商议对策。结果,猎师们商议招募一个猎人,让他出去寻找这种异兽,为防止他捉不到而逃走不返回宫中,猎师们将他的家产及妻儿作为抵押。被招募的这个猎人心想:我就是死,也必须捉到这只从未见过而让波罗奈王梦到的异兽呀! 猎人跋山涉水,冒着生命危险在野兽出没的森林里搜寻。一天天过去了,他所带的干粮已经吃完,而他也已精疲力尽,可仍无一丝线索。此时,正值暑热难当,猎人又渴又饿,已经奄奄一息。猎人对天长叹,悲泣道:“谁有慈悲心,救救我吧!”正当此时,林中忽然出现一头异兽,名叫铭陀。只见它遍身金毛,在阳光下分外耀眼,正是那波罗奈王梦中所见的异兽。铭陀听见猎人悲惨呼救的声音,顿生怜悯之心,跃入冷泉之中,渡过泉水来到猎人身边。铭陀看到焦渴瘦弱的样子,便用力将他拖到水边,细心洗去他身上的泥土,将清凉甘美的泉水送入他干渴的嘴里,还拾来甜润的野果喂他充饥。 猎人慢慢从昏迷中清醒,身体渐渐恢复了常态

佛说做人的道理 为满足贪婪暴君是一己之愿,异兽忍受剧痛,舍弃生命,剥皮济众;恶人的恶行恶状总是那么地令人不齿,与异兽的无私和佛祖的大度对比,实在是太不堪了。劝诫世人,莫做此类卑鄙小人。心怀善念才是为人之道。
版权所有:心经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