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在美国洛杉矶遇到一个居士,他读经的目的是想背诵,读诵的目的错了。“其意自见”是开悟,那个千遍是修定;他搞错了,他要把它念背。一千遍还是背不出来,念两千遍,还不行,他这个人很有毅力,他念到六千遍,《无量寿经》从头到尾背下来了,一个字不错,没开悟,为什么?他的目的没有定在开悟上。经会背了,没有“见其意”,求往生的念头不强烈,对这个世间五欲六尘还是有“贪、嗔、痴、慢”。换句话说,他的烦恼、习气没有改。《无量寿经》真的背下来了,如果目标定在“见义”,目标定在这里,而不是背诵,我相信他会得定、得“念佛三昧”,他会开悟。不能大彻大悟,大悟是肯定可以得到的。大悟就很了不起了,一些没有学过经典的话,他都能通达,一般的这个经典他都没问题,都能讲得清楚、讲得明白,这个利益就大了。所以认知比什么都重要。外国人读书,求知识。中国人读书,这是中国古人,不是现在人,现在中国人学外国人,也是增长知识。中国古人读书是开悟、是明理、“见义”,“义”是义理,明白它的义理;如果是彻悟,那是见到自性、见到法性、见到本性,那就成佛了。同样是一种方法,目标不一样结果不相同。所以我们要学,不要忘记古人给我们的教训,我们不求知识,我们也不求背诵,我们只求明理、见性。读一篇文章,要明理了,你知道写文章那个人,他的意念、他的境界,这是一般求知识的人做不到的。知识只有表面这一层,不能深入;可是“读书千遍,其意自见”那是深入,不是表面的,契入境界。读佛经,契入佛境界,就成佛了。
版权所有:心经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