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含经》出版序
明法比丘 撰
《阿含经》为佛陀遗留下来的重要珍宝,因为时空的阻隔及人为的因素,使《阿含经》在中国译出之后,未受到时贤的重视,而且一些不明就里的人士不当贬抑《阿含经》的言论,使佛陀正法的泉源《阿含经》,在汉传佛教界隐晦千百年,何其不幸!近百年来,时贤努力追溯佛陀原始的教义,才使《阿含经》得以逐渐受到重视,重光于世。
「四阿含」之一的《杂阿含经》是公元四三五到四四五年间(中国刘宋元嘉年间),求那跋陀罗( gunabhadra,意译为功德贤,中印度人,生殁于三九四到四六八年)在杨郡(南京)祇洹寺译出,共有五十卷,一三六二经。《杂阿含经》的「杂」有「如其所(相)应,次第安布,次第结集」之意,「阿含」是流传下来的圣教之意。现存的《杂阿含经》卷第二三、卷第二五,已佚失(含:天、念处、如意足、正勤、根相应,可研读《相应部》),被误编入三经(六0四、六四0、六四一经)为「阿育王譬喻」的部分经文,若扣除这三经实得一三五九经。流传下来的《杂阿含经》的次第已有错简、零乱,经吕澄先生发现《瑜伽师地论》〈摄事分〉(卷八五至九八的部分)为《杂阿含经》的本母(作抉择契经),并整理、刊订及印顺法师等人的继续努力整理,大致恢复较合理的顺序,学人若要依照整编过的顺序阅读,请依据「《杂阿含经》次第」一文;若随手翻阅、赏玩经法也能受惠无穷。
《杂阿含经》另一译本《别译杂阿含经》(二十卷,三六四经,「别译」为后人所加),早《杂阿含经》译出,可比对《杂阿含经》的「八众诵」(众相应)及「如来所说诵」。其它别译的小经及巴利三藏都作为比对及研习。本经附有一些次第表、对照表,应有资益于进一步研习之用。对于还想深入法义者,研习阿毗达摩大有裨益。
在台湾,近十年来,原始佛法渐渐受到研读、修习,但直接阅读《阿含经》的人还不多,因此,多少影响声闻者的正知见的建立。我们倡印《杂阿含经》是第一步,希望能继续整理、流通《阿含经》,令受持、读诵、吟咏、修习者,早日成熟解脱智,也作为报答佛恩及匡正汉传佛教许久以来的法义偏差。我们采用《干隆大藏经》(雕期为公元一七三三到一七三八年),本大藏经版以明朝永乐《北藏》为蓝本,并加以增减、精校,因为木刻版本精美,字大(本版已缩小39%),除了便利阅读、玩诵之外,又能有怀古感恩之情来学习无上道法。我们径行改正错字(更正表附在后),修补字体,并加以重新标点,方便现代人的阅读习惯。我们一生若都有《阿含经》相伴随,就有如佛陀及诸贤圣、诸大善知识常相左右,何其幸运!何其幸福!
愿所有受持阿含者,皆能厌欲、离欲、灭尽欲,得究竟安乐!
版权所有:心经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