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华严中的净土
高明道
清末民初以来,中国的学术陷入空前的混乱。撇开政治宣传的扭曲、误导不谈,单就现象本身来论,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事实(注1)一般世学如此,佛学亦不例外。值遇这种风气,内明的研究,发展多端。其中奇异的表现大致莫过于假借「哲学」此古德未曾闻过的舶来品来阐述中观、唯识所指为何,来理解天台、华严等本土「思想」,或争相引进种种在西洋、东瀛昙花一现的理论,奉为圭臬,以透视佛教历史的真谛、解构空门制度的施设。本文仅对华严中的净土略加整理,相较之下,显得乏味无比──既不套新颖的方法,又不靠突兀的用语,不敢发挥,不求发明。敬请读者海涵!
众所周知,「华严」与「净土」在中国释氏的传统中都颇具分量,不过在此所谈的并非大家可较能直觉联想到的宗派概念,而是指《华严经》本身及净土信仰或净土法门。(注2)换句话说,本文拟探讨的问题是《华严经》中到底有没有提倡含净土特色的修持或信念。答案若是肯定的,那么该主张如何呈现?假设相反,结果是否定的,是否有线索帮助吾人了解经里表达的是怎么样的一种态度?
在正式进入主题之前,必须对本文处理的文献范围有个交代。当今学界用得最广的汉文藏经──《大正新修大藏经》──摩诃衍契经部类中就列有《华严部》。该部收录三种修多罗,亦即(甲)大部头的《华严经》、(乙)单品的别译本以及(丙)其他思想相关的经典。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乙类文献的价值特别高,一方面是因为它所反映的发展阶段在其他语文的佛典里往往并无资料保存,另外一方面是因为它对理解大部头《华严》的形成提供珍贵的讯息。不过在中国产生长远影响的却只是(甲)类的大经,特别是唐朝实叉难陀译的八十卷本《大方广佛华严经》。因此,由于篇幅的考量,暂且选定《八十华严》当作探讨的对象。 至于净土,在华人文化圈里讲此一主题,虽偶尔有大德提倡修弥勒或药师佛净土(注3),然长期以来相关的教学实以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世界为主。因此,本文探讨的第一个步骤便是去厘清此佛此土在《华严经》里的状况。(注4)据初步考查,《华严》涉及弥陀的文句相当集中在《入法界品》出现。该品第一个相关出处描述解脱长者入普摄一切佛剎无边旋陀罗尼三昧后,对善财童子说:「善男子!我见如是等十方各十佛剎微尘数如来,彼诸如来不来至此,我不往彼。我若欲见安乐世界阿弥陀如来,随意即见。我若欲见栴檀世界金刚光明如来、妙香世界宝光明如来、……」前后列了九尊如来的名号,然后综合地说:「如是一切,悉皆即见,然彼如来不来至此,我身亦不往诣于彼。」(T 10.279.339 c 19~28)第二个地方是摩耶夫人告诉善财童子她为一切菩萨母时,罗列的一百九十多佛名中就有「……敏持佛、无量光佛、大愿光佛」等等(T 10.279.416 c 16~17)。「无量光」可以是「阿弥陀」(Amit bha)的义译。第三则资料出现在普贤为众菩萨讲「佛功德海一滴之相」时所宣说的偈颂。据此,佛能让众生由于业、愿等力看到无边不同事情,诸如「或见莲华胜妙剎贤首如来住在中 无量菩萨众围繞 皆悉勤修普贤行 或有见佛无量寿 观自在等所围繞悉已住于灌顶地 充满十方诸世界…… 或见塔中立佛像 以知时故如是现 或见如来无量寿 与诸菩萨授尊记 而成无上大导师 次补住于安乐剎……」(T 10.279.443 a 1~4、b15~17)。「无量光」是「阿弥陀」(Amit yus)的义译。
除《入法界品》外,《华严经》唯一另外提弥陀的地方见于《寿量品》一开头所谓「尔时心王菩萨摩诃萨于众会中告诸菩萨言:『佛子!此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剎──一劫于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剎──为一日一夜;极乐世界一劫于袈裟幢世界──金刚坚佛剎──为一日一夜;袈裟幢世界一劫……』」(T 10.279.241 a 17~21),总共列出十尊佛。此例跟《入法界品》一起看,结论是:阿弥陀佛在《华严》不仅明显没有特殊地位,甚至照普贤的开示,只是佛陀无数示现之一。
既然净土行者心目中的主尊在《华严经》里并未受到特别的赞仰与推崇,再看最起码净土法门的目标──往生佛国土──在该经是否扮演某种角色。结果,长达八十卷的经文里,谈到「往生」的地方寥寥无几,而且也不都是讲往生净土。例如《佛不思议法品》中列出的世尊「十种速疾法」,就包括一条「一切诸佛,若有见者,速得往生净妙天上」(T10.279.250 c 8~9),所谈的是生到天界;或如《入法界品》一切法音圆满盖王故事里的宝光明童女所发的愿──「愿我未来亦复如是,如彼大王所知之法、所载之乘、所修之道、所具色相、所有财产、所摄众会,无边无尽,难胜难坏!愿我未来悉得如是,随所生处,皆随往生!」(T 10.279.394 b 9~12)──意味着不管王生到哪里,她也要生到哪里,不限任何一种环境;甚至像《十行品》所描绘的持「欢喜行」的大施主菩萨「修此行时,令一切众生欢喜、爱乐,随诸方土,有贫乏处,以愿力故,往生于彼,豪贵大富……」(T 10.279.103a1~3),偏偏到最差的环境去往生!
当然,也有几个地方提到往生净土。其中有两个例子不牵涉到发愿,亦即《如来随好光明功德品》上说,只要有众生听到明镜世界月智如来的名号,「必得往生彼佛国土」(T10.279.257 a 29~b1),以及《入法界品》里弥勒菩萨赞善财童子的偈颂:「若入此法门则具诸功德 永阙众恶趣 不受一切苦 不久舍此身 往生佛国土 常见十方佛 及以诸菩萨」。(T 10.279.427 c 24~27)至于提及发愿的出处,也只有两个,且一个是菩萨发愿自己往生,一个是菩萨回向有情往生。前者见于《明法品》里所说的「菩萨住十种法,令诸大愿皆得圆满」,是第四个项目:「闻诸佛土,悉愿往生。」(T 10.279.96 c 21~28)后者载于《十回向品》,说菩萨的回向有一则:「愿一切众生往生一切无诸烦恼、甚可爱乐、清净佛剎!」(T 10.279.161 c6~7)还有一个例子最奇特,是菩萨不愿意往生净土──在《十无尽藏品》「菩萨摩诃萨施藏」的「十种施」中,「菩萨未来施」的解说明文表示:「此菩萨闻未来诸佛之所修行,了达非有,不取于相,不别乐生往诸佛国土,不味不着,亦不生厌,不以善根回向于彼……」(T 10.279.113 b13~15)
综合这些经文的意思,结论恐怕是:《华严经》不仅不特别凸显出阿弥陀佛,且更对往生净土一事,态度并不积极,令人感觉到,发愿往生固定的地方,在菩萨道不同的修学阶段里各有其意义,表现甚至可以正好相反。换句话说,《华严》的说法,弹性极大,因机施教,而绝非一味认为行者一定要求往生佛国土。
那么,经王《华严》他处都没有提到净土?有是有,但是跟一般净土信仰很不一样,一方面宣扬一切诸佛的净土,另一方面也说明菩萨跟净土的关系。此类资料较多,兹仅举例来说明:普贤在《入法界品》中开示众生所看到的──「或见月觉大名称 与金刚幢菩萨等住如圆镜妙庄严 普遍十方清净剎 或见日藏世所尊 住善光明清净土 及与灌顶诸菩萨充遍十方而说法」(T 10.279.443 a 7~10)等等──,尽是佛陀的智慧「譬如善巧大幻师念念示现无边事」(T 10.279.442 c17),质言之,这些净土以及净土里的佛、菩萨,都不是在某处真实存在的,而是佛陀「随众生心种种行 往昔诸业誓愿力 令其所见各不同 而佛本来不动念」(T 10.279.442 c18~19)
同样的理念也见于《世界成就品》普贤对「世界海微尘数佛出现差别」的阐述中:「诸佛种种方便门 出兴一切诸剎海 皆随众生心所乐 此是如来善权力 …… 或有严净不思议 十方所有诸剎海 或唯严净一国土 于一示现悉无余」(T 10.279.37 c5~12)。一佛既然能示现多国,众生就不见得只看到一个净土。例如《十定品》谈到,菩萨若能住法界自在三昧,就有东、南、西、北、四维、上、下十千阿僧祇佛剎微尘数佛「悉现其前,为现诸佛清净剎」(T 10.279.221 a 29)。相反地,也正因为业、愿的缘故,有部分含识,什么都看不到。就像《入法界品》开头种种不可思议的事情,舍利弗、大目揵连等「上首诸大声闻」虽然同样在逝多林,却「皆悉不见如来神力、如来严好、如来境界、如来游戏、如来神变、如来尊胜、如来妙行、如来威德、如来住持、如来净剎」。(T 10.279.322 c 19~22)「净剎」就是「净土」。
那么,净土是佛示现的,菩萨除了能看到它之外,跟净土还有什么关系?据《华严》,菩萨是修净土的,但是重点不在往生──这一点上面提过──,而在自己成就净土。所以《十定品》说:「菩萨摩诃萨成就此法,智慧明了,入法界门,能净菩萨不可思议无量诸行,所谓:……能净剎土,常回向故;……」(T 10.279.228 a 24~27)或如《明法品》的提示:菩萨如果认真修持,就能够「……以一切善法力成满一切诸佛净土,无边相好,身语及心具足庄严;……以往昔誓愿力随所应化现佛国土」(T 10.279.98 b 6~7、10)。这种在因地发愿、回向乃至修种种法门来庄严国土的概念,在《世界成就品》讲菩萨「世界海微尘数清净方便海」的段落里剖析得更具体:
「一切剎海诸庄严 无数方便愿力生 一切剎海常光耀
无量清净业力起 久远亲近善知识 同修善业皆清净 慈悲广大遍众生 以此庄严诸剎海
一切法门三昧等 禅定解脱方便地 于诸佛所悉净治 以此出生诸剎海 发生无量决定解
能解如来等无异 忍海方便已修治 故能严净无边剎 为利众生修胜行 福德广大常增长
譬如云布等虚空 一切剎海皆成就 诸度无量等剎尘 悉已修行令具足 愿波罗蜜无有尽
清净剎海从此生 净修无等一切法 生起无边出要行 种种方便化群生 如是庄严国土海
修习庄严方便地 入佛功德法门海 普使众生竭苦源 广大净剎皆成就 力海广大无与等
普使众生种善根 力海广大无与等 普使众生种善根 供养一切诸如来 国土无边悉清净」。
(T 10.279.37 b 7~24)这就是《华严》修净土的方式,而此种种法门的行持以菩提心为基础。所以《初发心功德品》里说,菩提心「成就一切清净剎」(T 10.279.95 a 12)。
由以上简略的叙述可以了解,《华严》中谈的净土跟一般净土信仰大异其趣,在某个层次上指佛的一种不可思议的化现,在另一个层次则以成就净剎为菩萨实修的目标之一。经文所呈现的这些,都不在「哲学」或「思想」所能处理的范围之内。
──以《华严》数偈为例
高明道
两种语言之间的翻译牵涉到抉择,而此抉择背自后有一番诠释。同样,阅读翻译作品时,读者的理解也离不开诠释,而这种诠释又等于一番的抉择。举例来说,八十卷本《大方广佛华严经.光明觉品》里,文殊师利菩萨分十段,讲了一百个偈颂,每段整齐,各有十偈。其中第七段前五偈说:
「如来最自在 超世无所依
具一切功德 度脱于诸有
无染无所著 无想无依止
体性不可量 见者咸称叹
光明遍清净 尘累悉蠲涤
不动离二边 此是如来智
若有见如来 身心离分别
则于一切法 永出诸疑滞
一切世间中 处处转*轮
无性无所转 导师方便说」
这段文字基本上反映了唐代译者于阗国三藏实叉难陀对原文的了解,但依古代翻译团体的惯例,大概也有若干地方是掺杂当时团队成员的其他意见,经过斟酌、推敲、考量有所改动而成,也就是说,欢喜华严的人士拿到手上、正式流通的经文原先已经历反复的修订,才成为学者们各自发挥的对象。唐代注释家中对文殊这几个偈颂讲得最扼要的是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他在《〈新华严经〉论》就整段的偈颂说:「有十行颂叹『如来』无依『自在』德。『具一切功德』,令信心者修学故。」2大致都引用第一偈的经句,但除强调如来功德的功能在于利他,鼓励已具信心的人认真学习之外,并没有较详尽的解说。静法寺沙门慧苑所述《续〈华严经略疏〉刊定记》就不一样,认为上引五偈「明离分别」:「前中初二明佛体甚深,德具用广;后三明佛三业离妄。…后三业中,初颂明意业,『智』是意所故。此有五…。二明佛身业离妄。中显『身』与前智俱非『分别』所得,余句明见益。…」3慧苑把法义的重点放到第四偈的「离分别」,而且从后三偈的「明佛三业离妄」来看,「离分别」大体等同「离妄」。所谓「三业」,是指身、语、意三个行为范畴,并非意味着如来还会造业。至于刚提过的第四偈颂,是阐明佛陀的身业跟虚妄无关,理由在于如来的身与心后者指释尊的智慧都不是透过分别成就、证得的。当然,慧苑想将三业很整齐地分配到这三个偈颂里,在此遇到点瓶颈,因为第四偈偏偏提「身、心」二者,不是单独的「身」,所以只好认定有关佛陀「意」业的部分实跨越三、四两个偈颂。第四偈后两句「则于一切法 永出诸疑滞」则点出明白佛陀身心离妄的性质,将获得怎么样的好处。
这五首偈颂在唐代资料里发挥得最深刻的,无疑是后人尊为华严四祖的澄观。他判断这些偈颂总地是在「叹佛法难思」。假若细分,那就「初三直就佛明,次一对机以辨,后一约法以明」4。意思是说,五偈重点都在宣扬佛法高深,很难用一般的思惟来通达。这是共同的,不过说明的方式有别:前三首偈颂直接从佛陀的角度切入阐明;第四首换一个角度,站在可度化的众生的立场来分别解说;最后一首则从法本身来论述。对其中第二项,澄观在注解里有番进一步的剖析,十分有意思。他说:「二、一偈对机以辨中,『身心离分别』者含于二意:一约佛,以三业随智慧行等故;二约机,即知上功德,而能身心无分别者,则得无疑无滞益。」5可见,依实叉难陀的译文,偈颂的语法有两种不同的解释可能。第一种把如来当作「身心离分别」的主体,亦即「如来身心离分别」是「见」的对象。这样的话,整偈大体表达「若是了解到如来身心离分别的话,就可以永远超越对一切法的疑滞」的意思。第二种解读则以「见」的主体为「离分别」的主体「若是看到如来,而且自己身心都能远离分别,那就可以永远…」。
在澄观看来,两种的理解同时都涵盖此偈颂当中。第一种语法分析的主要义理根据在于如来「三业随智慧行」,也就是佛陀的身、语、意三门所作所为都是以智慧为前导。或者讲得更具体:经文的「身心」不是指「身、心」本身,而是「身、心」有意的活动(「业」),所以包括身体的动作、从口说出来的话以及心里起的念头。佛陀三门的行动都是智慧的体现,跟分别心无关。至于第二层的含义,重点在于一个人能够「知上功德,而能身心无分别」。把「见如来」解释成「知上功德」,等于将第四偈跟前三偈串连起来,作法十分善巧。问题是:「心无分别」容易明白,但「身无分别」要指什么,着实难懂。不过无论如何,能够在明了释尊功德的基础上让自己身心无分别,所得到的好处是对任何现象「无疑无滞」。
以唐八十卷《华严》为底本的古注,诠释的弹性如此之大,但若是往上推,找《华严》较早的译本,情况就更复杂了。东晋天竺三藏佛驮跋陀罗译的六十卷本《大方广佛华严经》文殊菩萨的对等偈颂作:
「最胜自觉超世间 无依殊特莫能胜
大仙化度一切有 具足净妙诸功德
其心无染无处所 常住无想亦无依
永处吉祥无能毁 威德尊重大导师
从本净明灭众冥 永离诸染无尘秽
寂然不动离边想 是名善入如来智
欲入善逝深法海 远离身心虚妄想
解了诸法真实性 永不随顺疑惑心
一切世界如来境 悉能为转正*轮
于法自性无所转 无上导师方便说」6
唐本一句五字,晋本却用七字,所传达的意思必然受字数差异的影响。这里单就第四偈来看,唐译篇幅虽较小,使用的虚字却多,一方面表明子句之间的逻辑(「若有…,则…。」7),另一方面假「于」字来标示词组间的概念关系(「一切法」、「诸疑滞」)。晋译则完全不同。《八十华严》的「见如来」,佛驮跋陀罗译成「入善逝深法海」;语法上模糊的「身心离分别」,《八十华严》说「远离身心虚妄想」一旦把「远离」放在句子的开头,就会跟前句的「欲入」产生有意义的对照,且让「身心」清楚地归属于「远离」的对象;第三、四两句,在唐本构成一个句子,晋本则是两个完整的句子,各有动词(「解了」、「不随顺」)与受词(「诸法真实性」、「疑惑心」)。两种译本间的出入明显,可以料想注释家的理解也会有所不同。先看看魏国西寺沙门法藏述《〈华严经〉探玄记》。在此,该记解说的方式简明扼要,几乎只将每偈重点单纯并列:「初一、独拔超世。二、妙绝心境。『无依』者,无境也。三、性、治离染:上句性离,次句治离,下二释成。四、离妄解真。五、转不转*轮。」8较丰富的内容见于后魏释灵辨所造的《〈华严经〉论》。这部注里前三个偈颂用综合的方式解释。第四、五两偈虽是个别讲解,但又一起纳入「劝诸菩萨如实知」的段落,分别点出「远离身心」、「无转示转」两个核心概念。其中第四颂的说明是:「远离身心应如实知者,欲入常身深智慧海,离诸心念、妄想意根,能如实了达,无疑惑故。」9灵辨若是手上拿了唐译,就不可能产生这样的理解。他判断这边是鼓励菩萨要在智慧方面下功夫,要「如实知」,可能多少受「欲入」的影响。10依晋本的表达习惯,菩萨「欲入」什么,是因为已具备某程度的基础,不是初学者,如:「菩萨摩诃萨已具足五地,欲入六地,当以十平等法」、「菩萨摩诃萨已具足第六地,欲入第七地,从方便慧,起十妙行」、「菩萨摩诃萨以如是无量智慧善观佛道,欲求转胜寂灭解脱,欲转胜思惟如来智慧,欲入如来深密法藏…」11这个有基础的觉有情想要入的海,经文只说是「善逝深法」的海,灵辨则发挥,把它诠释为「常身深智慧海」。此手法十分高明,因为一方面「常身智慧」属于灵辨喜欢应用的概念12,不会让人觉得突兀,而另一方面「远离身心虚妄想」中这个不好处理的「身」有了意想不到的新归宿。
以上简短的讨论足以说明:两种汉文《华严经》,由于译者抉择各异,撰述注释的古德就有不同的空间可发挥。假若进一步参考《华严》的藏译本,便可以发现,诠释的领域又不一样。由于篇幅关系,在此仅谈对等于《光明觉品》文殊菩萨上引偈颂里的第四首。其藏文是 “/lus dang sems la rnam par rtog medcing/ /bde gshegs chos la gang zhig ‘jug‘gyur ba/ /de dag chos rnams kun gyi rangbzhin la/ /nam yang nem nur dbang du mi‘gro ba/”。13显然,这个翻译跟任何华文译本都不同。首先注意句子里表明主语不定代名词「谁」(“gang zhig”)。也许因为早期译师们对这类语词的转度感到困难14,所以晋、唐二本都没有照顾它。但不管怎么样,藏文的「谁」当两个并行动作的主体。其顺序跟汉译本不一样,先提到「不用概念指定『身』与『心』」(“lus dang sems la rnam parrtog med”),然后说「将要入善逝的法」(“bde gshegs chos la gang zhig ‘jug‘gyur ba”)。这样的差别很重要,因为意味着把「身」、「心」看成独立、自性存在的想法必须先突破,才有可能真正入佛法。这样的认知,第三、四两句又进一步加强,说「针对所有这些法的自性」(“de dag chos rnams kun gyi rangbzhin la”)也就是前面提过的身跟心的自性「永远不再会受到疑惑的支配」(“nam yang nem nur dbang du mi‘gro ba”)。
远东、中亚的译本呈现可观的差异。《光明觉品》的原典如今不传,无从参考,方便判断孰是孰非。当然,即使是有印度语文的传本,也只不过当对照用,个人的解读或翻译,毕竟还是脱离不了诠释。不过,按一般的理解,古代西藏的译师团成员尽可能呆板直译,比较不敢自由度语。假设从这个角度再回过头看八十、六十两部汉文《华严》,就可以对译者的风格有番新的体会。唐本言简意赅,感觉朴素有力,但无意中为阅读、诠释留下灰色地带,而晋译文句既燃稍长,一旦篇幅超过原文范围,就有必要补充尚缺的音节。当然,佛驮跋陀罗他们非常用心,选定的补语不仅优美,而且加深法义的觉受。例如单薄的「法」扩充为「深法海」,巧妙与动词「入」搭配;「离分别」的意思添上价值判断,说「远离…虚妄想」;强调脱离疑惑靠智慧,于是增加「解了」的动作;用「真实性」来取代「自性」,附带彰显出主体的理解正确无误;不说「疑惑」,说「疑惑心」,衬托不清楚的问题不在外面而在内心。从这些小地方可以看出古代译师花费的心血,令人倍感钦佩。
1 参见 T 10.279.64 c 23~65 a 5。
2 见 T 36.1739.819 c 1~3。
3 参见 X 3.221.640 c 9~17。
4 参见 T 35.1735(《〈大方广佛华严经〉疏》)598 c 10~14。
5 见 T 35.1735 598 c 26~599 a 1。
6 见 T 9.278.424 c 28~425 a 8。依《大正藏》斠勘注,「尘秽」,《旧宋》、《宋》、《元》、《明》四藏作「尘垢」。
7 在此加标点符号,为的是强调语法结构而已,汉译偈颂本身不应该加标点。(当然,偈颂直接引述人物的话,还是要用引号。)
8 见 T 35.1733.174 b 25~28。
9 参见 X 3.208.3 c 15~19。
10 其实,由藏译本的对照可知晓这「欲入」的「欲」表示未来的概念。详参下文。
11 分别见 T 9.278.558 b 1~2、561 a16~17、567 c 29~568 a 3。
12 例如「显叹法身:文殊菩萨依常身智明显叹」、「逮得涅槃常身智海」,分别见 X 3.208.1 c 5、2 a 16。
13 见德格版《甘珠尔》phal po che ka397/199 a 4。
14 烦参拙文《一定?不同?特别?某一?谈古今的一个翻译问题》。
《华严经·净行品》漫谈
大痴法师
普通人所谓的漫谈,就是天南海北,我却不这么讲,天南海北太小,咱们佛教的漫谈可能是此世间、彼世间;此世界、彼世界;娑婆世界、极乐世界、金色世界、琉璃世界、此岸、彼岸;束缚、解脱;男法、女法、少法、老法,种种不同,说到哪里就哪里,这就叫漫谈,没有什么具体目标和内容的规定。那就是我想到哪里就说到哪里,同时大家有什么不懂的也可以提问。
今天上午呢?我首先了解大家,大家也了解我,同时简单介绍一下我们所诵的这本经。我讲话比较随便,大家放松,不要希望我讲出什么美妙的佛法,今天谈不上,以后可能也谈不上。我的名字自号“大痴”。“大”呢,最的意思,“痴”呢,是有病的知。为什么叫痴,我出家十来年了,于世间法是一无所知,于出世间的圣果,一无所获,故曰“痴”。痴中之最,很是惭愧呀。这是我的名字,顾名思义,希望我讲出微妙的佛法看来不可能,所以大家不要抱太大的希望,佛教讲“希望太高,必然有失望”,这是必然的规律,大家不用抱希望,我对大家也不抱希望。若有问者,但有大乘法,而为讲说,不抱希望,不求回报。
每个人对佛经、人生、世界、整个法界的理解都有不同的情况,这个极为正常。刚才明海大和尚说了我对《华严经》有所研究,我给大家透露,没有研究,研究谈不上,说我修持很严谨更谈不上,时间长了,你们就了解了,在柏林寺目前的状况,我可能是一个最不严谨的人。以前我学戒时干什么都比较严谨,到了柏林寺我改学禅了,这个禅宗呢,它是解脱之法,自在之法,无障碍之法,是广大无碍,真髓虽然没学到,不严谨却学到了。我身体不太好,也很怕热,所以手中拿把扇子,大家不要见怪,我可能扇扇子比较随便,我为什么说这些话呢?咱们这里老和尚、大和尚十多年来接触的人物,很多都是很有身份的,所以他们都很严谨,四威仪都比较严谨。而我在这上面却是不严谨的,很随便的,就是省长来了我也很随便,该扇扇子照样扇。在戒律方面呢,可能有的地方是严谨的,如果说这个事情做出来对自他有害,那是坚决不做的,你掏钱也不做。我就是这么个怪人。为什么这次让我来讲呢?因为我们过去曾经有过共同的经历,我是 88 年大学毕业,在一个中专院校任教 5 年,然后就出了家。出了家就在五台山住了几年,也没有学到什么东西,渐渐地人变得很放逸。以后我可能会讲到往昔的一些经历,讲这些经历就像佛给大家讲经时一样,也是举个例子,举别人例子不亲切,举自己例子最亲切。
今天这里在座的大约有四百人,大部分都是年轻人。论学历,论相貌庄严、论蕴藏的善根智慧,你们本身所带的福报德行,实际上都不低于我,我没有一个地方高于某一位。所以我看大家善根都很深厚,将来的解脱、佛法的事业、利生的事业乃至世间的事业,实际上都是不可思议的,所以能和这样一批有善根福德的人探讨佛法,我感到非常高兴。以后我们在研学佛法的过程中再加深认识。
刚才大和尚讲到,未来六天的时间,每天有一个小时围绕这一部经来谈。这部经是《大方广佛华严经》其中的一品,最简短,语言精炼,义理明白,一看就懂。大和尚的安排是不作为讲经的形式,是漫谈的形式,那我的自由度就比较大。我想到哪就说到哪,哪个地方没说到,没说到就没说到,就这么简单。可能有些地方讲的观点很多人不赞成,但没有关系,即使讲错了我觉得也没有关系,我都可以原谅我自己。你别看我坐在这个大台上,错了就错了,我就是这种观点。其实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用什么标准来衡量,我不给这么个标准,每一个人有他自己的标准,尽管这个标准可能写在纸上,比如佛教的三法印。但我个人的理解是,不管是什么标准,它是通过你对这个标准的理解去印证的,而每一个人的理解其实是差异很大的。我举个简单的例子,“诸行无常”,这是三法印里的第一句话,在座的有四百人,那实际上有四百种理解,理解是不一样的,层次有千差万别。佛教里对很多问题细微的分别非常清楚,回头我再介绍《华严经》里的某些观点,你会发现,佛教的心量,非世间人所能想象。就像昨天我跟一个大学生说,你给我说几句吹牛皮的大话,可以任意地夸张,他说不出来,他没有这个心量。我们现在科学家的心量可能知道太阳系银河系,以后我给大家介绍一下两千五百年前佛对时空的认识,你就会知道谁的心量大,是科学家的心量大,还是佛的心量大,不要求大家认可,只是见识一下。
我们今天的安排是把经文给大家过一遍,可我先不着急,大家先诵上几天,熟了我们再讲经文,前两天我们先漫谈。现在我给大家介绍经题:《大方广佛华严经》。先说说这部经典的来历,佛灭度几百年后,有位龙树菩萨出世,龙树菩萨他把世间所有的经典,不管是现代还是古代,他全部读完了。他是一目十行,过目不忘。他把书都读完以后没的读了,于是就心生傲慢,感觉这世界太小,就这么一点点东西,都被我读完了。大龙菩萨就现身告诉他,你升起此心是不应当的,你可以到龙宫里看一看那里的藏经。龙树菩萨进了龙宫以后,一看龙宫里的经藏简直是无量无边,这种无量无边你无法想象,我用语言也表达不清楚。先说这一部《大方广佛华严经》,在龙宫里有三个不同的部本,大部、中部和小部,大部《华严经》是十万佛刹微尘数偈,十万佛刹微尘数,打个不准确的比方就是把十万个地球磨为粉尘那么多,中部《华严经》是一四天下微尘数偈,小部《华严经》十万偈。龙树菩萨就把小部《华严经》看了一遍,他就背下来了,出了龙宫以后他就把小部《华严经》流传于世。这是这部经的来历。这是普通人所无法思议的,在佛教里叫不思议法。
这部经共七个字“大方广佛华严经”,这七个字给大家介绍一下。这部经典在佛教内部是最为圆顿,最无上的一部经典。它是佛最初于菩提树下成道时,于七日之中,以三昧力故,七处九会,为诸大菩萨讲了这一部经典。这个大家又不好理解,没关系,你就听一听,了解一下就行了。在我们凡人记载的历史上,佛就是释迦牟尼佛,他在家的名字叫悉达多,以王子身份出家,住山苦修六年,后来于菩提树下夜睹明星,开悟成佛。然后就传教,创立了佛教。我读大学的时候学到这些,当时也和你们一样感到疑惑,被唯物主义的知见困锁在房间里面,房间外面是什么不知道。那么今天你们可能和我有同样的感受。我们看来是那样的,但是在佛却不是那样,佛当时成道的时候,宝树放光,地变金色,他坐的石头变成金刚宝座,放无量光,发无量音,种种庄严,在《华严经》中有详细的描述。让我们这个世界上最高明的科学家、乃至文学家,如果他们没看过佛经,让他们去编,他是编不出来的,如果不是亲身所历,他讲不出来。我佛如来,放大光明,坐菩提道场,遍坐法界,放无量光,十方无量诸大菩萨,自然来集。当时就在七天之内,说了广大无边的一部经典,用神通力所说,为一切凡夫所不能知。当时在会的没有一位凡夫,没有一位娑婆世界的小量众生。
给大家说了几个神话,供你们回去慢慢疑惑——是这样吗?法师在这里说神话,这不是对我们唯物主义者的轻慢吗?你就这样想没关系。今天就先说到这里,咱们下午见。
今天上午讲了那么多,仅仅是想给大家留个悬念,现在通过了解,发现大家水平很高,咱们就直接对经典进行一个具体通释。既然大家学佛的时间很长,水平也挺高,那么在探讨过程中,如果在某些重要的地方,你感到不清楚,或者有疑惑,还有哪个地方需要问,可以写字条传上来,好不好?大家可以随时提问。
昨天上午的开营式上,老和尚有一个简短的发言,其中讲到《净行品》,基本上把《净行品》的大意作了个简单的介绍。我上午只是介绍了《华严经》的出处,题目还没介绍,那么题目暂时就不介绍,介绍的话,很多人听不太懂,离我们的生活脱离得比较远。
这一品经,主要从菩萨居家乃至到,发心出家、剃度受戒,以及从早到晚这一天的生活、饮食,所遇到的种种境界,在各种状态下碰到各种境界,我们起什么心,动什么念,主要讲这个。本品的品题是《净行品》,很多学者在这里把“行( xing )”念“ heng ” ( 发四声 ) ,“行( heng )”的意思比“行( xing )”要巨大一些,带有“功行( heng )”的意思,能够成就清净无量功德的善巧行( heng )愿,所以称为《净行( heng )品》。
在经中,智首菩萨提出了 11 类 110 种功德如何获得。文殊师利菩萨以偈颂的形式把菩萨在家、出家的日常生活,如何善巧用心,如何获得胜妙功德,作了一个偈颂形式的回答。
多说两句,我这个人比较死板,走在路上不会和人打招呼,如果有的同学见了,不要太拘谨,你忙你的,不用打招呼,我也不善于打招呼,跟别人对面走过,瞠目而过,没事不说话,不打招呼。如果有什么事,你也不用怕,法师的表情不好接近,不用怕,有什么事,可以直接谈,没有关系。下面开始诵经。
诸位法师慈悲,诸位营员,大家吉祥!今天上午还有 40 多分钟,咱们把这品经简单地通释一遍。如果每一首偈子,乃至前面的一百一十种无漏功德,要一个一个详细讲,一首偈就可以讲一堂课,还不一定讲得清楚,不一定使所有的人感到满足。因为这一首偈子可以从不同方面,不同层次去讲,有深有浅,有粗有细。所以,要讲好一首偈很不容易。今天上午咱们先过过文,过的时候可能就某一首偈,稍微讲一下,让你知道每首偈都是这样子的。咱们在座的诸位都有比较高的学历,有些文字性的东西我给你提一下、点一下,你一看就知道。有的时候,别人不给你提醒一下,你可能不注意,他一提醒,你一注意,就知道什么意思了。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萨言”。“智首菩萨”顾名思义,智慧之首。“文殊师利菩萨”在我们国家大家都知道,大智文殊师利菩萨,代表智慧第一。两个智慧第一在这里论说甚深法要,你就可想这经文多么殊胜。那么后面,列举了几个“菩萨云何得”,共是十一个种类。第一个种类是十种无漏胜妙身语意三业,这方面的殊胜功德。“无过失”,这在佛教里讲都是无漏的,没有过正失得之事。“不害”两个方面,不自害、不害他,这些都只有无漏功德发起以后才能做到的。“不可坏”,不为一切有形、无形、声色种种外境所破坏。“不退转”,念不退、位不退、形不退。“不可动”,身语意业如如不动,不为任何的境界所转。不是我这个身子不动,是我这个身体,乃至我的语言、我的心意里面无漏功德清净的显现,不为杂染所动,不为邪见所动。“殊胜”这两字比较清楚,特殊的胜妙。“清净”不仅仅像我们所想象的衣服脏了洗一洗就干净了,也不是水沉淀了比较清净,这只不过是比喻。实际上佛教中的清净是“离于二法,是为清净”。
在座的大部分比较年轻,比方说你的朋友,你对他内心中没有离不开的贪染,也没有急需要离开的厌离,没有这两种,这就是对他的心是清净的,既无贪染,也无怨心。不是说我没有伤害过他,对他很好,这叫清净,这个不一定。对他好,如果贪染就不清净。“无染身语意业”,是不染着、不执着。
“智为先导”,无论做什么都以智为先导,这个智是无漏的智。咱们讲到哪都是无漏的功德,什么是无漏的——无增无减。因为我们普通人所做的一切都是有漏的,一边做好事一边做坏事,所以你的功德有漏,不能获得不动的安乐。所以只能随于声色,住于生灭,轮转六道,枉受辛苦。这是“有漏”,与此相反是“无漏”,实际上真正入无漏以后,有漏无漏的对立也就消除了。咱们昨天晚上谈佛法,有一位朋友以比较高的姿态谈佛法,但实际上火候不到,相似。昨天晚上有人写条子问“什么是开悟,什么不是开悟”,他就站起来要求回答,从他讲的语言的意思看有一点像,但是神态不像,还差火候。他举了一个例子,有一个人在攀登悬崖,上有一根绳子,佛经里也有这种比喻,一个人在深井,井里无限深,要是掉下去会粉身碎骨,爬到半截,绳子上有两只老鼠,一只白鼠,一只黑鼠,在咬这个绳子,周围没有什么可捉住的,眼看不等他爬上来,绳子就要断了,这时候你怎么办?这个人此时就万分焦急,井无限深,掉下去不可言说,绳子就要被咬断了,而他离井口还远得很,怎么办?当然具体的佛经里还讲到井里有四条毒蛇之类,很多的,譬喻人在三界有种种的烦恼,痛苦在逼迫我们。佛能够出三界,证解脱,得安乐的佛法就像一条绳子,你捉到了这条绳子,就可以出三界,就像人在苦海中捉到了大船上的绳子一样,你顺着绳子可以上船,可是那两个老鼠在咬那个绳子,这个事情就非常危险,非常苦恼。这个人他昨天倒说出了一点东西, 那一位 居士说了什么话,使他一下有所思悟,这条绳子被抽掉了,还没等老鼠咬断,老居士过来一剪刀给剪断了。他的意思是说他明白了,契入了。据我昨晚观察,他当时是有所契入。但是一个人在修学佛法的过程中,这类契入很多,但是不长久,不长久就是你契入的深度不够,很快就退缩了。忽然一下,原来是这个样子,获得那么一个小时,一天,两天的轻安,如果能持续,你大事已办;如果不能持续,没关系,你再接着来,慢慢地,多次以后,积少成多,真正发生了质的变化,你的大事就办了,就是入无漏智。他最后说了吗?绳子断了,我也没掉下去,我也没上来,我也没停在那个地方,但他说话的口气和神情却与这个东西稍有不契。所以我们导师没作声,这类事情不好讲,我今天在这讲的意思是借昨天大家的印象说一说,回头可以和这个人继续探讨。这个也留给大家,昨天他说一遍,大家不一定听得很清楚,这个也是个公案,现成公案,你们可以参一参。
这第二类是十种具足,这主要指福德智慧。菩萨的生处、种族、家、色、相、念、慧、行、无畏、觉悟,一切具足。生处,生在王家,世间法的一切都具足;种族,王族相对来说各方面都是比较优胜的;家,指你生在谁家,比如王家;色,指庄严,色相,主要指你这个色身应当具足的功德都要具足,相是庄严,念是不忘失,慧是智慧;行是行持;无畏就是进入到甚深智慧。所以对佛法的无漏功德,表述有多种,尤其在《华严经》中每一种都是十个不同言辞,无为,无畏,无漏,最上,第一,无分别,寂静,涅槃种种,它们表达的方面不同,但它的归根结底却是根本的智慧,也就是平常所说的“明心见性”。一个人如果确实生起诸法空,诸法无所有,与一切诸法无所分别,你契入的时候,它自然是无畏的,于一切处无畏,你既然于三界无畏,实际上你不在三界内,这个时候,也不在三界外。道教也讲,“不在五行中,超出三界外”,这是相对我们这些概念比较执着的人这么讲,比方给你们讲一个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你一下子捉摸不透,比方说出这个房子,你第一个印象,那就有个外,但在佛法的究竟意义上却不是这样。后面是“觉悟具足”,佛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广说无量。在《华严经》中,无论开显某一个方面的智慧或功德或善巧或方便,一开显都是非常广大,“广开无量,略开十类”,《华严经》基本上都是这种格式。
第三类是十种妙慧,“胜慧、第一慧、最上慧、最胜慧、无量慧、无数慧、不思议慧、无与等慧、不可量慧、不可说慧”,《华严经》就是这种风格,一说慧列了十种,这是略说十种,我们语言所能相及的十种,我们语言所不及的无量。此世界十种,他世界还有很多。就说我们的汉语,它的文字表达是有限度的。随便说个事,让一个普通没有接触过佛法的人把这个事说一下,他只能说一两句,就没词了。因为他的心量小,不说他了,包括我在内,咱们的心量都不够,说得就不多。比方说让你赞叹这里供的这尊佛像——普贤菩萨,菩萨为什么没有盘腿,腿放在下面。弥勒下生的时候也是这种姿势,表示要在众生界广行菩萨道,广度一切众生。佛都是双盘腿的,弥勒菩萨有时一个腿在位子上盘着,一个腿在下面放着,一方面在寂静涅磐中,一方面在广行菩萨道。普贤菩萨呢,以甚深不可思议解脱智慧,乃至以等佛智,现广大行愿,行菩萨道。
第四类是十种力,“因力、欲力、方便力、缘力、所缘力、根力、观察力、奢摩他力、毗钵舍那力、思维力”,这里面都比较复杂,你们先大概了解一下这是十种力。
第五类是十种善巧,第六类是七觉支和三解脱门,第七类是六度和四无量心,第八类是如来十力,第九类是十王恭敬,“天王、龙王、夜叉王、乾闼婆王、阿修罗王、迦楼罗王、紧那罗王、摩睺罗伽王、人王、梵王”,咱们所能知道的是人王,甚至福报再小一点的连人王也没见过,见过人王的人实际上也不多,那都是稍有福报的人才能见到人王,那其他的王我们都没见过。但你们如果像普贤菩萨说的善用其心,那也是十王围绕。第十类是度生的十种方便,第十一类是超众十德。咱们这个是简单的说了一下,那么文殊菩萨就“告智首菩萨言:善哉,佛子”!这些非智首菩萨不能知道,就是这个意思,就是文殊菩萨说的“汝为多所饶益,多所安隐,哀愍世间,利乐天人,问如是义”。佛经中许多地方都是弟子问佛,或者菩萨之间互问解答说出来的法,然后佛给印可,不是这些大菩萨不知道。主要就是刚才说的这个,“为末法众生故,为欲饶益、安乐有情故,为哀愍世间,利乐天人故,问如是义”。这就像演戏一样,台上有两个人演戏,为了让底下人明白某一个道理,台上那个人就说“这个道理我不懂,请问您?”,就是这么个意思。那后面就说了“若诸菩萨善用其心,则获一切胜妙功德。于诸佛法,心无所碍,住去、来、今诸佛之道,随众生住,恒不舍离。”,“住去、来、今诸佛之道”指的是三世果,就是住佛智。前几天你们没来的时候我们正在诵《华严经》,那个时候正讲到等觉菩萨的十通、十定,里面讲到菩萨是住佛智,在谈说菩萨等佛智的时候,说了很多最上赞妙,无比的赞叹。就是菩萨到了等觉妙觉,与佛智相同,但是他的功德力与佛还不能相比。所以在经文中广大地赞叹了菩萨的智慧、功行,赞了半天可以说把我们娑婆世界赞叹的语言都用尽了,赞完之后另一位菩萨就站起来问,你说等觉菩萨的功德尚且如是,那佛的功德怎么说呢?菩萨就做了个比喻,就是菩萨的功德不能和佛相比,为什么?犹如微尘与大地比。这就显示出佛的功德的不可思议,非思议所及。我们凡夫这种思维的心是妄心,虽然是真心中显现出来的,但它是一种虚妄的心,只有你息妄归真,妄心灭了,真心自显的时候,你才能有所领悟。
后面就是说菩萨的功德,“随众生住,恒不舍离”,菩萨最大的特点就是大慈大悲,不舍众生,广大饶益。“如诸法相,悉能通达,断一切恶,具足众善”,一切法的实相都能明了。“当如普贤色像第一,一切行愿皆得具足,于一切法无不自在,而为众生第二导师”,“第二导师”的意思是不和佛在同一个层次,佛是第一导师。你善用其心就能获得如是无量无边微妙功德。怎么个善用其心?文殊菩萨以偈颂的形式列出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 141 件事,在这上面用心。
下面我们来讲偈颂。
“菩萨在家,当愿众生,知家性空,免其逼迫。”有的人就会起怀疑:就念这几句话,能获得无量微妙的功德吗?这里面有很多的原理要给大家讲。它的原理主要就是我们在善用其心的过程中,随所欲净,以正思维、解脱智、无漏慧,广发大愿、转识成智、转境成德,以 勇心自誓 ,决定妙慧,去除历劫业习邪见,破除了我及法的种种执着,当体就有法喜,自利利他,使我们的生活变得纯善无恶,顺而无逆,自在安乐,当下就有这么多功德,当下就能体会到。纵然不能摄心当下,散心诵持——咱们绝大多数人包括我在内都是如此,也能起到净化三业,培养正念,长养菩提心的微妙作用,这个作用当下显现不出来,多为未来成佛的因。如果能够摄心当下,你的当下就在解脱之中,就在法喜之中。那怎么才能摄心当下?如果你每一首偈都能摄心当下,你这七天就能成就无量无边微妙功德。我佛如来所宣经法,都是一相一味,所谓的解脱相、离相、灭相、究竟涅槃常寂灭相,终归于空,究竟止于一切总智,随便一首偈都可以资一切智,这就要看我们能不能够于当下定心深入,没有定是深入不了的,散心不能入,薄慧不能入,德浅不能入。今天咱们就先说到这里。另外昨天我还没走呢,大家都走了。这对我自己到没什么,但是你们自己应该对法有一个尊重。
昨天早上讲到为什么善用其心,就是“若见什么,当愿众生,如何如何”,为什么就能够获得那么多微妙殊胜的功德呢?讲到这个原理,我刚把这个原理简单地念了一下,也没有完全开解,时间就到了。咱们今天就先介绍经文,在举例介绍的过程中再把原理详细地开示。
这 141 首偈颂,有一个过程。从第一到第十一,主要说的是菩萨在家,妻子聚会,孝事父母,得五欲,或者娱乐活动种种,举了十一偈;接着是出家的过程,列举了 十一 偈;出了家以后受戒,列了四偈;后面是坐禅修行,列举了九偈;坐禅之后下座、穿衣、洗漱、方便,从第三十六偈开始,举了十一偈。过去正法时代的比丘,所谓的修习就是坐禅,前夜后夜精进,中夜有时狮子卧,在《四十二章经》中,中夜也是坐禅,没有休息。从第 四十七 偈开始比丘托钵出门,乞食的过程,也就是行道的过程,遇到了山和水;遇到了平坦的路、坎坷的路;遇到了善人恶人;有的人给你布施,有的人不给;饭还没打来时是空钵,打来了是满钵;打来的饭味道好还是不好;乃至见到了大臣普通老百姓、各种身份的人;丑的、美的;有威仪的、没有威仪的;好打扮的、不好打扮的,这都是在乞食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境界,种种景象,种种人,种种事,在这个时候,你在动什么心,列了 七十七 偈。回来以后呢?洗浴,印度那个地方比较热,比丘下身着裙,上身着袈裟,洗浴完了以后颂经、礼佛、礼塔、修行,列举了 十五 偈。到了晚上休息,早上起床,列举了 三 偈。基本上是一天的生活,菩萨在家时列了 十一 偈,出家以后列了 一百三十 偈。这是把经文的格式给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
现在从第一偈讲,咱们在座的各位都是在家的菩萨,前面列得少,只有 十一 偈,展开可以讲很多。“菩萨在家,当愿众生,知家性空,免其逼迫。”在座的诸位年轻人占大多数,对家的逼迫,年轻人理解得很少,结婚十年以上的人,对家的逼迫深有体会。咱们在座的年轻的太多,就不展开讲了。
“孝事父母,当愿众生,善事于佛,护养一切。”这个地方我要详细说,尤其对年轻人,四十岁以前的人,绝大多数不懂得孝事父母。有的人不承认,说我对我父母很孝顺。事实上是这样的,孔夫子也说过:“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到四十岁以后人才成熟了,“养子方知父母恩”,他才知道孝顺父母,说话做事都比较宽容了,懂得了艰辛,懂得了大家的不容易。孝,孝敬,把你最好的东西给父母,有的人能做到;有的人心粗,不注意,拿到好东西,没想到父母,自己受用了。一般人能做到有好东西孝敬父母,只要他能想起来,但大部分人想不起来。比如他第一次孝敬的时候,父母说“不用不用,你自己用吧”,第二次也是这样,第三次他就忘记了,不再做这个事,认为是没有意义的,实际上是必要的,每一次都应该。
顺者顺从,不逆,这个绝大多数人做不到。古人言“百敬不如一顺”,你无论对父母师长表现出多么恭敬,但你不顺从还是不够的,顺从是非常关键的。对父母绝大多数人没有顺从,父母说一句他能顶三句,这个是很丧德的事情,大家以后要注意。尤其作为学佛的弟子,特别要注意孝顺父母师长。这里面顺的方便,要自己掌握。有的人可能说父母年老,对社会很多情况了解得少,他对很多问题的阐述没有我自己清楚,所以感觉到我不能接受父母的看法。不过我这里要告诉大家,我们的父母经历的事情比我们多,他希望把他所有的经验都告诉自己的子女,所以不要忽视父母师长的劝告,即便是不能奉行,当时也要随顺。有的人说当面随顺,过后不按他(她)说的做,不就是虚伪吗?你说这个话正是你虚伪。为了表示自己是真诚的直心的,所以就忤逆父母,你不对,马上就驳斥,这种做法很天真。你自己在生活中,不管同学、同事,别人顶你一句,你马上不好受,不相信试一试。我们都是如此,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别人赞叹、顺从,父母师长亦复如是,这个特别要注意。
“妻子集会,当愿众生,冤亲平等,永离贪著。”妻子是自己最亲近的眷属,我们普通人都是这样,贪爱自己的亲眷,怨恨自己的仇人。一个人你有多大的贪爱,实际上与此同时你必然会有多大的怨恨,这个怨恨不一定表现在你的妻子儿女身上。“有多大的爱就有多大的恨”,现在显不出来,再过十年,短则一年,结婚后十年,家家户户闹离婚!咱们的父母是这样的,到咱们手上还是这样,过去的人是这样,将来的人还是这样,这是个规律。何以故?这里面有很多法是恶法,自然地会发生这种情况。这种情况现在很多人说还不理解,没有关系,慢慢地多观察身边的人。说通俗一点呢,咱们一家人亲亲热热在一起说话、吃饭,那见到我们的冤家,也这样和气多好?何必要对别人心中不平。这三首偈是这么个意思,我们遇到的是善的情况,还没遇到逆境,能够转善的境界不贪染,你能够于善境界获得自在,这是很重要的。我们一般人特别注意逆的境界,在遇到逆境时,你能够转念,令心无有烦恼,这个就很不容易;如果能够转善的境界而不贪染,这个更不容易,在生活中特别要注意。
咱们以后提问题,大家最好提你生活和修行中具体的问题。不要提那种广面上的,捞一个很大的题目提出来,法师给你一讲,一个小时就过了,后面人就没得提了,而且泛泛地谈很多东西,你没有具体地受用。所以直接提修行与生活中具体的问题,这样解答也比较简单,大家的提问机会也比较多。另外颂完经后经本不要放在地上,经是法宝,它是我们的慧命,所以以后大家注意,捧在手上,不要随便放在地上。另外在寺院里不论向哪位法师请教,我们出家人有一个规矩,就是不允许单独地和异性讲话,偶然问话,也不许超过五六语。所以有的时候你问法师话,法师可能很着急地答了两三句就要走,大家要理解,这是我们出家人自己的一点规矩,提问题最好是两三个人。同时不要单独到师父寮房里去,这个是寺里的规矩。
好,今天就讲到这里,大家回向,合掌。
今天上午有人递上来一张条子,我简单说一下。他问:“什么叫所知障?所知如何成为障?我们所知道的知识怎么会成为障呢?是一切概念思维心是吗?为什么说分别已非意?这个意是什么意?障是不是执着?”他后面还有,咱们一段一段讲。
所谓的所知障,咱们平常讲障有烦恼障,有所知障。烦恼障是五蕴色身所升起的烦恼,对我们的自在解脱形成一种障碍。所知障呢?就是我们所知道的知识对我们形成障碍。举个例子来说:这个墙壁,它是不透风的,这是你所知道的,你就穿不过去了,它就成为障碍。知见也是一样,你认为这一切法本来是有,而不是空,这种知见就对你的自在解脱形成障碍,这里边说起来很广泛,我没有去查《佛学大辞典》,你们有机会可以查。有的法呢,同样一个词在辞典里有不同的解释,我的理解可能跟词典里的有些不同。我们所拥有的知识或者思维方式种种,使我们对这个世界的了解非常有限,对我们的解脱造成一种障碍,所以经里讲:“汝意不可信”,我们自己的这个心是不可相信的,“证得阿罗汉,汝意方可信”,你证得了阿罗汉果,才可以相信你的一切感受是正确的。
“分别已非意”是什么意思?这个是指菩萨证到了无生法忍以后,离于分别,却又能分别一切诸法的差别相,这个分别就“非意”,不是我们凡夫理解意义上的“意”。
“悟有大小吗?一悟是指佛地,又说大彻大悟,读到‘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一句很欢喜,但是概念思维判断心太严重了,怎么办?”关于悟的问题,我们有机会请教老和尚,老和尚是这方面的专家,因为我还没有悟,我在这个地方坐其实是不应该坐中间的,应该稍微坐偏一点。登法座的人呢,有人印证,得了法的,才有资格登法座讲法。所以我刚才稍微坐偏一点,表示还没有这个资格,我们就是漫谈。这个悟呢,还是要请问老和尚。“读到‘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一句很欢喜”,如果你读到这句话,觉得特别欢喜,身心一下子感觉到轻松了很多,有轻安之感,这个一般来说是有所契入了。具体的,因为我没有悟所以不能给你下一个定论,只能从书上来讲。有的法师呢,一闻即悟,一悟即至佛地,大彻大悟了。有的人却不是,他读到这一句话,哎哟这个东西我清楚了,很欢喜,可是过了一会呢,他又很着急,我得赶快找个法师印证一下我是不是悟了,结果到法师那里,法师说“你什么也没悟”,他马上就动摇了,欢乐也没有了,心中马上反应出来一个:“我看你法师也没有悟!”(众笑)这种想法实际上和你那个话已经不相应了,什么意思呢?可能你刚才那个是相应的,过一会又不相应了,没有持续,有的人可能持续一段时间,但那都不算是彻悟,真正的彻悟是人家说的不退转了。具体的情况也是众说纷纭,现在佛不在世了,没有人去作一个肯定的回答,因为现在的法师绝大多数不具足五眼六神通,所以说一众法会,有多少人发了菩提心,多少人得华严境,多少人证到了什么样的果位,没有人知道。但是,咱们在这里漫谈三十分钟,有没有人发菩提心的,可以肯定地讲,有;有没有证华严境的,我可以肯定地讲,是有。为什么这么讲,这个是有经典根据的:“乃至末法,佛的经法,若有众生,得闻欢喜,信奉受持,是人功德不可思议,然而其人不自觉知,唯佛知此。”我们普通的法师不能印证,只能是各说各的理解而已,你们也可以说说你们的理解,至于谁对谁非,我觉得没有对非,只是各人理解的层次深浅不同而已。所以很抱歉这个地方不能作详细的回答。这个问题就这样作一个简单的答复。
下面接着今天早上的讲。咱们就讲一下“知家性空,免其逼迫”,没有成家的可以了解了解,将来就能有所准备,不受逼迫。实际上我们每一个家庭都是因缘和合,这个因缘有合就有散,这是必然的情况,所以作为一个家庭的成员首先要明白这是因缘和合的,《楞严经》讲“一切浮尘诸幻化相,当处出生,随处灭尽,其性正为妙觉明体”,从五阴六入乃至十二入十八界皆是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有灭,一切诸法悉皆如是。所以我们首先要明白“家”就是这么个东西,成住坏空四相是不可避免的,合散是必然的,不要因为合散引起心里的种种烦恼和逼迫。
第二个方面,家有差别,它是受外界社会大环境影响的,这也是必然的,有贫民的家庭,有工人的家庭,有小康的家庭,有官员的家庭,有王室的家庭,不一样的,这有差别。“人比人,气死人”,你不要把自己的家庭设想得非常美,总想跟那些所谓的高级的家庭相比,你要相比、要奋斗的话,这里面就有很多的逼迫,自己逼迫自己,而且往往很多事情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不见得。我们还没有力量改变外在的环境,首先要改变我们内在的。虽然佛经里讲,一切外在本来是我们内心的显现,但是我们还没有回归、改变我们内在的时候,外在是改变不了的,对外在的这种坚固的执着,是我们历劫多生业力所形成的,不是一下两下就能改变的。先返观内心,等我们明心见性了,得到甚深三昧了,现证一切诸法无有障碍,现证一真法界,现证一切境界皆是内心的幻化,到那个时候你可以任意变现,现在还不行,所以这个要明白。
第三是,我们用心所想象出来的美好家庭,这个东西只能在心中建立,不能执著于外在的实用。一切外在的实用本来是具有四相八苦,四相是“成住坏空”,八苦和我们人的一样:生、老、病、死,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这都在家庭里四处存在。家的物质结构有成住坏空,家的主体结构就是我们的父母、夫妻、儿女。这都是具有八苦的,这八种苦普通凡夫没有办法彻底解决,所以想让家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美满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要了解它,你知道了,你才能不受其逼迫,我们往往很多人不了解,以为家里有钱、有声望、丈夫要帅、妻子要美、饮食要高档,这才是美满家庭,这是绝大多数人包括在座的诸位都这么想,以为家庭的美好是建立在这些条件之上,实际不然。如果谁这样认为的话,你肯定会受它的逼迫。
所以我们要知其性空,这些东西本来都是自己给自己编了个圈圈,把自己套住,我们详细地观察分析,这些东西都是没有固定不变的本性,没有固定不变的标准,这些东西都是我们从自心里想象出来的,你知道它是性空的,你便能离开这种执著,你才能免其逼迫。如果一个人在修学佛法时能够获得甚深智慧,解脱智慧,平等不二的智慧,那么你的心就常在欢乐之中,你的心常欢乐,你这个家就自然美满。所以作为我们首先能做到这一步:“知家性空,免其逼迫”。我讲的只是我想到的,我没想到的还很多。让其他的法师来讲,也可能讲出更多更微妙的道理,这都很正常。你们以后有没有解决的问题,可以在心中默念“南无观世音菩萨”,边念观世音菩萨,你随意看到哪一位师父,感觉到有缘,你就去问,我想你肯定能得到满意的答案。因为我们没有上讲台的法师里面,有水平的很多,这不是谦虚之语,是真实之语,真实是这样的。
下面我们讲“妻子聚会,当愿众生,冤亲平等,永离贪着”。很多人不明白,冤和亲如何平等呢?冤就是冤,亲就是亲,如何平等呢?妻子儿女显然是我的亲,我看到了非常欢喜,如果让我看见冤家也有这样欢喜的心情,我无法理解。这要分几个方面来谈。首先从法性上讲:对上上根人来讲,一切法性空,一切法一相,一切法平等不二。他一闻这个法之后,直见诸法实相,直入平等。心平等故,见法平等。但是普通人做不到,可以从第二个方面“思维观察”上来讲,这个在《菩提道次第广论》里有讲到,分析得非常详细,就是说冤和亲是相互转变的,这个人这一世是我的亲,他在过去可能是我的冤家,在未来世也会变化。有时候在现世,亲也会转成冤,这个是常见的。很好的朋友反目成仇,很好的夫妻反目成仇,父子也有反目成仇的。所以说一切众生对我们都曾有过伤害,也都曾有过帮助,他们对我们的伤害和帮助是平等的。另外还有一点,一切众生之所以伤害我们,其实是不由他自己作主的,他受烦恼的指使,有贪嗔痴慢疑,我们大家都有贪嗔痴慢疑,在互相相处的过程中,难免伤害。有时是无意的伤害,渐渐地演化成有意的伤害。比方说我们自己,别人对我们有一个无意的动作、声音,你就受不了,心中生起嗔恚,以后就有意地以嗔恚心来对待他。他受到了你的伤害以后,他也会有意地来伤害你,这样就由无意的伤害演变成了有意的伤害,而且双方都不能作主。要是旁人劝解,说他只是误会你了,你就不能原谅:“他怎么不误会别人,偏偏误会我呢?不行,我一定要报复!”,你都不能平息自己的这种嗔恚。所以说凡夫众生都受这种五毒烦恼的指使,不能作主。将心比心,原来他也是如此,他也不能作无明烦恼的主,和我一样。所以你要看到一切众生本无冤亲,是我们自己内心的无明烦恼所使,妄加分别。你如是观察,渐渐地就能“对冤离于瞋,对亲离于贪”。
从第三个方面,就是从现实当下的利弊觉受来看,如果你冤亲不平等,你会有什么样的觉受呢?你就会为亲所牵累,为冤所伤害。亲能牵累我们,世界上最亲的是谁呢?小时候,我们最亲的人是父母,成家以后,最亲的人是丈夫或妻子,有了孩子以后最亲的变成孩子。这些人是不是牵累了我们?我们自己可以去观察。很多人小时候发种种抱负:我们家这么穷,我一定要努力为父母争光;或者看到有人很富,心中不平,于是做出种种非法之事,希望提高父母的地位;再到成家以后,我没有成过家,但我们可以观察周围成家的人,夫妻之间那是最亲密的,然而争吵打斗起来却非常猛烈,周围的人都是那样。今天有位营员问我,法师您今天上午说“结婚十年以后家家闹离婚”,真是这样吗?我说闹是闹,但真正离婚的人少,但闹却是绝大多数在闹,不相信你们去观察自己的父母邻居。绝大多数是闹,但没有形成结果,我主要是说那个烦恼相,所以大家不要误解。孩子出世以后,夫妻两个为了孩子的未来,操烂了心,很多不必要的烦恼都是从为孩子操劳所引发的。这是亲的牵累,它的可怕性很多人没有意识到。
冤的伤害,冤冤相报无有了期,他伤害你,你伤害他,反复地伤害,越演越剧烈。所以你见不到平等,于是你就受他的牵累,受他的伤害。反过来说,如果你能相信文殊菩萨讲的“冤亲平等”,你的心当下就能处在一种寂静,恒常的安乐之中。举个例子,在我 95 年行脚的过程中,一路上是乞食的,有的人见了就非常欢喜,他一家人 都是 居士,看见师父一路劳顿,十分辛苦,心里觉得很过意不去,请师父回自己家里面休息,专门炒几个菜供养师父,非常的好。这个时候就是一种亲,你不能受这个亲的牵累,你不能因为这个居士对你好就欢喜得不得了,你如果欢喜得不得了,说明我们的心不平等。同时会遇到很多不客气的人,一看和尚又来化缘了,一句话:“滚!”。如果你心里冤亲不平等,这一个“滚”字你就受不了。昨天还是在一家人的恭敬之下,请你坐上座,把好吃好喝的放在你面前,可是你从他家出来,走了几十里路,在另一个地方刚把人家门敲开,人家第一句话:“滚!”,你能受得了吗?你要受不了,说明你冤亲不平等。这还是比较简单的举例,其实这也谈不上冤,只是比较不客气。但如果你要是冤亲平等,别人说“滚!”,你说:“好好好,马上滚!”(众大笑,鼓掌)。所以说这法就这么受用,你要按这个办就是这样。不为妻子深情所痴狂,也不为冤的伤害而悲恼,这就是平常心,这样你才能永离贪着。
今天上午接着往下讲:“若得五欲,当愿众生,拔除欲箭,究竟安隐。”五欲大家都知道,就是:“财、色、名、食、睡”。五欲中的“色”主要是指男女的色欲,与《心经》中指物质性的色法的“色”不同。为什么要拔除欲箭呢?这五种欲望是以乐受的形式,通过“贪图”的发射,像箭一样深入我们的肺腑,所以称作“欲箭”。如果说一下子不让我们贪图这五种欲望,我们觉得做不到,因为欲箭射得很深,一下子拔不出来。而当我们的五欲得到满足之后,我们也就会发现五欲带给我们无量的痛苦和无尽的烦恼,所以说“犹如蜜中毒,初觉甘美,安乐无比,渐觉苦恼,毒入骨髓,痛不堪言。”,到那个时候自不能拔。
《四十二章经》中说“多欲为苦”,我们这么多人从早到晚,生死疲劳,从哪里来的呢?从“贪欲”起,所以说:“少欲无为,身心自在”。昨天有营员说“看见出家师父们个个都很潇洒”,原因何在?只要放下对五欲的贪著,明白诸法的苦、空、无常、不净、无我之相,你就能做到无我的奉献,无我的慈悲。了知一切诸法其性本空,无所有,平等不二,深达诸法实相,于一切诸法通达无碍,自在无碍,在心中泯一切法,于是可以任意建立一切法。用普通人的话讲叫“潇洒”,用佛教术语来讲叫“解脱自在”,不受这些幻化的声色的诱惑。
说到这里,我想起有的营员提问说:“受戒会不会影响我正常的家庭生活、正常的学习工作,会不会使家庭关系紧张、影响与同事同学的关系,会不会束缚了我?”这是当今绝大多数人的迷惑。现在的社会环境是迷于五欲、追逐声色,把根本的东西忘记了。有的人说:“我修行不用受三皈五戒,佛法不就是佛经里讲的道理么?我把道理搞明白,比你和尚水平还要高”。是不是这样呢?这个一定是自己知道,我也不知道。
说到这个地方,我们简单地说一下三皈五戒究竟对我们有什么好处?或者像有些人说的“对我们有束缚”,束缚何在?仔细一剖析就能发现,束缚是你自己心中的迷惑,心中的迷惑消失,束缚也就没有了,随之而来的是安乐和解脱。“戒”的本义,在佛教中有很多名字,表示“清净”、“解脱”、“无恶”等种种。比如说杀生,如果一个人在佛前受了不杀戒,从此以后不再杀生,因为你在佛前发誓,乘佛神力,法界一切有情都能知道“这一位菩萨发了戒杀之愿”,所以一切众生见了你都很欢喜,“欢喜愿见”,见了你就自然欢喜、见了你就没有恐怖。而不受这个戒的人,众生见了你无形中会感觉恐怖,觉得不放心,尤其那些有灵性的小众生,特别的明显,咱们人可能不太明显,但是你们自己心中比我还清楚:受了这个戒,可以消除一切冤孽的危害。比如有时候,我没有惹他,他为什么见了我就感觉这么不好呢?你不知道为什么?还有一些小动物一见你来就吓跑了——因为你身上有凶气,给它带来了恐怖。你受不杀戒,就能给它一个“无畏”的布施,它见你就不恐惧了,自然欢喜。
上面说的是受戒的好处,有的人问:“受了不杀戒以后看见蚊子苍蝇怎么办呢?”蚊子苍蝇有办法,就看你动不动脑筋了,有许多的善巧方便,可以不通过杀生来避免它们的干扰。只是我们现在一些人太懒惰,反正毒药也很多,喷一喷算了。又有人问:“如果都不杀生的话,蚊子苍蝇、毒蛇猛兽不都四处横行,哪还有人生活的空间?”有的人说:“毒蛇猛兽你不杀它它害人。”现在你去查一查,全世界有多少人受到了毒蛇猛兽的伤害?被毒蛇猛兽伤害的人,屈指可数;而被人所伤害的人,你看看有数没有?那是数不过来的。人伤害人那是非常凶猛,人心毒于猛兽,“苛捐杂税猛于虎”这是书上的话,大家扪心自问,这不是空口说白话想象出来的。所以受戒的意思简单地说就是“勇心自誓,决断受持”,以这种勇猛之心,这个好事我从今天开始要做了,我就是做不到我也要做到了;决断受持,宁可别人伤害我,我也不伤害别人。医学上说苍蝇蚊子传染疾病,可能是的,但我们的手到处摸这摸那比苍蝇蚊子还肮脏,你用的肥皂、洗衣粉那个毒素比它还毒,你们可以自己想一想。身心对于虚幻诸法的执着,那种毒素啊,闷在你的心上多难受。所以绝大部分人每天就是闷闷不乐,感觉到压抑,感觉到不自在,为了五欲的贪图,身心的那种痛苦简直是不可说。
如果一个人心里面的问题解决了,瘟疫疾病等传不到你身上。这个话很多人可能不相信,我对这个是绝对相信的。你心中的问题解决了,外面的问题都是小问题,外面的依报你可以慢慢转化。所以受不杀生戒能够使我们身体健康,消灾延寿,这是真实不虚的。至于说到会不会使家庭关系紧张,我说几个方便:第一,你回去不要声张你受了三皈五戒,受三皈的重要性不用我说,每一个人都应该受三皈,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可以得到无量的庇护,种种无形的业障都会销声匿迹,自然地消除。至于五戒,有人说:“现在社会谁不杀生?谁不偷盗?谁不淫邪?谁不撒谎?谁不饮酒?”乍一听似乎有道理,可你有没有想到这样的话这个社会是在干什么?这个社会将走向何方?这个社会使我们的身心陷入无边的痛苦和烦恼之中,不能自拔。表面上看起来科学发达,电脑里什么信息都有,可是烦恼已经装到你的肚子里面,拔也拔不出来了。那人活着为了什么?人难道是为科学活着吗?一定要搞清楚,不要颠倒:科学是为了我们活着!人们都在互相伤害,我们也要向这个方向去走吗?学佛是为了解脱、自我圆满、自我完善、为了幸福生活,不仅是为了现在,更重要是为了将来成就无上菩提,这个菩提心要发的。基本的三皈五戒你都没有,何谈修行?我以真诚之心,我以我的人格担保,受三皈五戒对我们有无量的好处。
有的人说:“受了戒之后犯戒是不是罪过很大?”是这样的,因为你受戒的功德太大,所以如果犯戒,那就等于是在十方圣贤面前打妄语了。但如果不受戒,你就常在罪过之中,往堕落的方向走,那个罪过就不用说了。如果你不受戒,你说的是圣贤之法,可是你身行的是下劣的恶法,实际上圣贤之法在你心中并没有起作用。一个身心清净的人,他不会去做那些事情。杀生,不需要;偷盗,不需要,我的衣食住行够用了,这就足够了。最富有的人就是知足的人,最贫穷的人是不知足的人。有的人纵有几百万,可是心不知足,他实际上是贫穷的人;有的人一个月工资也就四、五百块钱,但一家人过得很好,安贫清闲,有吃有喝有穿有住就够了,不跟任何人攀比。每个人多少都有嫉妒心,你获得了名誉地位,乃至你的美貌潇洒,别人表面上赞叹,背后却在毁谤,你注意观察每个人都是这样。我们为什么要为这种虚假的赞叹而忙碌呢?这不是在自己骗自己吗?这个问题太清楚了。至于淫邪更不用说,那是万恶之首,众苦之门。你仔细想一想,很多的罪恶、伤害皆源于此。妄语根本就不需要,坦然地活着。我很坦然,我是个啥就是这么个样子,无需去虚伪地打扮。有的地方如果说了实话对大家都没好处,你可以不说。
所以说三皈五戒一定要重视,这是修行最根本的基础。在家里一定要记得不要说,不要说我受了三皈五戒。很多的行持需要有方便,如果大家在行持时,碰到什么具体的问题,可以打电话给我,也可以写信给这里随便哪一位师父。这个问题其实很好解决,只是很多人没有善巧方便,是你没有动脑筋。
今天时间关系就讲到这里。真诚地祝愿大家彻离恶法,获得身心真实的自在。
前几天有位营员问我:“师父您修什么法门?”我是怎么回答的呢?我说我曾经问过方丈老和尚,平时修什么法门?老和尚说:“咱们寺院是禅宗道场,是临济宗,是修禅宗的。”具体的修法呢,老和尚说,我静坐的时候,是在修息道观,”就是咱们这次禅坐的时候给大家介绍的息道观、数息法,这个是对治散乱心的,是修定的一种方便;我平常干活走路的时候,念的是观世音菩萨名号;具体的禅法推行的是生活禅。生活禅就是在给每个人发的一本《第十一届生活禅夏令营》刊物,上面有详细地介绍,生活禅的提纲和具体的内容。
息道观给大家也介绍了,我突然想起由于很多的营员提出了很具体的生活中不好解决的问题,尤其是一些基础性的问题,最初的很多事情、心理上很多问题并没有解决。修行要直接谈无生法还是有点早,所以我考虑,今天早上把《楞严经》中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法门的这一篇,给大家念一遍。我先问一下,《妙法莲华经》中《观音菩萨普门品》,读过的人请举手,我看一下多少人读过。(很多营员举了手)好,放下,《楞严经》读过的有多少,我看一下,(个别的营员举了手)好,放下。《楞严经》读过的人少了些,今天我为什么要介绍《楞严经》中观世音菩萨的法门呢?这和《妙法莲华经》是一致的,但是有一个不同的地方,如果读《妙法莲华经》生大信心的人,受持《普门品》,这就简单明了。在座诸位都是文化层次比较高的人,善于思考问题,很多事情不会盲目相信,他要去寻个理。那么《楞严经》就是给大家讲这个道理的,七处征心、十方显现,就是让我们明白往昔的迷惑,真心的所在,乃至二十五圆通,也进行了分析,这些圣者如何成就圣果的。那不是凭空成就圣果的,不是说练了一年半载气功,发了一些特异功能就自称成道,不是那么回事。所以我把这个给大家介绍一下,可能会解决很多人在修行过程中,具体操作性的一些问题。可以说大量的问题就可以解决,基础的问题都比较好解决。
我给大家念一下,这是《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六:
“尔时,观世音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世尊!忆念我昔无数恒河沙劫,于时有佛出现于世,名观世音,我于彼佛发菩提心,彼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就是观世音菩萨给佛说我在往昔劫,遇到一尊佛,佛的名号就叫观世音,他就在佛前,发了菩提心,就是为利有情,为度有情故愿成佛、求一切智的心情,叫菩提心。观世音佛就教了他“耳根圆通”这个法门:从闻思修,入三摩地。之后这一节就是他用功的办法,他怎么获得这么殊圣的成就呢?“初于闻中,入流亡所”,这个就是最关键的地方,“闻”这个地方叫返闻,平时我们听到外面有声音,耳根向外攀缘,当你回收的时候,外面声音的起落,你都感觉到很清楚,没有声音可你的闻心还照样很明白。我们平常所说的,有声则闻,无声则不闻,实际不然,一切众生都迷惑在这个上面,认为有声就能听见,无声就听不见,实际非也。我们的闻性是没有生灭的,声起,我们听见声起;声灭,我们听见声灭。既能听见有声,同时能听见无声,它是不会灭的。“初于闻中,入流亡所”,这个就是功夫入堂了,进入了三昧的状态了,这后面是深入的东西,这个地方就不展开讲了。“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这就进入一种禅定,三昧的状态。“如是渐增,闻,所闻尽”,“闻”和“所闻”这两法尽了,“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我念的时候把四个字断开了,“空”和“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这个就是成就了。“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获二殊胜”,这个就是观世音菩萨成道了,成就了圣道。“一者,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这就是他所获得的两种殊圣功德。“世尊,由我供养观音如来,蒙彼如来授我如幻闻薰闻修金刚三昧”,这就是他所修的法门,是佛教给他的法门,“与佛如来同慈力故,令我生成三十二应,入诸国土”。
我刚才念的这一段就是观音菩萨修行的法门,他就是从这个上面成就的,他修耳根圆通,就是“返闻”,“闻自性”,这个法门最适应末法众生的根器了。他的三十二应,和十四无畏布施,以及四不思议度生方便等,那不是凭空说的。《法华经》里没有具体讲到观世音菩萨如何成就,为什么念观世音菩萨能有这么多功德感应?这个地方就讲了感应的原因。
为什么念观世音菩萨就有这么多的功德。咱们先看看观世音菩萨的“三十二应,入诸国土”:“世尊,若诸菩萨入三摩地,进修无漏,胜解现圆,我现佛身而为说法”,有的菩萨修行已经进入三摩地,得了定了,“进修无漏,胜解现圆”就是快要成佛了,那么,观世音菩萨就会现显佛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这是应以佛身得度的人。“若诸有学,寂静妙明,胜妙现圆,我于彼前现独觉身,而为说法”,这一类修行的人就是应以独觉身得度的。所以这得度的因缘是不一样的,我们在坐的诸位得度的因缘可能都不大一样。“若诸有学,得四谛空,修道入灭,胜性现圆,我于彼前现声闻身,而为说法”,声闻身就是成就了圣果的阿罗汉身。“若诸众生,欲心明悟,不犯欲尘,欲身清净,我于彼前现梵王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这一类在印度很多,修梵行、离欲主要指的是离于男女之欲,断除了淫欲。这一类的人修行是求生梵天,没有关系,你求梵天也行,观世音照样度脱你。“若诸众生,欲为天主,统领诸天,我于彼前现帝释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有的人不愿意求成佛,他愿意当天王,象咱们说的玉皇大帝,就是三十三天的天主,你想当他,也行,观世音菩萨满愿,成就你。所以说你看咱们中国无论哪一个修行门里面,它都供观世音菩萨,为什么?这是有因缘的,事实上也就是那样。乃至那些神婆巫汉都自称观世音菩萨附身的,是不是呢?很可能就是。“若诸众生,爱统鬼神,救护国土,我于彼前现天大将军身,而为说法,令其 成就”,有的人就喜欢当鬼王,天大将军,统领诸天鬼神,观音菩萨也满愿。“若诸众生,爱统世界,保护众生,我于彼前现四天王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有的人愿意学四天王,他想命终以后当个四天王。实际上这个四天下很多,有无数四天下,咱们这个才算一个四天下。所以天王的位子多得是,你这个众生喜欢这个,那也行。“若诸众生,爱生天宫,驱使鬼神,我于彼前现四天王国太子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他现的身相正是你所要求的那一种身相。“若诸众生,乐为人王,我于彼前现人王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有的人说我想当美国总统,行啊,观世音菩萨满愿,你能够虔诚地修观世音这个法门的话,在他的慈悲威光的加被下,你会不知不觉地走上那个位子。“若诸众生,爱主族性,世间推让,我于彼前现长者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诸众生,爱谈名言,清净自居,我于彼前现居士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像咱们昨天有的人受了三皈五戒,这就是在家居士。你向别人说佛法如何如何的好,如果那个人听了你的话,他按这个做了,获得了解脱,那么你就在他面前显示了观世音菩萨的一个化身。那么这其中到底是你的智慧度了他,还是观世音菩萨的力量在无形中起了作用,可能两者都有。但是我个人认为,我觉得这是菩萨的威神之力所致。
所以往常我和别人说话,我内心里都认为这是乘佛神力。别说是我们普通的凡夫,就是观世音菩萨、普贤菩萨、文殊菩萨,在法会上讲话的时候还是“乘佛神力”,我自己没有那么大的威神之力,那都是佛的力量,是佛不可思议的力量,非我们思议所能知的事情。“若诸众生,爱治国土,剖断邦邑,我于彼前现宰官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你想当国家的部长、省长,那都可以。“若诸众生,爱诸数术,摄卫自居,我于彼前现婆罗门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有男子,好学出家,持诸戒律,我于彼前现比丘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比丘身,指的是我们这一种剃发,披袈裟的出家人,比丘是男性出家众,比丘尼是女性出家众。“若有女人,好学出家,持诸禁戒,我于彼前现比丘尼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有男子,乐持五戒,我于彼前现优婆塞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优婆塞就是男居士。“若有女人,内政立身,以修家国,我于彼前现女主身及 国 夫人、命妇大家,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这就是现有身份的女相,来为说法。“若有众生,不坏男根,我于彼前现童男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有处女,爱乐处身,不求侵暴,我于彼前现童女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这两种都是独身的,有的人就喜欢独身,可是父母逼迫你成家,怎么办?念观世音菩萨,就满了你的愿,父母就不能再强迫你了。“若有诸天,乐出天伦,我现天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有的天人不想当天人了,想修行圣道法,那也可以。“若有诸龙,乐出龙伦,我现龙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有药叉,乐度本伦,我于彼前现药叉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药叉是一种飞行鬼神,速度很快。“若乾闼婆,乐脱其伦,我于彼前现乾闼婆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这是上天的月神。“若阿修罗,乐脱其伦,我于彼前现阿修罗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阿修罗是分散在人、天、畜、鬼中,有四种阿修罗。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本伦(这一类)中福报很大,但是瞋恨心很重,好斗。“若紧那罗,乐脱其伦,我于彼前现紧那罗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摩呼罗迦,乐脱其伦,我于彼前现摩呼罗迦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这是一种蟒神。“若诸众生,乐人修人,我现人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有的人说我就愿意当个人,我生生世世要做人,不失人身,那也可以,念观世音菩萨就能满愿。“若诸非人,有形无形,有想无想,乐度其伦,我于彼前皆现其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是名妙净三十二应入国土身。皆以三昧闻熏闻修,无作妙力自在成就”,就是观世音菩萨在甚深三昧中,随时都在甚深三昧中,是无作妙力自在成就。刚才这上面说了三十二种应化之身,应了三十二种愿求。这是略说,如果广说的话就多了,我们每一个人有各种不同的非常多的愿求,只要是善愿祈求,都能满愿。这是三十二应。
下面是十四无畏施,所谓无畏施就是令有恐怖的人感觉到没有恐怖了,就叫施予无畏。“世尊!我复以此闻熏闻修金刚三昧无作妙力,与诸十方三世六道一切众生同悲仰故,令诸众生于我身心获十四种无畏功德”,前面的三十二应是慈力的缘故,慈者,与乐也,给予快乐。咱们平时说的慈悲是两个内容,慈,就是给众生欢乐;悲,是拔济众生的苦难,这是两个内容。我们一般的人,可能同情心、悲悯心还有少许,但是绝大多数人没有慈心,绝大多数人有嫉妒之心,这个嫉妒心正好与慈心相反。慈心就是不管哪一位人,哪一类众生,能给他一点欢乐,就给他一点欢乐,这叫慈心。普通人都是看到别人哪个地方强或是获得欢乐,心中不乐,没有随喜,这个是慈心不够。
后面这就是十四无畏:“一者,由我不自观音,以观观者。令彼十方苦恼众生观其音声,即得解脱”,这就是你念观世音菩萨能够得解脱的原因,因为观世音菩萨他是不自观音,而是观观者,这正是他的无作妙用在起作用。后面的文字都比较晦涩,义理深刻,我就不做解释了。“二者,知见旋复。令诸众生,设入大火火不能烧。三者,观听旋复。令诸众生,大水所漂水不能溺”,火灾水灾,你念观世音菩萨就能免难。“四者,断灭妄想,心无杀害。令诸众生,入诸鬼国鬼不能害。五者,薰闻成闻,六根销复,同于声听。能令众生,临当被害刀段段坏,使其兵戈犹如割水,亦如吹光性无摇动”,这就是刀杀不死。
有人说这是真的么?是真的。过去有一个出家人,那是抗日战争时期,他到一个庙上去挂单,住了一晚上。第二天早上日本人来了,把庙里的人都抓起来,二话不说,统统枪毙。结果他很镇定,他就念观音菩萨,枪响之后别人都倒下了,他被连打了三枪还不死,日本人就问他有什么功夫,他说我没有功夫,我在念观世音菩萨。日本指挥官他也信佛,一听就说原来你是铁头罗汉,马上释放,这就是观世音菩萨的大悲神力在起作用。
“六者,闻薰精明,明遍法界,则诸幽暗性不能全。能令众生、药叉、罗刹、鸠槃茶鬼及毗舍遮、富单那等虽近其傍,目不能视。”晚上或者是在海里有这一类的情况,你只要念观世音菩萨,这些恶鬼恶神就看不见你,你身上的光明太亮,他的眼睛看不见,无法为害。“七者,音性圆消,观听返入,离诸尘妄。能令众生,禁系枷锁所不能着”。下面我们念快一些,“八是贼不能劫;九是能令多淫众生远离贪欲;十是能令一切忿恨众生离诸嗔恚;十一者能令一切昏钝性障诸阿颠迦,永离痴暗;十二能令法界无子众生欲求男者,诞生福德智慧之男;十三者能令法界无子众生欲求女者,诞生端正福德柔顺,众人爱敬有相之女;十四者能令众生持我名号,与彼共持六十二恒河沙诸法王子,二人福德正等无异。”这是十四无畏,你有求必应。后面是四不思议无作妙德。一种就是“能现众多妙容,能说无边秘密神咒。”“二者妙能现一一形,颂一一咒。其形其咒,能以无畏施诸众生。是故十方微尘国土,皆名我为施无畏者。”所以观音菩萨另一个名号又叫施无畏者。“三者,由我修习妙圆通清净本根,所游世界,皆令众生舍身珍宝,求我哀愍。四者,我得佛心,证于究竟。能以珍宝种种供养十方如来,傍及法界六道众生。求妻得妻,求子得子,求三昧得三昧,求长寿得长寿,如是乃至求大涅槃得大涅槃。”这个很重要。我们初学的人不一定想要成佛,想求妻可以,想求子可以,求三昧(得定)可以,求长寿可以,求大涅槃(成佛)可以,观音菩萨都能满足。现生尚且能满愿,何况此生报尽,观音菩萨有愿力在,如果愿生极乐世界的,就送你到极乐世界,这就是观世音菩萨的大悲威神,度生方便。今天上午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这样你每天受持观世音菩萨圣号,就能解除我们很多基础性的问题,在智慧方面我们还可以多看看其他经典。
诸位营员大家吉祥:
今天上午十几分钟时间,咱们最后一次诵经。我想借用这点时间,把营员提的一些重要问题作一下简单的解答。
问题一:持戒修行对在家居士是否会造成种种障碍?
答:这对初学者来说可能是,但障碍不是来自持戒,障碍来自于一方面我们看不破,放不下;一方面来自于我们善巧不够,认识不够。首先我们要认识到,戒乃正信解脱的根本,是三学之基,万善之本。所以律宗有言:“戒是无上菩提本,长养一切诸善根。若能坚持于禁戒,是则如来所赞叹。”这是认识戒的重要性。其次,在家环境造罪作孽堕落的因缘是非常多的,若无戒护,我们的修行、幸福、自在那都免谈。在这种时代,有很多人整天宣扬:在新的时代,大家的生活节奏非常快,种种环境变化了,新时代的人就不用持戒了。所以仅仅只学佛的最深的禅理,却不去持戒,实际上呢是不相应,口说无为,行在有中,自欺欺人。旁观的人看得非常清楚,他自以为是,所以大家要认识到这点。第三,必须细学详思,内心放得下,有过失要求忏悔,有困难要乞佛加被。愿佛为我们开方便善巧智,一个人有了善巧方便的智慧,一切处自然没有障碍,之所以障碍的原因就是你的方便智慧不够。在这一方面,大家回去在生活中,但有困惑,可以来信或电话问一下。不要自作主张,更不要听那些不持戒而冒充善知识的人的诱惑。第四,要声明的是,越是持戒精严的人越能得到世间人的认可,越能拥有内在的解脱。很多人包括修行人在内,名利之心、我执没破之前,总希望别人认可。那么这就告诉你了,持戒会得到人天的认可,同时你会拥有内在的解脱。
问题二:分别之凡夫如何修顿超无分别之圣法?
答:有的人说我不能顿悟,像我这样颠倒、具足了种种附着、颠倒分别的凡夫怎么修这个圣法。这个也有经典根据的,这是密宗的一部经典,它说得很简单很清楚。首先要具足深切的愿望,我愿求无上菩提,我愿意求真正的解脱,同时要深信我们所念的佛号,所持的咒具足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的功德妙法。你首先要有深信祈愿,然后严净禁戒,就是凡是作恶的事情,障菩提道的事情不要去做就行了。如果持佛菩萨的名号,以无希求、无疑惧、无欣厌乞舍之心去持,持咒只管持咒,脑子里的妄想都不要管它,让它随起随灭,而我自己只管念佛号,密契佛心,你渐渐地就会获得种种微妙的受用。大家回去可以试一试,咱们知识分子喜欢讲理,实际上有时理非语言可及,非思议可到。
问题三:不能全身心地投入修行的人怎么修学佛法?
答:这个我已经讲过了,一方面先学习佛法的基础知识,另一方面你就念观世音菩萨,很多事情就会渐渐地解决。
问题四:如何把修行落实到当下?
答:咱们老和尚提倡的生活禅四个要点中,第二条就是把修行落实在当下。落实在当下很不容易,不是每人都能落实在当下。这是有前提、有基础的,不是空口说白话。你回去落实不到,等于没说,所以大家要把这句话深刻地思维,怎么才能落实。当然如果有的人言下契入,明自本心,见自本性,于是你妄念顿息,亦或你的妄念仍在继续,然而它却犹如白云,自起自灭与你无关,这种情况也就不设此问,因为你念念都不离当下。如若不然,我们高不成就要低就,从最基本的先受三皈五戒开始,进而受菩萨戒,这个菩萨戒我们在座的诸位都可以去学一学,那可是处理好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的最佳方便。禁戒清净,魔障自然退除,你的福德就培植起来了。这时再去谈修定,自然魔障不起,你才能得心应手。否则直接上来修禅定,我的看法只能静静心,最多如是,入定入三摩地还谈不上。前面的基础成就了,再修五停心观,乃至四念处、四禅八定,还有我们近代乃至当代,禅宗道场使用的都是参话头,到那时不妨试一下。简单的就是:返观一句,“念佛是谁?”你刚一追的时候,念佛不就是我吗?我是谁呢?我不就是我嘛,我是谁?这个时候你心要细,不敢轻易给一个定义——“我就是我,没了。”那个不行。我是四大假合,这个四大假合百年以后我是谁?明天我不喘气了,我是谁?你这样追,内观的时候才发现这个色身里面没有一个我,那这个念佛的是谁啊?好像是那个能够觉知,能够思维的灵魂,那个灵魂是个什么东西呢?你第一次追的时候可能要半个小时,一直要追到什么状态呢?追到你的思维已经不能运转了,追到山穷水复疑无路的时候,你才能见柳暗花明又一村。以后心中一问“念佛是谁?”,马上就能到那个状态下,那是一种定的状态。参的时候一定多向禅和子请教,多向老参上座请教。你经过一定时间的训练,渐渐地心静下来了,你再去观察诸法实相,你才有所体认,你才念念回到当下,你才能任意地观察到当下的一举一动,当下的种种幻象,是怎么去生怎么去灭的,你自然不受它的蛊惑。这个修定要慢慢来,不要着急,而且修定最好要有善知识的指点。
问题五: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生活变得安宁和乐?
答:这是非常现实的问题。前面也说到受持三皈五戒,发菩提心,自然的人天欢喜。首先是空界里的龙天鬼神,拥护我们,看到我们欢喜,即使人见了我们,也会心生欢喜,这是无形的力量。第二,要谦和寡言,不论人非,安闲恬静,虚无淡泊,这样能排除一切人障。我们一定要牢记,我们周围的人只要是凡夫,都具有嫉妒之心,和我们一样。所以你不要出这个头,你出这个头就会遭种种人障。第三,你首先要知道,诸法实相无相,于是乎于一切诸法无求无愿。无求无愿不是说我不想成佛,不想拜佛,不想做功德。无求无愿的意思是没有一个执着的追求,今天这个事情不干我心中就很痛苦,没有“我一定要做个有形的事业给大家看看”,心中没有这个概念,没有这种执着,于无执着,自在心中,来广行菩萨道。所以用安闲恬静,虚无淡泊来描述我们这种心态。第四,在生活中要修菩萨的四无量心——“慈悲喜舍”。慈者,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的因;悲者,愿诸众生永离痛苦及痛苦的因;喜者,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愉悦;舍者,愿诸众生远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你不要对某一部分众生爱得不行,也不要对某一部分众生仇恨得不行,要舍,只有这样舍,心才能安住于平等,你才安住于法喜、轻安。第五,四摄度人。布施,通过布施令其欢喜;爱语,通过爱语令其欢喜;利行,帮助他。以上三条做到了,周围的人都会对我们有非常的好感,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才能与他“同事”,才有条件引导他走向一条解脱的光明大道。这时候我们的生活自然变得安隐、和乐。
问题六:世态炎凉,五欲横流,道德沦丧,精神空虚的社会状态使人觉得前途茫然,怎么办?
答:找好自己的位置,定下人生的目标。所谓的位置就是你是什么身份?我只管我这个身份以内的事情,我这个身份以外的事情不要去追究它,没有意义,你追究的结果只能给你带来障碍、烦恼、痛苦。定下我们人生的目标,我是想干个一二三,还是想获得幸福安乐?平静处世,无我利生,其乐无穷。不管它大环境怎么样。
问题七:如何发菩提心,什么叫发菩提心?
答:发菩提心就是为度众生而愿成佛的心。以后别人问你什么叫发菩提心,你就告诉他:为利有情愿成佛。这就是菩提心,是为了度脱一切有情而愿意成佛的心。在《法华经》中讲到菩萨初发心住,有七种因缘:“菩萨摩诃萨,见佛相好,人所乐见,男可止欲,有大威力,以此故,发菩提心,求一切智。或见神足,或闻偈牒,或听教诫,或见众生受诸苦具,或闻如来广大佛法,或见如来实力难得,以是因缘,发菩提心,求一切智。”这是七种因缘,有的营员听了咱们夏令营里法师的开示、同道的心得,发了菩提心,亦复如是。
咱们今天的时间到了,今天晚上就珍重道别,以后有缘还会在一起研讨佛法。好,大家跟我一起回向: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愿大家发菩提心,修菩提行,证菩提果。阿弥陀佛。
版权所有:心经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