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天宫禁香后,媒体报道,周边地区的PM2.5浓度大幅降低,远远低于台北地标龙山寺,而龙山寺的PM2.5浓度高出台北市平均值48倍。这让龙山寺感受到压力,今年6月,龙山寺宣布减香,将原有的7座大香炉撤除4座,这看似并不复杂的决定得来不易,因为龙山寺建于乾隆年间,地处台北最早开发的地区,周边多为“老台北”,坚守传统的生活方式;再加上庙务要由董事会说了算,并非一个人就能拍板定案,结果,龙山寺放出聪明的一招:董事会向观音菩萨掷筊请示,观音赞成减香。观音的意见对信众有足够的说服力。
台北市长笑称“神明也支持社会进步”,并向龙山寺颁发感谢状,感谢龙山寺对台北空气质量做出贡献。台北市一直推行减香、减纸钱的政策,有影响力的龙山寺迈出了减香的第一步,对台北的寺庙将起到示范和带头作用。
要变革就更有难度。台湾妈祖总庙“北港朝天宫”就不买“环保”账:“宗教有其礼仪,烧香是古礼,人家来朝拜,怎么可能不准人家烧香?”屏东慈凤宫表示,不让信众烧香上供,在南部根本不可能,如强力禁止会引起社会反感。但大多数寺庙认同环保观念,至少同意减香,比如鼓励信众将3炷香改为1炷香。
佛门环保也影响了一些人的生计,无论减香还是限香,庙宇周边的香烛店铺都生意大减,连带生产行业都将没落。但凡事有死有生,各种宗教、民俗用品的环保版开始出现,环保香、环保河灯、环保爆竹有可能形成新产业。现在,少烟少味的环保香市场占有率已超过传统檀香;今年的七夕、中元节,不少人改放环保河灯,灯由淀粉制成,避免塑料污染水域;而环保爆竹由水与碳化钙制成,虽响声不减,但杀伤力不大,用于佛事与盐水蜂炮这样的民俗活动环保又安全。
无论是否接受,环保是大势所趋,人间如此,神明也如是
版权所有:心经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