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祖曰:“夫百千法门①,同归方寸②,河沙妙德,总在心源。一切戒门、定门、慧门③,神通变化,悉自具足,不离汝心。一切烦恼业障,本来空寂。一切因果④,皆如梦幻。无三界⑤可出,无菩提可求。人与非人,性相平等。大道虚旷,绝思绝虑。如是之法,汝今已得,更无阙少,与佛何殊?更无别法,汝但任心自在,莫作观行⑥,亦莫澄心,莫起贪嗔,莫怀愁虑,荡荡无碍,任意纵横,不作诸善,不作诸恶,行住坐卧,触目遇缘,总是佛之妙用。快乐无忧,故名为佛。”师曰:“心既具足,何者是佛?何者是心?”祖曰:“非心不问佛,问佛不非心。”(据《祖堂集》卷二)
【译文】四祖道信(对法融)说:“千百种佛法门径,同归于方寸之心,无数美妙的德行,也都来源于此心。一切戒律、禅定、智慧法门以及种种神通变化,都已经具备在你的心中。一切烦恼业障,本不存在。一切因缘果根,都如梦幻。没有什么轮回三界可以脱离,没有什么菩提觉悟可以追求。人与非人,本性和本相都是平等的。大道虚渺空旷,绝无思索谋虑。这些通法,你如今已经获得,并不缺少,与佛有什么两样?再没有另外的道法了,你只要随心自在,无须观察作为,无须清澄自心,别生贪婪瞋怒之念,别怀忧愁疑虑之情,坦坦荡荡,无所障碍,任随已意,纵横不拘,不用作各种善事,不用作各种恶事,行、住、坐、卧之间,触目所见机缘,都是佛法的微妙作用。快乐无忧,所以称为佛。”法融问:“此心既然已经具备充足,请问什么是佛?什么是心?”四祖答道:“不是心就不会问佛,所问之佛实在就是心。”
【提要】最后一句意为:心就是佛,佛就是心。
【注释]①法门——修行佛法获取佛果的方法、门径。
②方寸——指心。
③戒门、定门、慧门——戒(戒律)、定(禅定)、慧(智慧),佛教称为三学。
④因果——佛教认为任何思想言行都会引出相应的后果。因果指报应中的前因与后果。
⑤三界——处于生死轮回过程中的俗世三种境界,即欲界、色界、无色界。
⑥观行——以智慧观察真理并按真理行事。
版权所有:心经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