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三皈、五戒、菩萨】
【礼佛、供养、忏悔】
【因缘、因果】
【生死、中阴与轮回、神通】
【佛菩萨像】
【业的认识】
【功德回向】
佛法问答 【佛教】
客问:经典的结集都在佛陀涅槃之后,而印度是一个不注重历史的国家,那么又何以证明经典都是佛说的?
师答:吾人之祖先、历史诸事,后人并未亲自见到,为何我们会相信--佛陀所说的经典在于其实用价值,若无实用价值,对于现实人生没有帮助,即使是佛说的也没有用,这才是佛陀所强调的主题重点。假使怀疑经典不是佛说的,也必须要有可靠的资料以为证明,只是那些资料仍是后人所说的,而他们也不是佛陀时代的人,其资料的可靠性也是堪疑的。
客问:佛教始于印度,为何后来佛教在印度不盛行呢?
师答:因在印度主要是婆罗门教,而且根深蒂固。印度早期有十一大学派,佛陀学派是最后才兴起的,在佛陀学派之前本来是婆罗门教的天下。
宗教与宗教之间往往都是强调自己,排斥他人,甚至设法使他人消失,这是人为的问题。
其实,现在的印度、尼泊尔还是有人信仰佛教,七十九年我们去印度、尼泊尔朝圣时,据调查统计印度学佛的人数占百分之六点二,尼泊尔学佛的人数占百分之八点五,所以,目前在印度并不是完全没有学佛的人,只因受了婆罗门教的影响,以致于学佛的人口比例较少罢了。
客问:为什么佛教发源于印度,反而在中国发扬光大,这其中有何道理?
师答:并不是发源于印度,印度就该如何,因印度传统的宗教是婆罗门教,释迦牟尼佛发展佛教,就好比中山先生革命的作法,在当时要不是印度王子的身份,他早就被人杀害,这可以从经典文献纪录上看到,很多人要害他,几乎不愿意让他存活。
为什么传到中国反而发扬光大了呢?
中国从东晋以后,佛教渐渐发展,到唐代是个鼎盛时期,至宋以后即开始没落,这是受到唐武宗迫害佛教所致,历史上三武一宗之乱,对佛教的伤害很大。但为什么一直都能存在?因中国佛教属于菩萨的教法,不属于罗汉或其它相关的教法,它比较大众化,什么人都可以学,上至知识分子,下至未受过教育的,经典上提到所谓「三根普被」,所以能够普及各阶层。
反观印度为什么到现在几乎没有什么出家人?印度现在有几个寺院都是中国和尚在照顾;还有极少数在观光地区看顾、收香油钱,这些钱并不属于他们,而是交给政府,因为他们的名胜古迹是属于政府的,与中国大陆一样。又因婆罗门教的势力非常的根深蒂固,看看现在回教与印度教之间的冲突就可明白,印度教即是婆罗门教。所以,在印度的环境佛教不容易生根,因为传统的信仰与势力影响所致,很多人不太了解这种情形。就像在电视、传播媒体上看到西藏佛教的一些表现,那其实不是佛教,而是属于笨教的色彩,是西藏的传统宗教。
其实中国的佛教,不只是中国式的,而且刚好菩萨法有很多内容,和中国的儒家、民族性、传统的文化都能结合而不冲突,只是近两三百年来佛教变质了,成了只有宗教的型态而没有佛法。
所以现在是末法,只有佛教徒,真正学佛的少。台湾现前的确是佛教徒多,学佛行者太少;做一个佛教徒容易,只是依赖佛法,依赖佛教,希望能保佑、维护我,得到一份利益,如此而已。学佛不是这样,是要把原来依赖的那种力量自己去修养,达到与之相同的结果,这就比较难。人都是舍难求易,喜欢简易的事理和法门,因为依赖的心态,所以念佛求往生的人也多。
再看目前几个佛教国家的状况,泰、缅的佛教型态已渐渐在变化;至于日、韩、越南这些附近国家的佛教都是从中国传进,也各有因应时代、环境变革的作法。现今的台湾也有这种迹象,所谓的「万佛会」,其实都没有出家人,只是把头发剃掉、袈裟披上,这种政治利用宗教的方式,毕竟是末法时期的一种乱象,真正一个清净的佛教徒,或是学佛的人,他并非不关心这个国家社会或人,他只是不参与政治,不以政治的手段表达他的关怀,而是用不同的方法,尤其是以宗教的方式去关心。因为宗教是讲求从个人的内心世界去下手,政治的情形不同,必须透过各种不同的作法而完成目标,所以宗教若与政治结合,就会有变质的现象。
客问:高王观世音经(高王经),据佛学辞典所载:是东魏天平年间,高王时人所感得的观音经,续高僧传、法苑珠林分别引之,并谓为观世音救世经,明僧莲池却以此经为伪经。
后学请问老禅师,为什么莲池大师以此经为伪经呢?还是编佛学辞典的人弄错了?真经和伪经又如何分辨呢?对此类问题我们要如何去认识?
师答:佛陀入灭五百年后,对经结集的内容有了部派不同的看法--分为上座部和大众部。上座部都是比丘,他们认为声闻乘的经典都是佛亲口说的,菩萨乘经典是菩萨所说,不是佛说的。大众部是在家众,他们认为佛陀所说包括菩萨经典,唯早期佛陀所说是原始声闻乘部分,为佛亲口说。大众部认为佛陀说法有几种方式,有的自说,有的是因什么而代说;像文殊菩萨经常代佛说,由佛来印可。早期佛陀说的属于原始佛典,原始佛典也就是声闻乘的部分,这是对经最早的分别。
传到中国之后,经有所谓珍贵的说法,是依于上座部和大众部的争论而形成的。中国经典到唐代玄奘大师,他探讨了一些经论,觉得有问题,所以特别到印度,花十几年的工夫做研究;可是不管怎么样,「经」是没有真、伪的说法。如果说伪经、假经,通常是指那是人说的,不是佛陀时代佛说的,那不属于经;就像和尚也没有真假,和尚就是和尚,那有真假?如果你认为他是出家人,他不懂得佛法,他就是假和尚吗?不能这么讲,说事有真假,这是以人的观点来说的。经典既然是经典,就没有真假之分;如果是人所创造出来的,则根本不是经,也无须说是「假经」,要这么去看。那你想高王经该如何去认定?
佛学辞典的资料并不可信,我们的佛学辞典不是中国人编的,丁福保那本佛学辞典也不是丁福保编的,是日本人编的;日本人也不是在日本编的,是日本人到中国来搜集资料,亲近中国善知识,把资料整理好后带回日本编的。各位知道,日本有一部望月佛教大辞典,佛光大辞典便是依之而编的。资料比较可信的是三藏法数、法苑珠林等。
「经」一定是佛陀时代,佛自己说的,或菩萨们所说,佛印可的,都可谓之经,它没有真、假之说,而后人所为的也不能说是假经。好像六祖坛经,不能叫经,应该说六祖法宝或六祖言行录。为什么安上「经」字?我以前常说:中国人就是这么可爱,他一开始就错,流传下来,错久了也就对了;这一点对经认识的知见,希望大家不要弄错。
经没有真假,但是中国教界有句话--真经伪忏。为什么?因为忏在中国历史上,是皇帝依于某种因缘请善知识、高僧大德,或由善知识依于什么因缘,将某些经典的法要编为仪轨,这些叫「忏」。忏在中国才有,在印度本来没有,所以,我们有这种说法--真经伪忏。伪通假,是取「假借」之意,假借经典中的要义或偈语,组合成忏,因此,伪忏不是真假之假意。凡事说真假那是世俗的说法,佛法不涉及真假--相对的分别。
客问:佛陀所遗下的经典,原是供人研究了解,以期明心见性;寺院的早晚课诵中也有经典的诵持,但速度太快,无法明白经意,究其作用意义何在?
师答:研修经典有四种方法:拜经是下下方式,此法大多是不识字者所行,其次是诵经,再提升是看(想)经,最后才是讲经。早晚课诵并非修行,而是出家众回馈施主供养的方法,早课功德是三分之一,晚课功德三分之二。出家人每天能将早晚两堂课诵做好,则可以少欠,其他所作功德就属于个人。拜经、诵经虽然不是最好的,但也有其效果。看经、讲经是资料的搜集,加以消化后向人介绍自己的心得。
客问:请问师父早晚课时绕佛的意义?
师答:其实,早晚课的绕佛可说有、无意义均可。早晚课是出家人必做之事,像于早晚课中站久了,可以换个姿态或拜或行,此是从一开始至结束配合整堂课诵的变化,让人不觉得一直是相同的姿态或动作,这是过去高僧大德们,费了多少脑筋与心血而完成的一套东西。所以,早晚课绕佛的真正意义是在变化调整姿势,没有其特别意义。
然而,真正的「绕佛」有其特殊意义,它不同于早晚课诵中的绕佛,而是在看见佛像或佛塔时,顺时钟方向绕三遍,再礼拜,这是佛教中的一种礼仪;真正谈绕佛一定是绕三圈,然后礼拜。
「绕」的意思是什么呢?通常我们都说围绕,譬如:玩游戏时的带动者或主脑人物,大家一切都是跟随着他,以他为中心,因此「绕」有尊敬、学习的意思。
客问:罕那衍一词是何意?
师答:摩诃衍是大法,罕那衍是小法,这只是个概念,全文应是摩诃衍那、罕那衍那,一般翻译为大乘、小乘,我并不反对别人怎么翻,因为已经成了习惯性的翻译,只是告诉你,摩诃衍是多数人适合的法,而罕那衍则是自我、单独的一个法,它不是普及性的。
客问:为什么会有大乘、小乘的说法?如何区分?
师答:我先要纠正「乘」这个字,这个字不能念ㄕㄥˋ,要念ㄔㄥˊ或ㄔㄥˋ,且不管是康熙字典、辞海、辞源,甚至现在的字典都找不出这个字念乘(ㄕㄥˋ),不是念乘(ㄔㄥˋ),就是念乘(ㄔㄥˊ)。为什么会念乘(ㄕㄥˋ)?在中国江浙地区大部份发音都是念乘(ㄕㄥˋ),它是地方的方言,不要把方言当成普通的念法。比如说,坐船我们讲乘(ㄔㄥˊ)船,这是乘载的意思,所以大乘(ㄔㄥˋ)或大乘(ㄔㄥˊ)都可以,它能乘载的力量是多数的就是大,如果乘载的是少数,或以一为单元的话,那就是少。
佛法并没有大乘、小乘,佛法以修养的道路而有声闻与菩萨的不同。声闻行者学的是小法,菩萨行者学的是大法,怎么说呢?声闻乘所追求的是独觉,即自己修养,自己证得而不管别人。成就的原因,在于从声而闻中得到知见,慢慢依法而舍弃自我,突破自我,不被自我摆布,称声闻乘。
菩萨行者因为修行大法,行菩萨道,发菩萨愿,除了自己要成就道业外,还愿意帮助别人。大法不是以自己作为基础,而是兼顾自己以外更多的人。佛法不以大乘法或小乘法而分别,只能说有声闻乘、菩萨乘、天乘、人乘,所谓的大小乘,于佛陀的理念中是自度、度他之法,凡有所分别是后来人为的因素,例如原始佛教属于小乘,其实不是如此说,因为原始佛典是偏于俱舍和成实的思想,谈的是如何我空法有而后达到我、法二者都成空相。可是仍住于空,故只能依于空才能作得了主,要使「有」成空相,须耽着于法,往往先依赖法,才能使我显空。原始佛典偏于声闻的成就,可以说不能成就菩萨,因为没有菩萨法、菩萨道,更没有菩萨愿。
客问:中国、日本及西藏的佛教,目前有何差异?
师答:以中国的佛教而言,目前在台湾所表现的并不是完整性的,只是部分而已。比如强调净土、密宗、参禅等宗派法门,这些只是佛教中的部分而已。日本的佛教虽是从中国传过去,可是却有别于中国的佛教,这源于早期的日本是神道的天下,所以他们的佛教中尚保有神教的色彩。例如:他们的神社里有神也有佛,只是供佛于大位,供神于偏位,这是其中之一的差异;另一最大的不同点,关系到唐代的鉴真大师,中国的佛教经由他传扬到日本。今天,在日本的大本山还供奉着鉴真大师之像,就是这个缘故。当时日本神教操纵在祭司手中,为了使佛教能在日本弘传普及,鉴真大师接引他们学佛、出家,并方便应允他们依照原有的习俗,可以结婚并拥有世俗的一切,以深入社会弘扬佛法。这些祭司虽然也被称为出家人,可是他们只属于传教士;在大本山出家的才是真正的比丘。因此,无形中,日本的佛教形成两派,一为清净比丘,另一则为可肉食带发娶妻。
至于宗派方面,中国佛教分为十大学派;可是,在日本却有十六大学派,或多或少与其神教色彩有关,再加上他们认为某些经典可以分立,即予以另立学派,如将般若分为三个学派,法华经则另成法华派,日莲宗则是取法华经的一部分而成立一个宗派。西藏佛教又是另一种景象,喇嘛才是出家人。在西藏是政教合一,由出家人负责管理地方政治,及担负佛教教务。西藏的老百姓不能够学喇嘛所学的法,因此,现前来台传密的仁波切,他们所传的法,都是教授西藏老百姓的,比如黄财神法。学佛本应弃五欲,财是五欲之首,学黄财神法,无异是增长五欲,这与学佛之本意岂不背道而驰?事实上,西藏喇嘛也不学这种法。统治者为了达到管理老百姓之目的,故依于佛法的方式,教他们学财神法,使生活于贫苦地区的西藏百姓们有个希望;所以这也是统治百姓的方法之一。今天,许多人一窝蜂争相去学这些藏密,无异是去学做西藏的老百姓。
客问:佛教讲不讲地理风水?
师答:早期的佛教,即在印度的佛教,于阿含部中也讲风水、地理的问题,但用的名词不同,比如谈四大、方位,都在说风水,只是与中国的道教说法不同。在阿含部所讲的比较活,不是一个模式,比如中国传统的说法:今年大利东西,不利南北;明年说不定大利南北,不利东西,年年都是排列式的变化。而佛经里说的不是这种方式,如说地水火风,跟人有密切的关系,因人的色身是由地水火风所组成。地水火风以佛教的说法是四大元素,以四大元素而说四大种性的组合,与现实所处的环境地水火风就有关系。像在印度生长的人,成年之后,换个像西伯利亚的那种环境过日子,就很难调和,他的地水火风并没有变,但已养成习惯性,习惯养成之后,要改变就要调整,于是佛法说到调适,就讲和合性,经典中谈到和合性,是怎么去调和,使其不致产生违背或抵抗。
像住家讲方位,方位通常以方向来说,在中国比较强调坐北朝南,为什么?因为冬天北风最冷,如果大门朝着北边,一到冬天,人要出入就会受不了;如果坐北朝南,刚好夏天东南风、西南风比较多,大门打开,人出入的话,空气也好,湿度也好,各方面都会比较适合于人。以佛教来说,都是依于所谓四大或方位,也加上些算术方面的数理问题,但与一般看相算命的算法又不一样;如阿含经谈到数理的问题,绝不说你今年多大,会怎样,在中国或许会说犯太岁,那是一种排列方式,在经典中谈年龄是有一个缓冲,即有空间的年龄,如六岁至八岁、八岁至十二岁、十二岁至十六岁,这之间有一年龄的缓冲,在这个时间会怎样,应注意什么,佛教的经典是以这方式谈,与中国的道教或民间传统出入很大。以佛教而言,比较能包容,不否定,也不排斥什么,能够表现自己的一面,并且不反对别人怎么样。
客问:卍字的标志有两种不同的写法,那一种比较正确?
师答:这是正反的关系,正当的写应为卍,如写 的话,的确是错了,比如写卍在玻璃上面,正面看是卍,把玻璃翻过来,还是看得见,但已经看反了而成 。卍字的本意象征*轮,探讨卍字的来源,原是一个轮相,像个轮子一样的轮相,早期船上使用的舵,就是一个轮子,是用几块木头组合起来,顺着右转。为什么要称为卍字呢?以万法归一的法来说,看这卍就是「一」的组合,这「一」的组合,不是单一,所以说万法归一,那一归何处?万是由于「一」慢慢累积而成,故说佛法无二法,佛门无二门,即是讲「一」。
客问:经律论三藏,在内涵上有何差别?
师答:凡是经都是佛陀说的,此「佛说」中包括有佛陀亲口所说,也有菩萨们代替他说的,然后证明与他说的是一样。凡是经典里提出的都是些道理方法,经过佛陀自己实际的体验,得到证明后,有组织、有系统,就像是「径」一般,指出道路、门径。论就是佛弟子--有菩萨、罗汉,那些成就者或修学者,依据佛陀所说的道理方法修证后,发表他们的心得,所以「论」就是佛弟子的心得报告。「律」是由佛陀慢慢建立起来,内容关系到行止威仪,规范行为之可做与不可做。缘起于佛陀在世时,察知弟子的言行举止,发现有什么过犯、不善之处,逐一立起条律,并非他事先成立一套戒律,然后告诉弟子该如何做。
佛陀说经,最早是关于四圣谛理,从苦集灭道的宣说,提升到二谛圆融的境界,慢慢发展到各方面,愈来愈广,是依于体证之后,举一反三是从他的体验里,所涉及的关系很多,层面愈益发挥广大,层次也渐入深奥。这个发展,学术界研究经典者有些也有错误的看法,以为释迦牟尼佛成道当初境界也不高,看他讲的经,也是从实际生活中慢慢修行而渐渐提高的,其实不是如此。最初在传布教理时,接近的人并不是很多,又各式各样的人都有,所以先对一些愿意接受他的,但不一定能够真正了解佛法的对象宣导,刚开始这么说,开头是少部分的人,渐渐地层面就扩大了,层次亦慢慢提高,他说经是以这种方式表现的,针对各种不同的根器、对象而说不同的法。例如有四十、六十、八十华严经,其实这三种经的对象都不一样。有人说,这只是字多字少的问题,或认为是版本的不同,事实上是对经典深入的问题,究竟探讨了多少?理解、把握了多少?
我出家修行这么久,对经典所述义理之信念从来没有动摇过,如果我没有从中得到好处,面对花花世界,充满各种诱惑的缘境,你们想可能会如何?有时愈是深入佛陀经典,你愈会发觉佛陀的智慧不可思议!真是明妙圆觉!就看你本身契应了多少?所以说你学会多少,知道多少,就能得多少!在佛陀的理念里,多少不是问题,你都会得到某种结果,如声闻从三向到结果的罗汉,就是从二十七贤位慢慢提升;像菩萨从初地到十地,都是成就的结果。只要去修学,一定会得到一种结果,不会说我学了又怎样?
因此,也有人问我:成佛了又怎么样?我问他所想的成佛是什么?如果只是把握在「成佛了,就像释迦牟尼佛一样」这点上,我说:那你根本不可能!因他只是把佛定位在相上面,并不了解佛是觉悟的意思。人因为不觉悟,才会出问题;能觉悟,就没有问题了。没有问题之后,过的是什么日子,自己应该很清楚!为什么你会过得这么苦恼?而有的人为什么可以过得那么洒脱?又有人经历许多好与不好,可见人的变化是多么的复杂。事实上人如果只是看破、放下、自在,那只是个口号,要真正能做到,有了问题随即可以化解,才是真正的自在,这种化解也是解脱。
客问:大陆丛林制度与僧团教育,这四十年来是不是有改变?最近有所改革,这对大陆丛林制度与僧团教育有什么帮助?
师答:现在大陆以出家人来讲,编制人事的机构是公安局,每个月有所谓的工资及粮食,都由公安局发配。有两种出家人:一种是上下班的,管寺院的行政工作事务;一种是住在寺院,管早晚课、念经,所谓「修行办道」,已经成为样板,没有丛林制度可言。至于佛学院的教育,成为佛学院学生有几个条件:第一,年龄在四十岁以下;第二,必须高中毕业;第三,要求绝对的身体健康;此外身家调查要不属于黑五类或犯过罪的。目前我所知道的几个佛学院没有师资、没有佛学概论书籍,现在所教的呢?梵呗一定要学,也教中国文学,并注重语文辩论的能力(八十二年)。再谈我那时期,大的丛林有沙弥园,依照年龄分班,通常四龄左右为一阶段,比如六至十岁,十至十四岁,各编为班次,教育方式也不同,几乎什么都要学,沙弥园只是丛林管理及教育体制的一部分。寺院有不同的堂口,像念佛堂、禅堂......等各式各样的教育、共修的一些专门场所,有各种设置。
丛林都是大寺院,一天五堂功课,早课、午供、晚课外,还有在早课至午供之间、午休之后至晚课之前的一堂功课。这五堂功课包含唱念及开示、共修等问题在内,比如绕完佛要静坐,要止观或讲开示。生活饮食方面非常清淡,初一、十五才有豆腐可吃。穿的方面,没有一件上衣或裤子是同一颜色的,因为是信徒布施的布,不是寺院有多少人就给多少布,而是他有布就拿来送给寺院,寺院依人数的多少分配,能分一尺就分一尺,等布够了才拼起来做衣服,所以不可能同一颜色。住的方面,往往有人愿意在禅堂打坐,不愿意到自己的寮房睡觉,大家有很强的道业竞争心。而寺院的教授师也经常介绍一些高僧大德的行谊、修行过程、为人处事以及慈悲心与智慧的培养,让人感觉必须要学习那些人,但绝不会拿他的思想观念及心得作为宣扬,因为我们是学佛,是以佛陀的道理方法来弘教,很少以宣扬某人作为主题,只是以一些善知识及有成就者作为榜样而已,从这些方面,我们就可以去作个比较了。
客问:释迦牟尼佛有三十二相,其中有些很奇怪,譬如舌可抵眉架、广长舌相等。又何谓「广长舌相」?
师答:是说舌可以抵到鼻尖,而不是到眉架,要有这个概念。所谓「广长舌相」,广长舌不是舌头很长,而是说他道理说得很好,不要把它当做舌头很长,那就变成长舌男、长舌妇了。它是依于佛陀的八十随好相来说。这里是说舌头本来是辨味的,酸甜苦辣是舌头在辨别,在佛法是属于根的认识。
为什么讲长舌呢?嘴是讲话的器官,包括齿、舌、喉、声带等整个发音系统。为何说广长舌呢?我们知道普度众生、弘法利生,它的面积很广阔,且是长远的作法,即是要从事法的弘传,要不分阶级、不分身分、以普及性、广泛性,而且是长久持续的作法。广长舌要长久不厌的去做,只广不长也不行,因为佛法绝不是讲几堂课就能让人得到好处。它是要点点滴滴,慢慢累积,要长久的耕耘才能显现效果,所以佛陀的广长舌相主要是以弘法而言。
客问:为什么佛陀有那么多奇怪的相?
师答:我们看现在的演艺人员,男孩子要帅,女孩子要漂亮,释迦牟尼佛究竟长得怎么样,谁也没有见过,你们看看那些罗汉、菩萨,像六祖惠能大师长得很难看,像我也长得很难看,不要太在意这些。我们知道朱元璋长得很难看,在相法上有句话形容他是五岳朝天,因此,不要太在意这些相。
客问:佛陀从胁下出生,生下来就走几步,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这些依常理判断应该是不可能的事。
师答:用很简单的方式解释一下,你们看经典有没有注意到,释迦牟尼佛的母亲,生他的时侯,是在一个花园里面,右手攀无忧树而生,不是右手攀无忧树从胳子窝里冒出来的,千万不要搞错了。但是有些注解本子,加上从右胁而生,我没有意见。至于说释迦牟尼佛生下来就可以走路,你还忘了说七步莲花呢,这个「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这个「我」字,不是释迦牟尼佛的「我」,而是众生的任何一个「我」,为什么呢?因为「我」要做好就会好,「我」要做坏就会坏,这个「我」,不是释迦牟尼佛讲他那个「我」,如果释迦牟尼佛讲的是他那个「我」,那我绝不当和尚。
客问:佛教中之规矩法则是否均由禅堂中来?
师答:在台湾许多出家人都不知道所谓的小庙、祖庭、本山是何意义?因为,在台湾没有真正的丛林,也没有真正丛林中的禅堂,这些都只能在禅堂中才学得到,一切的规矩法则都是由禅堂中来;如在大陆开戒时,戒场的引礼师,不仅仅是五夏学戒,必须要做过知客,住过禅堂,才有资格担任引礼,否则种种规矩法则,行、住、坐、卧自己都不会,要如何承担教导之职,必须三千威仪、八万细行都要会,方能当引礼师,新戒们懂不懂规矩法则,乃是引礼师之责,而得戒和尚于因果,不是好背负的,责任非常大,此人得不得戒,在乎得戒和尚,而持戒清不清净就在乎羯磨和尚和教授和尚。
客问:请问藏传的佛教跟汉地的佛教有何差别?
师答:一点差别都没有,只是表现的文字和发音不一样,譬如说喇嘛,其实喇嘛就是出家人,不是说藏传的都是密吗?你听不懂的都是密,听懂了就不是密了,这不是开玩笑。我曾在一个大学演讲的时候说过,台湾这么喜欢这些听不懂的,我要到原住民里面,找个最少数的民族,年纪最大的,找一位懂得真正原住民的语言,甚至某种言语现在几乎没有了,如果找到这么一个人,不说他是从山上请下来的,我说这是大法王、活佛,然后带着他,叫他念两句谁都听不懂的,连翻译的人都找不到,一定可以骗很多人,听不懂的就是密。但,密法就不是这么解释了,密法是什么?是「真实的语言」,真真实实的语言,那才叫做「咒语」,称为「真言」,否则的话只是说「密」,看不见的是密,听不到的也是密,你不能了解的都是密,不能用这种方式去看。
客问:佛教不是不烧冥纸吗?菩提寺为什么还烧往生钱?
师答:佛教不烧冥纸这些东西,而菩提寺烧往生钱是为了随缘,用往生钱代替冥纸,真正在于往生钱上的往生咒及所持念的往生咒。又如抽签、问卦也是一种随缘的做法,为了给人方便,在不知如何做或有所取舍时,抽个签、问个卦可以使你安心,任何一支签在我看都不是坏签,只看人如何去解释,所以它是个安心法门。
客问:释迦牟尼佛的道理方法那么好,为什么还有许多人不信,甚至排斥?
师答:我们现在先不谈释迦牟尼佛。先看一个问题:佛教徒看上帝,上帝是谁?连定位都没有;又如道教、神教里有玄真上帝......许多上帝,基督教肯定只有一个上帝,他们肯定上帝是神,中国传统宗教称这些上帝也都是神,而且「神爱世人」,只是言语表达的方式不同而已。假设过去的祖先有光荣的一面,但其中也有一、二代是不好的,能不能因此否定那是最好的?这是人的分别。
释迦牟尼佛是完成究竟圆满觉悟的成就,是没有缺失的人,可是并不会人人因此都去依附他、相信他。如释迦牟尼佛在成佛后,为什么有人想毒害他、杀他、谋刺他?这跟他的好、不好没有关系,而是关系到当时的环境,因为最早在印度,佛陀教派于十二大学派中排名最后,早期从婆罗门教派起有十一大教派,里面找不到佛陀教派。后期佛陀看到印度的环境及许多社会现象,人心
佛法问答 【三皈、五戒、菩萨】
客问:请问皈依有没有护法神?
师答:要护什么法?如果以佛教的戒律来讲,皈依三宝,只是成为佛弟子而已,如想要得到利益,必须要受五戒,每一个戒条有五个戒神,可以维护我们的戒体;五戒中能守一戒,不管任何一戒,就有五个戒神可以维护戒体;此中,是以五个成为一系统,这系统是针对着戒律而来,不要当成护法神。
客问:没有皈依三宝而念佛,或虔诚念大悲咒,有否好处?
师答:没有皈依三宝而念佛,也可以念,但不是佛弟子修行。不能谈它是否有好处,但可以确定没有坏处;一定要皈依三宝才称为佛弟子,以他的心情来念佛是绝对不相同的,因为佛弟子之虔敬较能与佛相应。比如,社会上做善事人很多,但以佛弟子的立场做善事,则感受不同,因为他知道什么是无相布施,什么是三轮体空,但是一位三宝弟子要如何亲近三宝(佛、法、僧)?此乃指依法不依人,让它成为一种力量,这是我们要去认识及了解的问题。
客问:老禅师曾说在家人皈依之后,每天仍须作皈依,请问应该如何自作皈依?听说皈依三宝以后,若每天早晚没有作三皈依,四十九天以后,皈依就已经消失了?
师答:在家学佛的居士,每天早晨自己一定要静下心来作皈依,念三次「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佛两足尊,皈依法离欲尊,皈依僧众中尊;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即可,晚上不要作,纵使夹杂着妄想杂念也无所谓,因为皈依是祈求,不是功德,目的是皈依而已。一天不作就一天远离皈依,若是四十九天,那还得了。类似平常我们说读书人,三日不读书,就会面目可憎,真正说作皈依,乃是每天早晨自己都要作皈依,这样才不会失去皈依。
客问:家中没有佛堂,如何每天作三皈依?
师答:只要心里清净,提起正念即可,即使站立床边亦可,但不能在厕所作三皈依。
在家人作三皈依一定要念「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佛两足尊,皈依法离欲尊,皈依僧众中尊;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才可。
出家众念「自皈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此为早晚课诵领导天神、鬼神及每个「自我」,使其跟着一起来皈依,意义不同。
另有些人以自性佛、自性法、自性僧来皈依,或者是皈依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法、一切僧,这都不可以,未依教如法。
客问:请问师父,每天早晨作皈依,要不要烧香、礼拜?为什么晚上不要作皈依?若早上没有作,晚上可以作吗?
师答:烧香、礼拜乃属供养,皈依是自己得皈依;烧了三柱香,顶礼三拜,这是香供养、礼供养,而于香、礼供养之间,最简单浓缩起来的就是心供养;如果早上烧香、顶礼三拜来不及,也可以站在佛像面前,合掌念三遍皈依,然后再问讯即可,不一定非烧香、礼拜不可,可是皈依一定要作。皈依一天作一次就可以,不可以晚上作皈依,为什么呢?下午以后都是鬼神皈依,我们是人怎能皈依,所以作皈依一定要早上。
客问:我来菩提寺跟师父学大悲法,可是那时候尚未皈依师父,这有没有关系?
师答:过去已经皈依,本身就算皈依了,我并非说有没有在本寺作皈依,而是说有没有皈依过三宝。我为什么说要皈依三宝才可以学呢?理由很简单,佛法是教佛弟子,若对方不是三宝弟子,而欲学习佛法,即变成盗法。
其实,这种要求还是为了帮助不皈依的人,因为既然想学佛法,又不愿意成为三宝弟子,于理、法是说不通的;若不想做为佛弟子,那学佛法干什么?佛法是教佛弟子的。
客问:以前我皈依过,但中间这段时间,并没有每天作皈依,是否已失去皈依?
师答:不知者无罪,现在知道了就不能再错。
客问:我们都是忠实信徒,已皈依三宝应该不会失去人身?
师答:不一定,要如法依教方有可能。切莫以为皈依三宝即不堕入三恶道,不如法、不依教都有可能堕入;如果善事阴德做的多,福报大,没有回向给一切众生,则可能到天道享福。所以想要保住人身,应将所做的一切功德回向,分散给别人,不要自己保有,如此到天道的机会就会减少了。
客问:每天早上皈依三宝时,心中应如何观想?僧是自己的皈依师父吗?
师答:心里一定要想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所说的法,以及释迦牟尼佛所建立起来的僧伽。僧,不一定是皈依师父,而是所有的出家人,因为「僧」是指凡依释迦牟尼佛建立起的制度而出家的比丘,他们显现的即是僧宝相。以皈依来说是皈依三宝,不是皈依某个人,因为皈是皈投,依是依止,皈依僧宝,所有的僧伽都是师,可是不一定每位师父都在你身边,离你很近;所以我们通常说,你的依止师是那一位,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指你经常亲近的那位师父,也就是你的依止师,而皈依是皈依三宝,是以释迦牟尼佛为佛宝,释迦牟尼佛所说的道理为法宝,依释迦牟尼佛所建立起的僧团制度,而显僧相的为僧宝。
客问:想深入佛法是不是一定要皈依三宝?
师答:如果只是想研究佛学,当成一种学术研究,那不必皈依。如果是想依佛法来修养自己,就像入学先要注册一样,想接受老师的教诲,就必须皈依了。
客问:常于公寓的邮筒中,抽取他人的广告海报,及路边放置书报、杂志或衣服,未经物主同意而取者或擅取回家,是否犯盗戒?
师答:公寓里每户都有放邮件的信箱,别人的广告海报还是不要动,如果这份广告,你的邮筒没有放,那你又想看,就现场看一看,再放回去,不要拿走,这么做比较好,因为那是给那个邮筒的主人的。
目前在台湾有很多地方,设有箱子,供人把旧衣服放进去,像这种衣服你最好不要去拿,那有专门的机构回收,经过整理,然后转赠给贫穷需要的人,属于这种的你千万不要拿。如果是店铺、走廊,或者是公共场所,摆有架子,放有书、杂志......等,本来就是让人家拿去看的,那没有关系;我们还是要分辨一下,什么是可以做的。
客问:请问喝酒对一个有修养的人来说,是不是不会起分别?
师答:所谓有修养,就是有这方面的知识经验。一个有修养的人,他对酒所起的分别是将它当成药拿来治病!并不是说有修养的人喝了酒,其分别就不同。其实,喝酒在戒律上属遮戒,为什么?因为喝了酒,会使自己的智慧被遮住了,结果因醉酒而控制不了自己,造作许多错误行为。因此,并不是说有修养、有智慧的人就可以喝酒,而是在必要时,可以拿来当药治疗病痛。
客问:堕胎是否为杀生?
师答:依十二因缘论(即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要到识神进入母体才有生命,故在识神未进入之前,不可谓杀生。例如:当孕妇会呕吐时,可说识神已进入。若是自然流产或是意外流产,皆不可谓是杀生。
客问:受五戒,初一、十五可要诵戒?
师答:受五戒毋须布萨,因为至多五句,怎么诵呢?必然是繁杂而不易记忆的,才需一再复习。如菩萨戒十重四十八轻,经中说「月半」即十五诵,初一不是月半。
客问:如果已受三皈五戒,破戒了怎么补救?
师答:戒不能说破不破,只能讲违反了戒,戒是不能补的,因为它不是网,也不是陶瓷做的碗,只能说重受。你这问题的重点在于--戒应先去学习,自觉能做得到,可以求受五戒,而后才能守。否则一个从事屠宰业的人,他怎么受不杀生戒?
如果违反了戒,自觉做不到,就到佛前忏悔、舍戒,如果自认还能持守,那么还可去重受。五戒里若只能做得到一个戒,也可以只受一条,其他做不到的先慢慢学,以后看自己的能力,再求受戒。
客问:受过菩萨戒的在家居士,如果是做生意买卖,要如何做到不犯戒?
师答:受菩萨戒是个人修养的提升,所谓的菩萨戒是受五戒的菩萨戒,还是十重四十八轻的菩萨戒,这差别很大;如果只是五戒的菩萨戒,就没有太严的规定;如果受了十重四十八轻的菩萨戒,依梵网经来受戒的话,一个月要八天时间持八关斋戒,像出家人一样过日子,如果只受五戒的话,只要在五戒限制之下都不成问题。
至于谈到做生意,可能有关杀生的问题;或做买卖难免成本不是很高,利润却很高,是不是有欺骗行为?或东西品质并不是真正这么好,可是并不是自己做的,厂商本是如此,广告也这么说,该怎么办?诸如此类,有许多顾虑。
再说现实的生活中,不能因为学佛,就都否定它;要从多方面去解释问题,比较复杂,只能说,如从未开始做而现在涉及到杀生,当然要尽量避免,如已做了很久且关系到杀生,而自己又受了戒,就不要再做杀生的行为。倒有一个建议,也是一点取巧的方式,如自己受了戒,本身就不要参与,总之家里其他的人也在做嘛!他们没有受过戒,但并不是鼓励他们去做,因为已经做了那么久了,总不能因为你现在学佛,就要一下子改变,没那么容易。若是其他一些买卖上、利润上的问题,及一些言语上的问题,则不要忘了做生意是将本求利,如果不想赚钱,开始就不要做,这是个必然的现实问题。
客问:受菩萨戒或是五戒后,要向皈依师父谢戒,是何意义?
师答:因为皈依师父的帮助与允许,方得受戒,因之才能得戒,故受戒回来后应要谢戒。受戒必须要做得到受持,受而不能持,反而会更加苦恼。
客问:在家居士受菩萨戒后,应如何把握菩萨戒的戒行?
师答:这问题应该受戒时,由传授菩萨戒的师父讲解。我平常不太喜欢讲戒律的问题,因我讲菩萨戒,必须在座的都受过菩萨戒,我才能讲菩萨戒。而且菩萨戒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三皈五戒,第二阶段为增上戒,即梵网经中所说。例如讲三皈五戒,必须大家都受过三皈五戒,也就是只能高不能低,如讲三皈五戒,受过菩萨戒法的也可以听;讲菩萨戒法时,受三皈五戒的就不能听,如根本未受三皈依,更不能听,所以我平常不随便讲戒,因根据律部有太多的要求。
例如,跟出家弟子讲戒,跟比丘讲,比丘尼就不能听;跟比丘尼讲,沙弥尼就不能听;同样,跟比丘讲,沙弥也不准听;因为戒是你现在授什么,就讲什么,是要你守本分,否则,就是说「过人法」,佛陀特别强调不可以说过人法。
除了戒律外,比如要跟大家讲修行办道的事,因先从人的立场谈起,所谓从人乘思想谈起,使你突破人而能超越凡俗,如果已入菩萨道,则应说菩萨法,令你认识菩萨行者应具的修养;否则,都是说过人法,因此,开口说法,一不小心,就会造成违法,甚至谤佛谤法,那是要下拔舌地狱的,什么是拔舌地狱?就是死了以后,入地狱中,把舌头拉得长长的,以代替耕田的犁。
客问:八关斋戒和过午不食的意义何在?学佛的人应如何去做?
师答:八关斋戒法是受菩萨戒同时要受的斋戒法,而这菩萨戒法是十重四十八轻的菩萨戒,不是三皈五戒的菩萨戒法。按照八关斋戒法,每月要过八天与出家人一样的生活,但不一定要连续,因现前是工商业时代,不可能有连续八天的假期。八关斋戒法里并不谈过午不食,其实佛教的律部中也没有这个名词,只有日中一食或非时食这两个名词。日中一食是正中午吃一顿;非时食是不应该吃的时候去吃。晨午两顿是正当的饮食,午后之食则是不正当的饮食,这些才是律部里的要求。
戒律中也未要求出家要日中一食,只有修头陀行,也就是修苦行的人才日中一食。中国寺院因出家人要工作,所以早晨也吃;晨午两餐对出家人而言是受供养,但以平常在家人来讲并没有规定,除非受了八关斋戒。一个修行办道的人,究竟要怎样饮食比较好?我的看法是出家若配合环境于晨午两餐接受供养,而做到不非时食就很理想。在家则不同,不能以饮食为要求成为办道的方式,不吃饭不是修行。如果以健康之道来说,早上要吃好,中午要吃饱,晚上要吃少,才是维护之道。如以学佛的经验说,晚上最好不吃。一个喜欢打坐的人晚上吃得太多,打坐不卫生,因晚上气血弱,吃得太饱,除了要负担肠胃消化的运动量外,我们还要用功,这样对身体不太好。
客问:有人已发愿吃素,可是因生病必须吃荤,可以吗?有没有罪?
师答:若是为了治病,没有关系,佛陀从来不以法官自居,何罪之有!发愿要发能做到的,做不到的不要发,否则易成妄语。
客问:请问师父,吃素可不可以吃蛋?
师答:不能说可不可以吃蛋,吃素不是持斋,佛法中说不肉食,重点在不可以杀生。你可能会说蛋不一定有生命,其实凡物无不有生命的,故青菜萝卜也都有生命。佛法中说生命有两种,乃有情类和非情类。所谓有情类,就是可以直觉具有情感作用的,比方说他会挣扎、会流泪、会流血、会痛苦等情感的表现,叫做有情类。非情类不是说没有情感反应,而是人不能直接感受到其情感反应的众生称之为非情类。所以说青菜萝卜也是有生命,只是我们感受不到其情感反应而已。
所以,不要太在乎什么东西能不能吃;毕竟断肉食是个很高的境界。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先吃三不净肉、五不净肉、七不净肉等,这些基本的条件,以什么为标准呢?像不是我自己亲手杀的,不是我叫别人为我杀的,我没有亲眼看到、亲耳听到,也不是专门为我而杀的,在这五种条件之下的都可以吃。具备这五种条件,市场里到处都有,尤其是超级市场,也不要在「会犯罪、会造业」上面着想。要了解,超级市场把东西都弄得好好的,他绝不会说,我是为了佛教徒而杀的,用不着钻牛角尖。
我并不是反对吃素,真正要说的是:吃素与持斋是不一样的。素食很简单,就是不吃动物性的东西,所吃的都是植物类,这就是素食。斋,是一种法,比如八关斋戒法,它是有要求的,不杀生并不是持斋。我一直这么说,不要太过于在意什么东西可不可以吃,想做什么事,一定要考量自己的环境许不许可,要顾及到家人、旁人、当事人,各种不同的环境都要考量。我说一句话,大家听了可能会感到很奇怪,如果今天有个出家人要吃鱼吃肉,他吃五不净肉、七不净肉,我也不会反对,也不会说他错了;只能说他的境界、他的修养还没有达到某种地步,而不能说错了。
修养是慢慢累积起来的,不是一蹴可及的;可是,不能去鼓励他吃。因此,你问我可不可以吃蛋,我也不能回答你可以或不可以,这么做我就变成法官,成了裁判了,也是不对的,我只能把道理分析给你们听,毕竟我一直在这里跟大家分析道理。所以若问能不能吃,并没有什么能不能,可不可以,自己可以选择,我只把事情的利害和它的道理告诉你。
客问:如果现职是军人,受菩萨戒之后,有时任务特殊,如演习之类,因体力不足而无法持过午不食,怎么办?
师答:菩萨戒不要随便受,做不到就不要受。曾有人问:「我受了菩萨戒,结果不能守,环境不许可,怎么办?」只有一个办法,谁给你授戒,就去找谁;因为戒不能随便授。通常学佛者,先受三皈依就可以了,然后学戒,如学习五戒,则看自己能受多少,一条一条的去受,不一定非到戒坛做个样子,结果回来做不到,这都是知见上的错误。佛陀教我们学佛是按部就班的一步一步来,受戒是为了自己修养的提升,如环境不许可,怎么提升呢?就变成了知法犯法。
客问:我以前不了解佛教,也不了解道教,但有信心拜佛,因此而去受戒,之后未曾再穿过海青、披衣,披衣放久了褪色,觉得穿出去不好看,就把它丢掉。现在慢慢深入佛法,心中有一困惑,我把披衣丢掉,会不会有什么因果?
师答:没有关系,不过劝你不妨于现在有点概念之后,最好去重受戒,因为过去在完全不知道的情形下受戒,对你而言没有帮助,现在知道了些,干脆重受戒,已过去的事不要管它,像披衣丢掉了,也不要去管它,因为你不知道嘛!而现在对佛法有一点认识,也产生欢喜心了,怎么办?这时候再去受在家戒的话,可能对你帮助会更大。
通常我比较赞成先皈依三宝,不要马上受戒,先学戒;学即是对戒先有一些认识,自己试着去做,看能做到什么程度。如果认为自己的环境还做不到,干脆暂时不要受戒;认为自己的环境的确可以做到了,自己也愿意去做,再受戒,那才是真正的受戒。学是学着去做,受就是能做了,授予戒之后,就守着它,不去破坏它,受戒是这个意思。
客问:我是一位种花者,面对花的病虫害,如果不洒农药,花的品质不好;喷农药的话,于佛教的杀戒又有违背,请问师父是否有更好的方法可以做到不伤害?
师答:其实不只是种花、种蔬菜,种什么都一样,重点在:我们应该抱持什么心态去面对。因为佛法是讲究一念之间,也就是说在你的意念中起什么样的想法。比如说:所谓病虫害,如果等到它发生了再去喷药,其实已经来不及了;因这产品本身已经受到伤害,当还没有发生病虫之前,先喷药做预防的话,这种杀生的方式就不一样。我们晓得,喷药它有一定的维护时间,在预防的时间未过期时,再去喷第二次,不是同样可以达到目的吗?这是方法跟意念的问题。
万一遇到需喷药才能挽救,在这情形下去做,的确还是有杀生的行为;但这时你能够用一种无可奈何的心态去面对,就已经拥有慈悲心了。毕竟我们是人,活在人的世界,于佛法上总难免有很多,一下做不到的事,如果那么容易做得到,就不会有「杀生」的问题。
我讲过「杀生」的问题,大家知道养乐多,它是种活性菌的产品,都是生命;只是它属于非情类。所谓非情类,是我们肉眼看不见的,事实上它还是生命;不也是拿生命当营养吗?其实有很多生命,它都是细菌,只是有好的细菌、也有不好的细菌。当然我们说害虫、益虫,或者一些生物,最要紧的是,我们尽量不要使自己感受得到--我们在对付它,好像是一种残忍。其实可以用另一种观念去看它,改变一些方法去做,这样的话,至少你已经尽心了。千万不要说「老师父」说没关系,我就这么做,那就错了。
我们要有一份慈悲心,因为人活在世界上,总是要生存,要生存难免或多或少会有些事情跟佛法有所违背,可以一步一步慢慢的去改进。
像台湾有信徒开渔业公司,而且他的渔船是万顿级,这杀生如何说?可是话说回来,你现在叫他把渔船卖了也没人要,难道要他把船摆在那里让他烂掉吗?从另外一种角度去想,他一条渔船不仅全家要维持生活,还造就了多少人的就业机会,帮助多少家庭维持生计。也许有人会问:一定要这么做才对吗?没有别的方法吗?这情形是可以慢慢去改变的,并不是一下子就要他一定要怎么做;因此,真正的问题是在我们的内心世界,要有一份慈悲心;唯有将这慈悲心慢慢地培养起来。
佛法问答 【礼佛、供养、忏悔】
客问:如何在现世百般困扰中修得福德和智慧?修得福慧双修?
师答:修福就是供养功德,供养不只是拿钞票才叫供养,所谓供养,对父母也是供养,如果对三宝供养,通常谈的是四事供养,就是吃的、穿的、用的以及医药,想要种福田,不是一般人讲的拿钞票就是种福田,那王永庆随便拿个一、二亿简单得很,钱买不到福田。
在这里讲个小故事,释迦牟尼佛有一天说法,说完了很多人供养他,最后有一个小女孩跪在那里没有走,其他人都走了,释迦牟尼佛就问她:「你怎么不走呢?」她说:「我很惭愧,因为家里很贫穷,我想供养佛,可是没有钱。」佛陀说:「有心就好了」,小女孩说:「我是用了心」,于是她就拿出七颗白石头,一点瑕疵都没有,她花了很久的时间找到这七颗石头,她说:「这是我唯一的心意,不知道这样能不能算供养?」佛陀为了这件事,特别讲了很多道理称赞这个女孩,就是在说里面的那份心,所以我常说不要勉强去做功德。
以前我讲过一个例子,假使你一家有五口,只有你一个人赚钱,一个月赚五万元,要用什么方式去看这五万元呢?因为你的另一半跟儿女,是你应该付起责任的,这五万元,你真正能处理的就只有一万元的权利,何况这一万元必须要扣掉你的衣食住行,假使想做功德,譬如说你做五千元功德,或者五百元功德,不妨开个家庭会议,问问他们,说你想供养或做一份功德,假使其他的四个,有一个不赞成,那这个五百或五千元,只能动用四千元或四百元,因为他那份,你不能代表他拿来供养或布施,因为他没有那份心,即使供养等于没有供养,可是有很多人都有「我赚钱,我爱怎么用就怎么用」的想法。其实学佛菩萨是讲平等心的,不要以为是我赚的钱,爱怎么用就怎么用,要晓得你和另一半以及孩子,本来就是一体的。
客问:出家人有「不捉持金钱戒」,在家人若想供养金钱,怎样做才如法?
师答:将戒条文字浓缩成这种说法,本就不恰当,加上解释上的错误,才会造成这样的顾虑。「捉持」乃抓住不放,不是说不能接触、经手金钱。有人误解戒律,强调自己戒行严谨,「我从不捉持金钱」,但叫旁人代他收受。其实,自作、教他作、见作随喜,仍是造作。
于出家人而言,当一份供养接到手中,意念中想到的是什么?何以许多老修行,当人家顶礼、供养,总赶忙说:「顶礼佛」、「供养三宝」?只此表现还不够,受之后又怎么处理?信施供养是他们付出心血所得,施者自有一分功德,于受者而言又凭什么承受?所谓「受了不了道,披毛戴角还。」昔日行脚连喝个水,也得担心消受信施的问题,即使是河沟的水,也要感谢国土恩。或许有人会说:「您也讲道理方法帮助我们啊!」绝不可以交换的方式视之,否则成了交易行为,等于在出卖佛法了。
客问:请师父谈谈供养和布施的问题。
师答:供养是有特定的对象,必须具有能力代表三宝,能代表佛宣法,饶益众生的;而布施则是普遍性的,没有特定对象。在台湾密宗特别强调供养,这是违背佛陀的说法,大家都知道阿罗汉,中文翻译为应供,所谓「应供」,就是依其修养的程度,应该接受人天供养。可见要接受供养,必须有条件,也就是凭什么受供养,受供养的人,能否将你的供养发挥其价值?如果不能,那就变成在帮他造业,这种供养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有的人可能会认为反正供养就有功德,管他是否有其内涵,如果纯为功德而供养,那去做社会救济也有些功德!所以,说供养一定有其内涵,必须有能力代表三宝,能代佛宣法,饶益众生的,才可接受供养。
客问:拜佛时如果没有佛像,那拜什么?
师答:「拜」是崇敬的意思,拜佛就是崇敬佛陀,是一种法门,所以崇拜、追求、向往的是觉悟,懂得这个道理,就不会没佛像时,不知拜什么。
客问:供花可不可以用不开花的绿色植物?
师答:其实用绿竹、万年青等那不是供佛,而是调整房间内的空气和湿度。供花的目的,最早应是释迦牟尼佛成道之后,天女们散花,她们散的是花瓣,不是整朵花。在中国讲的是鲜花,新鲜的、开着的才是,这是中国传统的说法,传统如此,就不要去违背它。其实不管做些什么,只要不是不太干净、不太礼貌,少许改变,并不是问题。也有人曾问我:蕃茄、芭乐能不能供佛?可否供佛是在于你的家人、亲朋、来往的人会不会讲闲话,不然就照供不误,否则就不要,在大陆不曾听说过这个问题,这是我的一种看法。
客问:水不是指供茶?供佛为什么不要用生水?
师答:水就是清水,一般说供佛不要用生水,要用烧开的水,是白开水,不能用放茶叶的茶水,因为它是茶,不是水。
因人喝水都不喝生水,那尊敬佛也就不供生水。供佛、拜佛最要紧的是一份心,因此,早上供水,把水供上,烧香礼拜,拜完后马上就可以把水收起来倒掉。中午供养后或供水果后,也是拜完就收走,千万不要一直摆在那里,要知道拜佛、供佛在一份供养心,供养完了,当然要收起来。
客问:有人说:早晚在佛前烧香是一种功德,晚上随便烧香会把鬼神引来,所以最好不要烧。是这样子的吗?
师答:道教说香是讯香,香一点就会有讯息。供佛最好的是香、花、水、果。香通常讲究清香,也就是清淡,所以选择香愈细愈短的愈好,并不限制那种型式的香,也不是香非三根不可,所谓「心香一柱」,一根香也是一柱香,在于你的意念中是否有佛、法、僧?插香是说明尊敬三宝、供养三宝。尤其在都市的房子内,空间不大,空气不好,应讲究走入佛堂,头脑会愈清新才对。
花最好是鲜花,人造花是装饰品不是供佛的。真正鲜花是种在花盆里连根带梗的。鲜就是活着的,用花瓶插花,隔一夜,水就会发臭,种在花盆的不会臭且供得久,而寺院的插花是随缘随俗。水是讲清净的水,果是鲜果。所谓「四果」是指香、花、水、果,不是指买四种水果,但传统如此,久了错的也变对了,我们不要特别强调什么,我只不过是告诉你们一些知见而已。
客问:常在市面上看到小卡片上写着诸佛、菩萨的圣诞日,且强调在某个时刻礼某位佛可灭无量罪,此说可信吗?
师答:这种说法是不可信的,佛法讲究修养,不能只是依赖,释迦牟尼佛也不能依赖;业,自己造作自己承受;道,也是自己修养自己承受。智慧,刀火不能伤之,是别人抢不走的;倘若拥有了智慧(依阇那、般若而言),就什么问题都能化解了。学佛就是学智慧,只要不断去修养,智慧只会增加,不会减少。有了智慧就能得到觉悟,而达到学佛的目的。
客问:请介绍有关点灯的饶益性?
师答:谈供养,如供养三宝,不是以色身而言,而是就法身来讲:有佛的、法的、僧的法身,即是精神内涵。供养通常是以香、花、水、果、灯为主,尤其是灯,过去是点油灯或蜡烛,现在因为用电方便,且点油灯、蜡烛时空气也不好,所以改点电灯。不管点什么,灯的作用是照明,我们人处在娑婆世界,往往是随业在转,处于无明的状态下,供养灯求得的是光明,此光明不是灯的光而是智慧之光,所以说供养灯主要是求智慧,这才是它的饶益性。
灯,不限于什么样式,只要能照见都可以,所以寺院中有光明灯、塔灯,和正月初一到十五所点的灯笼等。尤其是正月期间,像正月初九日是民间所谓天公的生日,即有供天的意义。初一是弥勒菩萨的圣诞;很多寺院在春节时礼拜千佛和梁皇忏,这里面有许多的佛菩萨,所以从初一到十五,点灯主要是供养这些诸佛菩萨等,因此大家若要点灯,可以选择在拜千佛、梁皇期间,祈愿福慧增长。
客问:朝山从子时开始,是否象征什么意义?
师答:不是从什么时间开始拜的问题,而是为了计算时间;因为人数比较多,所以时间即提早,如果人数少,时间就较晚,像有一次菩提寺朝山只有一百多人,几乎三点多才开始拜,端看人数的多寡,没有时间的限制。
客问:请师父介绍朝山的意义。
师答:真正朝山是两种山,一是祖师山,即宗派祖师发迹的地方,也就是他成为一代祖师、弘扬宗风的地方,像惠能大师为禅宗的六祖,曹溪南华寺就成为代表地等。另一个是朝四大菩萨山,并非像现在有些人误解的,只要有寺院,就可举办朝山。通常朝山,目的在朝礼佛菩萨,不是指朝礼某个人,因为这层意义,所以有一份无量功德。比如我们看朝山时,从某个地方开始,拜到山上去,这是学佛者平常很少有机会去做的事,而且也是一件做起来很辛苦的事。在台湾朝山,有时候晚上开始拜,到第二天参加早课时间为止,在大陆朝山就不一样了。大家都知道虚云老和尚,他从南方发愿要朝北方的五台山,预定花三年时间,天天这样拜,当然像这类特殊的例子并不多。不过,一般道场都很少在近距离拜,几乎要在远一点如三、五天,或十天半个月等,比较长的距离。像以前我们在天岳山,从山下拜到山上的三宝殿,起码要十五天。而天岳山过去有位祖师叫本昼禅师,他也是一代大师,所以去朝山的人就很多。
还有一点要提醒的,朝山还包括有还愿的作用在内,譬如有的求子女,有的为了父母身体不好、生病,祈求病愈而延年益寿等,就在庙里发愿,如果愿满了得到所需要的,就会去朝山,可能一个月、两个月不一定,就从家里拜起一直到山上,这叫还愿朝山。还有件大家不太熟悉的事,这些还愿朝山的人,往往到达寺院后,他并不是拜完就算了,可能会发心去做三年或五年比较辛苦的工作。所以在大丛林里一般讲厨房里煮饭、种菜、打柴、挑水等部分的工作,很多都是由一些还愿的人发心在那里做三、五年,待习惯之后,即使时间已到,他也不回去,就这样出了家。
客问:请问师父,朝山能够消业障,那么拜忏也能消业障吗?
师答:谁说朝山可以消业障?好像我没有讲过这个话,在经典上面没有这种要求,这都是中国祖师爷搞出来的东西,朝山是还愿,为父亲母亲还愿,希望父母身体健康、或者有病希望能早一点好、希望父母长命百岁,做儿女的尽一份孝心去朝山,如果去朝山是为自己,不要去受那个罪,不如让自己提起正念,做一点正正当当的事。
至于礼忏可不可以消业障?多少佛教徒做错了事,就往佛前一跪忏悔,忏悔完了拜三拜,所谓忏悔得安乐,把那些罪通通交给释迦牟尼佛,这叫做忏悔吗?要了解忏悔什么意思,忏是检讨、悔是改错,礼忏就是这种意思。可能你会说上面不都是佛菩萨的名号吗?可是你忘了,里面还有很多文字,比如说无始所做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不都在念这些吗?这不都是检讨?检讨自己不好的,改进嘛,好的使它更好,礼忏的目的如果一定要指望它能消灾、消业,我告诉你最好不要去拜,你已经有所执着了,当在念或拜的时候,满脑袋瓜都是妄想杂念,不清净了。
客问:七月的「中元普度」与「盂兰盆会」有什么不同?
师答:七月中元普度是中国的民间风俗,民间把一年分成上元、中元、下元三个阶段,而盂兰盆会是因目连救母,依靠其神通不能解决问题,而依靠佛也不能解决问题,必须靠供养三宝,承三宝力,就是佛、法、僧三宝的功德力,这种力量,才能帮助目连的母亲,这说明了目连的神通再广大也救不了他的母亲,还是须承三宝力。三宝力不能只是一个释迦牟尼佛,或者一部大藏经,或一个出家人,那只是相上的问题,还要讲究其内涵、价值;佛是一位已经成就圆满觉悟的证明者,还有依于佛的所有心得,说出来的道理方法,另有依道理方法而有实际体验的出家人,所以说佛法僧三为一体,要能从实际价值上表现出来,才能成为力量。「功」是一种力量,「德」是一种修养,否则不能称为功德。
中元普度是我国民间的习俗,盂兰盆会是佛教的做法。但盂兰盆会是依于目连救母为其缘起,其重点是救倒悬,何谓「倒悬」?下三道的都是倒悬,上三道的都是头朝上,或谓畜生不是头皆朝上吗?我们看一般成为猎物,被抓之后都是倒吊着,这也是倒悬;鬼类为什么也说是倒悬呢?白天不敢活动,晚上黑夜才出没,这都是颠倒的现象;而地狱更是没有光明的世界。倒是颠倒的意思,悬是不着实际,所以倒悬是苦难的意思,救倒悬就是救苦难,那是一个普遍的现象,所以是普度法会。
客问:新屋落成应作些什么?
师答:依中国传统要谢祖,亦即拜拜。方式有二--家中设有供案或佛像的,就在那儿拜。若还不放心,可于初二、十六在房门口拜,拜的内容即谢祖,求个心安理得。祭品没有限制,若环境许可,供水果即可,愿多费心的也可供素菜。若环境不许可,就顺世俗办,但建议你不要生宰活杀,可买现成的,且不可供于佛前,这是起码的恭敬心。至于烧纸钱,原则上不需要,若须随俗就在门口烧。
客问:大悲忏仪是经典吗?礼忏是否能证果?
师答:大悲忏不是经典,所有的忏是中国高僧大德所写的,不是经典,如果拜忏能成道,能够证到几地,那是大妄语,没有这回事,经典也不能成道,为什么?我们一部大藏经,只是一大堆的印刷品,的确是印刷品,问题是经典里面的道理方法,你能吸收多少?能增长多少智慧?才叫经典,否则的话,跟一大堆的印刷品,没有差别。所以说念经不如看经,看经不如想经,经典上说什么?告诉我们什么?对我有什么关系?所以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其实不是信不信,佛法里面有特别强调要信,佛法要「起信」,这个「起」的层次不一定,其高度怎么计算呢?你理解的愈高,生起的就愈高,理解的愈少,生起的就愈低,所以我们不是叫你迷信的去信,而是理解的去信,所谓诵经礼忏是不能成道的。
客问:业障重,该如何礼佛?
师答:先礼佛三拜,请三宝明证,再合掌长跪佛前发露忏悔。「忏」是检讨,「悔」是改错。跪在佛前检讨自己的缺失过错,而后改变自己的错误,这就是忏悔。不是一边拜一边念:我错是为什么,或者说无始以来所作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等。真正礼是礼拜佛、法、僧,感谢三宝,最后则是要将己身之缺失改正过来。
客问:一般认为拜佛可以消业障,有人却不以为然,请明示。
师答:经典并没说拜佛能消业障,佛陀说过自作自受,并非往佛前一拜,就可以把罪过交给佛陀了。(按:经典所提必须思惟佛之智慧、恩德......。)
佛,应是吾人去礼,不叫拜。礼是尊敬,尊敬佛的慧与觉,尊敬其超凡的修养,也就是礼敬佛,具足尊贵之处。
若将礼佛当作法门来修养,则不可空礼。必须依照所起之心而礼敬,比如愿心、菩提心。想学佛菩萨的愿,此是愿力;但观想而学习其智慧则是用,一是愿、一是法,故礼佛是「法」之礼,非凭空之礼。所以吾人拜经不只是拜那部经,而是以经典的智慧为依据,一字或一句而为之礼。
客问:发现自己道心退了,应怎么办?
师答:发现自己道心退了,不能用这种方式讲,应该是面对自己,认识自己,从认识、了解当中,就会有所发现。这些发现,是你平常自己不能把握的,自己不注意的,乃至于自己做不到的,才称发现。
比如说,行忏悔,往佛前一跪,我无始以来造业太多,我业障重,天天如此忏悔,这并不是发现自己。而是说,你怎么知道你业重,你有一些什么业,如果你能讲得出来,就是发现自己。所以说,要面对自己,不是发现自己;因为面对自己的时候,一有外面的色尘缘境,很容易引发我们的自我,就在自我显现之时,必须去面对它,去认识、去了解,不过,仅仅认识和了解是不够的,还要有所发现,才能谈得上是一种发现。
客问:请解释忏悔业障的意义?
师答:业,如果成为障碍,才叫业障,光靠忏悔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可是如自己知道错而认错,会过得快活一点,但并不表示造了业,经过忏悔就没有业了。业仍是要受报的,只是不会以那么严重的方式受报。如果过去有业,忏悔就不会受报,没有这回事。所谓忏悔得安乐,并非忏悔便能使业障消除,例如觉得对某人不应该如此待他,向他道歉,对方也接纳你的道歉,你不就放心了吗?「忏」是检讨,「悔」是改错,检讨自己的对错,不对的改正,以后不再犯,这才是忏悔。
此外,占察经中所谈的也不是消除业障,只是说原先受了什么戒,结果有所毁犯,而依照占察经行忏仪,则原来所违反的就可以弥补,因为不会再犯错了!就像一个好人,偶尔做了不好的事,不表示永远是坏人,如果改正过来,还是个好人,是这种意思。
客问:占察经中提到「木轮相法」,于现代是否可行?
师答:首先要了解历史背景,如果以印度、尼泊尔这些地方来说,倒是可以,因为在五十年前,我去过印度、尼泊尔,五十年后又走了一趟,他们现在还是需要如此才有办法。以中国来讲,我认为占察经不是智慧之学,我们不能说它没有用,毕竟是属于阿含部的思想,即原始佛典的一些思想。
客问:出家前拜大忏悔文,以消除业障,如果在家人拜大忏悔文,是否一定要点香?
师答:出家前要拜大忏悔文,只有千佛山门下如此作法;因为在这门下,从我的上一代的上一代......都是如此。要出家,先要在寺院住一段时间,并拜忏悔文,忏悔什么呢?忏悔不是说解决多少问题,而是在忏悔的过程中,体会更多的「自己」;如果仅是无始以来所有的贪瞋痴,都是自己的造作,因为造作就会怎样,所以现在忏悔。如果只是如此,则是形式,没有内涵。真正的忏悔是:忏--检讨;悔--改错。跪在佛前作自我检讨,好的保留,并使其更好,不好的改变为好的,要检讨悔改才能称忏悔。
至于平常拜忏悔文,可说是身、口、意的一种修养,在佛法的行门中,也是一种修行的方法。要不要点香倒不重要,因为忏悔不一定非要跪在佛前不可。如果拜忏悔文,有佛像更好,点不点香则不要紧。这是自己的事,以现代话来说,自己忏悔是请佛证明自己很虔诚作忏悔。如仅烧三根香,往佛前一跪一拜:「释迦牟尼佛,我做错了!」而把一切错交给释迦牟尼佛,那就不对了!做错了,一切自己负责,所谓自作自受,别人不能代劳;修行办道,乃是自己的事,行忏悔先要明白这道理。大忏悔文只是一种仪轨,照着这仪轨作,于行忏悔的过程中,可以减少妄想杂念。忏悔的重点在检讨、悔改、认识自己、修养自己,才是真正的目的。
佛法问答【因缘、因果】
客问:请问佛法对因果是怎么说?
师答:佛法中一因一果是基本理论,事实上,因果现象不只是一因一果,有时一个果的完成是由许多的因结合而成(多因一果)、还有一因多果、多因多果等。所以在这种情形下,最难找出其究竟之因,在世俗而言,就是一种无奈。佛法是要我们去认识了解问题,从中去发现一些什么,依佛陀的道理与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了解事物,甚至平常疏忽不注意的,也能顾及而使之清楚明了,所以学佛是在学智慧。我常强调,佛法不是武器,现实生活不是敌人,不是把佛法当作武器,去打现实生活的敌人。一般人常常遇到问题,都只急着找答案,而不深入问题,结果获得了答案,却不一定能解决问题,因为答案的本身,尚有问题存在。佛法是分析问题,不是一味的找答案,问题发生时要去分析,找出症结,找出平常不注意、想不到的,这就是在学智慧。只是在佛法中有了智慧,还要有定力等条件,佛法说要学戒定慧三无漏学,因为如果三者都具备了,则以「戒」而言,即使有犯的机会,就不会再犯;以「定」而言,于乱之中,就能保持冷静,心平气和;以「慧」而言,则所造作必更圆满。只是欲达此目的,必须对经典有正确深入的了解,不能只有概念的认识。
比如金刚经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其意义如何?究竟说些什么?首先,必须要找出「有所住」,所住是什么?有什么?先要知道「有所住」,才能进一步达到「无所住」。先知道心念里有什么事,什么现象问题,把这些「有」找出来,再进一步去探讨研究究竟真象,其中有善、恶、无记等,假使原来的「有」是坏的,如烦恼,一旦从中认识、了解而得清楚明了,自然就不烦恼了。为什么「应无所住」后面还讲「而生其心」?其道理就是针对这个「有」而去生起,不是针对「无」。因为「有所住」才会有问题发生,所要生起的心,是去探讨这些「有」。所以看经文,其究竟说什么,一定要弄清楚,像这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要能把握这个「有」才能圆满,而一般却很难把握这个「有」。欲明了「应无所住」的意义,不是在「无」字下工夫,而是要在「有」着力,如果「有」都清楚了,当然就能突破「有」了。「无」在佛法中说是「有」的突破,或者说不一定。所以,「无」不是指没有,一般误把「无」当成没有,当成相对「有」的「无」。
又如佛法中讲「非」,并不是「否定」的意思,而是当认识了解以后,有所发现,这时所发现的便不同于原来的「是」,这种不同于原有的称之为「非」,不是相对论的「是与非」。佛法中运用智慧,是从相对中突破,而显现出绝对来。比如烦恼,烦恼的相对不是菩提,突破烦恼后的现象才是菩提,当烦恼来时,明了清楚了烦恼的内容,进而突破它,当然烦恼就不存在;那就是突破了「有」显现出「无」来。只是有的时候也不一定能突破,如摇摇头,算了吧!也可以做到不受影响,但烦恼依然存在,这种现象也是「无」,这种「无」便是「不一定」。
客问:佛法是因世间法才有,经云:「一切自造,无造无作,一切有情,亦无所作」,可否解释一下?
师答:众生之所以不能成为佛菩萨,因为有太多的无明,才会造作。佛陀成就圆满觉悟,也是曾经历无明而有所造作,但他发现了其中的利与害,也就有所觉悟。佛由众生所成,佛可以不作,众生亦可不作,故说亦无造作。
佛法是对人说的,要成佛成菩萨,唯有在人的道路上才能成就。其他有情亦可,但有时间之差距,他必须转世为人,还要能够接触佛法,修学佛法,才能做得到。
菩提种子须有佛缘方可引发,所以佛说「佛度有缘人」,有了菩提种子,还须有缘,不接触佛法,仍是无缘,好比电线有绝缘体,即使接触了,它不接受,还是欠缘。有缘无缘是时间差距的问题。
客问:佛度众生与佛度有缘是否矛盾?缘是否为引发果报显现的力量?因果不能舍弃因缘吗?
师答:佛是觉之义,众生皆有佛性,都是有缘人,为什么还要说佛度有缘人呢?其重点即是在觉悟,要想从迷惑中得到觉悟,必须要有缘。面临任何人事的迷惑烦恼,欲转为菩提,必须要有助缘,如果有佛性,可是因缘不具足,是不可能得到觉悟的;因此,有佛性的众生,必需具足因缘方能得度。
缘是引发种子的力量,因与缘需要互相呼应,才会显现,如果不能相呼应,则不会显现。比如,我们常说男女之间要来电,这个来电即是缘,如果没有缘,也是不可能在一起的。然而,一定要有因缘,才会有因果感报,没有因缘关系,因果不可能感报。
客问:何谓不昧因果与不落因果?
师答:「昧」是抹煞、愚暗、不明了之意;「落」是得到、认知之意。不昧因果是不抹煞因果、了解认同因果;不落因果是不会得到因果,否定因果,不怕因果之意。
禅案中,人问修道的人受不受因果报应?他说不落,不落就是对修道的人,因果不会降落到他身上,因为他搞错了,结果投胎到狐狸,做了五百年,以后还是改「不昧」才得解脱(此事始末请见百丈禅师公案)。不昧的意思是:「修行人不能抹煞因果」,如认为若是讲错了,因果不会降落到我头上,那是不可能的事,这是一种魔说。修行人怎么能抹煞因果呢?愈是修行人愈不能抹煞因果。
顺便提一提字之念法,像三昧的昧要念「a4i」,不念「ㄇㄛˋ」,念「ㄇㄟˋ」不适合,念「ㄇㄛˋ」才接近梵文发音。又剎那的那念「ㄋㄚˋ」,不念「ㄋㄨㄛˊ」,殿堂里的维那才念「ㄋㄨㄛˊ」音。又如阿(ㄛ)弥陀佛的阿有人说要念ㄚ,认为念ㄛ会下地狱,这是错的。因为阿弥陀佛是无量寿、无量光佛,念ㄛ才有「无」之意,念ㄚ,则没有「无」之意。譬如,阿(ㄚ)难则可以,阿难是庆喜之意。梵文里阿有廿一个音,其母音就有十七个,对发音认识不清楚就会形成问题。现在没有梵文,只有印度文,像西藏文、印度文都是梵文扩大的语系;就像中国早期的钟鼎文,以后慢慢发展为后来的文字。
版权所有:心经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