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我又把一个问题,做重新整理。相信这样整理过后,不只对各位在佛法上的修行,会比较有用;且在生活中,也会比较切合实际。所以还愿意花一点时间,向各位报告。这题目主要处理的是:「思惟跟不思惟」的问题。
1.法鼓山的禅法:多偏于不思惟
数息、默照、话头、直观,
结果乃高不成.低不就,
且不方便应用于生活中。
我想在座各位,比较熟悉的禅法,是法鼓山这系列的禅法。这系列的禅法,如就「思惟跟不思惟」来做判断的话,是偏向不思惟的。如数息法,就只能顺着呼吸数数字。念头起的话,根本不用管它,打的是什么妄念;便得马上截断而回到方法。所以本质上,当属于不思惟的。甚至说:离开方法,就是妄念。故只能安守在方法上,而不能作任何思惟、判断。
又如参话头,也只能将话头悬着,而不能作任何思考。因为如思考了,就变成话尾,而非话头矣!后来再教的直观、默照,大致上都是不能思惟的。故很多人这一套学了、修了,最后结果呢?我的看法是高不成、低不就。
为什么高不成呢?参话头,不要说开悟,连要进入疑团,都很不容易。有的人打禅七,已打了好几次,其实都还在数息边缘尔!即使是参话头,也只能逗留在「念话头」的阶段;根本起不了疑情,更何况成疑团呢?
默照,到最后也不知道自己有没有在照,只懒懒散散的,变成懒禅尔!直观,不知道该怎么修?如果真修得好,下期「乐透」的号码,大概就观得了。去直观一下,就不用这么辛苦募款了?这是高不成。
低不就,主要是指修定不成。很多人用数息法,练了很多年,其实还很难突破至第四层次以上。只是妄想比较少些,而不能入定。虽有些人一知半解地自谓:已达成「统一心」了。其实「统一心」是什么境界?他也不知道!因为有境界,便非统一心也。以上是谓:高不成,低不就。
还有这样的禅法,其实很不容易应用在生活当中。因为我们活着,乃时时刻刻都要作思惟、判断、抉择。故如什么都不思惟、不判断,那怎么去处理公司的业务?怎么去待人接物呢?故大家虽都说:要将佛法,落实在生活当中。但这以「不思惟」为导向的禅法,却是最难落实在生活当中。
其实,中国禅也是偏向不思惟,
比如:不思善.不思恶,是明上座本来面目。
顿悟者不多,着魔者却不少。
这样的禅法,其实不是法鼓山专属的;因为中国禅的传统,原就是这个样子。比如《六祖坛经》中最有名的句子,就是「不思善、不思恶,是明上座本来面目。」不是就教我们不要思惟吗?
学这套中国禅,而顿悟者有没有呢?当然有!但比例上,应不会太多。比如在《景德传灯录》中,从南北朝的达摩祖师开始,到宋朝景德年间,共收录了一千七百个公案。而一个比较出名的禅师,可能就占了很多个公案。又很多公案里,其实只是应对之言,不见得都是开悟的公案。因此,在此期间真正称得上顿悟者,大概只有几百个。
以当时禅风之盛,一间大的禅寺,可能都有上千个禅众,在那里用功。而真正开悟的,却只有几百个。我们不要看公案,这个也开悟,那个也开悟,便以为开悟很容易。其实如用我的思考方式去算,比例竟非常的低。
尤其书上写的都是开悟的公案,着魔发狂的没写。但事实上,着魔发狂的一定很多。我们知道:印顺法师对中国禅,一向不太认同。据我揣摩,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是,他认为中国禅比较偏向真常唯心系,也就是如来藏的思想。而如来藏的思想与外道的知见,乃有很多似是而非之处;故正知见不明者,其实很难分辨。所以他对真常唯心系的禅法,就不是很认同。这是在思想上的不认同。其次,他一生所看到着魔发狂的人,远比见性顿悟者多得太多了。这是于现象上的不认同。
这以「不思惟」为入手方便的大乘禅法,我觉得会有「倒果为因」的嫌疑。
故这以「不思惟」为入手方便的大乘禅法,我觉得会有「倒果为因」的嫌疑。为何是「倒果为因」呢?没有错,我也认定:不思惟,才是最究竟的。像原始佛教讲的寂静涅槃,乃不用再思惟矣;又如大乘佛法讲到「无功用心」,也是不用思惟的。但这是果,而不是因。故如将之当作因去修,便称为「倒果为因」也。
故虽以「不思惟」为究竟,却不能以「不思惟」作为入手的方便。
比喻:a.无招胜有招
我们用世间比较浅显的作比喻:
在武侠小说中的高手,到最后都能「无招胜有招」。但是这功夫,最初还是从有招式、有格局,慢慢去练的;而且要严谨地练很多年,到最后才能无招胜有招。如果我们只看到高手能无招胜有招,便去模拟他,一定会被打死的。
b.导航系统
第二、这以不思惟为究竟,套用现代科技的术语,乃称之为「全自动、全方位的导航系统」。既全自动,当然就不用再意识分别,而能很精确地导向目的地。
关于飞机的导航系统,我不清楚;但是汽车的导航系统,我因用过了,故较清楚。欲导航,首先得设定目的地。其次,确认出发点;其实出发点,不设定也没关系─因为GPS很快就会知道:你现在位于何处?第三、有了起点和终点,再来就是路径规划。
关于路径规划,其实是有选择性的:要不要上高速公路?或者乃选择距离最短的路径。待路径规划好之后,还要有GPS来定位,才能导航也。
故虽能够自动导航,但事实上,先前的准备工作,其实是蛮多的。比如定位用的GPS,现已发展至第三代,定位的时间既快、且准。我最初用的大概是第一代的,所以总嫌它太慢了,或常抓不到信号。
其次要导航,也要有导航地图。目前较流行的,乃是PAPAGO;还有「路易通」和「导航大师」等。「路易通」和PAPAGO,我都有;但却非最新的版本。
所以虽号称是「自动导航」,但导航地图还得不断地更新;还有GPS也得代代提升。而这些都是思惟的结果,那可能不思惟呢?
小结
所以,一定要以「思惟」做基础,才能达到「不思惟」的境界。
2.原始佛教的禅法:
八正道中:有正见.正思惟。或者闻思修,乃更注重思惟也。
甚至最后,也是强调「正念」,而非「无念」。
如果我们回头看原始佛教,则原始佛教更注重的是思惟,而非不思惟。如讲到智慧法门,得从「闻、思、修」入手。又如「八正道」也是一样,第一是正见,其次是正思惟,而非不思惟。甚至到最后,是从「正念」到正定,而非无念也。
云何在原始佛教中,强调的是正思惟,而非不思惟?这首先得从「正见」讲起。大家听到目前为止,都知道:正见的大原则,就是无常、苦、空、无我,或者称为「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寂静涅槃。或者以缘起无我,为实相印。总之,正见是一个比较「形上」的大原则。
云何为「正思惟」?从正见而作的思惟,即所谓「如理思惟」。
有了正见之后,顺着正见而作的思惟,即是「正思惟」。就像原始佛教所谓的「如理思惟」。但是只这么讲,其实是不够清楚的。
如更详细,则可谓:作「如何将正见落实运用于生活中」的思惟。
若更明确地讲:则云何将「正见」落实运用于生活当中,乃称为正思惟。因为正见是一个形上的大原则,其如何实践于形下的生活当中呢?
故如何以「无常、无我」的法印,来规划我们的生活方式、生活细节,来安身立命,来待人接物;来处理资生受用中,饮食、衣服、住宿等需求;来看待男女关系;来应对劳资关系等。都是「正思惟」所当处理的要务。
1.云何称饮食为药石
比如以「饮食」为例。各位知道,在中国佛教里,乃把晚餐称为「药石」。其实,就佛法而言,非晚餐才称为药石,而是三餐都是药石也。为何三餐都是药石呢?
在戒律上,只有「药犍度」,而没有饮食犍度;然于「药犍度」中,所规范的即是有关饮食的问题尔!为何将饮食,当作药呢?因为就一个修行人来讲,饮食不是为了贪图美味、为了奢侈享受而吃的;也不是以之拿来炫耀,我有钱;或者喜欢欧式餐厅、异国情调。不!饮食乃只为治病。治什么病呢?治饥渴的病。而病了,就无能力修行矣!因此,不是只有晚餐才称为药石,而是三餐都是药石也。
2.修行人对钱的看法
如讲到一个更现实的问题:修行人对钱的看法如何?对钱的看法,又分做两种:一是怎么去赚钱?二是怎么去用钱?
会赚钱的,不只钱赚得多;且能于赚钱当下,修福修慧。而不会赚钱的,或钱赚得少,或于赚钱当下,造业犯罪。这些都是非常实际的,既要有「正见」的指导,也要有「世间」的技俩。
于是在「正思惟」过后,才能依教奉行,而有「正语、正业和正命」。
上合佛法,下益众生;乃与「戒律」相应也
所以,我们也知道:释迦牟尼佛刚成道说法时,其实并未制戒。但那时的徒众,也不会犯戒。因为既有了正知见,且经过正思惟,便知道该如何将正见,运用、落实于生活当中。而能过着既合乎佛法,又利益众生的生活方式─这当然是对根器好的才行,若根器差的就得条条规范。
于是从行为的调整,到妄念的收摄,而有「正念」和「正定」。
以上「正语、正业和正命」,虽是以正见、正思惟,调伏我们的三业;但却偏重于身业与口业。因为身业较粗重,比较好控制─教我们不杀人,还可作到;但要我们不生气,就很难了。口业其次,意业最难控制。因为动心起念一下子就现行了,来无影,去无踪。
故我们先以正见、正思惟,来调伏身口二业,而有「正语、正业和正命」。其实对很多人来讲,这就能在生活中,得到安定了─因为生命既有目标,生活也有准则,身心就应该已能安定下来。小烦恼还会有,但粗重的迷惑已不会再有了!
因此,从生活安定后,再进一步去调伏意业,调伏我们的动心起念,而有「正精进」。如我们动心起念时,皆能「与法相应」,即称为「正念」。比如饮食,既不是不吃,也不是食而不知其味;而是虽吃,但不贪着其味,且把它当作药来吃,这即是「正念」也。
最后,如我们的念起念落,皆能与法相应,即是「正定」矣!正定不是定在心一定境上,而是定在与法相应上。因此,一个真得正定者,即可照样生活起居、照样待人接物、照样弘法利生。
这以思惟为基础的修行方法,不止更清楚明白,也更能落实于生活当中。
所以我向来不强调「不思惟」,不建议修「直观」;而是着重正知见的建立和回向正念也。云何「回向」呢?当我们觉察到:念头已偏差了,即得将之回转到与法相应的方向。
我也提到,修定不是为了专注,而是为了帮助我们方便作回向。因为修定的人,对自己动心起念的觉察能力,一定能更高;然后再判定它,合不合正念?若不合,要赶快调伏对治,以回向到正念上。
对于「直观」,以我们目前的程度,其实是用不上的。
因为无明未破,业障未消者,直观也不过是业障现行而已!
其次,就「直观」而言,以我们目前的程度,那用得上!为什么呢?因为众生既无明未破,业障也未消;若直观也不过是「业障现行」而已!我们作个夸张的比喻:像罗密欧跟茱丽叶,他们不是以直观而一见钟情吗?既非卿不娶,也非郎莫嫁。结果有什么好处呢?罗密欧跟茱丽叶乃只是戏剧而已,你可以不信;但世间男女的恋爱,也好不到那里去。故业障现起时,那力量非常大;你直觉得这个就对了,其实还都是错的。
所以对于无明已破,业障已消的人,他们才可不用思惟,而任运直观。至于我们,那有这种本钱。故修直观者,也不过是「压抑与模拟」而已!
压抑者,就是把本来的习气,稍微克制一下,让它暂不起现行。模拟就是装出一副圣贤的模样。于是刻意修时,还有模有样;待放松时,便就故态复萌也。
小结:要以思惟为入手方便,尤其以确立正知见为根本要务。
所以在修行上,我比较强调的是:要以思惟作为入手的方便,尤其要以建立正知见为根本要务。甚至我说:没有正知见,即使参禅也不可能开悟的。历史上,没有正知见的引导而能开悟的,唯有释迦牟尼佛。剩下的,如果无师承,大概都变成外道去了。
中国禅传到后来,愈说愈狂,说不用看经,不用修定,只要参话头,就可以顿悟成佛。结果是:顿悟的人愈来愈少,而着魔发狂者却愈来愈多!
然后随正见而有正思惟,随正思惟而能将佛法落实运用于生活中。这时必身心更安定,福德也更圆满。进一步更以禅修,去对治细微的妄想杂念,而能安住于正念中。其实这时,已趋近于解脱矣!
3.不思惟的统合作用
但是思惟作用,对大部分的人而言,力量是不够的。云何不够呢?
a.审而不恒
b.独头意识如冰山之一角
我们用唯识学的讲法:第六识乃「审而不恒」也。审,是有思虑的作用;而不恒,是有间断的。现在想,等一下可能就不想了;或者现在想这个,等下子再想那个。所以思绪是有间断的,有间断则力量就有限了。
其次,第六识比起第八识,就像冰山之一角。我们知道在海上的冰山,露出海面的,只是一小部分而已。故如只用第六识去思考,其力量是很有限的。尤其第六识,又有另个称呼─独头意识。就是在同一时间内,只能现起一个念头。这样在作思惟、统合时,便得经常缺三漏四的,凑不起来。故除了少数的天才,一般人要作统合,是很不容易的。故对小问题,还用得上。对大问题,便欲振乏力矣!
如唯识学云:第七识既审又恒,力量更大。
为何是既审又恒呢?审,如前述是有思虑的作用。至于恒者,因第七识从生下来时,就存在了;一直到我们临命终后,还是相续不断的。所以既恒又审,力量比第六识大很多。
第八识恒而不审,虽不审却是资料库。
恒是种子既种到八识田中,原则上它就存在了;虽暂未起现行,但还是存在着。不审,是谓无思惟的作用。然虽无思惟的作用,却是个资料库,里面蕴藏丰富。
故以第七识为主导,而来应用第八识的资料库,便能两全其美矣!
如何用?依鼓风炉的比喻,而得沉淀与结晶。
这怎么说呢?在《阿含经》里,有个「冶金」的比喻:在冶金时,首先得搜集矿砂,然后将之放入鼓风炉里,再用高温去炼。炼了一段时间后,因高温而使矿砂慢慢溶解了。溶解后,因比重的差异,或其它物理性质的不同;所以纯金属跟矿渣,就自然分离了。分离后,再降温结晶,便能得到较纯粹的金属。
a.先以思惟为基础而鸠集素材。有主题与意愿。
故搜集矿砂者,乃比喻:我们平常时,即以思惟的方法,去搜集一些资料。当然所搜集的资料,大部分都是有主题的。因此,首先因主题和意愿,而进行搜集资料的工作。
b.再以不思惟而作沉淀与结晶。还是有主题与意愿,第七识与第八识。
然后放入「鼓风炉」里,乃比喻:以内摄故,暂不再搜集资料了。因为修定时,即不再与外界接触矣!再用火加热,乃比喻「修定」的方法。故火力愈大,即代表定力愈高。
火力愈大,才能够把矿砂溶化掉。乃比喻在搜集的资料里,有的是切要的,有的是杂碎的。但经过修定之后,会在第八识里,自作一番整理。且整理过后,便架构明朗也。
故不思惟者,其实只是单纯的修定。因单纯的修定,就能作沉淀与结晶。然在不思惟当下,其实我们内在里,主题还是存在的。有主题,才能以之作核心而作整理也。
这主题跟禅宗所讲的疑情,其实是有对应的关系。故有主题、有意愿,才能结晶现形也。所谓意愿,就是要突破它、整理它的意志。虽修定时,主题与意愿未必显现于第六识中,但事实上在第七识、第八识里,都还是存在也。以都存在,所以才会自己做整理。所谓整理,乃因性质的不同,自然就分离出来了。
c.最后当结晶而起现形后,再以第六识的思惟作用,作浏览与确认。
所以整理,是在下意识中进行的;直到完成时,才会再现起于第六识中。
然虽现起时,已结晶成形了。但我们还是要用第六识,再加以浏览和确认;也许还会来个小修正。
于是下座时,便能胸有成竹,老神在在了。
所以,不管是佛法的疑惑,还是世间的难题,经过如此结晶现形后,再下座时,便能胸有成竹、老神在在了。因为该怎么去面对、处理,心里都很笃定矣!这是对功夫好的人而言。
这过程是先思惟,再不思惟,最后乃非思惟.非不思惟。类似黑格尔所谓的「正反合」。
所以这过程,其实有三个阶段:第一、先以思惟,而搜集材料;第二、再以不思惟,专心修定,而作沉淀与结晶;第三、既非思惟、也非不思惟。因为虽现起时,是不思惟的;可是还得用思惟,而加以浏览和确认。
这三个阶段,乃类似黑格尔所谓的「正反合」。当然在黑格尔辩证法里,「正反合」也不是一次就能圆满的,而是需要不断地修订、再修订,才能趋向于更圆满。
故修行者,当愈修愈行;而非愈修愈不行。
故真修行者,当愈修愈行;而非愈修愈不行。不只佛法如此,世间法也如此。但有很多人,却是愈修愈不行!何以故?
在这里禅坐,虽腿也会痛,但忍一忍就过去了。于是坐几支香,就吃饭了;再坐几支香,又睡觉了。状况好的话,还有禅悦和法喜;事实上,这种生活乃有点像天人的生活。
所以,有的人陶醉了,希望这种日子能绵延流长。但等禅期一结束,须回去面对原来的工作、原来的生活时,心里就有够无奈和厌烦的。这时,你岂非愈修愈不行呢?所以很多修定的人,既容易变成自我封闭,也容易变成性情暴躁。甚至就觉察能力与反应速度而言,都没世间人好。真是愈修愈不行,但如用上所说「正反合」三个步骤去努力,绝对是愈修愈行的。
或问:如坐了很久,既不结晶,也不现形,又当如何?
有人说:听起来真不错,我也希望是这个样子呀!可是我坐了七天,却什么影子也没有。相信,在座很多都是这种境界。
答云:则以时间区分。前专心修定,后统理思惟。虽效果未如前佳,但也比只用思惟的方法,会好多了。
如是这样的话,就只能呆板的用时间区分。在前半段是以不思惟的方法,而专心修定。但前提是:入禅堂前,已做好搜集资料的工作。如果你的定功不好,则以前三分之二的时间,来专心修定。待后半段,或剩三分之一时,再来作思惟、统合。这虽还是思惟作用,但跟上座前,效果仍有很大的差异。为什么呢?
第一、经过一段时间的修定后,妄想杂念当然会更少,故思考上就会比较有效率。第二、若有情绪者,乃更安平也。第三、就气脉而言,坐了几天之后,气脉一定会比原来顺。而气脉顺的话,在思惟上也会更有力。第四、虽然我们看不到结晶和现形,但事实上,这种作用还是存在的。
这对作开发企划者,尤其有助益也。
相信!这对于各位,尤其是在负责产品开发的,或企划专案的,都有相当的帮助。因为这些,都是相当花脑筋的。若年轻时,耗损过度,到年纪大时,就不堪负荷。所以,即使只是用不思惟的方法,而让脑筋休息一下,也是好事!更何况,最后的成果还能比原来的好很多。
像我个人的习惯,碰到比较大的问题时,大概都是先上山去坐几天。当然坐的时候,也会左想右想的;但还是以单纯的修定为主。而后待自然现形时,便心定气闲矣!
这乃是在「思惟跟不思惟」间,做好折衷与统合。相信不只对修行,会有很大的帮助;对日常生活中,也较切实际。
版权所有:心经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