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是一名武功非常高的大将。子路拜孔子为师之后,孔子就说自己耳不闻恶声。因为子路武功非常厉害,以前无理谩骂孔子之人,就不敢对孔子出恶言了。
下面根据《史记》中记载,介绍子路之死。
子路曾经为卫国大夫孔悝的邑宰,也就是采邑长官。
鲁哀公十五年,卫国发生内乱,卫灵公的太子蒉聩跟他儿子卫出公争王位,逼迫其外甥孔悝一同反乱。后卫出公逃往鲁国,蒉聩进宫继位,这就是卫庄公。子路即死于那次宫廷祸乱。
当时蒉聩作乱的时候,子路在城外,听到这个消息,他就骑马奔回,想去救卫出公。
在城门遇到子羔(也是孔子弟子),子羔告诉子路说:卫出公已经逃走了,而且城门马上就要关闭了,你还是赶快回去吧,不要为他遭受祸殃。
想不到子路说:食其食者不避其难。意思是自己食君之禄,就要忠君之事。他明知道回去很可能死路一条,但他还是坚持要去。
可见子路是非常讲原则的一个人,性情耿直,尽忠职守,有君子风范(但就子羔来说,我们不能说他不讲原则,孔子就此事赞叹过他明大义善保身)。
此处可以稍思维一下:当我们碰到这样的考验(暂且不论子路是否值得回城),从忠义上讲,必须要做,不能逃避,你是否会像子路一样大义忠君、恪尽职守呢?
接着介绍子路的故事。
子羔走后,正赶上有使者要进城,城门开了,子路就跟了进去。找到蒉聩,蒉聩和孔悝都在台上。
子路说:大王为什么要任用孔悝呢?请让我捉住他杀了。但蒉聩不许杀孔悝。
于是子路要放火烧台,蒉聩害怕了,叫石乞、壶黡到台下去攻打子路,当时斩断了子路的帽带,而子路是跟孔子学过儒家礼仪的,就说:君子可以死,帽子不能掉下来
。说完从容不迫系好帽带。这时候子路已经身受重伤,但临死还要端正衣冠。最后的结果是子路被斩成肉酱。
子路死后,孔子很伤心,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有时候吃饭有肉酱,孔子看见就难过地把肉酱盖起来不吃。这是睹物伤情。
从子路的公案可知,真正的深信因果,不是仅仅看他的结果,而是以当为还是不当为这方面去考虑。
摘自:《莲宗祖师教言专题选讲》
版权所有:心经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