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看经文:
【科】庚三、合无乐
【经】然于五百岁中。不见三宝。不得供养奉事诸佛。远离一切殊胜善根。以此为苦。不生欣乐。
他的烦恼就在此地。往生极乐世界不是去享福的,是想在那个地方早一天成佛证果,早一天能报佛恩,帮助佛,给佛当助手,教化一切苦难众生
。这个“愿”做不到,下面我们看看,怎么样能够离开七宝监狱,经文告诉我们:【解】“不生欣乐”合“小王不乐”。
【科】庚四、合得脱
【经】若此众生。识其罪本。深自悔责。求离彼处。往昔世中。过失尽已。然后乃出。
往昔我们做了很多好事,好事是功德;也干了不少错事,错事是过失,无始劫以来到今天,我们出不来六道轮回。六道轮回是怎么变现的?是三业不善所造成的,念头不善,言语不善,行为不善造的恶业。念头是“意业”,言语是“口业”,身体动作是“身业”,三业不善。三业怎么不善?与烦恼相应。什么是烦恼?贪嗔痴慢疑,问题在这里,与这个相应。
外面,“六根”对这“六尘”——“色、身、香、味、触、法”,“法尘”是念头“意根”对的,我们每天干这些,造不完的业;业感果,有受不完的罪,这个事情多可怕。我们不能不知道。
怎么样才能叫我觉悟?我们今天,古人告诉我们,遍数,读经,经要天天读,讲要天天讲,天天讲、天天读,不定什么时候豁然开悟;如果读经很少,遍数不够,没有开悟的指望。日常生活当中起“观照”功夫,把经上所说的在日常生活当中我看到了、我听到了、我接触到了,接触到了,都是假的才肯放下,原来“放下”就是!
学佛功夫不得力,就是“贪嗔痴慢疑”没放下,“色身香味触”没放下,这个没放下,就是六道没放下;“贪嗔痴慢疑”没放下,功夫不足。
“放下”讲功夫,“看破”是智慧。往昔世中,过世尽已,然后乃出,宗门,禅宗讲顿悟、顿舍,上上等功夫的人,他看破了,马上就放下,放下就成佛。
惠能大师在什么时候放下?买柴,遇到一个人在念《金刚经》他在窗外旁听,等他念完了,他进去敲门,问他念的什么。这个人说我念的《金刚经》,他就把他听的这个味道讲给他听。这个念经的人非常惊讶,这不是一般人能讲的出来的。再跟他聊天,了解他一生的经历,原来是个卖柴的樵夫,但是他听了他的话,这人有慧根,值得栽培,保送他到五祖黄梅去亲近五祖去,送他十两银子做安家费;他的老母亲,有些居士们替他照顾,叫他放心,一心到黄梅去求法。《坛经》前面记述这段故事。
版权所有:心经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