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亲征平大理后,驻跸大理期间有关他瞻礼崇圣寺三塔的活动,在段福诗中有著录。段福是大理国末代皇帝段兴智的叔父和大理国的重臣,又是宋元之交云南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和诗人。《新纂云南通志·汉至元耆旧传》载文说:“段福,字仁表,大理人,段思平之后。元世祖驻跸大理,福扈驾,以文学得幸,尝从段兴智入观,献地图,条奏治民立赋之法。”他写忽必烈瞻礼崇圣寺三塔的诗有二首。“时膺韶景陟兰峰,不惮跻攀谒粹容。花色映霞祥采混,炉烟拂雾瑞光重。雨沾琼斡严边竹,风袭琴声岭际松。净刹玉毫瞻礼罢,回程仙驾驭苍龙。”(世祖陟玩春山纪兴);“叨从万乘陡兰峰,一片青螺起梵钟。日映丈霞祥彩偏,花明辇路景光重。天戈肃肃参严竹,仙乐冷冷响涧松。停看玉毫明海国,朱旗挥霍拥苍龙。”(又题扈从诗),两首诗歌描写段福扈从忽必烈观览苍洱风光中瞻礼崇圣寺三塔的活动。因崇圣寺三塔形似苍山洱海间擎天的三支玉笔,故诗人用典“玉毫”。忽必烈是在1252年夏天从蒙古草原出发远征,到12月至1253年1月平定大理,故前一首诗题名《世祖陟玩春山纪兴》,诗中的“韶景”、“花色”,及后一首的“花明辇路”都点明了驻跸期间观览苍洱进行瞻礼活动时置春月。诗中的“炉烟”袅袅、“梵钟”响彻、“仙乐”颂赞、“净刹”清新肃穆,呈现了作为大理国皇家佛教寺院的崇圣寺,为忽必烈的瞻礼,举行了十分隆重的佛教仪式
版权所有:心经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