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坛经》是唯一,禅宗最后一部历史经典,是经过历史承认的,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是由卢惠能口述,弟子闻经而记载下来的经典文献,不管是在家居士,还是出家僧人都可以在《六祖坛经》中学习顿悟的法门“明心见性,直了成佛”。本文通过《六祖坛经》的机缘品中的典故来了解慧能法师作的开示。
《六祖坛经》的机缘品中的典故僧人智通,寿州安丰人。他开始看的是《楞伽经》,大约读了一千多遍,却没有理解“三身”和“四智”,因此拜见慧能大师,请求讲解经文妙谛。大师说:“所谓‘三身’,第一是清净的法身,是你的本性;第二是圆满的报身,是你的智慧;第三是千百亿化身,是你的行为。
如果离开你的本性而来谈‘三身’,就叫有身无智;如果领悟‘三身’并没有它自己的本性,就叫四智菩提。听我念一首偈语:自性具三身,发明成四智。不离见闻缘,超然登佛地
大师接着又念诵了一首偈语:“大圆镜智性清净,平等性智心无病。妙观察智见非功,成所作智同圆镜。五八六七果因转,但用名言无实性。若于转处不留情,繁兴永处那伽定。”智通立刻领悟了本性的智慧,也念了一首偈语呈献给大师:“三身元我体,四智本心明。身智融无碍,应物任随形。起修皆妄动,守住匪真精。妙旨因师晓,终亡染污名。”
阿德经解析当我们出生来到了这个世界上,就有了三身,所谓的三身就是法身、报生、及化身;法身代表的是清净无碍自然的本性,所以能生万法;报身代表的是我们的这个身体,要知道我们成为人身是经历了很多苦难的,要不断的修行不断的积德行善,才能转世为人,这是智慧的结晶,所以代表着智慧;化生代表的是所作所行,我们在动念之间每个角度行为都是不一样的,而这种不一样的行为就是化身,这种化身时时在变化故千百亿化身。
另外的一种理解呢法身是看不见的,是本自具足的自然的本性,所生之法所造之业力却会影响我们的报身;报身代表着智慧,而这种智慧是由自性带出的光明智慧;报身却能影响着化身,报身亦拥有着千百亿种智慧,这种智慧应对着千百亿化身,如果没有了手,那么久缺少了手的智慧,缺少了手的化身行为;但是报身和化身影响不了法身,法身是亲净无碍的。三身的解释是非常多的,一切不离自性。
版权所有:心经全文网